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论曰∶若病家始发,便来告师,师可诊候,所解为法,作次序疗之,以其节度首尾取瘥也,病家已经杂疗无次序,不得制病。病则变异其本候。后师便不知其前证虚实,直依其后证作疗,亦不得瘥也,要应精问察之,为前师贯者所配,依取其前踪。续以为疗,乃无逆耳,前师处汤,本应数剂乃瘥,而病家服一两剂求效,便谓不验,以后更问他师,师不寻前人为疗寒温次序,而更为疗,而不依次前师疗则毙也,或前已下之,后须平和疗以接之,而得瘥也或前人未下之,或不去者,或前疗寒温失度,后人应调理之,是为疗败病,皆须邀射之,然后免耳,不依次第,及不审察,必反重毙也,又茵芋丸,疗少小有风痫疹,至长不除,或遇茵芋(炙) 铅丹(熬) 钩藤(炙) 杜蘅 防葵 石膏(研) 秦艽(各四分) 菖蒲黄芩(各六分) 松萝(二分) 蜣螂(十枚炙) 甘草(十四分炙)上十二味捣筛,丸如小豆。三岁以下服五丸,三岁以上服七丸,五岁以上服十丸,十岁可至十五丸,大小量之,又神农本草经说,小儿惊痫有一百二十种,其证候微异于常,便是痫候也,初出胎,血脉不敛,五脏未成,稍将养失宜,即为病也,时不成人,其经变蒸之后有病,余证并宽,唯中风最暴卒也。
又小儿四肢不好,惊掣,气息小异,欲作痫。
又凡小儿不能乳哺,当与紫丸下之,小儿始生,生气尚盛,但有微恶,则须下之,必无所损,及其愈病则致深益。及变蒸日满不解者,并宜龙胆汤也。(方在客忤中)若不时下,则成大病,病成则难疗矣。凡下,四味紫丸最善,虽下不损人,足以去疾,若四味紫丸不得下者,以赤丸下之,赤丸不下,当倍之,若已下而有余热不尽,当按方作龙胆汤,稍稍服之,摩赤膏,风痫亦当下之后,以猪心汤下之。惊痫但按图灸之,及摩膏,不可大下也,何者,惊痫,心气不定。下之内虚,益令甚耳,惊痫甚者,特为难治如养小儿,尝慎惊,勿令儿闻大声,抱持之间,当安徐勿令怖也,又天雷时便掩塞儿耳,并作余细声以乱之。
凡养小儿,皆微惊以长血脉,但不欲大惊,大惊乃灸惊脉,若五六十日灸者,惊复重甚,生百日后灸惊脉,乃善。
治少小心腹热,除热丹参赤膏方。
丹参 雷丸 芒硝 戎盐 大黄各三两上五味切,以苦酒半升浸四种一宿,以成炼猪脂一斤煎,三上三下,去滓内芒硝。膏成,以摩心下,冬夏可用一方,但丹参雷丸亦佳。(并出第五卷中)千金翼凡小儿之痫有三种,有风痫,有惊痫,有食痫,然风痫惊痫。时时有耳,十人之中,未有一二是食痫者,凡是先寒后热发痫者,皆是食痫也,惊痫当按图灸之,风痫当与豚心汤下之,食痫当下乃愈,紫丸佳,凡小儿所以得风者。缘衣暖汗出,风因而入也,风痫者,初得之时,先屈指如数乃发作,此风痫也,惊痫者,起于惊怖,先啼乃发作,此惊痫也,惊痫微者,急疗,勿复惊之,或自止也,其先不哺乳,吐变热后发痫。此食痫也,早治则瘥,四味小儿衣甚寒薄,则腹中乳食不消,其大便皆酢臭,此欲为癖之渐也,便将紫丸以微消之,服又凡小儿冬月下无所畏,夏月下难瘥,然有病者不可不下。后腹中当小胀满,故当节哺乳,将紫丸数日,又乳哺小儿,常令多少有常剂,儿渐大,当稍稍增之,若减少者,此腹中已有小不调也,便微服药,停哺,但与乳,甚者十许日,微者五六日止,哺自当如常,若不肯哺而欲乳者,此是癖,为重要当下之,无不瘥者,不下则致寒热,或反吐而发痫,或更致下痢又凡小儿有热,不欲哺乳,卧不安,又数惊,此痫之初也,服紫丸便愈,不瘥更服之,儿立夏后有病,疗之慎勿妄灸。不欲吐下,但以除热汤浴之,除热散粉之,除热赤膏摩之,又脐又凡小儿屎黄而臭者,此腹中有热,宜微将服龙胆汤,若白而酢者,此寒不消也,当服紫丸,微者少与药令内消,甚者小增令小下,皆须节乳哺数日,令胃气平和,若不节乳哺,则病备急疗少小百二十种痫病,胸中病,蛇蜕皮汤方。
蛇蜕皮(三寸炙) 细辛 甘草(炙) 钩藤 黄 (各二分) 大黄(四分) 蚱蝉(四枚炙)牛黄(五大豆许)上八味切,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一合,百日儿一服二合,甚良,穷地无药物,可一二味亦合,不可备用,然大黄一味不得常用效。
又疗少小二十五痫,大黄汤方。
甘草(炙) 大黄 甘皮 当归(各一两) 细辛(半两)上五味捣筛,以指撮着水一升,煮取二合,一岁儿服一合,日二。
古今录验赤汤疗二十五种痫,吐痢,寒热百病,不乳哺方。
大黄(五两) 当归 芍药 黄芩 栝蒌 甘草(炙) 桂心 人参 赤石脂 牡蛎(熬)紫石英 麻黄(去节各二两)上十二味捣筛令调,盛以韦囊,八岁儿以干枣五枚,用水八合煮枣,取五合,两指撮药入汤中煮,取三沸,去滓与儿服之,取利,微汗自除,十岁用枣十枚,三指撮药,水一升煮三沸服之,此汤疗小儿百病及痫,神验。
又疗未盈月及出月儿壮热发痫,钩藤汤方钩藤(一分) 蚱蝉(一枚去翅) 柴胡 升麻 黄芩(各二分) 蛇蜕皮(二寸炙) 甘草(炙) 大黄(各二分) 竹沥(三合) 石膏(三分碎)上十味切,以水一升,煮取三合半,和竹沥服一合,得利,见汤色出停,后服至五十六十日,儿一服一合,乳母忌海藻,菘菜等。(崔氏云若连发不醒加麻黄一分去节)又疗百日及过百日儿发痫,连发不醒,及胎中带风,体冷面青反张,宜服麻黄五痫汤方麻黄(去节) 羌活 干葛 甘草(炙) 枳实(各二分炙) 杏仁(二十枚) 升麻 黄芩大黄(各四分) 柴胡 芍药(各三分) 钩藤皮(一分) 蛇蜕(三寸炙) 蚱蝉(二枚炙去羽)石上十五味切,以水二升并竹沥五合,煎取六合,每服一合佳。
十五
小儿惊悸方二首
必效钩藤汤,疗小儿壮热,时气惊悸,并热疮出方。
钩藤 人参 蚱蝉(炙) 子芩(各一分) 蛇蜕皮(三寸炙) 龙齿(四分) 防风 泽泻(各二分) 石膏(一两碎) 竹沥(三合)上十味切,以水二升并竹沥,煎取七合,细细服之,以瘥为度。
又方牛黄(两大豆许研) 蚱蝉(炙各二分) 龙齿 麦门冬(去心各四分) 人参(三分)钩藤(一分) 茯神 杏仁(十二枚) 蛇蜕皮(三寸炙末入)上九味切,以水二升,煎取六合去滓,下牛黄末,分六服,消息服之,令尽瘥。
十五
小儿夜啼方一十首
短剧疗小儿夜啼,一物前胡丸方。
前胡(随多少)上一味捣筛,蜜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加至五六丸,以瘥为度。(千金同)又方以妊娠时食饮偏有所思者,以哺儿则愈。(千金同)千金疗小儿夜啼不已,医所不治者方。
取野狼粪中骨烧作灰,水服如黍米粒一枚,即定。
又疗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芎 散方。
芎 防己 白术(各二分)上三味捣筛,以乳和之,与儿服之量多少,又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验。二十日儿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
又方交道中土 伏龙肝(各一把)上二味,以绢筛,水和少许服之瘥。
又方取马骨烧灰,敷乳上饮儿,啼即止。(并出第五卷中)备急或常好啼方。
取犬头下毛,以绛囊盛。击儿两手,立效。
必效小儿夜啼方。
以日未出时及日午时,仰卧,着于脐上横文屏气以朱书作血字,其夜即断声效。
古今录验小儿夜啼如腹痛方。
虫(熬令烟尽) 芍药(炙) 芎 (熬各等分)上三味捣末,服如刀圭,日三,以乳服之。
又疗小儿夜啼不止,腹中痛,宜以****散方。
黄 甘草(炙) 当归 芍药 附子(炮) 干姜(各等分)上六味为散,以****饮儿,丸可胡豆三丸,大小量之。
十五
小儿惊夜啼方七首
广济疗小儿五惊夜啼,龙角丸方。
龙角 黄芩 大黄(各二分) 牡丹皮(一分) 蚱蝉(一枚炙) 牛黄(小豆大五枚)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如麻子,少小以意增减之,甚良。(千金牡丹作牡蛎崔氏名五惊丸)千金疗小儿惊啼方。
以鸡屎白熬末,以乳服少许。
又方以腊月缚猪绳烧灰,服之。
又方烧 皮三寸,灰着****饮儿。
又方车辖脂如小豆许,内口中及脐中瘥。
又小儿因宿乳不消,腹痛惊啼,牛黄丸方。
大附子(二枚炮去皮) 牛黄(三铢) 巴豆(去心皮熬) 杏仁(去尖皮) 真珠(各一两研)上五味,捣附子真珠下筛,别捣巴豆杏仁合如膏,内附子及牛黄,捣一千二百杵。若干入少蜜足之,百日儿服如粟米一丸,三岁儿服如麻子一丸,五六岁儿服如胡豆一丸,日二,先乳哺了服之,隔上下悉当微转,药完出者病愈,散出者更服。(并出第五卷中)文仲隐居效方,小儿夜啼不安,此腹痛,故至夜辄剧,状似鬼祸,五味子汤方。
五味子 当归 芍药 白术(各四分) 甘草(炙) 桂心(各二分)上六味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分服之,增减量之。
十五
小儿客忤一十首
千金论曰,少小所以有客忤病者,是外人来气息忤之。一名中人为客忤也。虽是家人,或别房异户,或乳母父母从外还,衣服或经履鬼神粗恶暴气,或牛马之气,皆为忤也。发作喘息又论曰∶凡中客之为病,皆频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腹痛夭纠。面色变易,其候似痫,但眼不上插耳,其脉急数者是也,宜与龙胆汤下之。
又龙胆汤疗婴儿出腹,血脉盛,实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大吐 者,若已能进哺,中食不消,壮热及变蒸不解,中客人魃气,并诸惊痫。方悉主之,小儿皆服之,小儿龙胆汤第一,此是新出腹婴儿方,若日月长大者,以次依此为例,若必知客忤及有魅气者。可加人参当归,各如龙胆秤分多少也,一百日儿加半分,二百日儿加一分,一岁儿加半两,余药皆准尔。
龙胆 钩藤皮 柴胡 黄芩 桔梗 芍药 茯神 甘草(炙各一分) 蜣螂(二分炙) 大黄(四分)上十味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为剂也,服之如后节度,药有虚实,虚药宜足数合水也,儿生一日至七日,分取一合为三服,生八日至十五日,分取一合半为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余日至四十日者,尽以五合为三服,十岁亦准此,得下即止,勿复服也。
又少小卒客忤,不知人者方。
取新热马屎一枚,绞取汁饮儿,下便愈,亦治中客忤而 啼面青腹强者。
又少小见人来,卒不佳,腹中作声者,二物烧发散方。
用向来者人头生发十茎,断儿衣带少许,合烧灰,细末和乳饮儿,即瘥。
又少小中忤人,一物马通浴汤方。
用马通三升,火烧令烟尽,以酒一斗煮三沸,去滓,以浴儿即瘥。
又凡乘马行还,得汗气臭,又未盥洗易衣装,而便向儿边。令儿中马客忤,儿忽卒见马来,及闻马鸣惊,及马上衣物马气,皆令儿中马汗气及客忤,慎护之,特重一岁儿也。
又凡非常人及诸物从外来,亦惊小儿致病,欲防之法,诸有从外来人,及有异物入户,当将儿回避之,勿令见也,若不避者,即烧牛粪令有烟气,置户前则善。
又方吞麝香如大豆许立愈。
又疗少小客忤,二物黄土涂头方。
以灶中黄土熟者,曲 粪等分合捣如鸡子黄大,涂儿头上,及五心良。(一方鸡子清和如泥)又疗小儿犯客忤,发作有时方。
取母月衣覆儿上,大良。
又疗卒客忤方。
剪取驴前膊胛上旋毛,大如弹丸,以乳汁煎之,令毛消,药成着****饮之,下喉即愈。
又疗小儿卒客忤方。
铜鉴鼻烧令赤,投少许酒中,大儿饮之,少儿不能饮者,含与之即愈。(并出第五卷中)
十五
小儿症瘕癖方六首
广济疗少小及大人腹中宿食积成症癖,两胁妨满,气息喘急,不能食,面黄,日渐瘦,腹大胀硬。除百病,紫双丸方。
代赭(研) 丹砂(研) 大黄(各八分) 青木香 当归(各五分) 桂心(四分) 犀角(三分屑) 巴豆(六分)上八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人小儿量之,十岁儿服大豆二丸,六岁者小豆许二丸,以下临时斟酌,要泻病出为度,久疾日一丸,以溏泄而已,不在猛泻,忌如常法。
又疗小儿 癖发,腹痛不食,黄瘦,鳖甲丸方。
鳖甲(炙) 郁李仁(各八分) 防葵 人参(各五分) 诃黎勒皮(七颗) 大黄(四分) 桑菌(三分)上七味捣筛,蜜丸大小量之,以酒饮乳服五丸至十丸千金牛黄鳖甲丸。疗小儿癖实,痈肿,壮热,食不消化中恶忤气方。
牛黄(二分) 鳖甲(炙) 麦曲(熬) 柴胡 大黄 枳实(炙) 芎 (各二两) 浓朴(炙) 茯苓 桂心 芍药 干姜(各半两)上十二味捣筛。蜜丸如小豆,日三服,以意量之。
又疗小儿心下生痞,痰 结聚,腹大胀满,身体壮热,不欲哺乳,芫花丸方。
芫花 黄芩(各四分) 大黄 雄黄(细研各十铢)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更捣一千杵。三岁儿至一岁以下,服如粟米一丸,欲服丸,内儿喉中,令母与乳,若长服消病者,当以意消息与服之,与乳哺相避良。
又疗小儿痰实,结聚宿癖,羸露瘦,不能饮,真珠丸方。
真珠(半两研) 麦门冬(一两去心) 蕤仁(五十枚一云二百个) 巴豆(七枚去心皮熬一云四十枚)上四味捣筛,蜜和丸,期岁儿服二丸小豆大,二百日儿服如麻子二丸,渐增,以知为度,当下病赤黄白黑葵汁,勿绝药,病尽下自止。久服令小儿肥白无病,已试验。(并出第五卷中)刘氏疗小儿冷癖 癖气,不下食瘦,时时肋下痛方。
防葵 当归 枳实(炙) 浓朴(炙) 楮实 人参 黄 茯神 白术 诃黎勒皮(各八分) 郁李仁(去皮) 柴胡 大麻仁 芍药 橘皮 防风 紫菀(洗去土) 薏苡仁(各六分)附子(二枚炮)干姜(末二分) 甘草(炙) 干地黄(各十分) 大黄(十分) 五味子(四分) 槟榔(四颗) 牛膝(二分)上三十味捣筛,蜜丸如梧子,大小增减,以意量之,须饮服之良。
十五
小儿痰结方二首
千金疗少小宿食癖气痰饮,往来寒热,不欲食,消瘦芒硝紫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