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趣味中医一本通
6201700000017

第17章 中医绝技:学会一招终身益(3)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2000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流传至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关于《黄帝外经》,还有一段有趣的民间传说。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fù),他的医术非常高明,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很有经验。据说,他治病一般不用汤药、石针和按摩,而是诊断清楚病因后,确定要做手术时,就用刀子划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俞跗在过河时,发现一个掉入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出来,准备埋葬。俞跗拦住他们询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抬尸体的人说,刚掉进水里,捞上来就断气了。俞跗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脉搏,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让人找来一条草绳,把死者双脚捆绑好,倒吊在树上。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为什么要这样做。死者刚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时,俞跗才叫人慢慢将死者解下来,仰面朝天放在地上,双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压一放。最后他拔下自己的几根头发,放在死者鼻孔上观察了一阵,发现发丝缓缓地动了动,才放心地对死者家里人说:“她活过来了,抬回家好好调养吧!”

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公布于众,仓颉就去世了。后来,俞跗的儿子俞执,把这本书带回来交给父亲修订。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医书和俞跗、俞执全家人,一起化为灰烬。这也许是《黄帝外经》失传,至今没有找到的原因吧。

【杏林小讲堂】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

《神农本草经》:神农遍尝百草后的结晶

在我国古代,大部分药物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神农本草经》以“本草经”命名,简称《本经》。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提高该书的地位,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它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冠于书名之首,定名为《神农本草经》。俨然《内经》冠以黄帝一样,都是出于托名古代圣贤的意图。《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及具体成书时代尚无实证加以确定,但它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此已经是医学史界公认的结论。

《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书中对每一味药的场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神农本草经》不仅记载着365种药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还在其《序录》中简要地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各随其所宜”等基本理论及用药原则,并总结了“药有君臣佐使”、“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等药物配伍方法。为了保证药物质量,还指出要注意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的时间、方法、真伪;制成各种剂型,要随药性而定;用毒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随病情的发展而递增;服药时间应按病位所在确定在食前、食后或早晨、睡前服药,如此等等,对临床用药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神农本草经》还指出了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丸、散、汤、膏适用于不同的药物或病症,违背了这些,就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杏林小讲堂】

《神农本草经》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源于《本经》而发展起来的。它的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被长期沿用,作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伤寒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由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张仲景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杏林小讲堂】

《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后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学者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日本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珍本,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医疗中,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

《金匮要略》:医方之经

《金匮要略》是汉代张仲景著述的,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收藏和使用。

3世纪初,东汉张仲景原撰《伤寒杂病论》。全书共3卷,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定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该书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症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地划分为三类,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症。本书总结了秦汉以前丰富的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由,介绍了不少实用有效的方剂,为临床医学奠定了基础。

【杏林小讲堂】

在国内,《金匮要略》的注本、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在国外,《金匮要略》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该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千金要方》: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是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张仲景《伤寒论》的基础上,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

《千金要方》30卷,分232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5300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完成《千金要方》后,孙思邈又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全书共30卷,记载药物800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北宋时期校正医书局对其传本予以校正,并刊行全国。

孙思邈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欲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因此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特别强调老年人“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并“兼之以导引、行气”及“房中补益”之术。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

【杏林小讲堂】

《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它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千金要方》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时代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要方》,能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要方》为方书之祖。

《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52卷,分16部、60类,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书中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像用锡做盛酒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就捉了一只活的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竟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个发现。

公元1578年,这部经典之作于终于完成,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本草纲目》编写后,李时珍希望早日出版,为了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70多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当时出版业中心南京,希望通过书商来解决。由于长年的辛苦劳累,李时珍终于病倒在床,病中嘱咐他的孩子们,将来把《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借助朝廷的力量传布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