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6229000000024

第24章 蔡文姬谱写《胡笳十八拍》之谜

蔡文姬,名琰,东汉文学家蔡邕三女,博学多才,妙于音律,然而身世悲惨,经历坎坷。东汉末年,董卓挟持汉献帝,天下大乱。匈奴乘机入侵,蔡文姬也被掳去。当时匈奴的左贤王冒顿听说蔡文姬是文名远播的蔡邕之女,立即表示愿意保护她,纳她为妃。走投无路之下,蔡文姬只好跟左贤王到了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下二子。

在这十二年中,她时常登高远望遥想中原,她还按匈奴民歌的节拍写了《胡笳诗》寄托思乡之情,这就是着名的《胡笳十八拍》。这些年中,中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曹操统一了北方,人民也安定下来,初步出现了一派兴旺的景象。曹操十分推崇蔡邕的学问,对蔡邕的《续汉书》未能完稿深感遗憾,听说蔡文姬流落到匈奴,十分同情,于是派人用重金将她赎回。文姬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业,参与了《续汉书》的编撰。她的《胡笳十八拍》也在中原传唱开来。“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死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这痛苦的诘问,这难遏的悲愤,这字字血、声声泪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震撼人心,流传千古。

然而,对《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文姬所作,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持肯定意见的有王安石、韩愈、黄庭坚、罗贯中等文学大家,还有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郭沫若不但着文专论《胡笳十八拍》而且作话剧《蔡文姬》赞叹“文姬归汉”。他认为这是自屈原的《离骚》以来最有文采的长篇抒情诗,没有亲身经历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的。他还说,如果有这么一位诗人代她拟出了,那他断然是一位大作家。

就是大诗人李白也拟不出,因为李白没有她那样的气魄和经历。持否定意见的有苏轼、王世贞、胡应麟等文人学者,现代学者刘大杰等人更是从几个方面考证,认为《胡笳十八拍》不是蔡文姬所作。

归纳起来,持否定意见者从四个方面进行质疑:

一是诗中所述与历史事实不符。

如“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一句,与历史事实不符。认为当时南匈奴已经内附,根本没有汉兵与匈奴连年累月的战事了。

二是诗中所写与地理环境不合。

如“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及“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等句中的长城、陇水、塞上都与蔡文姬被掳去的河东平阳相去甚远,她能这样乱用地名么?

三是该诗未见于有关史籍。

经查:该诗未见于《后汉书》、《文选》和《玉台新咏》、也不见于晋《乐志》和宋《乐志》、甚至《蔡琰别传》也没有征引它的诗句。因此断定,唐从前没有此诗,此诗是唐人伪造的。

四是该诗的风格、体裁值得怀疑。

从语言结构方面看,该诗中“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两句,炼字精巧、对仗工整,平仄谐调,东汉诗中从来未见。

从修辞炼句方面看,诗中“旧阑干”是唐时才有的词汇,而“夜闻陇水兮声呜咽”则是袭用了北朝民歌。

从用韵方面,《胡笳十八拍》中先韵与寒韵不通押,和曹植的《名都篇》等的通押也不一样,是唐人的用韵方法。

肯定者则据理力争,认为上述质疑完全可以驳倒,他们认为:

文姬在匈奴时正是“胡、狄雄张”,边境不靖之时,诗中所述完全符合历史事实。

文姬入匈奴后未必长住河东平阳,且匈奴活动范围遍及陕、甘、晋,说不到地理环境不合。况且诗歌可以夸张和想像,所谓陇水,可以解释为陇山之水。诗中写到长城、陇水是很自然的。

该诗不见于着录、论证和征引是因为它不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只能以民间文字形式流传下来。另外,蔡琰的《蔡文姬集》亡佚了,才造成了无据可查。不是“文人”着录、论述和征引的作品,不见得不可靠。

还有,南宋以前为什么无人怀疑过它?现以六朝文字为例,六朝文献大多散失,六朝文字的存在不也没人怀疑么?

关于风格与体裁方面的问题,更不该对《胡笳十八拍》进行非议。诗中的两句精炼工整的对仗,可能是蔡文姬的独创,也可能是后人的润色,但全诗一千二百多字,仅有此两联与全诗迥异,怎么就能否认此诗不是东汉风格呢?至于“泪阑干”在东汉的《周易参同契》和《吴越春秋》中早已有之,绝非唐代始有。另外,用韵方面,否定者举之例句只是偶合,而且唐人作近体诗才守官韵,作古体诗则不一定遵守。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孰是孰非,请读者慧眼识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