唐代诗人,字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曾为邓王府典签及新都尉。他一生不得志,晚年又患风疾,手足痉挛,卧病十余年,成为残废,曾作《五悲文》自道遭遇。后来不胜病痛,投颖水而死。他最擅长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清异,以韵致取胜,《长安古意》是其代表作。这首诗借用历史题材,以纵横奔放、富丽铺陈的笔调,描绘了当时首都长安现实生活的形形色色:如云的车骑,壮丽的宫馆,将相,廷尉,御史,游侠子弟,歌姬舞女,市井娼家等等。描写了他们“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的繁华狂热、堕落癫狂的生活。诗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出这一切终究会发展到空虚幻灭的结局:“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在末尾,以自己的冷清生活与前面所描写的统治阶级的生活作了对比:“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其作品在艺术上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六朝的藻绘余习,但是韵味深厚,不流于浮艳,继承了宫体诗,而又变革了宫体诗。明代学者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他“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著作有《卢之集》(一称《幽忧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