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林 内蒙古自治区乌尔旗汉森工公司资源森调中心
1.识蚊咬
我喜欢昆虫中的蜻蜓、蝈蝈和蝴蝶。对于蜜蜂,我是敬而远之的,怕被蜜蜂蛰到,小的时候吃过被蜂子蛰的苦头,至今想起还心有余悸。蚊子我是厌恶的。夏日山村傍晚,郊外蛙声一片,我与邻居伙伴去村外的河塘边玩耍,常被蚊子咬得脸和手背起包,刺痒得抹吐沫。本来夏日的黄昏红霞满天,村外四周环绕的群山黛绿,气温凉爽,是饭后玩耍开心的时候。有蚊子搅局,大煞风景,所以我厌恶蚊子。
当年技校毕业分到森调队工作,要带行李上山住帐篷,队长嘱咐带蚊帐,我问队长蚊子不会厉害得能吃人吧。队长笑着说:“没有那么邪乎,蚊子差,有一种叫小咬的昆虫厉害,也叫小刨锛,蚊帐眼稍大点的,它就能钻进去。你说多小?小得不仔细看就看不见,没声音,让人没防备,它咬一口,还疼,肉皮立马苍肿。”
在进山的汽车上,老同志的话更惊悚:小咬是变异的蚊子,比蚊子毒性大,被咬处比蚊子叮咬的还痒。有人拿放大镜观察小咬咬人过程,你猜是怎么样的?它无声无息从空气中飞来,盯准人露在外边的皮肤,看准位置,飞上前咬下块肉,马上飞走,人拿放大镜跟踪,小咬叼着肉找个地方落下来,边看着人边吃。告诉你吧,这多亏是小咬,要是大咬,人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会让它撕咬得血淋淋的……我听出老同志讲得夸张,在吓唬我这个刚出校门的学生,但身上还是起了鸡皮疙瘩。
从简易路扛行李,在水坑塔头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看到帐篷已经是傍晚了。铺好行李,吃完饭,累得躺在床上不想支蚊帐,心想,就一宿,能怎么样?睡到半夜,露在外面的腿、胳膊、脸被莫名其妙叮得奇痒,受不了,全蒙厚棉被里又热得冒汗,还得抖动被子放放风,就这样折腾到天亮。
深刻领教了小咬的厉害。第二天早晨起床,我就学着老同志支蚊帐的方法,砍来四根柳棍,剥皮,将其捆在床的四角,把蚊帐撑起来,内心感谢队长想得周到。分配工作时,队长照顾我,让我跟两位老同志去记账。临出帐篷,有位老同志让我把手巾戴上,掖在帽子里,我言听计从。
都说森林里是冬暖夏凉,我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头上的树冠可以说遮天蔽日,但树林子里发闷,在树林子里不动还行,一动照样全身冒汗。老天也是孩子脸,喜怒无常,上午还是艳阳天,下午成了大阴天。可了不得了,这回我看到什么是昆虫小咬了,就是非常非常小的小蝇子,它们一群扑向脸和手,咬得我根本记不了账。有位老同志过来给我一副帆布手套,真厚实,就是蜜蜂也蛰不透。脸上没办法,幸亏手巾搭在两侧护住耳朵,但眼睛遭罪,虫子直往眼睛里钻。眼皮被小咬咬得火辣辣的,老同志告诉我没事就晃晃脑袋,我一试,灵了。手巾成了两把扇子,一扇,小咬就躲开。我现在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了。
2.斗瞎虻
林区“瞎虻”是森林昆虫类的一个物种,俗称“瞎碰”,学名牛虻,头被两只半球大眼睛占据,胸有毛,翅透明,肚子大,生命期较短,多发于6月上旬至7月下旬。此时山翠树绿,风景秀丽,瞎虻的出现,类似于锦绣绸缎上的瑕疵。瞎虻白天活动,灼热的午时为活动高峰。瞎虻善飞翔,池边、水旁常见,飞行迅速,有时吸取花蜜,但更嗜血。据林区老辈人讲,瞎虻雌虫有极强螯刺能力,牛马等厚皮动物因其气味,更易受其群聚侵袭,雌虻每次吸血数分钟,腹部即能充满血液。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受其害。据报道称,虻咬伤一次失血可达40毫克,一头家畜在一个夏天可失去100毫升的血。不仅如此,某些虻还能传播牛羊等家畜的炭疽病,虻是畜牧业害虫。瞎虻大的像大马蜂,小火柴盒只能装一只,飞在身边嗡嗡叫,令人起鸡皮疙瘩,心里发慌。不小心肌肤被瞎虻叮咬,马上会苍肿和瘙痒。从事森调工作活忙时,躲不了瞎虻,就和瞎虻斗。
天旱之年的瞎虻尤其多。虽然森调大队及时发放了蚊帐、蚊帽、帆布手套,人被瞎虻咬得仍难干活。本来大队同意下山躲躲瞎虻,因干线35公里的秋季伐区急需调查,小队拆帐篷不是下山,而是去建新点。
天蒙蒙亮,汽车载着我们在公路上驰骋。两侧高耸的青山、茂密的森林在车窗外掠过。偶尔能看见公路上的狍子受惊吓后,在草甸子里一窜一跳地往郁郁葱葱的树林子里奔跑,屁股上的白毛一闪一闪的。时而,路边树枝上一群飞鸟惊起,四处纷飞。
到了地方,我们把旧杆在草地上一支,固稳,盖上帐篷。当太阳从黛青色山巅升起时,行李、铁床、铁炉子都已搬进帐篷。这时,已有数不清的瞎虻落满帐篷。
气温升高,帐篷外一片瞎虻嗡嗡声。我们猫在黑乎乎的帐篷里研究干活的办法都要防止牛虻叮人,被牛虻叮咬后皮肤很痛,会出血。叮伤处又痒又痛,我们用牙膏在受伤局部皮肤上涂抹,清凉止痒。
草长莺飞的六月,森林中不仅瞎虻多,野蜂子也很活跃。
一天黎明,我们往调查场地走,把林子里的一只庞然大物“轰隆”惊起,走在前边的队员吓得扭头往回跑。待森林恢复宁静,队长带头往前走,只听见静谧森林中一片的趟草声。走在前头的队长突然“妈呀!”大叫,像大火烧身一般,连蹦带跳,手乱扑打。大伙明白他是踩上了地蜂窝。只见队长钻进杜鹃灌丛许久不动,好一阵子,我们走进前去看,队长的脸肿了起来。
瞎虻的学名叫牛虻,是药材,具有破血逐瘀、散结通经的功能。适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积聚、跌打瘀痛等病症,系常用中药材之一。每当起瞎虻的季节,有人在山林的草地上支起塑料篷捉瞎虻创收,价格高时每斤达60元。
近年,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木采伐任务量逐年减少,瞎虻多时,森调队员就下山休息,不再有被瞎虻叮伤的事了。
3.防草爬子
草爬子,学名蜱,为蜘蛛一类的动物,体型扁平,种类很多,对人、畜及农作物有害。
北方森林中的草爬子,春天向阳的地方雪化后露出的枯草上就有。这类草爬子个头有两个火柴头大,通体黑红色。待进入5月,山林里杜鹃花开,落叶松、白桦树放叶子,草爬子数量渐进高峰期。白桦林里的草爬子比草甸子里的略小些,头和爪是黑色,后半身大肚子是深红色。落叶松林里的草爬子又有区别,比白桦树里的草爬子还小,似一个火柴头顶部那么大,通体黑色,并发亮光。草爬子到6月下旬瞎虻出来,数量渐少。到8月中下旬,草爬子长了翅膀会飞,又在山林里大量出现。草爬子没长翅膀前,是往肉皮里钻,露着后边的肚子膨胀,毒性大。草爬子钻进去的部位周边红紫,慢慢往四周扩散。如果不将草爬子扣出来,肉皮会感染,甚至人发高烧。即便早发现早揪出来,伤口也得半个月至一个月才能好。皮肤不好,抵抗力差的人被草爬子叮咬后得去医院输液。草爬子长了翅膀就不往肉皮里钻了,飞到头发上叮咬人的后脖子,肿包、流黄水且瘙痒。春天,在森林工作的一线职工要接种森脑疫苗。森调队员出外业,也都把领口、袖口扎紧。回到帐篷,在衣服上仔细抓一抓,让同事相互间检查身上。
有一次,我当技术员到队跟班质量检查,在森林里穿梭一天,回到帐篷洗完头,躺床上休息,总觉得右边太阳穴一跳一跳地疼,我叫做饭的伙伴一看,是钻了草爬子。挑草爬子一定要挑干净,特别是草爬子头有回勾须,极容易留肉里。毒性不散,不一定什么时候发作。原先我后背曾有一个草爬子头留肉里,几年后犯病,肉里痒得闹心,而且膀子抬不起来,使不上劲。找邻居大娘用刀片把那块肉疙瘩割下来,挤出血,再长好才没事。曾有一位同事被草爬子咬了,发烧、头晕、恶心。队长见状不敢耽误,派人护送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得了森林脑炎。过去没听说人被草爬子咬死咬残的,近年进山采蕨菜,被草爬子叮咬后头抬不起来、嘴角流口水的人逐年增多。
草爬子在野外草地、森林间生存,消灭不了,只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