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新/
在澳洲内陆的沙漠中心里,生活着一种叫刺角魔蜥的蜥蜴,因为体型非常瘦小,它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蜥蜴,同时又因为它浑身都长满了凹凸不平、歪歪斜斜的刺,极为可怕瘆人,因此又被看成是最“丑陋”的蜥蜴。
因为非常小,势单力薄,再加之沙漠的荒凉,刺角魔蜥基本上很难捕食到其他生物,它唯一的食物来源也只有是比它更瘦小的黑蚂蚁了。
一般情况下,刺角魔蜥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依靠自身的保护色隐藏在黑蚂蚁经过的路上,静静守候黑蚂蚁的到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刺角魔蜥还会遇到两种意外情况,一种是黑蚂蚁会改变路径,让刺角魔蜥一无所获,白等一场。
另一种是黑蚂蚁会来,但却是姗姗来迟的好几个小时后,甚至是大半天后。
但是无论是那种意外情况,刺角魔蜥都不会气馁和懊恼,而是耐着性子,一直在炽热的太阳底下等待!但“守路待蚁”的等待还不是对刺角魔蜥的最大考验和挑战,在解决了食物问题后,刺角魔蜥还需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难题,那就是找水。
沙漠一年四季难得有水,唯一的水源只能是老天偶尔地下点儿雨,但更多更有保障性的则是要依靠夜里的露水,但如何能收集到这些水又是摆在刺角魔蜥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为了应对这一难题,每只小刺角魔蜥从一出生那天起,便会在父母的指导下,找到一块坚硬的石头或者几颗大沙粒,然后用它们不停地去磨蹭自己尚未完全长成型的脊背,一直磨呀磨,直至它们的脊背上形成一条“小沟渠”。
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沙漠下雨时,雨水便能顺着脊背上的“沟渠”流进刺角磨蜥的口中,让它喝上水!但这是一个痛苦的挑战,因为整个磨蹭脊背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好几个月,每次,刺角魔蜥都要忍着巨大的疼痛,让石头和沙粒把脊背磨蹭得血肉模糊,直到“沟渠”完全形成。
除了“引水”外,脊背上的“沟渠”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储藏露水,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候,刺角魔蜥还得要靠沙漠里夜间的露水生存,为了获得露水,刺角魔蜥需要待在植物的下面,静静地守上一夜,这样脊背上的“沟渠”才能收集到一点植物排发出来的小水滴,如果不能坚持,稍有动弹或者移动,就会错过水滴。
正是靠着坚持不懈,日以继夜的等待和忍痛“磨身”,刺角魔蜥才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丑陋化为奇迹,最终得以在干燥残酷的沙漠里顽强生存下来,传承不息。
一山能容二虎
/一路开花/
“一山不容二虎”,这是很多人从小就铭记于心的至理名言。可实质上,它的可行度非常令人质疑。二虎,在人的世界里是用来比喻两个实力平分秋色的竞争对手。倘若,把他置于动物的世界里,又会怎样?
盛传在北海道有一重极其珍贵的鱼种,俗称鳗鱼。这种鱼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数量相对较少,而在于它们不易存活。只要脱离海洋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可大家都想买活鳗鱼,尽管活鳗鱼的价格是死鳗鱼的三倍以上。
于是,聪明的渔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捕捉到鳗鱼的同时,夹杂着捕捉几条它们的死对头,一种被当地俗称为
“狗鱼”的鱼种,并将它们与鳗鱼搁置在同一个鱼舱里。结果原本死气沉沉的鳗鱼,因为“狗鱼”的出现顿时极度活跃起来。在无形的竞争之中,它们离海后的寿命也得以延长。
残酷的食物链世界里,鳗鱼和狗鱼就是旗鼓相当的“二
虎”。但在同个鱼舱的“一山”之下,它们并没有两伤。相反,获得了“双赢”。
很多人在想,这是动物的世界里,倘若是在人的世界里,那情况自然会相反。例如2008年4月6号微软公司对收购雅虎所发出的“最后通牒”,不就表明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真理吗?
实际上,大家都错了。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当其中有一方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降服另一方时,就不能将他们并称为“二虎”,只能是一虎一羊。
所以,一山最不能容的并非二虎,而是一虎一羊。
虎和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物种不一样,其实不然。他们最大的区别是生存的方式不一样。
羊的生存方式是低着头,顺着有草的地方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而虎的生存方式是必须昂着头,在仔细观察周围一举一动的同时还得耐心等待捕杀猎物的最佳时机。并且他们不能停歇,因为停歇就代表着饥饿与死亡。
虎和羊的生存方式不一样,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心态不一样。羊不用进行任何关于生存问题的思考,只要吃饱了就睡。而虎不一样,它不但要选择合适的领地,还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扑咬剪”三大绝招。所以在“虎”的世界里,它们相信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在世界首富早已改朝换代的今日,股神巴菲特依旧在努力经营着自己与盖茨的生死友谊。因为他们相信,“二虎”的存在更能让其看到自己本身所存在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取长补短,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看不到别人长处的同时,也就代表着我们不需有所补,而不需有所补也就代表着我们没有了短。自认无短,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实质是一个自我废弃的可怕概念。
适应切实的生存状态,树立一只虎为目标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只虎,哪怕这世界只分予我们一座小小的山。但至少,我们可以摆脱一虎一羊,或者群虎一羊的可怕处境。
荒原上的那棵树
/王飙/
在许多地方,生存应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在一些地方,生存本身就是生存者一生所经营的最伟大的事业!
前年去敦煌旅游的路上,在穿越苍茫的大戈壁的时候,在那沙砾遍野、满目荒凉、只有一团团骆驼刺苦苦挣扎的地方,一棵杨树却意外地映入了我的眼帘,它虽然说不上是高大挺拔,树顶还有着许多的枯枝,但它却让我感到它的生存确实是一个奇迹,在这片看不到丝毫绿色的荒原之上,它却顽强地挑战着生命的极限,挥洒着生命的力量和活力,享受着生命的岁月和大自然的赐予,用它无声的语言——绿色,弹奏着一支生命的歌,书写着一首生命的诗。在我的眼里,它的每一片树叶都是歌的一个美妙的音符;在我的心里,它伸展的每一根枝条都是一句感人的诗行;在我的灵魂深处,我会为任何形式的强者而感动……
我不知道是谁在这荒漠上最初栽种了它,但是,我知道在这只有石块和沙砾的无边荒原上,它能生存到今天、长到这般模样,它必须将根一点一点地伸入到大地的深处,才能获得让生命得以维持下来的水;它能生存到今天,必须让自己练就一身的铜枝铁干,才能经受住一次次残酷的、很可能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作为一棵树,也许它没有人类的思维模式,但是,它却深深地懂得: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比生存本身更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比生存本身更非凡的事业,因为生存本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发展,生存本身对于充满死亡阴影的戈壁来说就是一种伟大的创造!
每当听到有人因生存环境恶劣而痛不欲生的时候,每当听到有人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而走上绝路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在去敦煌的旅途中看到的这一幕,我觉得:像戈壁荒原上的这棵树一样,任何人都不应该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过于恶劣而心中充满绝望之情,任何人都不应该在挑战和艰辛面前畏缩,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是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像荒原之树一样一点一点地扎下自己的深根,高扬起充满信念的“绿色”的生命之旗,用挑战和奋斗在岁月里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生命交响乐……
像荒原之树一样,对有些人来说生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生存就是他必须努力经营的伟大事业。
如果我们能像荒原之树经营生存那样来经营自己的事业,何愁你不会取得成功和人生的发展!
枯草隐兰花
/凉月满天/
去了一趟五台山。
想象中的目的地一片荒凉,阵阵梵唱,草木润泽,神仙居所,到了才知不仅人可以为盛名所累,变得不人不鬼,饶是佛国仙山,照样也被蝼蚁众生如我辈者搅扰得面目全非。
一路走来,不断有和尚模样的人从不知道什么门里面冲出来招手叫:“先生,先生,我不叫别人,单叫你,一看你今年就行鸿运,请来这里抽个签,卜个卦……”我们且逃且笑,我学后面那人穷追不舍的音调:“先生,先生,我不叫别人,单叫你……”先生怪嘴怪舌地接话:“因为我看你像个冤大头……”说完,我俩大笑。
笑毕叹息,人人都来慕名山而访高人,殊不知高人早已远遁,剩一群俗僧敷衍一伙俗人。
而且所到之处,越见泥塑金装,佛菩萨庄严宝相,大殿里香烟缭绕,木鱼声声,越觉印度佛不及中国禅亲切。禅自从达摩一苇渡江传入中国,历代高僧大德,无不明心见性,心心相印,觉悟处饥餐困眠,解脱时即心即佛,更有凌厉者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哪个肯日日焚香,礼拜如仪。
天然在马祖道一处住了几年,在严寒的冬季下山而去,投宿一处寺院,寺院知客僧(也是个衣履取人的俗僧)见他衣衫破旧,十分不耐,推他出去,他就干脆夜宿大殿里,半夜被彻骨寒冷冻醒,跳上佛台,把一尊木佛三两下掼碎,响动惊醒守殿和尚。和尚吓得发呆:怎么把佛掼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