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历代游记
6176300000062

第62章 登华山记

“作者简介”

乔光烈(生卒年不详),字敬亭,清代上海(今上海市)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宝鸡(今陕西省宝鸡市)知县。任上,他兴水利、劝农桑,人称乔公桑。累官至湖南巡抚。后以事落职。不久起用为甘肃布政使。服官三十年,洁己奉公。著有《最乐堂集》。

“原文”

岳有五,而太华①之神秀,冠于嵩、衡、岱宗②。《山海经》谓其削成四方,高五千仞。峻极天表,险绝人境,称名山之宗。岳东、西、南凡三峰。其南峰为莲花,视两峰愈甚。然自下望之,三峰隐合,常如一峰。隆隆正起,若古章甫冠状。必登其岭,则分明对出。类菡萏葩敷瓣拆,故谓之岳莲矣。

前世入华山者,多以为神仙之游。自韩退之投书与家人诀,传者争畏其险,或裹足不敢往。客有至者,徘徊其下,仰望而已。顾余观元明时,王履道以下及袁中郎、李之椿十数公亦常径游,亦各有记。读之,喜其奥于境而奇于观也,意恒轩轩动,特未暇一至焉。

乾隆十一年,守官同州,以事来华阴③,抵岳祠。祠起汉世,规模壮巨宏丽,称神明之宫。怪柏森立,多数百岁。有最巨而中空者,谓植自唐开元中云。自祠南行近十里许,有观曰云台,宫曰大素,皆道士所居。宫南又几半里,得郝氏园。园竹数万竿,交翠蒙密,不见日影。坐琅玕中,宜弈宜饮,宜布簟卧,而尤宜于暑。盘薄久之,不知外事之若忘也。自园至华山谷口,有玉泉院。传云:宋处士陈抟旧所居。抟既仙去,其徒以抟嗜睡为之像。若偃卧者,藏院中以奉焉。院有怪石数片,形如蟠龙。清流绕其侧。古木虬枝,婆娑偃蹇。院中人曰:此无忧树也。会日且暮,遂止宿院中。因问道士,登山若何为是?言崎岖佶屈,上下奇险,及见闻诸景状。

明日,蚤起,从道士食讫,即引三四人出院行。凡五里人第一关。又四里至希夷峡。陡崖百尺,人穿石洞中行。既出峡,西折四十余步,为第二关。大石中分,状如关门,类斧劈者。又三里,至桫罗坪。坪势稍夷旷。由第一关至坪,多幽壑曲涧,而张超之谷、车箱之潭、种药之坪、壶公之台④,在山麓者,皆左右绕焉。逾坪而上,为十八盘。以山最陡,必旋盘十有八折,乃得升,故以名之盘。既尽为青柯坪,地坦以舒,草木鲜茂。中列祠字。有馆曰青柯。计距玉泉,已二十里矣。登岳者至此,甫及其半,必坐息少休,然自第一关来,虽崎嵚塞侧,尚可僦土人之健且习于险者,以篮舆舁至坪所。过此则千尺髤。一峰直上,中陷如,步不得施。《水经注》谓之天井者也。非易装短衣,仰挽铁縆,趾蹋绝壁,如猿猱攀援,度终不可能上。以故游者,惮其艰,至青柯坪,往往辄止。余既度髤,仰见天光,如从井中出,为之汗涊力疲。勉而前,历百尺峡,峡险如髤。东北行二里,过二仙桥,见铁杙横贯壁中。上架木板,为飞梁,下瞰无底。度者面崖攀锁,屏息瞑视,践板以过。板不盈尺,蹑之振振然,益危惴。念昔时凿悬度,施穷人力,疑鬼神所为。自桥益进,为老君犁沟,为阎王碥、苍龙岭。岭两山中断,溪深不测。有石若桥者,南北相属,通往来径。凡长二丈许,形椭以削,类天台石梁,望者心悸。然必度此,乃得至岳上。余既登太顶,谒显灵宫,观玉女井、仰天池,即《图经》所为太乙池者,水才一泓,冬夏不盈耗。顾瞻仙掌,指拇朗列,如抵如擎。俯视瀑布,从百尺峡下垂,玉虹沉沉,倒银汉而挂天绅矣。远望河渭⑤,细仅萦线。其南连山奔峭,如海涛起没无际,莫知纪极。寻朝元洞,洞口风谡谡出吹,寒懔毛发,不可入乃止。初,道士为余言:岳多岩户硐室,仙灵秘迹在焉,其景杳幽殊异,非数日留,不可遍穷。余牵于事,视日已中昃,遂取道还。循峡缘髤复下,至青柯坪上,顾其旁,有所谓回心者,不自知向之勇于往而忘其蘋眙也。比甚暮,仍还止院中。剪灯取酒,兴益清旷,不复思睡。风泉竹树,吹万之声;烟晖日景,变眩之色;岭蹊曲径,窈窕之趣;洞姿石态,诡諔之观,蹬危梯,涩缒曳之险;凡升降上下之得于岳者,悉集乎前;若目犹载之,意犹领之也。遂濡墨缀笔,而记登岳。

“注释”

①太华: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十里,又名太华山,我国五岳之一,古称西岳。

②嵩:即中岳嵩山。衡:即南岳衡山。岱宗:即东岳泰山。

③华阴:县名,今陕西省华阴市。

④壶公之台:壶公石室在华山西北孤峰上,可容十余人。

⑤河渭:黄河、渭水。

“赏析”

本文描述的是作者游览华山的行迹,向我们生动的介绍了作者腿中的华山,让广大读者领略到了华山之胜,更有种如临其境之感。

作者立意在于一个“险”字,行文也就以探险为线索。起首一段,总述华山的高度、山势和山形,开门见山,突出了华山“峻极天表,险绝人境”的特点。接着,作者又借韩愈投书诀别的传闻,说明不少游人争畏其险,而自己则因其险而好奇。这样,就为下文作了铺垫。以下按照登山的路线记游。先写在山麓所见,虽不见其险,但在行文笔致上,却明显是反衬之笔,故而又借道士之口点出登山之路上下奇险,造成悬念。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写第二天登山极顶的过程。作者顺着游踪先写至青柯坪一路夷旷坦舒的地势,这些不见其险的叙写,又为下面写历险极顶蓄足了气势。作者精于剪裁,详写了千尺髤和二仙桥,而略写百尺峡和石梁。文中具体地展现出那里奇险的地势山形,介绍了游人历险的种种情状,令人读来为之心动。接着,作者又细致地描绘了山顶所见的雄伟壮观的景象,暗示出历奇险才得览奇观这样一个道理。最后,作者又细写了自己下山以后清旷的心境和满足的感受,对两天来的历险奇遇作了一个生动的总结。

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作者是用一种简治的、冷峻的笔调、说明的方式来记述登山探险的经过,极少具体描写自己行动如何艰难、内心如何惊惧,似乎一切都是顺乎自然,不足介意的。这正好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