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天外宇宙发现(求知探索)
6181000000019

第19章 门神星球

门神为罗马神话人物,两侧面孔一往前看,一往后看。

火星是一颗相当神秘的星球,它的历史,科学家仅止于猜测;它在太阳系中真正的意义尚不清楚。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它过去曾下过豪雨并有河流、湖泊及海洋,但现在却是不毛之地,一片死寂。

科学上的研究认为火星曾被杀死,以“处死刑”这一字眼仍不够强烈,凶手是十分强烈、凶悍的陨石或彗星。

数以千计的大型火山坑表面布满扭曲变形的痕迹,正是这项灾难沉默的见证者。

科学家同时推测,同一毁灭力也引致巨大洪水,如同第三章与第十章所叙述的,大洪水夺走了星球过去覆盖表面浓密的大气,以至于液态水不再存在表面任何地方了。

到底火星曾发生过什么事?它要告诉我们所处的宇宙本质是如何,甚至地球本身的处境,火星曾发生过什么事?它要告诉我们所处的宇宙本质是如何,甚至地球本身的处境,火星在它全盛时间为何完全毁于一旦?由遗体中找线索我们可以观察经谋杀后的牺牲者——火星。

我们拥有火星照相以及一些测量数据,某些科学家也作过若干实验。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火星上一些奇异现象。

项目一:火星轨道是相当奇特的椭圆形,年复一年其运行轨迹是靠近太阳,然后再离得远远的。

项目二:其绕行速率比它该有的慢了很多。

项目三:它几乎不具磁场。

项目四:经过一段长时间之后,共南北极旋转轴,有如跷跷板一般,在太空中摆动,当火星对准太阳时,非常准确的改变角度。

项目五:有证据指出,火星硬壳在过去一些情况下已整块滑脱进入火星内层,导致陆地上位于两极的物质转移到赤道区,而赤道部分的物体到达极地。

项目六:火星上具有大量远超乎统计学数量的火山坑,绝大部分是集中在南半球,也就是俗称的“二分线”南边。

项目七:北半球的火山坑都是轻度受损的,而且其盆地高度比南半球低三公里。

项目八:南极与北极的二分线是依火星表面丘陵内壁之切应力边缘的一种物理性标识。

此种专有的特征在火星上到处可见,它是以125度夹角越过赤道的大型形状不全的圆。

项目九:另一项独有的特征是水手谷巨大的裂缝,约有七公里深、四千公里长,表面曾遭撕裂。

项目十:具有太阳系中最年轻、但并非最小的火山坑——伊洛斯、艾西斯以及亚齐雷,其深度与宽度是居冠的。

由水手谷向外爆裂点的东岸,也就是火星的另一边,具有天堂高地以及萨锡斯高地连绵下断,足以与这些火山坑互补。

撞击我们由二分线的神秘讨论起。

地质学家承认,由于进行深入的探讨其特性、外形以及年龄、生成等,已对二分线更加了解其重要性,纵使如此,仍然没有一个假说可以来说明它。

某些科学家倾向于以单纯的内在地质程序来说明、但是大部分则是同意威廉·哈德第十颗行星:亚述德拉天文学家们一致认同,小行星和大行星之间的碰撞于早期的太阳系里经常发生,并逐渐地以规律且可预测的速度在减少当中,直至今天;我们也因此能辨识各行星的年龄,坑洞较多的行星所经历的年代势必比坑洞较少的行星来得久远;也因此,火星南半球坑洞较多的高地常被认为比北半球最近所浮现的平地年代来得久远。

地理学家杜兰德·柏特(DonaldWPatte)以及工程师沙米尔·威德森(SamuelLWindsor)却另有见解。

他们辨称受到不寻常撞击的受害者并非火星的北半球(其他学者所声称),而是南半球;他们认为南半球比北半球坑洞较多的原因是因为其遭受宇宙碎片的撞击较多——南半球的表面并不如北方平地年代来得久远。

虽然他们本身并无说明其关联性,然而他们的发现却激发出一种可能:北半球表面地壳的流失并非由于直接的撞击,而是南半球破坏性撞击所产生的效应。

目前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水星、全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冥王星。

柏特和威德森的理论是:曾有一个小的第十行星,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转,也就是发现行星带的那个区域,但它后来与火星发生撞击。

他们为这颗假定的行星取名为亚述德拉(Astra),并相信它如飞蛾扑火般地被吸往火星,在进入火星的洛希极限(Rochelimit)后便被摧毁:洛希极限是天文学家忻使用的专业用语,它指的是环绕任何质量足以产生二至三半径范围引力场的大型物体的地带;实际上它是个危险地带,任何质量较小或引力场较弱的物体一旦进入此地带,不是很快地被其电磁场逐出,就是受制于强大的潮汐压力而遭分解。

洛希极限是一个看不见的神奇力场,当行星约洛希极限有物体入侵,它便会像生物一般地摧毁入侵者以求自卫二这时,数以千计的碎片如雨般落下:有的碎片甚至很大,行星便遭受到严重且无法抹灭的破坏。

然而,这样的破坏远下如两个行星大小的实体相互碰撞来得严重。

柏特和威德森相信亚述德拉进入了离火星五千公里的范围内,正好在洛希极限里,之后便被引力及电磁力分解——所有的碎片在同一时间以高速及相同方向朝面向它的火星半球冲去。

这两位研究人员找到许多足以证明火星南半球遭受重击的证据,他们指出,在火星上有一条坑洞密度的分隔线,那条线便是撞击结束的位置,也是火星北半球的起始点。

这条分隔线对于支持洛希极限理论的人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为止,那些不相信行星灾难说的天文学家便无法看出其微妙:此分隔线的最北起自于火星的西北边,北纬四十度、西经320度的地方,最南则位于南纬42度、西经110度的地方,坑洞的分隔线并不难辨识,若火星的一侧历经长达15分钟的碎片撞击,这分隔线应该就在那里没错了。

如同那些提议选择性撞击的学者,这两位研究人员的最大弱点便是:他们无法提出一个具说服力的架构来证明他们所假定的第十颗行星亚述德拉确实与火星发生撞击。

基本上,他们的想法建立在太阳系乃于最近才形成目前的模式,且行星先前的运转轨道是很不相同的。

虽只有少数学者认同柏特和威德森的假设,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错的。

再者,就算他们在过程结构上或许大错特错,但在其他方面可能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譬如,亚述德拉或者某种与其相似者是确实存在的,当然,并无人反对那些无以计数、游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行星带的岩石碎片乃源于爆裂的第十颗行星的原理。

确实,早于1978年美国华盛顿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汤姆·维·富兰德林(TomVanFlandem)在学术杂志伊卡尔(lcarus)中提出相关论点;虽然他承认自己想下出为何行星会爆裂,他却提出颇具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第十颗行星确实遭受破坏——他认为约发生于五百万年前,且第十颗行星可能是行星带以及进入内部太阳系的彗星的来源。

柏特和威德森的其他中心理论,集中在火星南方的大量撞击。

至少这一点比北半球可统计的稀疏撞击来得可信,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火星南半球确实为此类轰炸的目标。

碎片杀手太阳系中三个最大的撞击坑洞伊洛斯、艾西斯和亚齐雷都位于分隔线的南方。

位于西经295度、南纬40度的伊洛斯是个椭圆形的盆地,深5公里,体积1600公里×2000公里——如此巨大,连它四周的土堤也有四百公里宽。

根据柏持和威德森的计算,这么大的坑洞需要一个直径一千公里的物体——有阿拉斯加、华盛顿和半个奥勒冈那么大,德州的二倍大,也比大部分的西欧国家大——撞击才能形成。

依柏特和威德森的说法,艾西靳坑洞有一千公里宽,需由一个六百公里宽的物体撞击来形成;亚齐雷的直径有630公里,需由360公里宽的物体来撞击才能形成。

柏特和威德森假设当时的情形——伊洛斯是第一个碎片杀手到达火星时所形成的,其以四万公里的时速穿过大气层,飞向分隔线南半球的中心。

伊洛靳碎片以几乎垂直的方向直接撞向火星的地壳,它通过火星内部的岩浆,产生了巨大的波动。

伊洛斯碎片并无穿透另一边的地壳,但撞击的角度和速度确实引起内部严重伤害,也造成了另一半球的地壳大规模隆起:伊洛斯碎片持续陷入火星的岩浆里并不停旋转,在撞击发生约100分钟后,萨锡斯高地一下子开始凸起,同时,至少还有其他两块碎片穿透火星的地壳,也就是艾西斯和亚齐雷。

在艾西斯坑洞相对方向的附近,便是火星的第二个高地——天堂高地。

世界灭亡在数以万计的小坑洞中,有三千多个坑洞的直径都超过30公里,也有超过250公里的,但伊洛斯、艾西斯和亚齐雷则是火星地形中潜藏的巨物。

柏特和威德森估计,造成这些坑洞的小行星直径各自为1000公里、600百公里和360公里,但那并不正确;我们从地球的碰撞研究资料可知,一个直径10公里的物体可造成一个将近200公里大小的坑洞,由此可进一步推算出撞击火星的物体大小应该是——伊洛斯100公里、艾西斯50公里、亚齐雷36公里。

我们必须了解,对于一个像地球大小般的行星(火星还不及地球的一半大),若被一个大小超过1公里的物体所撞击,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的确,有一些较小的物体己对地球造成严重的破坏,亚历桑纳州著名的巴林格坑洞,其深180公尺,仅约1公里多宽,乃由一个直径不大于50公尺的铁陨石所造成。

而1908年6月30日所发生的“通古斯(Tunguska)事件”,则是由一个大小约70公尺的彗星碎片,以十万公里的时速在苏联上空爆炸所造成。

〖TPD5Z.TIF,BP〗〖JZ(〗火卫二是火星的2个卫星中较小的一个。

它上面的陨石坑不如火卫一的陨石坑明显。

〖JZ)〗根据估计,此爆炸发生在西伯利亚平原上方约6公里处,强烈的爆炸铲平了超过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1000平方公里的主要地区被烧成灰烬,住在震央500公里内的人民,衣服也被烧个精光。

“通古斯事件”所产生的震动遍及4000公里,所产生的巨量灰尘被抛向大气层,遮住了阳光,且之后的几年,地球的表面温度还持续下降。

造成“通古斯事件”的物体为70公尺大小,幸运的是,它在人口稀少地区的上方先行爆炸,而未与地球互撞。

6500万年前,另一个10公里大小的物体撞进犹卡他半岛和墨西哥湾的最北边,爆炸的威力千倍于目前地球所有积存的核弹和飞弹的威力;凿出了一个直径180公里的坑洞,扬起的大量灰尘遮住了太阳整整5年,还引起地球数十年地壳的不稳定,其间不时有余震和火山爆发的发生。

这就是使当初活在地球上的恐龙以及70%的生物惨遭灭绝的“K/T边界事件”,它被贴切地形容为:地球所经历的最大浩劫之一,此巨石相当于山的大小,移动速度比最快的子弹快上十倍,所产生的撞击让地球在运转的轨道上移动了数公尺。

这个直径不过10公里,如艾佛利靳山大小的巨石便能让地球有如此剧烈的变动,想到便让人不寒而栗。

太阳系中直径10公里甚或比它更大的小行星和彗星是很常见的,我们将于第四部看到那些小行星和彗星常出现在地球行走的轨道上,天文学家将它们称为“阿波罗物体”,且深信它们的直径有些长达100公里。

这样的巨石虽不常见,但我们都明白,地球一旦与这样的巨石发生互撞,便是世界的末日,任何一种生物将无法幸免于难。

值得再提的是,造成火星三大坑洞的的物体大小为——伊洛靳直径100公里,艾西斯直径50公里,亚齐雷直径36公里。

既然这些存在于行星间的达姆弹每一颗都足以摧毁火星,便下难想像三颗齐下所产生的后果。

其实想像也是多余的,美国航空太空总署所拍的火星残骸摄影便足以告诉我们整个故事,将我们所看到的影像加以延伸,这些摄影说出受害者乃被一12口径的手枪以近距离直接朝其南方射击,也无怪乎分隔线的南方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坑洞,而杀手也在发出三枪后结束了工作。

能量波6500万年前,当毁灭恐龙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大量的的震波从撞击点墨西哥湾向整个地球传送,而就在当时,在地球另一侧的印度,突然发生了不寻常的火山活动;地质学家并不认为那是巧合。

而从地球裂缝渗出的岩浆,快速地形成一大片火山岩——高将近1000公尺,占地数千平方公里,冷却后便形成德干台板(DccanTraps)出入口。

柏特和威德森的论点是,火星上发生了同样的事,而且情况更糟;伊洛斯的撞击形成了萨锡斯高地,艾西斯的撞击形成了天空高地,撞过来的小行星如同钻于一般凿入火星,其所产生的震波亦随其加以重击,实际上,伊洛靳、艾西斯和亚齐雷三颗小行星撞入南半球后,移动了将近5000公里,才缓缓进入北半球;在那里,它们释放了大量的压力波,其以每小时5000千公里的速度街上地壳表面。

有地球的德干台板做先例,这个假设便相当合理,表面地壳的大量火山活动便可说明萨锡斯和天堂甚至是奥林柏斯山的形成;此外,柏特和威德森认为火星一下子要吸收这么多因撞击所产生的运动能量,很有可能会导致其走向毁灭,光在天堂高地和萨锡斯高地释放岩浆是不够的;大量能量急于被释放,于是,从萨斯的东边爆出一条长达四分之一圆周的裂缝,形成了一条可怕的切痕,也就是水手峡谷,这条令人晕眩的峡谷深及七公里,根据彼得·卡特摩尔这类权威的说法,这么深的峡谷应是地质内部活动的结果。

火星在遭受三次重大撞击后,是否还会有其他影响?或者,它在遭受来自南半球的重捶后,撞击的力量转化成能量而因此震松北半球的地壳呢?威廉·哈德曼在“科学的美国人”中便提及,只要一次强力的撞击便能说明火星地形的不对称,就我们所看的,这样的撞击常被认为发生在北半球,但近来的研究却认为,当发生伊洛斯、艾西斯和亚齐雷撞击时,由南方传往北方的巨大能量波也能造成相同的结果。

这份研究提出,就算较小的撞击,也会使火星表面的大石头跃入空中15公尺远。

伊洛斯、艾西斯和亚齐雷的撞击并不算轻微,因此,若说它们那结合质量与动量的撞击将使整个北半球3公里厚的地壳跃入空中也下无可能。

混乱与骚动伊洛斯小行星直径为200公里,若和艾西斯及亚齐雷结合,那么与火星撞击时,其所夹带的能量和动量很可能会使它有倾斜,旋转加快、旋转变慢、破坏卫星,甚至在遭受引力解体后离开它四周原料环的现象,这些是不难去想像的。

美国航空太空总署的观测报告指出,火星的轨道曾遭受严重侵扰,且火星的结构在过去曾严重受损,再者,火星地壳上的明显裂缝亦指出火星的旋转速率曾发生重大的变化。

根据天体力学的定律,火星每8小时便可完成一次公转,然而它公转一次却需25小时,这样大的变化似乎不太可能是因为它与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这两个卫星发生潮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而科学家们亦知道,必有其他原因有待探寻。

同样的原因可能引发火星上的其他怪异现象——火星的旋转轴是否因剧烈变动而发生倾斜?它目前的角度为24度,以数百万年为一周期,它的角度从149度转变为355度,这样的“正常”范围可说差距甚大。

然而,在1993年,麻州科技委员会的齐赫德·特玛(JihadTouma)和杰克·威斯登(JackLWisdom)发现,旋转轴的倾斜角度也能突然改变,每千万年间便可能发生倾斜轴的角度会在短时间里产生60度差距的情形。

火星的另一特性是:它几乎没有磁场;虽有证据显示出它在过去曾有一强大磁场。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有证据显示火星的整块地壳有松动滑落的现象。

举例来说,以往覆盖南北极的层块被发现与赤道呈180度角,二者的位置正好完全相反。

行星间的访客是什么移动了火星地壳、晃动了它的旋转轴、消除它的磁场并且使其旋转速率变慢?这和造成火星南半球坑洞以及北半球土丘的事件是否相同?又是什么时间发生的呢?柏特和威德森认为这些答案都和他们假设的第十颗星球亚述德拉有关。

若如前所说,第十星球于火星的洛希极限爆破,必然可以扰乱火星的轨道并使其旋转速度变慢,这一点也不奇怪。

哈德曼在“科学的美国人”文章里提到:很可能有一个庞大的物体曾进入太阳系,且在侵入某行星的洛希极限后,被潮汐的力量所分解。

柏特和威德森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所提出的时间表。

他们主张亚述德拉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在几千年前;而非几百万年前,如此,他们便把事件的发生时间缩到西元前15000年到西元前3000年之间。

亚利安(DSAllen)和烈尔(JBDelair)在他们的重要著作《地球何时灭亡》中提到了行星间的一位巨大访客,他们将之取名为四轮马车(Phaeton)。

和柏特、威德森一样,他们相信它的出现是最近的事,且在1150万年前与火星和地球擦身而过。

至于这个访客的由来,他们认为它是由一个超新星的爆炸所产生的,也就是爆炸碎片的一部分。

其他提出相关论点的专家学者,包括牛津大学天文学家维克托·克拉伯(VictordClube)博士,以及他的同事威廉·拿皮亚(WilliamNapier)教授;我们将在第四部讨论他们的作品。

他们证明了有颗巨大出彗星进入了太阳系,并约于二万年前开始解体,其残骸则散布在各行星间。

丧失的文明火星的大变动乃发生于最近,或许不到二万年前,这个说法已引起广泛的回响。

先前我们有提过,地球在这期间也曾发生大变动。

而在那时,最后的冰河时期也告一段落,没有任何科学家可以解释这巨大的变动是如何发生。

又为何会发生,惟一确定的是,约17000年前,覆盖北美、北欧至少10万年的威斯康辛冰河区,大片的冰帽突然快速融化,之后的8000年里,便不断发生大洪水、地震、火山活动以及海平面全面上升100公尺等灾难。

灾难结束后,地球的面貌几乎无法辨认,早期的海岸线、岛屿、陆桥尽被淹没,许多动物亦走向绝种,生存者从泥沼和灰烬中出现,其中包括了小部分的人类。

伴随这些存活下来人类的宝贵财产便是他们的记忆,其以神话的方式,说明了大水之前曾有兴盛文明以及一个由上帝、国王所统治的世界;在《上帝的指纹》以及《创世纪的守护神》(译注:此书由世茂出版社出版)中,我们发现了这些在不同文化相传甚久的神话反映出历史的真相,一段先进的文明曾出现在冰河时期的末期,只是被一场结束冰河时期的大洪水所毁灭罢了。

一些古老的神话和经文让我们不禁思索,洪水时代之前的文明或许并没有完全在洪水中丧失,也曾有人努力地想确定,传说中文明的精华是否可能被保存下来。

我们在先前的著作已探讨过这个可能性,也从遍布全球的遗址中探寻那不为人知的秘密。

游走在这些遗址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埃及的基沙金字塔,也是三大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的神圣领地。

我们的结论是,这个遗址的元素比他们的古老学者所说的4500年还要久,有的长达12500年之久。

我们也可看出,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是人类用来表示猎户座和狮子座的模型,因它们在12500年前出现在埃及的上空。

我们也调查出,基沙金字塔的“记录室”可能藏在人面狮身像底下的岩床,也可能在金字塔内隐匿的石室中;早期的埃及人相信里面收藏了洪水时代以前的一些珍贵著述。

我们不排除这样的储藏室仍然存在却还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我们也不排除克拉伯,拿皮亚、亚利安和烈尔在其著作中所提,地球在冰河时期的末期所发生的巨变可能和破坏火星的灾难发生在同一纪元,甚至可能是同一因素所造成。

早期的埃及人想像火星和地球间有密切关联,更特别的是,他们还认为火星和基沙的人面狮身像之间亦有某种关联。

这让我们相当好奇,他们将行星和遗迹视为何露斯(Horus)的表征,何露斯乃为星神伊希斯(Isis)和俄赛里斯(Osiris)的儿子,甚至为其取名为何露克提(Horakhti),意思是“地平线上的何露斯”。

我们知道火星还被称为“何露斯红色”,而巨大的人面狮身像以往也都被漆成红色较多。

火星上的那一次灾难中,究竟失去了什么?我们已经知道,当那片宇宙残骸撞上火星时,太阳系所损失的不只是一个贫瘠且空无一物的世界;在撞击发生前,火星拥有一个强大的磁场,以及密度与地球相似的大气层,这条件即足以形成海洋、湖泊和河川。

我们知道火星上曾下过倾盆大雨,且仍有大量的水以冰的形式被封锁在它的两极及表面下,而有更多与有机生物相关的迹象让人急于探索。

我们也知道,在靠近早期海岸的西多利亚平原上,有一个巨大的“人面狮身像”脸,以及一大群金字塔的结构物。

难道这些只是光和影与地质学玩的小把戏吗?或者是这一千年来即将揭开的惊人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