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聊斋志异》是一幅封建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在这副图画里,有钱有势的男人对权力有支配权,对财富有支配权,对女色有支配权。但是,在他们貌似快活的表象之下,作者蒲松龄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陷阱,甚至用“自食便液”来评价他们的恶果。“自食便液”字面含义是把自己的大小便都吃进去。《聊斋志异》中的一片《韦公子》就讲述了一个自食便液的故事。主人公韦公子的一系列举止最终落下一个自食便液的苦果。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为什么会得到如此肮脏的下场呢?“自食便液”更深的含义是什么?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说聊斋之《自食便液韦公子》。
马瑞芳:
韦公子出身于富家名门。科举考试当中考到最高的一层——进士,做官做到知府,是一个有家产,有文化、有地位的头面人物。但是这个人有个癖好,放纵好淫。也正是因为这个放纵好淫的癖好,就给这个达官贵人制造了极其悲惨的人生困境。这个风流公子他的悲剧人生是怎么回事呢?
韦公子是咸阳世家子弟,所谓世家,就是祖上做过官,有钱的家庭。因为家里有钱,韦公子就可以任意的挥霍,因为他生性放荡,他的家里面稍有姿色的丫鬟、仆妇一个都不放过,而且,他还发下了一个所谓雄心壮志,这个雄心壮志根本就是一个病态的雄心壮志,他要“载金数千,尽览天下名妓”。要带着几千两银子,把天下所有的漂亮妓女都玩儿一遍。
数千银子,我们假定他三千两银子,相当于当时150户人家全年的生活费。所有的红灯区,这个韦公子没有不去的,他不满意,住两天离开;他喜欢,就同居100天离开。像韦公子这样的人,说的好听,花花公子,纨绔子弟,说的不好听,他不就是手里有几个臭钱的流氓吗?
但是韦公子和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他有一个严厉管教他的叔父,他的叔父是个退休的著名官员,他要求韦公子一定要读书做官,他请了著名的私塾老师,把韦公子和几个堂弟一起关到别墅里面好好的念书。而这个韦公子,他经常夜晚趁着老师睡觉,爬了墙头出去嫖妓,早上再回来。
有一天爬墙把胳膊给摔折了,老师发现了,报告给他的叔父,叔父就把他狠揍了一顿,打得不能起床。然后,叔父就和他约法三章,说只要你读书成绩超过你这些弟弟一倍,你晚上随便你上哪儿去,我都不问。但是你如果读书成绩不好,你还往外跑,我就像这次一样打得你不能起床。而这个韦公子偏偏非常地聪明,他读书的速度总是超过老师规定的一倍。这样,根据他和他叔父的约法三章,只要他书读得好,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名正言顺的一边苦读圣贤书,一边逛花街柳巷。过去还需要爬墙,现在墙都不用爬了。读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干的是寻花问柳、鸡鸣狗盗的勾当。读书做人两张皮,读书嫖妓两不误,天大的笑话!
画外音:
韦公子的确很聪明,他在一边读书应试,一边嫖妓宿娼两不误的情况下,仍然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功名上不断长进。但是另一方面,道德逐渐堕落。书里的伦理道德没能感化这个灵魂逐渐滑落的人,俗话说,玩火者必自焚,多行不义必自毙,逍遥自在的韦公子终于等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尴尬。
马瑞芳:
韦公子中了进士,应该改邪归正了吧?不,继续寻花问柳,而且越来越聪明了,越来越隐蔽了。他怕自己的叔父知道,他把自己的姓都改了。小说里是写,“入曲巷中,辄托姓魏。”曲巷是偏僻的小巷、妓院。韦公子的“韦”是伟大的伟去了人字旁,他现在改的魏公子,就是三国魏蜀吴那个“魏”,很聪明,音同,字不同。进士逛妓院改了姓了,但是你喊起来他还知道是自己的名字。
他是咸阳人,他跑到了西安,他就用魏公子的名义招来了一个娈童,当时叫作优童,所谓“优童”,表面的意思,就是唱戏的少年,实际的含义,就是娈童,就是达官贵人同性恋的伙伴。
而他招来的罗惠卿,什么模样呢?“年十六七,秀丽如好女”。十六七岁,比女孩子都漂亮。这个韦公子玩弄了罗惠卿还不算,还把罗惠卿的妻子一块儿搭上,小说写“闻其新娶妇尤韵妙,私示意惠卿,惠卿无难色,夜果携妇至,三人共一榻。”这是个文言,但是很容易看明白,这真是一个丑恶到令人作呕的场面。韦公子,社会的上层,表面上道貌岸然的进士,实际上,五毒俱全,在同性当中,在异性当中猎艳,是个下流坯。罗惠卿,社会的下层,表面上,唱戏的少年,实际上午夜牛郎。只要给钱,什么都卖,也可以卖自己,也可以卖妻子,还可以两个人一块儿卖。
所以,一个进士,一个优童,一个上层,一个下层。鲜廉寡耻,如出一辙。而这个韦公子非常喜欢罗惠卿,他就打算把这个小罗带回家长期的取乐,那就要问一下他的身世了。罗惠卿说,我的母亲早就死了,我的父亲还在,我原本不该姓罗,我母亲年轻的时候在咸阳韦家服务,卖到罗家四个月就生下了我,假如我跟公子您回到咸阳,那我就正好可以查找我亲生父亲的下落了。韦公子听了大惊失色,就问罗惠卿,你的母亲姓什么,罗惠卿回答,我的母亲姓吕,韦公子一听,汗流浃背,原来,罗惠卿的母亲正是韦公子玩弄了以后又卖掉的丫鬟。这个丫鬟卖掉的时候,怀孕五个月。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对面不相识,还搞起了同性恋,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悲剧。韦公子一下子就从寻欢作乐的那个巅顶,掉进了地狱一样的深渊。他知道,自己不仅把亲生的儿子当成了同性恋的伙伴,而且他还同时和儿媳妇干出了扒灰的勾当。封建社会认为,乱伦和扒灰这是两宗大罪,而韦公子竟然在无意当中同时就犯下了,这是最不可饶恕的深重的罪恶。虽然罗惠卿明明知道他自己的亲生父亲是咸阳的韦公子,但是他跟改了姓的父亲对面不相识,而这个韦公子明明知道了罗惠卿就是亲生儿子,他也心怀鬼胎,不敢相认。为什么?一个达官贵人怎么好意思承认自己生了个儿子管别人叫爹,一个进士怎么好意思承认还养了一个做男妓的儿子,他又怎么能够面对既和亲生儿子乱伦,又和儿媳妇扒灰的尴尬。韦公子屁滚尿流,悄悄地溜走。这就是他遭遇的第一次人生尴尬,可怕的人生尴尬。
画外音:
马瑞芳教授刚才讲到,风流成性的韦公子终于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他不但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乱伦,还和儿媳妇干出了扒灰的勾当。最终,父子相见而不能相识,这可能是最尴尬的一幕了。自觉羞愧的韦公子会不会在以后的道路上收敛自己的德行呢?他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生闹剧呢?
马瑞芳:
韦公子30几岁就做了知府,大概是五品吧,高级官员,像韦公子这样的人,那实实在在就是头上长疮,脚底流脓了,坏透了,但是他偏偏有官运,为什么?大家不要忘记,他有钱,钱能通神,有钱使得鬼推磨。
奇怪的是,韦公子做了不小的官之后,又有一次奇遇。他在一个场合遇到苏州一个非常美丽的乐伎叫沈韦娘,所谓乐伎就是既卖艺又卖身的小歌伎。这个小歌伎什么模样呢?四个字,“雅丽绝伦”,非常漂亮!韦公子马上就看上了,把她留下来,让她陪自己过夜。
但是,就在这样一次普普通通的猎艳的活动当中,非常不寻常的惨案发生了。这个韦公子玩弄了这个沈韦娘之后,在床上对沈韦娘戏曰:“卿小字取‘春风一曲杜韦娘’耶。”开玩笑的问这个小歌伎,你的名字是不是取自唐诗“春风一曲杜韦娘”啊,小歌伎回答:“非也。”沈韦娘说韦娘不是我的名字,我的母亲是个名妓,19岁的时候遇到咸阳一位公子和大人您是同姓,他跟我的母亲同居了三个月,定下了婚约,公子走了八个月,母亲生下了我,给我取个名儿叫韦娘,实际上我应该是姓韦的。这个世界是何等的小啊?韦公子神差鬼使地又和亲生的女儿,钻进了乱伦的襟被。
这个时候的韦公子可能既心惊肉跳又心存侥幸,他可能想,这个小歌伎会不会是另外一个同姓的风流公子的孽种呢?这是很可能的,但是没等着韦公子去追问,这个伶牙俐齿的沈韦娘,就主动地把她是韦公子的亲生女儿铁的证据给拿出来了。沈韦娘说,韦公子临走的时候送给我母亲黄金鸳鸯做信物,现在我保存着,但是韦公子一去没有音信,我的母亲愤恨而死,我三岁的时候被沈老太太所收养,所以我姓沈。沈韦娘把韦公子当年对她的母亲甜言蜜语、始乱终弃,把她跟韦公子之间嫡亲的父女关系,讲得斩钉截铁,而那个黄金鸳鸯的存在,更是把父女关系敲定了。
这边,一个风流的知府,这边一个美丽的歌伎,实际上,这个是父亲,这个是女儿,父女对面不相识,还睡到一张床上来了一番男欢女爱,这又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悲剧?
春风一曲杜韦娘,这句诗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赠李绅《歌伎诗》,韦公子他玩弄这个小歌伎,他还要附庸风雅卖弄才学,他要用唐诗去问小歌伎的名字,笑嘻嘻的,自我感觉良好地去问,等他听到这个小歌伎讲的这个悲惨故事的主角正是他本人,等他知道,现在躺在怀里这个小尤物原来就是自己的亲生的女儿,韦公子的笑容僵住了,愕然了,心虚了,害怕了。
画外音:
马瑞芳教授刚才讲到,当年发下誓言,“载金数千,尽览天下名妓”的韦公子,正在承受着一个个自酿的苦果,他受到人世间最令人作呕的惩罚,一个儿子沦为娈童,一个女儿沦为妓女。面对自己的儿女,有权有势的韦公子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马瑞芳:
韦公子知道了沈韦娘的身世之后,愧恨无以自容,惭愧、悔恨,无地自容,但是这个人,愧恨无地自容的结果并不是惩罚他自己,而是更加丧心病狂。韦公子和沈韦娘“春风一曲杜韦娘”这个对话是在床上发生的,韦公子知道,眼前这个小歌伎就是亲生女儿之后,小说写“默移时,顿生一策”。沉默了一会儿,琢磨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一条计策,点上灯,喊沈韦娘,来,咱两个人喝酒,在酒杯里面放上剧毒,韦娘的酒刚刚喝下去,剧毒发作,一会儿就死了。这个韦公子他为什么要对亲生的女儿下这样的狠手,是因为他不忍心看着亲生的女儿沦为娼妓?如果是那样?他完全可以给这个女儿赎身,替她安排一门好亲事,即使父女不相认,也算是略尽父亲职责,或者说是略微赎回一些自己的罪孽。但是韦公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杀害亲生女儿,销赃灭迹。这个人多么自私,多么残忍,多么毒辣,多么没人性,而且韦公子他下毒,他就是要亲生女儿死,他还特别的注意,沈韦娘死前一句话都不能说,所以沈韦娘一服下毒药,嗓子先哑了,即使聪明的沈韦娘知道下毒的是亲生父亲,她也不能再跟那些围观的人说出来了。这样一个10几岁的沈韦娘,雅丽绝伦的沈韦娘,聪明伶俐的沈韦娘,因为父亲的罪恶来到这个世界,因为父亲要掩盖自己的罪恶,又离开了这个世界。
韦公子在毒杀了沈韦娘之后,靠着金钱逃脱了惩罚,他把歌舞班的班主叫来,给他很多的钱,你闭嘴,沈韦娘有很多的相好,也是有钱有势的人,他们也给班主钱,告状,上哪儿告,告到韦公子的上司哪儿去了。结果,上司追查,韦公子“泻囊弥缝,卒以浮躁免官”。泻囊就是把所有的钱财都拿出来向上司行贿,弥缝就是掩盖不法行为,特别是掩盖沈韦娘就是他亲生女儿的真相。结果韦公子毒杀了沈韦娘,仅仅是免官,而免官的原因是浮躁,轻描淡写的浮躁,不是蓄意杀人,甚至和杀人根本就不沾边。这真是草菅人命啊,韦公子他就靠了几个臭钱,一条人命轻轻地带过,靠了几个臭钱,把父亲杀害亲生女儿的罪行彻底地抹平了。
咱们看,韦公子对待这个同样是沦落风尘的儿子和女儿他还是截然不同的处理。这也能看出来这个人是极端的自私,他对沈韦娘痛下狠手,立即杀害,因为一个沦落风尘的女儿即使相认了也是父亲的耻辱,何况沈韦娘本人还成了父亲乱伦的活证据,所以一定要她彻底地消失。而对罗惠卿,韦公子就要从自身的利益来考虑了,他在逃走之前给了他这个私生子留下了很多的钱,劝他改业,不要再做男妓了。在潜意识当中,韦公子是把罗惠卿当成将来没准可以接续香火的儿子。事实上,果然他家里面有五六个妻妾,一个也不生儿子,他就想把罗惠卿接回来,但是家族反对,没有办成。
画外音:
玩弄女性,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是作家们经常描写的对象。在我国的古典小说中,不法这样的例子。但是,在这些花花公子中,蒲松龄笔下的韦公子受到的惩罚是最严重的,最惨烈的,也是最恐怖的。最终,韦公子在无法排解的悔恨中得了癫狂病,那么在《韦公子》这篇小说中,蒲松龄表达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自食便液”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呢?
马瑞芳: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个方面,我们先看看蒲松龄对花花公子那种特别严厉的批判态度。蒲松龄用了四个字来概括韦公子悲剧的人生“自食便液”,所谓“自食便液”,字面的含义是自己把大小便吃进去,深层的含义是父亲和亲生子女乱伦,不管是按照古代的道德还是按照现在的道德,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乱伦都不可饶恕,是重罪。而韦公子他偏偏既和亲生儿子乱伦,又和亲生女儿乱伦。世界上,怎么能够有这么蹊跷,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韦公子偏偏他就都遇到了?按照封建的伦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韦公子受到的是最严厉的惩罚,明明知道罗惠卿亲生儿子,但是不能够领回家,儿子把他人叫爹,极度的耻辱,儿子不能够认祖归宗,绝了后。更加严重,按照蒲松龄的观点,谁缺了德,现世报就报到孩子身上。韦公子寻花问柳,结果就是虽然儿女双全,但是都掉到了社会上最肮脏的角落,成了他人,也成了他自己寻花问柳的对象。
像韦公子这样一个又是富翁,又是高官的主儿,他的孩子那应该是什么待遇,那个儿子他就即使不是怡红公子贾宝玉,珠围翠绕、悠然自在,他也应该是呆霸王薛蟠,散漫使钱、斗鸡走马,他的女儿即使不像贾元春贵为王妃,她也应该是像薛宝钗一朵娇花藏在深闺里。而韦公子的女儿和儿子,他怎么就这么惨?儿子做了娈童,女儿做了歌伎,给别人玩弄,而且都和生身父亲乱伦,这就是因为父亲的放荡导致了儿女的不幸。所以,最后韦公子在无法排解的悔恨当中,他也得了神经病。而蒲松龄给他加了五个字的评语,“人头而畜鸣”,人面兽心啊,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写道德沦丧的父亲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如此父亲,是世界文豪很喜欢做的文章。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写了一部小说叫《贝姨》,里面有一个人物于洛男爵,寻花问柳,先养歌伎,后来养良家女子,结果害得自己的亲哥哥法兰西元帅气死了,害得自己的妻子、儿女全都破产了,这是人间喜剧里面非常重要的故事。
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写过一个小说叫《一个儿子》,他是写有一个法兰西文学院的院士和一个议员,这两个上层社会的男子,两个人在花园里面散步,他就看到花园里面金雀花满院的花粉,在风中荡来荡去,这两个人就联想到金雀花的花粉到处飘洒,很像他们这些上层男子的乱搞,他们制造孩子几乎是不知不觉的。法兰西院士就想起自己的一次艳遇。他在年轻的时候到一个边远的省份,在一个偏僻的旅店里面,就像闹着玩儿一样强暴了一个美丽的女佣,然后,若无其事地就走开了。过了30年,高贵的法兰西院士故地重游,到了这个旅店,非常震惊地听说,当年那个美丽的女佣,那个从来不和任何男人打交道的女佣,在他走了以后8个月零25天生下了一个儿子死了,而她死前,从来不透露孩子的父亲是谁。这个时候,这位高贵的法兰西院士就亲眼看到了自己无意之中制造的儿子,是个什么人呢?是个流浪汉,被旅店的老板好心好意地收养了,这个流浪汉是一个跛着脚走路的老粗,就是知道喝酒,正在院子里面很吃力地翻着兽粪。院士一看,这个流浪汉长着一头肮脏不堪的、乱七八糟的头发,但是你仔细看他的头发,那个颜色和高贵的法兰西院士一模一样。高贵的院士怎么也不相信,就凭我怎么就养了这样一个肮脏的、酗酒的、卑贱的、无赖儿子出来?而一个父亲面对着亲生儿子不能相认,也不敢相认,法兰西院士羞愧之极,但是他找不到摆脱的出路,他只能够让痛苦和悔恨,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锤子一样,一天到晚永无休止地,捶打着他的心。
莫泊桑还有一篇名作叫做《隐士》,就是写的一个很喜欢寻花问柳的上层人物,找了一个小妓女带回家,玩儿了好几天,问来问去,突然发现,原来这就是他的亲身女儿。这个故事几乎和蒲松龄的韦公子一模一样。
第三点,咱们现在看韦公子,他还有现实意义吗?他有!不少的作家、研究家,不只是我一个人了,都注意到这篇作品,而且都注意到蒲松龄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相似的人文关怀的视角,韦公子这个故事似乎是太巧合了、太偶然了,怎么就如此的巧?但是,巧合、偶然当中有必然。你损害他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冥冥之中总会有相应的惩罚等着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猎艳猎到亲生子女的头上这就是惩罚。
蒲松龄曾经风趣地说,韦公子风流成性,他的子女靠着他的遗传因素,沦落风尘之后,也都很擅长伺候风流公子。韦公子玩弄他人,他的子女就替他来还孽债,供他人玩乐,这真是一报还一报。上苍对道德沦丧者的惩罚安排的是如此的难堪,如此的尴尬,如此的惨烈,他们是非常不幸的,但是他是罪有应得的。这种人,这种人的遭遇,对现代人也有启发作用。有钱的男人喜欢寻花问柳的男人有没有想到,当你的黑手伸向年轻的女性的时候,你的亲生女儿,也可能受到同样的侵犯。关于韦公子,我们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