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城失落之谜(求知探索)
6180600000014

第14章 巴比伦:天堂的失落

天堂挽歌巴比伦古城遗址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90公里的地方。

3800年前,这里诞生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带来了人类历史空前的辉煌,人们把这个古老的文明称为“巴比伦文明”,或“巴比伦——亚述文明”。

巴比伦最初不过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一个无名小城,后来不断壮大和辉煌,成为两河流域的明珠。

《圣经》中把这里称为“天堂”。

巴比伦城市占地达2100英亩,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幼发拉底河把整个城区分成两部分,河西为新城,河东为旧城,河两岸架设了大桥。

整个城市被一条长约18公里,高约3米的城墙环绕着,城墙上塔楼林立,每隔约44米有一个塔楼。

整个城墙分为内外两重。

外城墙又分为三重,最厚的达78米,最薄的也有33米,上面建有较小的战垛以利于隐蔽射击。

内城墙间建有壕沟和上围,宽约20米到80米不等的护城河蜿蜒于内城墙外。

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的内墙和外墙各有一处王宫,称为北宫苑、南宫苑。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惟一具有开化的文明,随着东征,他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

于是他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

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

南宫苑长50米,宽15米,其名声远远高于北宫苑。

南宫苑建有五个建筑格式各异、错落有致的大院落。

尼布甲尼撒二世的正殿在第三重院落,王座就安放在大殿的南墙正中。

在南宫苑的一侧就是闻名世界的“空中花园”。

巴比伦城的建筑大多用上了釉的彩色砖块修成,神庙和王宫更是如此。

这种镶有彩色图案的建筑使整座巴比伦城更显得壮美、富有激情和人文气息。

巴比伦王国的蹄造者汉谟拉比,是一位具有军事天才和治国才能的君主,为了在统一疆域之后能平定内乱,他制订了一种“公平的法律”,并将它推广到全国各地。

汉谟拉比是西亚历史上最早实行法治的一位国王。

他自称是“太阳神最宠爱的牧羊人”。

他为表示自己的“王权神授”的永恒性和不可侵犯性,把这部“法典”携刻在用楔形文字书写的高大的玄武岩石碑上。

巴比伦城的城门为世界城市城门之最,共有100多座。

但其中最著名的是城市的北门——伊什塔尔门。

汉谟拉比法典浮雕。

石碑上的汉谟拉比头戴王冠,身穿长袍,举起右手,正站在太阳神的面前宣誓。

太阳神则坐在宝座上。

他戴着一顶螺旋形的高帽。

这是一幅神圣的“授权”场面,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内。

“汉谟拉比法典浮雕”不仅是巴比伦重要的艺术古迹,还是我们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的极其重要的实物。

在巴比伦神话中,伊什塔尔是掌管战争和胜利的女神。

伊什塔尔城门高达12米,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富有激情,给人以坚不可摧的感觉。

每道门有4个望楼,望楼和望楼之间有拱形过道相连。

墙外壁都是用色彩艳丽的彩釉砖砌成。

门墙和塔楼上嵌满蓝青色的琉璃砖,砖上饰有野牛和龙等兽类的浮雕。

每块浮雕高约90厘米,共有575座。

然而由于巴比伦城多次毁于战火,伊什塔尔门成了现在该城惟一完整的建筑。

巴比伦的文明史可谓源远流长。

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在两河之间创造了巴比伦文明。

早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两河下游地区就有苏美尔人定居。

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化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达到顶峰,形成了两河流域的初始文明。

到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的帝国被外来民族所灭。

两河流域中部的阿摩列伊人在公元前19世纪中期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以巴比伦城(在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为中心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达到了两河流域文明的极盛时期。

公元前1650年,巴比伦帝国被外族入侵所灭。

公元前1300年左右,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的上游开始崛起,到公元前8~7世纪,其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6位国王汉谟拉比。

他是一位智慧英明,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他登上王位后,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外交政策,先与拉尔撒结盟,灭亡伊新;接着又与马里联合,征服拉尔撒,随即挥兵直逼马里,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最后定都巴比伦。

巴比伦城自从尼布甲尼撒一世建都以后,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城中建设,包括王宫、神庙、大道和寺塔。

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

到了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城市建设已呈现出十分繁荣的面貌。

这是约翰·菲希尔的铜版画。

汉谟拉比在巴比伦帝国建立了君权神授的中央集权制度。

他独揽军权,振兴经济,童视农业,开发水利,使巴比伦帝国日益兴盛,在巴比伦城,他兴建了豪华宏伟的宫殿和神庙,架建了横跨幼发拉底河的大桥,还制造了能够跨海运输汉谟拉比最大的贡献是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这部法典刻在一根高225米,上部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

法典共3500行,用阿卡德语写成,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炫耀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结语则说明汉谟拉比遵从神意创立公正法典以垂久远,并警告后世,若有敢不遵法典之王,必遭神罚。

法典的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是世界上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法典。

据说公元前12世纪,埃兰人入侵巴比伦时将这根石柱作为战利品掳回苏萨(位于今伊朗的西部)。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苏萨遗址发现了这根石柱。

美索不达米亚雕像。

巴比伦不但创立了世界第一部法典,而且第一个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实行七日一周的制度。

后来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部深受巴比伦的影响。

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占领巴比伦城,巴比伦城开始失去往日的辉煌,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巴比伦城逐渐式微。

在岁月无情的荡涤下,巴比伦废墟完全被沙漠包围。

1958年,伊拉克政府开始对城址中的遗址进行修复。

这是复修前的荒凉景象。

亚历山大曾拜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自幼接受希腊文化教育,梦想征服世界。

他16岁起,就跟随父亲参加军事征战,熟谙军事知识。

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18岁的亚历山大曾指挥马其顿军队的左翼取得辉煌的战果。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着手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政治、商业和军事改革。

他进行的军事改革最为成功,他创立了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

亚历山大通过这些改革,使马其顿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他在平定国内叛乱和希腊反马其顿起义之后,便开始了对东方的远征。

巴比伦王国界碑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包括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和160艘战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向波斯进军。

当时波斯帝国已极度衰弱,亚历山大便以快速的攻势轻易地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的军队在伊苏斯大败波斯军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被俘。

此战打开了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沿地中海东岸征服了叙利亚和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为“阿蒙神之子”(国王),他还自封为法老。

苏美尔人发明的圆筒印章。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又率军回师亚洲,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进,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与波斯军主力对阵。

尽管大流士人多兵强但还是遭遇惨败。

随后亚历山大联军乘胜南下一举夺取巴比伦,占领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利斯等地,摧毁了大流士政权,掳掠大量金银财宝。

亚历山大还把城市里的大部分居民流放出去。

从这时起,古巴比伦并始丧失自己的优势地位。

公元前二世纪,古巴比伦被沙漠彻底摧毁,许多城市被埋没在了黄土里,巴比伦城也成为了传说中的王国。

公元前330年春,亚历山大引兵北上追击大流士,大流士被其部将谋杀。

亚历山大由此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然而夺得大片土地的亚历山大并不满足于现状,公元前327年,他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直到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

由于多年远征,军队气力消耗巨大,加之印度人民的反抗和自然条件的不适应,亚历山大放弃了东进的计划,于公元前325年7月从印度撤兵。

亚历山大征服了巴比伦,挥戈指向印度,在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不久,亚历山大因发热生病而死,死时还不到33岁。

美索不远米亚雕像。

从亚历山大进入巴比伦到塞琉西王朝时期,巴比伦城开始沙漠化。

城市居民也逐渐离去。

再后来,滚滚黄沙完全掩埋了昔日辉煌无比的巴比伦城。

直到20世纪初这颗被掩埋了将近2600年的两河明珠才被考占学家发掘出来重见天日。

“冒犯上帝的城市”说到巴比伦文明人们不得不想起举世闻名的“空中花园”。

它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令人遗憾的是,美丽的“空中花园”却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

“空中花园”是人间恋情的产物,关于它的传说至今令人唏嘘——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河流,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使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美丽公主米梯斯为王后。

可婚后不久,国王发现公主总是愁容满面。

尼布甲尼撒便问其故。

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景色非常喜人,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实在荒凉。

我每天都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公主的思乡病使尼布甲尼撒二世萌生了建造一座美丽花园的想法。

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一个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下面是潺潺流水,园中还有幽静的山间小道。

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

如此美丽的园林景色终于使公主眉开眼笑。

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

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挂在空中。

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

“空中花因”当然从来都不是吊在空中的,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公元前1世纪,作家昆特斯·库尔提乌斯对“空中花园”作了这样的描述:“无数高耸入云的树林给城市带来了荫蔽,这棵树有12英尺粗,高达50英尺。

从远处看去,如荫的灌丛让人认为是生长在高大巍峨、树木繁盛的山上森林。”尼尼微的毁灭使亚述国无情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废墟中。

多少个世纪以后,西方画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无一例外地把美丽的尼尼微描绘成末日到来前的凄凉。

1899年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德卫在巴比伦城遗址进行挖掘。

可由于地下水位太高,发掘仅限于新巴比伦时间后地层。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面积有1260平方米的奇异建筑——略带长方形、处于半地下状态。

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

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布局对称,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

在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呈正方形,两个呈椭圆形。

考古学家分析,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遗址。

因为那些小屋极有可能是原来的水房,而水槽则显然可用来安装压水机。

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

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

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链泵基本一致。

它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个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

考古学家还在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种植花木的痕迹。

空中花园实际上是一个筑造在人造土石林之上,具有居住、游乐功能的园林式的建筑体。

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考察并描绘了这个非凡的创造之后,“空中花园”便成了著名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了。

但是若干年来,世人也无法证实考古学家的推理是否正确。

在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中,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

后来有些考古学家认为“空中花园”并不在巴比伦城,而是在亚述的首都尼尼微城。

因为尼尼微城内也有许多的花园。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灌溉这些花园,还专门从底格里斯河引水过来。

尼尼微的一个城门甚至被命名为“花园门”在众多花园中,国王辛那赫里布在自己宫殿附近建造的一处大花园最为著名。

花园依山而建,山上种满奇花异草和许多树种。

辛那赫里布花园因为建在小山上,山顶建有宫殿、庙宇,因此他的花园也被称为空中花园。

可备一说。

巴比伦城除了有着谜一样的“空中花园”外,还有一座据说让上帝感到又惊又怒的巴别通天塔。

这个说法来自《圣经·旧约》。

《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

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堂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通天塔。

他们用砖和河泥做为建筑的材料。

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

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

上帝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

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

由于人们不能通过语言进行沟通,所以巴别通天塔也无法建造下去了。

巴比伦人冒犯上帝,受到惩罚。

后来人们就把巴比伦称为“冒犯上帝钔城市”。

据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460年曾在巴比伦城见到了已经荒弃的巴别通天塔。

他在著作中描述说,巴别塔有一座实心的主塔,高约201米,共有8层。

外面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并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

他看到的塔基每边约90余米,高度也有90米;而通天塔上的一座大神庙,设有精致的大睡椅和一张全桌子,可见巴别通天塔的华丽和雄伟。

“巴别”是巴比伦文,意思是“神的大门”。

由于它的读音跟古希伯莱语中的“混乱”一词相似,加上当时巴比伦城里的居民讲的远不止一种语言,《圣经·旧约》的作者也就很容易把“语言混乱”与上帝对建塔的惩罚相联系,编出上述的故事来了。

这是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的笔下的巴别塔。

为了表现通天高耸的巴别塔,勃鲁盖尔以宏大的构图来处理这个富有幻想意味的场面。

他不仅精心描绘了众多的人物,还在塔顶处用云彩拦腰截去一个顶部,并在云层上画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塔顶,以示塔已建到可怕高度。

该作品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

希罗多德笔下的通天塔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

据史载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征服巴比伦时,第一次绕过了巴别塔。

他为这座雄伟的建筑所倾倒,不仅禁止部下毁塔,而且还下令在自己的陵墓上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建筑,只是稍小一点。

但这座塔最终未能幸存,它被波斯王薛西斯捣毁,成为一堆瓦砾。

新巴比伦王国建立后,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重建通天塔。

他命令全国不分民族、不分地区都要派人来参加修塔。

尼布甲尼撒下令重建的巴别通天塔共有7层,总高90米,塔基的长度和宽度各为91米左右。

在高耸入云的塔顶上,还建有壮观的供奉马都克主神的神殿,塔的四周是仓库和祭司们的住房。

在5000多年前,人们能建起这样一座如此巍峨雄伟的通天塔,实在是人世间的一大奇迹。

遗憾的是,巴别塔如今剩下的仅仅是一块长满了野草的方形大地基的残迹了。

在波斯人彻底摧毁了巴比伦之后,人们对巴比伦通天塔仍然念念不忘。

公元前321年,当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已经荒芜的巴比伦后,他曾经想重建通天塔。

但是,单单清除废塔的砖瓦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最后他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

千百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人一直想找到巴比伦城的遗址。

1899年3月,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韦,在今天巴格达南面50多公里的幼发拉底河畔,进行了持续十多年之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终于找到了已经失踪两千多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5年改建后的巴比伦古城遗址。

巴别塔建造在一个名叫“萨亨”或“盘子”的凹地里。

据科尔德韦测量,增基每边长8778米,塔与神庙总的高度也是8778米。

共7层,第一层高3219米,第二层高1756米,第三、四、五、六各层均高585米。

据测算神庙约高1463米。

墙壁包有金箔饰以淡蓝色的上釉砖。

该塔建造共用去了5800万块砖。

这个庞然大物俯视着附近整个地区。

科尔德韦认为,这座塔就是《圣经》中描绘的巴别塔。

在尼尼微遗址的挖掘过程中,最令人难忘的要算是那些记载着亚述历史和神话的石雕壁画,如果把画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来,可以达2英里长。

专家称,虽然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装饰性的彩色壁画,但壁画艺术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一直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艺术。

不过,巴别塔的原型究竟在哪儿,人们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传说中的通天塔就是新巴比伦王朝时代巴比伦城内的马尔都克神庙大寺塔。

马尔都克大寺塔高295英尺,相当于今天一座20多层的摩天大楼的高度。

这在当时人们眼里确实有高耸入云的通天之感。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

他们认为,在巴比伦城内有两座著名的神庙。

一是马尔都克大寺塔,人称“地庙”;还有一座叫巴别伦塔,人称“天庙”。

他们认为“天庙”才是传说中的“通天塔”。

真正的巴别通天塔在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亚述或尼尼微踪影1843年,法国驻摩苏尔领事保罗·埃米勒·鲍塔在任职期间对美索不达米亚北边的荒漠上的神奇的上丘发生了兴趣。

有一次他在距摩苏尔西北处喀霍沙巴德挖掘,挖出了亚述帝国最强大的国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其中有巨大平台上的雄伟王宫、巨形狮身人画石像、浮雕石楹及楔形文字铭文。

鲍塔把这些古物用筏子向下漂往波斯湾,在那里装船,经过南非好望角附近波浪涛天的水域,运住法国,举国震惊。

鲍塔原是一名医生,但他兴趣广泛,学养深厚,热爱植物学和阿拉伯学,青年时还作过环球旅行。

法国政府为了获得早期亚述人的珍贵资料便给予鲍塔最慷慨的资助,还派遣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跟随他从事记录、绘画和雕刻工作。

鲍塔不负众望,经过三年的挖掘,终于使萨尔贡二世的宫殿露出本来面貌。

鲍塔的发掘成果,大部分藏于巴黎卢浮宫。

这些古物的出土以及后来罗林逊对楔形文字的成功破译,创立了世界上一种最为奇特的学科—亚述学。

亚述学起源于19世纪欧洲语言学家对亚述语的释读和研究。

它的创立人是罗林逊。

亚述王国从大规模的掠争战争中取得了霸权地位,一度把统治权扩展到西部亚洲;从伊朗到地中海,直至埃及首都底比斯都成了它管辖的范围。

图为亚述人渡海远征的情形。

这是在尼姆德鲁遗址发现的象牙雕刻品,题名“窗前的少女”,被称为“尼姆德晋的蒙娜丽莎”。

该作品高16厘米,约在公元前8世纪未完成,是深受腓尾基风格影响的亚述文化成果。

该作品原藏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但在2003年的伊拉吏战争中遭当地人抢劫。

1933年,作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少校的罗林逊来到波斯。

四年后的一天,他来到隐于大山中的比希斯顿村。

这里被波斯人称为“众神居住的地方”,因为在2000多年前,波斯王大流士为纪念他本人的不世之功,曾下令文官用3种语言在这里的岩壁上刻上浮雕和铭文。

罗林逊来到这里被岩壁上的浮雕和铭文吸引住。

他不顾危险攀上岩壁,抄录了那用楔形文字刻写的所有的碑文。

从此他开始了对楔形文字的研究,并成功地破译了岩壁上的美索不达米亚铭文,后来他还成功地破译了苏美尔文。

1843年,罗林逊任英国驻巴格达领事,对库云吉克挖掘的泥板上的文字进行破译,进一步丰富了楔形文字的研究资料。

1857年,罗林逊的研究成果得到权威机构的正式认可,他也被称为“亚述学之父”。

亚述学的创立,丰富了人们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认识。

亚述人是居住在两河流域北部(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的一支闪族人。

亚述人建立起来的亚述王国在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成为两河领域的军事强国。

由于亚述处于特殊的被异族包围的地理环境,经常受到敌对民族进攻的威胁,加之国土、资源又非常有限,使亚述人养成了好战的习性。

亚述那西尔帕二世(前883~前859年)曾攻占叙利亚,扩张领土到卡尔赫米什附近,兵临腓尼基海岸。

其后继者萨尔玛那萨尔三世(前859~前824年)在位35年,发动了32次的远征,两河流域北部和叙利亚地区的许多小国大都被征服,公元前8世纪下半期,扩张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往,终于形成庞大的军事帝国。

公元前744年,亚述王进军东北,征服了乌拉尔图的同盟者米底各部落。

次年,又西征乌拉尔图的北叙利亚各同盟国获胜。

公元前742年,亚述军再次西征叙利亚,围攻阿尔帕德城,历时3年终于取胜。

公元前739年,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及阿拉伯等地区19国联合反抗亚述,被亚述大军征服。

公元前714年,萨尔贡二世奔袭乌拉尔图腹地,最后攻占其宗教中心穆萨西尔,使乌拉尔图一蹶不振。

萨尔贡一世。

这位闪族的开国之君,虽然出身卑微,但却是美索不达米亚历史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他在位50余年,出征达34次,建立了萨尔贡帝国,自称是“天下四方之王”。

为了争夺两河流域的霸权,亚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南邻巴比伦。

公元前688年,亚述军攻陷并摧毁巴比伦城,俘迦勒底王,从此巴比伦被亚述控制达数10年。

埃兰古国位于今伊朗西南部的胡齐斯坦。

从公元前7世纪它成为一个军事强国。

为了争夺巴比伦这一战略要地,亚述与埃兰战事迭起。

公元前652年起,亚述王率军苦战3年,终于击败了巴比伦和埃兰等军队。

公元前648年,巴比伦城被攻陷,巴比伦王自焚而死。

公元前642~前639年,亚述对埃兰发起强大攻势,最后攻入苏萨,埃兰沦为亚述属地。

公元前7世纪后期,亚述帝国的经济力量已被多年的战争消耗殆尽,其军事威力也已成强弩之末。

公元前614年,米底人的军队乘亚述军队在外作战内部空虚之机,攻陷千年古都亚述城。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和米底联军又攻陷帝国首都尼尼微(“狮穴”),亚述王自焚于宫中,亚述王国寿终正寝。

亚述王国本身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世界文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

有人认为,战争和艺术是亚述人贡献给人类的两大作品。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亚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所以亚述时期留下的浮雕作品,几乎全是与军事有关。

亚述王朝的几个重要国王都十分热衷于大规模的宫廷建筑,其中尤其以萨尔贡二世在杜尔-沙鲁金城(现霍尔萨巴德)内修建的皇宫最为辉煌。

亚述王国早已沉埋于历史的烟尘中,然而世人对亚述人所创造的两河文明依然津津乐道。

15世纪初人们开始了对亚述王国的首都尼尼微遗址的寻找。

1472年,意大利人巴布洛以一腔怀古之情游历古波斯时,在设拉子一座庙宇的墙壁上看到一种像楔子一样不规则排列的奇怪文字,当时他带着满腹疑惑回到了意大利。

1616年,又一个意大利人彼得罗·德·瓦莱来到设拉子,把印有楔形文字的砖块带回到意大利。

这是楔形文字首次登上欧洲大陆,引起轰动。

这些文字形状像楔子后来被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

苏美尔文由图画文字最终演变成楔形文字,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才告完成。

1756年,丹麦国王派遣了一个6人科学考察小组去西亚探险,可不幸的是只有数学家卡尔斯股·尼布尔幸存下来。

他克服重重困难设法到了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在今伊朗西部设拉子附近),对那里作了极有价值的考察。

他不仅抄录了该地的楔形碑文,还第一次借助于草图,向同时代的人阐述了自己对“尼尼微”古都遗址的见解。

尼尼微是《圣经》中所说的先知约拿布道的城市,跟《圣经》一起为人们所传诵多年。

《圣经》中说“耶和华必伸手攻击北方,毁灭亚述使尼尼微荒芜干旱如旷野。”《圣经》故事中记载多比雅携妻回尼尼微时这样写道:多比雅携同妻子和天使拉斐耳带者奴仆牲畜等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他们走到尼尼微效外的喀什林城时,拉斐耳对多比雅说:“你还记得我们离家时你父亲的状况吧?咱们应在你妻子到家之前把家整堙好,你看怎么样?你可别忘了把鱼胆带上。”多比雅同意了,他同拉斐耳在众人之煎赶到了家中。

亚拿正坐在路边,像往常一样等她的孩子回来,当看到走来的确实是多比雅时,她喊了起来“看哪,我的儿子回来了,快看哪!我儿子跟他朋友一起回来了!”她边喊边向儿子跑去,一把抱住了他,说:“我总算活着见到了你,我的孩子,现在我死也心甘了。”说着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这块浮雕出于尼尼微宫内,也是大幅猎狮图的局部,一头牝狮已中箭,它的后腿无力把后半截身子抬起,而强壮的前爪仍然极其有力,挣扎着想让全身都站起来。

它昂首怒吼,发出悲鸣,形象动人,给人以一种悲壮感。

从这个浮雕中可以看出,公元前7世纪,亚述王宫里的浅浮雕装饰虽然在内容上没有更多变化,但在技艺上已达到它的高峰时期。

浅浮雕形象写实倾向被大大加强了。

另一位英国探险家克劳蒂乌斯·詹姆斯·里奇是一位天才式的人物,少年时就熟通好几种东方语言,并对古代史和古遗迹深感兴趣,他的梦想就是想找到消失了的尼尼微城。

1820年,他任东印度公司驻巴格达顾问时,考察了巴格达以北的许多土丘,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和资料。

然而就在他继续为寻找尼尼微城而努力时,一场莫名其妙的霍乱使他英年早逝。

当时他才34岁。

继尼布尔和里奇后,对挖掘尼尼微发生浓厚兴趣的要算前面提到的鲍塔了。

当时他在摩苏里附近挖掘其实就是想寻找尼尼微的遗址,可是干了好几周只找到几块砖头,于是失去了兴趣。

随后,他又听说向北几公里外有一个叫喀霍沙巴德的地方,可以找到大量的刻文砖。

便又开始了新的挖掘,却意外地挖掘出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尼尼微仍无踪迹。

后来还是英国人亨利·奥斯滕·莱业德解开了这个谜。

莱亚德1817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年轻时曾在英国攻读法律,但他对考古抹感兴趣。

22岁时曾到两河流域考察,1845年,28岁的莱亚德据《圣经》上描述的尼尼微的位置,在美索不达米亚进行考古挖掘。

莱亚德发现的第一个遗址是一个叫尼姆路德的城市。

尼姆路德城与鲍塔发现的喀霍沙巴德有相似之处,历史上都曾作过亚述帝国的首都,但不是尼尼微。

1847年,莱亚德开始发掘库羊吉克——鲍塔在发现喀霍沙巴德之前曾检测过然而又放弃了的土丘。

莱亚德发现鲍塔当时找对了地址,只是挖掘得不够深。

莱亚德在库羊吉克下面20英尺处发现了大量的文物。

正如亨利·罗林逊在翻译楔形文字过程中很快证实的一样,库羊吉克才是《圣经》中所说的先知约拿布道的首都——人们要寻找的真的尼尼微。

尼尼微城建在一个高达25米的山坡上,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约75英亩。

城墙全长达75英里。

城墙分内外两重,内墙较矮,建有城塔。

外墙较高。

城内建有许多神庙和宫殿。

薛西斯是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的儿子,他登上王位后,决心为父亲报仇,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

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用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于公元前480年春从齐集小亚撒尔迪斯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

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这支波斯大军用7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

有个亲眼看到?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子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莱亚德的发现使英国人很振奋,大英博物馆决定资助对遗址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几年的发掘,莱亚德在尼尼微收获惊人。

他发掘出了自公元前704~前681年一直统治着亚述的国王辛拿切利甫的部分宫殿。

宫殿拥有71间房间,其中一间是随后建造的图书馆,这是辛拿切利甫的孙子,阿西巴尼浦的杰作。

图书馆收藏了古亚述国大量丛书——从语言、历史、文学、宗教到医学,无所不有,宫殿至少还有27个人口,每一个都由巨大的牛、狮或者狮身人面石雕卫士守卫着。

也许最令人难忘的要算是那些记载着亚述历史和神话的石雕壁画。

勒亚德估计,如果把这些画一幅接一幅地排列起来,几乎有2英里长。

由于大英博物馆提供的资金极其吝啬,恼怒的莱亚德于1851年离开发掘地,返回了英国。

然而莱亚德使尼尼微城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其对世界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他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后来出版了两卷本的《尼尼微古迹》等著作,名噪一时。

泥板上的悬念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对莱亚德从尼尼微带回的两万多块楔形文字碑分类翻译时,发现了碑文上记载的古巴比伦时期,上帝派大雨和洪水来惩罚邪恶有罪的人类时的情景。

碑文记载的这个故事与《圣经·创世纪》上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极为相似。

这个故事记载在一部名叫《吉尔伽美什》的史诗里。

史诗里的故事是这样的:吉尔伽美什做了乌鲁克国王后,性情暴戾,荒淫无度,整个国家民不聊生。

天神听到百’姓的哭诉后就为吉尔伽美什创造了一个对手思奇都,让思奇都去制服吉尔伽美什。

两位英雄经过艰苦厮杀后不分胜负。

最后,两位英雄相互敬佩结成了莫逆之交、他们生活在一起,做了许多有益于人类的事。

吉尔伽美什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佩,赢得了反抗女神伊什塔尔的爱情。

而吉尔伽美什却不喜欢伊什塔尔的水性杨花的性格。

伊什塔尔由爱生恨,便请天牛替她报仇。

吉尔伽美什和思奇都与天牛展开了搏斗,最终取得胜利。

但不幸的是,伊什塔尔的父亲、天神安努为了报复,让思奇都患病离开了人世。

挚友的去世使吉尔伽美什悲痛欲绝,同时也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吉尔伽美什决定到人类的始祖乌特·纳比西丁那里去探寻永生的秘密。

英雄吉尔伽美什在云游时遇到了人类的始祖乌特·纳比西丁,听他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诸神用大洪水惩罚邪恶的人类,而一个名叫乌特·纳比西丁的人造了一只木船,载上家人和许多动物,在洪水中幸存了下来。

显然,乌特·纳比西丁获得永生的秘密对吉尔伽美什毫无用处,因为再也不可能有这种机遇了。

后来吉尔伽美什得到的返老还重的仙草又不幸被盗,最后只得万分沮丧地回到了乌鲁克。

《圣经·创世纪》中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上帝看到人类已经道德败坏,便用洪水来淹没世界。

洪水淹没了所有的高山,只有诺亚奉了上帝之命建造了一艘方舟,载着他的一家老小以及各类留种的动物逃脱了灭顶之灾。

船最后在阿拉拉特山搁浅,诺亚放出鸽子探测水情,鸽子衔来一片新鲜的橄榄叶,传达了洪水退尽、大地回春的消息。

诺亚走出方舟成为人类的新始祖……罗林逊只不过是一个业任的考古学家,然而他对亚述学的贡献使他名垂千古。

两个故事何其相似。

最初发现尼尼微泥板上洪水故事的是一个叫乔治·史密斯的翻译人员。

他从小就对考古学产生了兴趣,26岁时因对楔形文字的研究有特殊贡献,当上了大英博物馆埃及·亚述部的助理馆员,担负起了破译尼尼微泥板文字的重任。

史密斯的发现引起了轰动。

有些人声称那8t碑文证明诺亚方舟的故事是真实的;而另一些人却争论说,碑文表明《圣经》故事是依据更古老的神话而写成的。

可是那块有关洪水故事的碑已破碎,史密斯也因此无法提供巴比伦故事的全文。

巴比伦城的毁灭无疑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大劫难,这天堂中的哀伤令人无比感怀。

这是后人想像希罗多德的描述绘制的简图,以表示对巴比伦文明的无限追思。

为了解开这个谜,伦敦的一家报纸委派史密斯去尼尼微找回破裂碑文的残余部分,于是史密斯前往尼尼微,很快找到了那遗失碑文其余部分。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新恢复的碑文全文并没有有关洪水的新的内容。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两年后,正在叙。

利亚工作的史密斯不幸被痢疾夺取了生命。

有关吉尔伽美什王的神话传说听起来有些荒诞,却充满着许多哲理。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早期苏美尔人对世界和对自身奥秘的一种无限探究的思想反映。

长期以来,关于洪水的传说一直是《圣经》里最有争议的故事之一。

有不少人根本不相信这个神话故事的存在,但19世纪的绝大部分史学家都认为,世界各地的大洪水的传说都来源于《圣经》。

而史密斯的最新发现,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圣经》究竟是不是最古老的文献?大洪水的传说究竟起源于哪里?乌特·纳比西丁的故事是否只是证实了《圣经》的传奇还最讲述了一个更古老的传奇?人们对《圣经》中的洪水传说提出了质疑但对史密斯译读的史诗是否真实也无法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大洪水传说因此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争论最激烈的上古大疑案之一:远古初民时代究竟真正有过一场大洪水吗?那么世界上这样普遍的洪水传说究竟起源于哪里呢?187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美索不达米亚进行了为期4年的考古发掘,这也是美国人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首次考古发掘。

在苏美尔古国尼普尔城。

这次发掘出土了泥版约50000件,其中一块3700年前的碎片也记录着《吉尔伽美什》史诗所说的那次大洪水的故事。

这为史密斯的发现提供了佐证。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爵士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尔古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在近12米的深处接触了一个厚度达25米左右、完全没有碎陶和瓦砾的土层,这是一个冲积层。

地质学家根据这一情形大胆提出,由于冲积层厚达25米,一定是被特大洪水淹没过。

后来经过用显微镜对这一冲积层的淤土进行分析,发现它的确是由于一场大洪水而沉积起来的。

这成了大洪水无可争辩的地质证据,也再次证实了《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大洪水的记载的真实性。

又经过伍利的考证,乌尔王陵出土物的年代是在公元前4000年,说明了《吉尔伽美什》史诗涉及的年代早于《圣经》很多年。

伍利爵士的研究和考证澄清了若干年来压在人们心中的一个谜。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泥版现藏于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