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
6185900000020

第20章 人类合作定律:自私带来双赢

只有在人们绝对自私的时候,合作才会给参与各方带来更多的利益;当人们不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而合作时,不但不会得到更多利益,反而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

荷兰曾经召开过一次“合作与社会两难困境研讨会”,会后两位学者麦息克和路特提议在座的专家一起玩一个游戏。他们拿出一个大信封,让专家每人拿出一定的金钱放进去,如果最后信封里的钱超过了250元,那么麦息克和路特会返给每个专家10元;可是如果信封里的钱不足250元,信封里的钱就全归麦息克和路特所有。

当时在场的除了麦息克和路特之外共有43个人,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只要每个人放入信封250/43元,也就是不到6元,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得到10元。可是,等到所有人都把钱放进大信封之后,麦息克和路特数了一下,一共只有245.59元,距离250元只差不足5元。

看过这个故事,很多人都会说这些专家太自私了,只要有一个人多拿出5元,所有人都会得到不错的回报。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并不是这些专家太自私,而是这些专家还不够自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将自私与贪婪、嫉妒等词语联系起来。在博弈中,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实际上就是自私。在麦息克和路特的游戏当中,各位专家理性的选择应该是这样:如果最后信封里的钱超过了250元,自己的最优选择就是不投进一分钱,因为这样自己会得到最大利益即10元;如果最后信封里的钱没超过250元,自己的最优选择同样是不投进一分钱,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任何损失;在场其他人可能也会做出同样的理性分析,所以大家都不会投钱,也就是说信封里面的金额肯定不会超过250元。如果各位专家足够理性、足够自私,那么信封里应该一分钱都没有。信封里面会有那么多钱,说明专家们还是愿意为增进大家的共同利益作出一些牺牲的。

或许一些伦理学家会为专家的这次合作感到高兴,但是对于损失利益的专家来说就没有任何喜悦可言了。当个体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来考虑该不该合作时,合作就注定是会失败的。合作的基础并不是人们愿意在合作中牺牲什么,而是人们希望从合作中得到什么。人们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参与到一场合作当中,这样的合作才是稳定的、可靠的。专家之间的合作其实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因为这样的合作给每个人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利益。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人性的不自私无法促成合作的例子:

从前,两位旅行者遇见了一位圣者。圣者受到两人的热心照顾,十分感动,在将要离别时对两个人说:“很遗憾,我就要和你们道别了。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礼物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可以得到那个愿望的两倍!”此时,一个旅行者心里想:太棒了,我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先不讲,先许愿自己就吃亏了,因为对方可以实现双倍的愿望。而另外一个旅行者也自忖:我不想让他实现双倍的愿望。于是,两位旅行者“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年长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终于,一个人生气了,大声说:“你真是不知好歹,再不许愿,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另外一个人听了也很生气,没想到对方居然恐吓自己!于是想,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这人心一横,狠心说:“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很快,这位旅行者的一只眼睛瞎了,而他的同伴两只眼睛都瞎掉了!

对这两位旅行者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采取合作的策略,虽然这样对方会获得两倍的利益,但是自己同样也会获得不错的利益。然而双方最终没有合作,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还不够自私,他们总是会想到对方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可他们没有明白的是,如果对方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冲突,自私的人就应该安然接受。

也许你会觉得以上提到的这些与我们的日常经验相悖,但事实的确如此。人类合作的基石是人类的自私,因为人们都想得到自己的利益。而那些不自私的合作是不理性的,甚至会给合作双方带来损失。由于人类不能总是自私地看待合作,所以才会导致“双输”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