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6251300000030

第30章 艺术培养

婴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唱歌学习、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游戏三部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音乐艺术培养的重点有所不同。2~3岁的孩子可多学习唱歌,因为此时其他方面能力他们还不完全具备,与此同时可伴以声乐曲目的初步音乐欣赏能力训练,以及简单的律动及音乐游戏练习。

4岁以后,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可重点培养他们的舞蹈能力或进行器乐学习、唱歌学习,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在幼儿园或家中进行。

5~6岁时,则应多引导孩子进行器乐曲目的音乐欣赏训练,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重点的时间安排只需遵循一般的规律即可,并非是严格一定的,因为在实际教育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孩子的自身特点而做适当变化。

此外,更不要抓一丢十,而是要合理地进行全面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提高,否则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欲速则不达。

何时开展音乐培养为佳

这个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是指在某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某种培养,孩子接受最快,反应最敏感,培养效果最好。过了这一时期,就是花再大的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家庭已经错过了音乐胎教等时机,但是,只要在孩子4岁左右时对他进行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你就是抓住了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

4岁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好发展,能够掌握较难的旋律的节奏,并能较好地控制气息,因此能学唱许多歌曲。同时,动作控制能力增强,经验丰富,可以学习基本的律动动作,进行舞蹈表演。此外,四五岁既是训练孩子绝对音高听觉的最好时期,也是学习乐器的最好时期。

当然,我们说4岁左右为进行系统音乐学习的关键时期,并不等于说一切要等到4岁再开始。其实,音乐无所不在,音乐启蒙教育是容易也应该及早进行的。

怎样使孩子唱得动听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孩子才会唱出动听的歌来。实际上,幼儿只有在其快乐自由地唱歌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天真可爱的本性,才能自然而有表情。

首先,为孩子选择节奏感强、旋律生动活泼、优美而富有趣味性的歌曲,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情绪、情感,也可以随歌曲做律动,使唱歌成为游戏。千万不要为了逗孩子而将成人喜爱的某些流行歌曲强加给他,它们不但超越幼儿的演唱能力,也有损其身心健康。正确的方法是顺应孩子的生活习惯,顺其自然地让他喜欢唱歌。

其次,为了启发孩子自然而有感情地歌唱,可启发孩子理解歌曲的内容。或用实物、实景来启发孩子的感受,如抱着布娃娃,想像她要睡了,而自然轻声地哼唱《睡吧,布娃娃》,或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解歌词,发挥幼儿的想像力,使其加深理解,还可以从歌曲的节奏、旋律入手,先感染孩子,再教唱歌词。

要纠正哪些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很喜欢唱歌,这是好的现象,但若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故意大声喊叫着“唱歌”,就容易损坏发声器官,且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因此首先要注意纠正幼儿唱歌时嗓门过大以及声音过于低哑、或过于尖细的不良习惯,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教孩子唱歌时,应努力训练孩子用真声唱歌。可以这样教:

第一,自然站立、挺胸,放松面部肌肉,嘴呈圆形,体会仿佛站在山顶上,让歌声悠悠扬扬地传开,用嘴吸气,高音轻唱。

第二,要注意纠正孩子歪头伸颈,摇来摆去的不良姿势。使他坐、站自然舒适,稍挺胸,头要正,双肩自然放松;坐唱时双手自然放腿上,腰挺直;站唱时腿不要弯,双脚略分。

第三,许多家长十分注意孩子唱歌“跑调”的现象,这里其实有很多原因,或听觉迟钝而高低音不分,或声带发育不完善而五音不全,家长要切实观察分析后,再有针对性地纠正,而不要斥责孩子。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有音乐才能

现代父母已意识到了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家庭中一般都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但是,我们始终要提请家长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对孩子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让他体会音乐的魅力。特殊音乐才能往往与遗传大有关系,所以当你觉得投资巨大,孩子却无特殊长进时,不要责怪他,其实你已经给了他一件一生受用不尽的珍贵礼物。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确实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你也应尽早发现,给他更多的发展机会,下面列出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供家长在观察中参考。

婴儿时期就有较强音乐感受力。如听到音乐后会停止哭闹,听到熟悉曲目时十分入神或有手舞足蹈的表现。

对音乐始终有浓厚的兴趣,能够为了学习音乐而主动放弃较长时间的其他游戏。

音乐记忆力好,能容易地哼唱听过三四遍的乐曲或歌曲。

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出首次听到的曲目的感情,随旋律、节奏而协调地做出身体动作以表达感受。

在音乐表演上毫无羞怯之感,表现投入而且认真,并努力追求感情的处理等。

有较强的音乐创造力,喜欢“自创”歌曲或器乐曲调,并完整地表现出来。

家长自身应做哪些准备

首先,家长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或爱好。

其次,家长应具备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能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很好地“踩点”,并能打一些简短乐曲和歌曲的节拍;听出基本音符的高低、长短。为此,家长可以自行先学习一些基本音乐常识,如阅读一些音乐普及读物,也可借阅一些幼儿园教师用书或中小学音乐教材。家长还应熟悉一些著名、经典的音乐曲目,知道它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这样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欣赏指导时可以开展导引性谈话。

除此之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家长还应为孩子的音乐教育建立必要的社会联系。如熟悉哪个地方会有经常性的音乐活动,哪里有较好的音乐磁带出售,哪里有较好的教材和指导书,可为孩子请哪些老师或带他参加哪些集体教育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必要而有益的。

舞蹈艺术培养应把握的问题

婴幼儿舞蹈培养的起点和重点

让婴幼儿随节奏“踩点”而舞,是其舞蹈培养的重点,而最早的节奏则是其起点,因此,在家庭舞蹈培养中,节奏是核心,是关键。

家长可以试想一下,没有乐曲,但是只要有节奏鲜明的鼓点,人们仍可以翩翩起舞;然而,如果没有节奏,只有一大段乱七八糟的音符,将无法构成音乐。因此有人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常说“某人乐感好”,首先就是指其节奏感强。

简单而言,音乐行进中,长长短短乐音的连续就是音乐的节奏。节奏训练包括节拍感、速度感和音乐长短相互关系的感觉。

其实,节奏感的训练在襁褓中就开始了,如母亲轻轻来回地摇晃摇篮,使孩子在稳定轻柔的节奏中入眠。以后,教孩子合拍地做动作,先由父母把着孩子的手臂做,逐渐过渡到孩子自己随音乐合拍地挥手或跺脚。接着,可以训练手脚合拍、全身协调地表现节奏。

节奏训练可以在音乐伴奏、口令、儿歌下进行。唱歌、舞蹈前可以先练习拍击乐曲的节奏。婴幼儿只有掌握了节奏,才可能轻松、自然,有表情地舞蹈。

在什么情况下教舞蹈最好

幼儿舞蹈不需要像成人那样跳得艺术化,对他们的训练也不需要像成人那样专门化。只要他们能用动作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形象、情绪情感,随着节奏合拍地动作,达到动作与乐曲和谐就可以了。而这一切,孩子只有在游戏时,才能很好地做到,因此,在游戏中教婴幼儿舞最好,家长可以根据婴幼儿的某些本能动作引导他练习、发展动作,如让婴儿在床上爬,必要时给以音乐刺激。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给他放一些旋律简单而有重复,且形象鲜明的音乐,鼓励他用自己想到的动作重复地或稍有变化地起舞。使他学会听到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就自然而然地踏步,听到欢快的乐曲就有节奏地走、跑、跳跃。随着乐曲难度的增加,逐渐教给他一些常见、简单的舞蹈动作,鼓励他观察、摹仿他人或小动物的动作,在玩耍中学习舞蹈。试想,用强迫摹仿成人芭蕾、民间舞等形式训练婴幼儿,在规范化、枯燥机械的活动中,孩子怎能不失掉自发的舞蹈欲望,甚至失去对人体运动感觉的兴趣呢?过早局限于小范围的技术训练,只能使孩子失去欣赏的趣味和对舞蹈应有的兴趣。

怎样使孩子大方地表演

克服羞怯感,让孩子觉得他自己能歌善舞是教育的关健,有很多孩子在父母面前会唱会跳,而一旦要他在幼儿园,或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跳一支舞,往往拒不服从。对待这样的孩子,首要的一点是,应以鼓励为主,尤其不要总是把他与别的舞蹈能力较强的孩子相比,而要多与他自己的过去比,肯定每一点、每一次的进步,再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平时可以选择一些他所熟悉的曲目,或有过练习的某些表演片段,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情景,让他自然而然地表演起来。即使头一两次很糟糕(如踩不着点、动作僵硬等),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气,再慢慢纠正,千万不要伤害他,说些“真难看”、“你跳得像只笨熊”之类的话。

随着游戏练习次数的增多,可以逐步扩大“观众”的范围:从家人到亲戚,再到教师、熟人或小伙伴,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逐渐过渡到在陌生人面前自如大方地表演。这时,孩子不但胆子大起来了,而且舞蹈能力、对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也在无形中增长。

如何看待孩子的舞蹈表现力

与一些羞怯胆小的孩子相比,有的孩子则显得总是要急切地“显露”一番,表演起来,也是套路纯熟,十分规范准确。这种情况,女孩子中较多见。一般说来,这孩子确实有较强的舞蹈表演能力,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她们的舞蹈中更多表现出的是成人化的技术,而非出自孩子自身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表演缺乏儿童舞蹈天真活泼、灵活可爱的表现力。对于这样的孩子,当然不能挫伤她的积极性,但要加紧发展孩子对舞蹈的想像力、创造力,鼓励、引导她自由随意地随音乐起舞,自己组合、创编动作,而不要局限于表演有限的几个舞蹈,以改变她成人化的表演倾向。而且,要力图保持孩子对音乐、舞蹈自发的浓厚兴趣,提高音乐舞蹈综合审美能力。

要不要送孩子进舞蹈班

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许多家长很茫然:“我该不该送孩子进舞蹈班?”其实,家长不要希望能为此问题寻找到完全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请你自己考虑下列两个因素:第一是孩子本身的兴趣和性格特征。孩子在接受舞蹈学习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一两支曲目,能够有“资本”当众表演,甚至参加演出“露露脸”,因此,它似乎比其他方面的美育方法更能立竿见影。但是,如果孩子天性好静,对美术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着迷,而你却偏要把他送进舞蹈班,这就是用成人的虚荣心误导、压抑孩子的良好发展。当然,如果孩子一时还未表现出特别的爱好倾向,而舞蹈表演又有利于改变他羞怯胆小的性格,此时又确有一个较好的舞蹈教育教师,则完全可以让他进班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的婴幼儿舞蹈教师?这是家长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作为舞蹈教师不一定要求是舞蹈家,但却一定要是个幼儿教育方面的行家,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动作表演技巧,但却一定要懂得音乐对启发幼儿舞蹈的魅力,不一定要熟悉众多曲目的表演,却一定要懂得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表现力,懂得什么样的音乐伴奏适合幼儿舞蹈。在送孩子进班学习的初期,家长可在一旁观摩,如果孩子不是一开始就进行艰苦枯燥的压腿、跟脚训练,而是在音乐作品的诱发下发生自由动作的兴趣,产生舞蹈的自发欲望等,则可以让孩子进一步学习。总而言之,学龄前儿童不宜接受全套正规、专门的舞蹈训练。在家庭动作发展、舞蹈启蒙教育的同时,为孩子选择一个适当的舞蹈学习班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必要时,如果想培养专业人才,则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造型艺术培养应把握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的画大人看不明白

有时孩子兴高采烈地给妈妈看他的作品,妈妈有时有心想指导一下,然而,往往“看不懂”孩子画的是什么。这是家长常常遇到的问题。这便是对儿童绘画的出发点的认识问题。成人的绘画总是从形色的和谐或表情达意的准确完整出发,儿童绘画则不然,他们凭自己的印象作画,想画什么就将它“摆”到画面上。而我们知道,婴幼儿最初对物体的形象是模糊而不全面的,如太阳是一个亮亮的红,小猫是茸茸的毛,妈妈则可能是一只和蔼的眼睛。而且,他们最初表现这些印象的水平也极低,想的是这样,画出来却不成形。即使到五六岁后,孩子对物体有了较完整的印象,绘画技能也提高了,但仍然是想画什么就画,于是头脑里充满了稀奇大胆的想像,天真幼稚的思想仍会跃然纸上。所以,成人看不明白孩子的画是很自然的事。切不可因此放弃引导或斥责其画得乱七八糟,而是以“你想画什么、你画的是什么”来作为良好教育对话的开端。

为什么孩子想画的和画出来的不同

星期天,父母带孩子去动物园观赏动物,回到家后孩子兴致勃勃地开始画猴子。可是,不多一会工夫,他交出的作品却满满当当一大张,又是“老虎”,又是“熊猫”,甚至还有刚吃过的香喷喷的“羊肉串”。这时,家长可能会责问:“你不是要画小猴吗?”

其实,我们不能强求孩子像成人一样三思而行,成竹在胸而做画。孩子总是边想边画,边画边想的。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

总的说来,学龄前期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三四岁以前则更是直觉行动思维。即他们思考问题离不开动作和动作在头脑中的表象。因此,在画画时,他们常常会受偶尔画出的形象的“启发”,想画另一种东西,这样,脱离最初的构思便是经常发生的事。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绘画的目的性,引导、督促和鼓励他把最初想画的画画完整、画好。只要坚持这样做,到了五六岁,孩子就能自己做到这一点了,这也是锻炼意志力的过程。

孩子总是画得不像怎么办

很多家长在教孩子一些大人认为很简单的图画时,孩子却学很长时间也画不好,比如,一只小鸡,不过一个椭圆,一张尖嘴,两只爪。孩子却不是把嘴画倒,就是忘了画鸡爪,令家长很烦脑。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过于忧心,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绘画是依赖于他头脑中对物体的表象。而这一表象是实实在在的,他的描绘也完全忠实于这一表象。但这实实在在的表象却往往不是完完全全的,因为孩子的抽象和概括能力有限,因而在观察物体并形成表象时,只能注意到他能感知的局部和细节,不能顾及整体。因而,他头脑中的表象往往突出了细节,却忽略了整体的准确、完全。这种现象即使在绘画修养差的成人中也可见到。

因此,要使孩子画得像,关键在于教会他学会观察,把掌握物体的整体结构和突出某些局部结合起来。所以,绘画教育也是提高孩子观察力的过程。

为什么孩子越画越不如以前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三四岁时画的画色彩鲜艳大胆,想像丰富,形象稚拙可爱,很有点“像回事儿”。可是,到了五六岁时,却无甚长进,甚至画面拘谨,颜色单一,形象呆板,退步了。果真如此吗?原因又何在?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孩子5岁后,进入绘画发展的“图式期”,绘画上出现了较明显和完全的形象,但这一阶段一般较少能出现质的变化。然而,这是必要的方法、技巧练习,为下一步“写实期”的质变打基础。因此,这时看不到进步是可以理解的,需要家长更耐心细致的指导。还有一种可能是,你的教育可能带有强迫性,无意中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你要这样画”、“你又画错了”之类的话,时间一长,会大大限制孩子的想像和创造。久而久之,孩子的画里也就失去了天真和新颖,显得呆板和单调了。家长们,仔细想想,有时这一切是不是你造成的?

是否要教孩子正确的用笔姿势

有些家长送孩子进绘画班,有的教师很注意纠正孩子的用笔方法、姿势,孩子却老改不了,甚至因此而害怕去上课。这里,教师的理由何在?教师对吗?在孩子刚进入“涂鸦期”时,关键是培养兴趣,让他们高兴地画,并不要强调握笔姿势,主要是让他学会自由用笔。所以,对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忙于纠正其拿笔方法、姿势,而让他抓握粗大的蜡笔,给他较大的纸张,让他画得自在。

3岁以后,随着孩子绘画中一些象征性图形、符号的出现,就应该教会他正确使用工具材料,保持正确姿势,为下阶段绘画的提高打基础。尤其是保持正确姿势,这对幼儿视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正确的姿势还可以给幼儿一个自由的心情,更有利于他做画。

但是一般说来,学习水彩画、水墨画等应在5岁以后开始,因此毛笔的正确握法、点笔、运笔也在其后教给孩子为好。一般绘画书籍都有指导使用工具材料的详细说明,可查阅。

绘画教育的起点在哪里

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教孩子“玩”颜色,是家庭绘画教育的起点。其他造型艺术教育也是同样道理。

给孩子创造美的生活环境;带孩子欣赏、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美;带孩子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独特的构造、新奇的意韵和雄伟的气势;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神奇的科幻、有趣的童话都可以丰富孩子的经验。随着欣赏美、感受美的经验的积累、增多,儿童要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美、表达美的心情自然会越来越迫切。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在教育中尊重和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鼓励他大胆地用各种材料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不要过多让他画临摹,也不要强求技法,而是指导和帮助孩子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体会真正的创作喜悦。

怎样评赏孩子的作品

父母是孩子作品的第一位观众,但并不是所有者。所以,对待孩子作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做一个积极活跃的观众,高高兴兴地帮孩子写上名字,和孩子一起评赏,以后的修改则仍由孩子完成。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最好是一幅作品完成后即和孩子一起评赏,否则时间太长,孩子就会“认不出”自己的作品了。即使当时确实无法马上评赏,最多也不要超过三天。

其次,注意不要空泛地说“不错,真棒”,而要具体指出好在哪里,然后自自然然地启发他哪里改一下是不是更好,哪里加一笔就更漂亮了。这种具体提示和启发性的评价会使幼儿认识更明了,能对下一次作品的提高有实效。如果遇到一时看不明白的地方,首先要问清孩子的意图,肯定他的大胆与创造。必要时在孩子能力能接受的范围下,可以教他一些更合理的画法。如对画中的“透视”问题,可以引发他回忆:“想想看,西瓜吃进肚子里去,不就看不见了吗?所以,我们不画它了。”

如何指导孩子欣赏美术作品

多让孩子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有利于提高他的绘画兴趣。这是所有家长都了解的常识,但也有一些问题在困扰着家长,如在欣赏过程中与孩子谈些什么。讲深了,怕孩子听不懂;讲浅了,起不到作用。其实,首先要讲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你应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比如,画上的马像不像?马是不是在飞?荷花好不好看?鸟儿似乎要干什么?等等。最初的欣赏中,可以提些具体问题,引导孩子把握画中的神韵之处,抓住主要特点。随着欣赏次数的增多,减少具体的提问,让孩子感受到什么就说什么。然后,给孩子讲该画的基本内容,再评点其独特之处,注意要不断针对孩子的感受进行评赏,使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加深印象。当然,这就要求家长有一定的美术修养,起码要掌握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根本特点和基本区别,必要时借助于画展上的简介或其他书籍中提供的说明。而且,具体的点评只对五六岁以上的孩子较适合,家长一定要掌握孩子已有的水平,把握深度,否则劳而无获。

指导手工活动要准备哪些材料

进行家庭造型艺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孩子艺术造型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手工制作,更要求家长平时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为孩子购置大小合适的手工剪、胶水,价格合理、硬度合适的橡皮泥,一定数量的电光纸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更大量的需要平时慢慢积累,废物利用。搜集富有粘性的黄土或黑土,加上适量水和成的泥要比购置现成的橡皮泥经济、实惠,每次用完后团成球,球中挖洞,洞中盛水,可保持不干裂,实在找不着土,可用面团加水加盐和成;准备各种质地、大小的纸张,可以是父母用过、写过的“废纸”;细绳、纱线、碎布头、树叶、彩纸片、包装纸、烟盒纸、火柴盒、瓶盖、木塞、旧牙刷,甚至铅笔屑、破笔帽等等,都是“待到用时方很少”的“宝贝”。

家长要鼓励孩子一起积累,这样他才会珍惜材料。并且要有固定的容器盛放,平时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手工活动中家长要做些什么

首先,在手工活动的准备中,家长的角色是帮助搜集材料,而且引导和鼓励孩子也收藏“宝贝”。

手工活动过程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当材料,启发孩子用哪些“宝贝”比较合适。这其实也是一个帮助构思的过程。一定要注意的是,家长此时决不可“包办代替”,即使对三四岁的孩子,也要征求意见,共同准备材料。否则孩子会失去创作的自由和愿望。

手工活动开始前,要指着材料,讲明基本方法。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发明”,也要鼓励他先把想法讲清楚。手工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大胆运用材料。可能的话,在旁边陪孩子做完某项手工,至少也要表示关注。作品完成后,要以欣赏和喜悦的心情去赏析孩子的作品,并在赞扬的同时间接提出以后的改进意见和进一步的要求,然后将它摆放在一定的地方,以后,收拾或因作品太多需要扔掉一些时,一定要取得孩子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