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6205600000012

第12章 远离亚健康的心理导火索(2)

刘女士的确没有再享有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虽然已过年过半百了,但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在心理学上,刘女士这种心理情况属于孤独。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孤独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就会造成心理障碍。

孤独感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上的体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脱离人群的“有形”孤独,比如远离人群生活的边疆哨所中的战士、长期坚持在高山气象观测站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长期游弋五洲四海的海员等,他们远离亲人朋友,在工作之余没有与更多的人相互交往的机会,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有时不免感到寂寞,感到孤独。另一种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无形”的孤独。这种孤独对人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一个长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不仅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平衡,影响自己智力和才能的发挥,还会引起别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导致思想低沉、精神委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信心等。

孤独,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其实在我们人生的河流中,总有那么一刻,你是孤独无助的,但不要害怕,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生给你的最高馈赠。所以,当孤独来临时,体味它,享受它,细心品尝孤独的滋味,你会发现,孤独可以让你更好地透视生活。

孤独心理的战胜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

1.适度地离开熙熙攘攘的尘嚣世界,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也是排遣孤独的良好方式。只不过忙于名利和生计的人们,早已没有闲适的心情品味自然的美妙之处。

2.随时跟朋友们保持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到孤独的时候才想起他们。要知道,别人都跟你一样,你要想体会到友谊的温暖,就要为别人做点什么。

3.战胜自卑,因为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这就跟作茧自缚一样,要冲出这层包围着自己的黑暗,就必须先咬破自卑心理组成的茧。

4.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就要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活着而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是不怕寂寞的。

拒绝抱怨,化解不满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抱怨,抱怨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他们抱怨家人、抱怨朋友、抱怨上司、抱怨同事,仿佛只要与他们有接触的事或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抱怨。

抱怨是一种很常见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岂不知这些抱怨,不仅会给我们自身带来了伤害,还会伤害到他人。所以,我们要学会把不满的情绪、抱怨的语言在心中化解。

1.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你的生活

你总是排在最慢的一队,还是仅仅有时候这样?你在电影院从未坐过好座位,还是只有你坐在头发高耸的女人后面时才注意到位置不好?

开始把你的注意力转向事物好的方面,而且每当事情很顺利时要特别提醒自己。例如,“今天天气这么好,我真是太有运气了!”“我住在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真是运气太好了!”

迟早,你会感觉自己很幸运,从而不再觉得有什么该抱怨的。

2.期望好事会发生

你的期望决定了你如何看待现实。生活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麻烦,制造麻烦的是人们自己。生活可能不公平,而且有时甚至很残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会有好运。如果你能摆脱掉“自己真不走运”的想法,开始期待生活赋予你的最美好的东西,那么好事情就会发生了。

3.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生活中的琐事困扰

有些人的抱怨常常来自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凡事斤斤计较,常常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对于这些琐事,我们还是置之不理为佳。一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被疯狗咬了,难道非要把咬你的疯狗也反咬一口吗?”所以,遇事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生活才能更和谐。

抱怨是人性中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要完全杜绝的确很难。如果你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停止抱怨,那么至少应该在抱怨的时候提醒自己,抱怨只是暂时的情绪宣泄,可作为心灵的麻醉剂,但绝不是心灵的解救方。

走出精神空虚的低谷

空虚心理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整日百无聊赖。

空虚,是现代人很常见的“心病”,其生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我贬低、缺乏自信

个人的早期生活不幸、父母早逝或生活在离异家庭,从小得不到温暖与关怀,犹如“瓦上霜,路边草”,自觉低贱,自暴自弃,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社会上的流浪儿、闲杂人员多半属此类。

2.错误的认知

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知,以偏概全将社会看得一无是处,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个人利益,不尽社会义务。当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万念俱灰”,这种情形在青少年与一些成人中间较为普遍。

3.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

人有许多需求,大致有生理需求、物质需求、社会需求与精神需求几方面。一般而言,生理需求与物质需求较易满足,而后两种较难满足。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都在努力创造与积攒财富,但是财富与财富带来的快乐并非成正比例。当财富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一些人对金钱则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新鲜感、快乐感和满足感,甚至会对其感到麻木乃至厌倦。当生活没有了往日奋斗追求的动力后,人生也就失去了目的与意义的确定,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百无聊赖中度日,或者设法寻求一些更新更强的刺激。一些豪赌、纵欲的个体户就属此类情况。

精神空虚能够导致“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所以我们要克服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走出精神空虚的低谷,让心灵充盈起来。

1.转移目标,培养兴趣

当某一个目标受到阻碍而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在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调整生活内容,从空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去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2.结交朋友,求得社会的支持

你犹豫与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予力量,予以同情、理解和支持。只有在获得支持时,你才会觉得不独立无援。广交朋友,以求好朋友的勉励和帮助,这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当然,亲属之间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3.读一读感兴趣的书,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因为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是智慧的源泉。读书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从寂寞和空虚中解脱出来。知识越多,人的心灵就越充盈,生活就越丰富多彩。

4.从工作中获得希望

工作和劳动是摆脱空虚的极好措施。因为当你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劳动中时,就会有一种忘我的力量,使人生充满希望,消除不良心态的痛苦。

消除悲观心理

悲观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认为,悲观是人自觉言行不满而产生的一种不安心理,它是一种自我指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害怕的几种心理活动的混合物。它由精神引起,还会影响到组织器官,引起相关的一些心理及生理疾病,如焦虑、神经衰弱、气喘等。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两则小故事:

故事一:

有一个国王想从两个儿子中选择一个做王位继承人,就给了他们每人一枚金币,让他们骑马到远处的一个小镇上,随便购买一件东西。而在这之前,国王命人偷偷地把他们的衣兜剪了一个洞。中午,兄弟俩回来了,大儿子闷闷不乐,小儿子却兴高采烈。国王先问大儿子发生了什么事,大儿子沮丧地说:金币丢了!国王又问小儿子为什么兴高采烈,小儿子说他用那枚金币买到了一笔无形的财富,足以让他受益一辈子,这个财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在把贵重的东西放进衣袋之前,要先检查一下衣兜有没有洞。?

故事二:

美国有两家鞋厂为了开发市场,分别派业务员前往非洲考察当地的需求量。甲厂的业务员考察回来,立刻晋升为主管;乙厂的业务员考察回来,却从此被冷落在一旁。同样是去非洲考察,为什么会受到不同的待遇呢?原来,乙厂的业务员,到了非洲,当天就发了一封电报回厂报告。电报的内容是:完了!一点希望也没有,因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而甲厂的业务员到了非洲,当天也发了一封电报回厂报告,电报的内容则是:太好了!希望无穷,因为这里的人都没有鞋子穿。

同样的事,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呢?

心态不同,一味抱怨的悲观者,看到的总是灰暗的一面,即便在春天的花园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断的残枝、墙角的垃圾;而乐观者看到的是姹紫嫣红的鲜花、飞舞的蝴蝶,自然,他的眼里到处都是春天。

悲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但极端的悲观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切莫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影响健康。

1.做一张乐观、悲观对照表

在一张大白纸上画一条竖线,分成左右两栏,左边写上“乐观”,右边写上“悲观”,然后把它贴在床头。每天睡觉之前,把心中乐观的和悲观的感觉如实地写在表的左右两栏,全部写完以后,把悲观的部分用黑笔一个个地划掉,同时把悲观的感觉从心里赶出去,然后看着乐观的部分,出声念一次。这样心中就会和这张表一样,充满乐观的感觉。

有时虽然会发现悲观的因素占多数,但也无妨,只要你有勇气把它们划掉,你就能够战胜它们,同时还能增加你的自信。掌握了诀窍,不写在纸上也可以,放在脑中、心里也有效。

2.学会躲避挫折

遇到情绪扭转不过来的时候,不妨暂时回避一下。只要一曲音乐,就会将你带到梦想的世界。如果你能跟随欢乐的歌曲哼起来,手脚拍打起来,你的心灵就会与音乐融化在纯净之中。同样,看场电影、散散步、和孩子玩玩等,都能把你带到另一个情绪世界。

3.笑疗

可以尝试每天大笑三次,方法是看喜剧、听相声等,这样很快便会有悲观情绪解的感觉。

避免掉进猜疑的陷阱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见曹操到来,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猜疑心理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

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认为别人都不可信、不可交。如有的人见到几个同学背着他讲话,就会怀疑是在讲他的坏话;老师有时对他态度冷淡一些,他又会觉得老师对他有看法等。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或给他们使坏。喜欢猜疑的人特别注意留意外界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琢磨半天,努力发现其中的“潜台词”,这样便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响到人际关系。这种人心有疑惑,不愿公开,也少交心,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输入和人间真情的流露,便由怀疑别人发展到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变得自卑、怯懦、消极、被动。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陷入猜疑误区的人会活得很累,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鉴于此,我们要把猜疑的心窗打开,让黎明的阳光照进来。

1.优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拓宽胸怀,以提高对别人的信任度和排除不良心理。

2.挣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挣脱错误思维的束缚,走出先入为主的死胡同,才能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3.敞开心扉,增加心灵的透明度。猜疑往往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将心灵深处的猜测和疑虑公之于众,增加心灵的透明度,才能求得彼此间的了解沟通,增加相互信任,消除隔阂,获得最大限度的谅解。

4.无视“长舌人”传播的流言。猜疑之火往往在“长舌人”的煽动下,越烧越旺,致使人失去理智、酿成恶果。因此,当听到流言时,千万要冷静,谨防受骗上当。

5.当我们开始猜疑某人时,最好能先综合分析一下他平时的为人、经历以及与自己多年共事交往的表现。这样有助于将错误的猜疑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