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6251300000015

第15章 培养方法

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

2岁半的孩子非常倔犟,但一个倔犟的孩子与一对固执的父母相碰的话会怎么样呢?作为父母,应了解有关孩子情绪的一些问题。

幼儿从2岁起一般进入了“第一反抗期”,4岁时达到高峰。这时的孩子会表现出情绪变幻无常,脾气顽固,不近情理,让大人不能理解,甚至恼怒,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难以管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一会儿要吃,拿给他又不吃了,好像故意和你作对;自己不能干的事却偏要干,不让别人插手帮助,可一会儿发现自己干不好后,又会大哭大闹,一切都让大人感觉孩子在胡闹。而这一切都是孩子的天性使然,虽然有些让大人吃不消,但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小孩子爱发号施令,固执地要求大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对发展儿童独立性和自信心大有好处,只是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我行我素,只考虑到了自身的尊严,认为孩子应该乖巧,却忽视了有利的方面,在处理上出现了不好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不好的影响。比如有些父母认为小孩变坏了,从而横加指责,或有的父母面对孩子的独立性、反抗性,仍像以前一样对孩子包办一切,过多干预,这些做法都不利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导致孩子的畏缩、无主见、表面温顺而内心不满、积怨甚深、心理变态等。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应有足够的耐心,做法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孩子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自信心、自尊、自豪感也都有所发展,孩子会坚持自己做事情,比如吃饭、穿衣等,但由于实际能力的缺乏,常会出现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孩子最不愿意别人嘲笑或指责他,家人应及时给予帮助。在孩子取得一点成就时,他又是欣喜不已,他非常希望有人来欣赏他的成就,赞美他,这时父母就应及时表扬和鼓励他。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一切良好关系的前提,父母对孩子同样如此。尊重他行为的独立倾向,尊重他的尝试,尊重他的成功。

坚持原则

原则性问题不可没有,也不能随意更换,否则孩子的要求会越来越不合情合理。比如在带孩子上街之前,已和他讲好今天只买一支玩具枪,但等到了商店里,孩子却一下子这也要,那也要,不答应便会哭闹。于是有的家长非常不满地买下了好几个玩具,一边对孩子训斥:“下次再也不带你来了。”但以后却不能做到。这种无原则的迁就只会纵容孩子的无理要求。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向孩子讲明一开始已讲好的条件,并赶快带他离商店,而不要迁就他,让他逐步明白“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等概念,让他明白说话要算数。

注意力转移法

在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要大声斥骂,一方面肯定其要求中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想办法转移其注意力。比如,当孩子一旁看妈妈切菜时,可能也想要试试,这时妈妈要肯定孩子要尝试学本领的积极性,但又跟他讲等他再长大一些就可以,给他一点希望,再让他去开门看看爸爸是否回来了,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便避免了一听孩子要拿刀切菜便大声喝斥,也避免了孩子在自己的积极性、自尊心、自信心遭到严厉打击下大哭大闹的可能。

态度一致

家庭教育并非某一个大人的事,需要所有大人的相互配合,和共同作用。这就要求大人们在对孩子的原则性的问题上要态度一致。同一位家长也不能随心情变化而对孩子冷热无常。不一致的态度会让孩子不明白大人要求他怎样,父母正当批评时,爷爷奶奶却一旁护着,这无疑给孩子提供了保护伞,易造成孩子的任性。爷爷奶奶的袒护也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反抗,并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不稳定。

怎样诱导孩子

孩子表现出反抗的情绪或行为时,大人不可以不问青红皂白地一番斥责,要冷静对待,要想一想孩子由于什么原因反抗,是内心遇到挫折,还是大人在某种方法上做得不对等。静下心来,去真正地了解孩子,然后才能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诱导,这样才能做个合格的家长。孩子也逐渐会因你对他的了解而尊重、信任你。

保持孩子良好情绪

幼儿已经掌握了几个常用的词汇,但是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重要的日常话语还不会说,口齿也不流畅,因而还不能熟练地表达很多内心的需求和愿望,这样幼儿有时就只能用哭闹、发脾气、乱抓乱打来表达内心的情绪。面对幼儿的不安,做父母的一定要冷静。你可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像力来猜测:幼儿究竟想做些什么。你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活动来满足幼儿。好在这时的幼儿注意力比较容易转移,也会忘掉自己原先想要的东西,你也可以改变一下周围的环境,将幼儿带到另一间屋子,或将他举高,或将他抱起来一起“跳舞”,他会忘掉刚刚经历的挫折,变得轻松起来。

让幼儿有轻松愉快的情绪,对幼儿和大人都非常重要。处于发怒和不安之中的幼儿,就会失掉探索、学习和交流的乐趣。大人也会为对付幼儿而心神不安,从而影响教育幼儿的情绪和耐心,也影响整个家庭气氛。

为了让幼儿处于安宁愉快的状态,你应该对幼儿不舒适的表示及时做出反应,让幼儿感到随时处于你的关怀之中,这样幼儿才会产生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信任感。

要保持与幼儿面对面的“交流”、嬉戏,保证身体健康方面的护理,不要担心这样会把幼儿“宠坏”,幼儿从你的关怀中得到的爱抚和愉快,将是他探索和学习的前提。

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内心情感,孩子的情感不比大人的情感丰富,但同样需要表达、宣泄。要达到这一目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孩子的情感词汇。让他们说出所有能想到的情感词汇,按照字母顺序写下来,一种情感占一页,编成“情感词典”。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能搜集这些词汇:寻找登有坦率大方人物照片(不取那些装模作样者)的新闻刊物,让孩子们说出对照片人物的感觉,写到词典每一页的上部分,再让孩子回忆自己产生这些情感的经历,如果孩子想不出来,那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给他举例。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还会愿意替每种情感配上画,大一点的孩子更喜欢拍些照片,来表现每种情感。

医治情感障碍的最佳方法是心理疗法,而心理疗法经常利用做些情感游戏达到医治的目的。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母亲领着9岁和11岁的孩子来找医生治疗,因孩子的父亲突然去世,孩子承受不了这一打击,变得抑郁寡欢、寡言少语,越来越显示出抑郁症的症状。母亲一直试图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结果都归于失败。而且“我同时干两份工作来维持生活,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时间坐下来与孩子谈谈心”母亲解释道。

一般来说,心理学家给病人开游戏处方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游戏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玩。如果一对父母告诉心理学家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做家务,更没有空闲管孩子,那么即使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让他们玩也是不现实的。

正是由于关心游戏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心理学家采用了“情感牌照”游戏。每个家庭每天都要花45分钟时间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同时,孩子在长途旅行时,总是辨认过往车辆牌照上的字母和车名来打发时间。

母亲和孩子再去咨询时,心理学家便问他们喜不喜欢学习一个新的汽车游戏。“该游戏的目的就是辨认那些含有某一情感词语中两个字母的汽车牌照,然后回忆一下产生过这种情感的时间。比如,有‘A’和‘M’字母的车牌就包含疯狂(mad)中的两个字母。”心理学家解释道。心理学家还告诉他们,这是个合作游戏,每次辨认出一个含有情感字母的车牌,谈出某种情感,全家人得1分。如果从周一到周五共得了20分,那么全家就可以出去吃顿快餐。心理学家给了他们3张免费餐券,作为刺激。

下星期见面时,这个心理学家注意到,这一家人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他们玩过了游戏,得了35分,享受过快餐。心理学家要他们再玩一个星期,换一种刺激方式看电影。再次见面时,全家人心情都很轻松,尤其是孩子们变得爱说话了。心理学家和母亲私下交谈时,她告诉心理学家孩子在玩过游戏后,是如何谈论情感的,如何表达自己对失去父亲的悲痛的。这一家人已经能运用情感交流技能继续生活了,所以心理学家建议治疗停止一个月,其间与他们保持电话联系。

在后来的一次通话中,这位母亲兴奋地告诉心理学家:“亲爱的先生,我们这个星期又玩了情感牌照游戏,可惜的是我们得分不够,所以我不得不开车带孩子们去绕了1个小时,辨认车牌,谈我们的情感,挣够看电影的分数。”听完这些,心理学家笑了,因为他知道,他的游戏达到目的了。

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孩子出生3个月时就能领会父母的意图,当父母生气或发怒时,孩子会立即停止活动,刚才还挂在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消失,如果大人继续生气,孩子由于受到感染就会哭起来。孩子到了7个月的时候,懂得大人说“不”的意思,当大人摇头摆手说“不”时,本来想放进嘴里的东西也会停下来,这就是懂得控制要吃的冲动,学会了控制。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哭,怕他不愿意,事事由着他,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懂得控制自己。例如,如果婴儿晚上不睡觉尝到甜头,父母又害怕拒绝,孩子会连续几个月不断地让父母夜间抱着他来回走几小时,弄得父母疲惫不堪。如果家长态度坚定,不理睬他,结果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变得非常听话,全家人又变得非常融洽。在适当的情况下要禁止孩子做不应该做的事也是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的措施。有时孩子会干一些惹人生气的事,大人越是忍耐,他越去闹事,此时就应当果断地惩罚他一下。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应管教孩子,在他们快要出问题时,坚定地采取反对的态度和制止措施,这样才体现出父母真正的爱。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经常严厉地管教孩子,孩子也会对家长产生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经常处于抑制状态,表面上变得唯唯诺诺,但内心中充满逆反心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也不敢同父母商量。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宠爱与管教的“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

帮助孩子抑制冲动

冲动也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的表现就是常

常因为一件小事而使自己处于一种激动或愤怒的状态。例如当某个孩子遇到一些挫折,或出现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情况,或受人恶意中伤时就容易产生冲动,轻者大喊大叫、动手打人,重者可能对生活悲观失望,产生轻生的念头。

显而易见,冲动会给人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因为人处在这种状态下,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与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力都会大幅度降低,容易意气用事,缺乏三思而后行的理智,往往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

孩子情绪冲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有些孩子的情感兴奋性高、稳定性差,导致由于一些细微小事就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产生冲动。

二是孩子年龄小,知识贫乏且经验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低,容易造成感情用事。

三是个别孩子从小被娇生惯养,心理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任性暴躁、容易冲动的性格。

那么,如何教育和纠正感情易冲动孩子的毛病呢?家长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如果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致使感情带有冲动性、易变性的特点,家长不必担心,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是非能力的提高,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会逐步改善。此时可帮助孩子提高认识,丰富知识,树立是非观念,使他们能够对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进行鉴别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相应的爱憎、善恶的情感。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克制违反社会要求的个人愿望,使自己的情感服从于社会要求,并且能牺牲个人利益去维护集体利益。

第二,如果有些孩子是属于神经兴奋和控制不平衡,兴奋占优势而产生的冲动,家长可教给孩子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预防冲动的发生。如提醒自己不要感情用事,或强迫自己考虑一下后果,这样做可以使情感状态达不到爆发的程度。应该说,冲动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自我修养,因此家长可鼓励孩子陶冶情操,做一个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和文明习惯的人。

第三,如果孩子是因为被娇生惯养导致的任性暴躁、容易冲动,家长应进行反思,变无原则的溺爱为有理智的严爱,在生活中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对于一些无理的要求则要耐心说服,坚决制止,不要一味牵就。此外,在家庭中要营造一种温暖、舒适、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很有好处。

应该说,孩子的可塑性很大,易于接受教育,只要家长认真对待,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就会有收获,就会使孩子控制住易冲动的情感。

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不仅可使人的心情变坏,严重的还可导致疾病,因此要想尽办法消除不良情绪,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

自我控制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来消除不良情绪。

自我转化

也可以采取迂回的方法,将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自我发泄

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是“宣泄”,当孩子悲伤时,可以让他放声大哭一场,或者让他向可以信赖的人倾诉。

自我安慰

假如孩子遇到挫折和不幸,你应该让他想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

别太在意

孩子做错了事时他自己也很伤心的,你可以在旁提个醒说:“要是我,也有可能做错的。”

开始行动吧

若孩子把本来可以做好的事做砸了,你可以对他说:“开始行动吧,这次肯定能做好。”

暂时避开

只要让孩子离开使他伤心的地方就可以了。

幽默疗法

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听听幽默故事,也可以排除不良情绪。

广交朋友

让孩子和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的人交朋友。

拥有宠物

此法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宠物身上,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方法。总之,你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便可以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

利用羞愧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