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印,就是印章;先秦时都称玺,秦以后方称印、称章。
玺印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乃至人们生活习俗演变的反映,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玺印多以铜、石、金、银、玉等制成。历代玺印有不同的形式、制度和内容。官印是职权等级的象征,私印是个人身分的凭信。
玺印源于何时,它的名称有什么演变,它的种类、形式如何,它有什么功用等等,这是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
一、古玺探源
玺印究竟产生于什么时候,目前还是尚未清楚的问题。有文献记载,玺印产生于黄帝、尧舜时代。汉人著《春秋运斗枢》谓:"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章,文曰‘天王符玺'。"同为汉人所著的《春秋合诚图》也说:"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和对古史的研究、认识,黄帝、尧舜这个时代尚是个传说,那时文字也还没有产生;可见黄龙、凤凰负图更是荒诞不经;再"天王符玺"、"天赤帝符玺"之说均明显地带有汉代方士道术用语的特征;同时太尉这一官职,也是直到秦代方才设置。凡此种种,都可以断定,玺印起源于黄帝、尧舜的说法并不可信。
也有记载谓玺印产生于夏商时期。《逸周书·殷祝篇》说:"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舌汉书·祭祀志下》:"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离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但《逸周书》及《后汉书》均为后人追述前事,且事隔久远,不能作为信史;况且至今尚未发现在夏代已具有形、音、义完全意义的文字,因此,说玺印起源于夏商时期也不足为凭。
20世纪30年代,古董藏家黄浚在《邺中片羽》一书中,收录了3枚传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玺。1940年,于省吾《双剑古器物图录》刊印了这3枚古玺的照片和拓本。这3枚古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但对它们的认识学术界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3件铜玺形制相似,均为扁平板状、正方形印面,当为同时之物;其中一枚玺文为"亚罗、示",一枚玺文为"翼子",一枚有十字界格,中有回曲形文字,不识;"亚罗、示"铭文也见于商代铜器,应当系同一人,因此,证明商代晚期已经有玺印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3枚铜玺出土地点不明,来历不清,可能是伪作,考古发掘数十年来数以千百计的商周墓葬,从未出土过玺印;即使这3枚铜件是真品,也不是什么"玺印"。可能为某种器物上的附属装饰,将它们视为商代或西周古玺,缺乏证据,若据此谈论玺印起源,恐怕不当。
从古代文献资料及考古材料两方面结合起来观察,我国古玺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已普遍使用。这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
在《左传》和《国语》两部史书中,记载了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鲁国季氏用"玺书"谋取卞邑的事,这里的玺书是用印泥加封的书信(古代用印均打于泥上,以封书札,详后)。这是古籍中比较可靠的最早关于玺印的记载。
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也有关于用玺的记载:
"货贿用玺节",注:"玺节者,今之印章也。"当时因为经济的发展,在商业往来中使用玺印作为凭证、信物。
玺印的产生是在经济的发展,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的必然,在后面谈到玺印的功用时我们再详细述说。
二、名称沿革
玺印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江山易主,朝代更迭,玺印的名称世经过了许多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玺印都称为玺,不论官印私印,一概如此。就目前所见的此时期古玺,玺字写作钅尔、、钅尔,不作玺,玺字是后来才有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地位,制定了一套新的典章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称作玺,以前玺字的多种写法也统一写作玺。官吏和一般人只能称作印。
汉代许多制度沿袭秦时,但玺印制度略有变化,除皇帝印称玺外,诸侯王、王太后印都可以称玺,有名的"皇后之玺","淮阳王玺"、"朔宁皇太后玺"及广州南越王墓近年出土的"文帝行玺"等都是。官私用印则称印。从汉武帝太初年间开始,当时认为汉朝属土德,色以黄为上,数以五为用,因此,不足五字的印文后加上章字,如"丞相之印"称为"丞相之印章",印章的名称从此延续下来。不仅如此,章作为玺印的专称也开始通行,如"合浦太守章"、"御史大夫章"等等。私人印除了用印字外也有称"印信"、"信印"的。
王莽时期,由于把赏赐给匈奴单于的玺改为章,后来,魏晋王朝赐给少数民族的王印也一般不称玺,称印。
唐武则天掌政,她觉得玺字与死字音近,不吉利,遂下令将玺改称为宝,唐玄宗以后直至清代,"宝"作为皇帝玺印的专称,未有改变。
唐末宋初,出现了"记"、"朱记"这种玺印名称,多见于官印。像"新浦县尉朱记","右策宁州留后朱记"、"桓术火仓之记"等。
宋代还增加"合同"、"图书"等新名称。合同印是南宋、金代官府发行的"会子"(纸币)上专用的货币印鉴。"图书"印是用于收藏图画书籍的。现在我们称印为"图章",就是由此转化而来。
元代,除称印外,又把印章称为押。押字初见于唐宋,但仅作为个人名字画出的一种符号,以防别人摹仿,一般叫押字,当时并不普及。
元朝,因为官吏中多有蒙古人、色目人,多不能写字。于是在印上刻花押来代替姓名,所以当时把印章也称为"押"、"花押"。
这种押字印多为木刻或象牙,由皇帝特赐才能用玉押。
印章的名称到明代大多沿用旧制,但这时官印也有称"关防"、"条记"的。关防最初是一种半印,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发现有些官员为了舞文作弊,用官府印章印在空白纸上作手脚,于是就规定用半印勘合行移关防。后来这种规定废除后,便把任命临时性质特别官员的印章称为关防,但一般的官印多称为印。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建立政权后,曾为了避父讳,把官印名称改为契、符、记、信4种。如现存故宫的"辽州之契"等等。至于明代私印,除多数称印外,也有称图书和图记的。
清代皇帝印袭唐以来称宝的传统,仅极个别有称玺的。但这时亲王官印也可称宝。至于其他官私印章,均沿用前代,如印、章、印信、关防、条记、图书、图记等。清代对印的通俗称谓又叫图章,也有称戳记、手戳、戳子等。
印章的名称有一个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因此它是判别其时代的一个标准。印章又是具有身分、地位、权力的标志,这在印章的名称上也得以充分体现。这些我们在印章的断代等章节时再详细介绍。
三、玺印种类
古代玺印历2000佘年,流传下来的数以万计。据罗福颐先生统计,明清以来至民国年间著录的印谱有146种,剔除重出、赝品外,共计4万多方。王人聪先生对1949~1980年出土的历代玺印统计,也约达600方左右。
数量如此众多的玺印,当然包含了若干种类。
从制作玺印的物质材料来看,有金、银、铜、玉、石、骨角、玛瑙,琥珀等。铜是古代用以制作玺印的最常见材质,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至清代,大部分玺印均为铜印。玺印及铜镜,在青铜被铁器代替之后,成为青铜文化的绝唱。以玉为印,数量也不少,古代大凡高官厚爵,多用玉印。据说汉代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均为白玉雕成。今天所见的"皇后之玺"、"利苍"玉印等,多精美光润。金印也多为皇亲国戚、封君重臣所用,传世及出土的金印数量不多,如广州出土的"文帝行玺"、云南出土的"滇王之印"、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广陵王玺",均为汉代金印,也是历代玺印中的珍品。银印数量也不多,传世的有汉"琅邪相印章"、195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出土的"晋鲜卑率善中郎将"印等,向人们展示了银印的精绝。骨角印传世极少,《赫连泉馆古印存》曾著录一枚魏晋时期的骨角印,系两面印,印文"孙钦印信"、"孙钦言事",为一枚私印。考古出土过多枚骨角印,1959年湖南长沙柳家大山战国墓中一枚印文为"敬"字的角质吉语印;山西大同金代闫德源墓出土5枚牛角印等。玛瑙质材刚硬,作为玺印也较少见,湖南长沙汉墓曾出土过"曹"、"妾"二枚玛瑙印。此外,用木、琥珀、滑石、绿松石、琉璃、陶、铅、炭精、象牙等质材作印,均不多见。以石为印,早在战国时期便有,河南汲县山彪镇战国墓中曾出土一枚石印,山西榆次也出土过秦汉之际的"安国君"石印,自汉以后,刻石为印,代有作品,但在古玺印中并不占重要地位,自明代以前,无论官私玺印均多为铜印,其他质材者不过支流而已,但从明中叶开始,文人治印之风渐盛,印材多以石为之,其后浸润滋蔓,蔚然成风,从总量观之,石印逐渐取代钢印一跃成为大宗。各种优质石材名声鹊起,如昌化石、青田石;每种石又因其所出之坑不同而有专称,如田黄、鸡血等等,都是上乘印材,珍贵的印石有时贵比黄金,作伪者往往在这方面做文章,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上面是以印材分类,若以归属来说,则历代玺印可分为官印、私印两类。官印按职官大小,品爵多少,上自皇帝天子,下到县官乡长,又可细分为各级官印。
官印,就是任官之印鉴,是身分、等级、爵位、权力的象征。古代封官授印,罢官解印,自先秦时就流传这一制度,历代如此。战国时期,西门豹为魏国邺县县令,第一年,魏文侯认为他政绩不佳,要"收其玺",即缴印罢官,西门豹请求继续再干一年,魏文侯同意了,又把玺印授还他。
西门豹的故事说明任免官吏玺印是一个重要的凭证。官印为国君所授,任官则自身佩带,去官由国君收回,私人不得铸造官印,死后也不能用官印殉葬,因此,古墓中一般见不到实用的官印,有的墓中出土的官印多为殉葬印。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长沙丞相"、"侯之印",文字刻工草率,罗福颐先生指出这是殖葬物,非实用品。传世"淮阳王玺"是玉印,与《汉书》载"诸侯王金玺"不符,则为殉葬印,故无须遵照实用玺制。现存大部分官印,多为军队中的印章,这在当时应为实用印。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谓:"今人于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绶,得以印绶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于行阵者"。《史记》记录夏侯婴参加的一次战斗,俘虏敌68人,敌降卒850人,"得印一匮"。可见古代战争,玺印是一种战利品,阵亡将领的玺印也会失落于战场上,这些印章为后人所得,这就是今天官印中多军职的缘故。
私印,为个人所铸刻使用。这类印流传下来的远多于官印,《古玺汇编》中收战国古玺,私玺就有5000多枚,而官玺才360多枚。
私印主要以姓名印最为大宗,另有一种箴言、吉语印,亦属私印的一种。箴言印的内容多为警语格言,如"正行亡(无)私"、"敬事"等,是人们约束言行,自警鞭策的用语。吉语印内容则是祈吉求福的颂辞,如"千秋万世昌"、"宜官内(纳)财"等等。
古玺印另有一种肖形印,是以人物鸟兽图像为题材的印章,印面所表现的不是文字,而是图形,以简练的线条或块面铸刻出飞禽走兽、人物车骑或神话传说中的象征祥瑞的灵物,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羊(祥)、鱼(余)、虎(福)、鹿(禄)等等。这也同样带有吉语印的意味。
上面我们从印章的质材、归属两方面将历代玺印分类,另外,也有人从别的方面将印章分类,如以玺印专名分,可分为玺、印、印章、宝、关防等类;以朝代分,可分为战国、秦、汉等朝代印。因为玺印名称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历代玺印下面还要谈到,这里就不一一介绍。
四、形式钮制
古代玺印的形制一般分为印台、印钮两部分。印台底面刻字,称为印面。印面多为正方形。称通官印,正方之半称半通印,个别印面有呈(矩)形的。
方印之外,有圆印,圆有正圆、椭圆、长圆。方圆之外,又有长条形印、菱形印,等等。
印钮是玺印中最具特色、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古玺印上均有钮,钮穿孔以系印绶,印绶又系在腰带上,是谓佩印。隋唐时期,官印加大,才不能随身佩带。印钮的形式很多,从汉代开始,印钮成为等级的标志,当时规定皇帝用玉玺螭虎钮,皇后用金玺螭虎钮,诸侯王用金玺骆驼钮,列侯用金印龟钮,丞相、将军用金章龟钮,二千石用银章龟钮,一千石、六百石、四百石的官吏用铜印鼻钮。
印钮具有如此特别的地位,下面介绍古代常见的形式:
鼻钮最常见的钮制,战国至明清均有,其特点是钮及钮上的穿孔都较细小,秦汉以后,印钮逐渐加大加厚,但其穿孔细小的仍称鼻钮。
瓦钮这是秦汉时期在鼻钮的基础上演变成的钮式,其钮状如覆瓦,钮孔粗大,故名。瓦钮在汉代官私印中普遍使用,后代也多有沿用者。
桥钮其状近似瓦钮,但钮的跨度比瓦钮大,与印台边沿平齐,形如拱桥。也有人将其归人瓦钮一类。
覆斗钮又称坛钮,形如覆斗,上小下大,与印台统观之,亦如方坛,故有此名。
台钮近似坛钮,但呈多层台形状,台上或有柱、鼻钮。
柱钮钮近似方柱,上有小孔以穿绶带。也有柱上无孔,柱端作一短街来系带。也有的柱呈多棱、圆形。也有人根据柱的长短宽窄分别称代钮、碑钮、橛钮等。
龟钮多见于汉魏时期,因时代早晚龟的造型也有不同。
驼钮是汉魏王朝授予周边少数民族官印中常用的钮制。
其他形式的钮制还有亭钮、人形钮、鳍钮,动物的蛇、鱼、羊、马、神兽的龙,螭虎、辟邪,等等。
五、印文布局排列
一方玺印,印文有少有多,2、3、4、5字或更多。印文之间,界格或无或有。印面四周,间或出栏。对于印面文字的布局排列,历代治印者谓之款式,玺印鉴赏,不能不明。
大体地说,先秦时期,印文布局比较自由活泼,自汉印起则讲究规范严整。
印文排列根据字数多少,各不相同。
二字印,并列的有自右而左,也有自左而右。竖列的则由上而下。
三字印,有左二右一,或左一右二,也有三字并列的。
四字印,印文排列最为多样。有自右上起自右而左直行的,读法为3142;自右上起,自右至左横行的,读法为2143;自右上起交叉读的,读法为3124;自右上起,回旋排列,读法为4132;自左上起,自左至右直行的,读法为1324等。
五字印,前面曾说过,汉武帝时数字尚五,印章作为官职权力的符节,当然不能例外,因此,汉代官印多有5字。印文多界分为六,末字独占其二,排列顺序基本为53142,极个别为52143.私印中有五字排列为两直行,右三左二或右二左三,仅见于私印。也有个别私印为长条形,五字为一直排等等。
印文在6字及以上的多为三直行,读法基本自右而左顺读。印文字数最多的当推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的"赵诩子产印信,福禄进,日以前,乘浮云,上华山,食玉英,饮礼泉,服名药,就神仙"一印,共30字。
最后,谈谈朱文与白文。
所谓朱文,是印面文字笔画是凸出的,打印出来字画为红色;白文则相反。朱文多为铸出,白文则有铸有凿。由于时代不同,其朱文白文也有异。
六、印文字体
汉字有着数千年历史,其中不断地发展演变,玺印是汉字载体之一,印文既反映了汉字在不同时代的演变轨迹,也反映了时代特征,还表现出各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自早至晚,玺印文字约有这么些字体:
战国古文由于目前掌握的材料所限,尚不能将春秋战国古玺区别开来,故只能笼统地称秦代以前的玺印为战国古玺。其文字则随之称战国古文。这种文字既不同于商周铜器铭文,也不合于秦篆,它与战国时期的陶器、货币、简牍、兵器上的文字较接近或相合。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并不一致,就玺印字体而言,战国古文起码可分为齐、秦、楚、三晋、燕等国(系)文字。
秦篆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随即采取了各种维护统一的措施,其中一条就是"书同文",秦代官私印鉴,所用文字均为与秦诏版、权量铭文基本一致的秦篆书体。秦篆特点是方中寓圆。得自然风韵。
汉篆为秦篆的发展,较秦篆的柔润圆曲更显方正严谨,笔道趋向平直、粗实。汉官印多用这种字体。过去也气人称这种字体为缪篆。
缪篆见于汉私印,官印上不用。字不屈曲回绕,笔道较细。
鸟虫书此种字体乃是继承了春秋战国铜器铭文上的鸟虫书,汉印中见于私印。字画屈曲,有些笔画作成鱼形、鸟头形。
悬针篆见于魏晋玺印,其竖笔多引长下垂,状如悬针。
九叠篆隋唐以后,印文字体多宗秦汉,但隋唐官印加大,小篆(秦篆、汉篆)难于布满印面,于是就把原来一笔的字画屈曲且重叠,有的甚至多至九叠,故有此名。唐宋以后官印多见这种字体。
印文字体除了汉字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字体,如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满文等。
七、玺印的用途
玺印所具有的功能与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在关于玺印起源的前文中,我们曾根据文献记载及目前所掌握的实物和认识水平讲到玺印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送了商业的繁荣,货物交换和贸易往来的活动中需要一种作为凭证的信物,而春秋战国期间的社会局面却是列国并立,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迫切需要社会产品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玺印作为经济活动的凭证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
《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掌节》又云:
"货贿用玺节"。规定货物流通必须持有玺节作为出关入市的证明。《周礼》又记载:征收赋税,根据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来征收,征收后要加盖玺印作为凭证。可见,玺印是征收赋税和货物流通的凭证。
经济的变化必然导致政治制度的变革,西周后期,王室衰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已无法维持下去,西周以来实行的册命制度丧失了权威性,这样,国君与各级官吏之间的从属关系、官吏执行职权都必需有一个凭证,这种凭证就是玺印。因此,玺印又是职权的象征。
古代除了官职,还行爵禄。前面提过汉代关于玺印的制度,表明玺印也是爵位等级的标志。
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物勒工名"的说法,即作为工具、用器、商品的制作者,将名字铭刻在器物上,表示取信或牌号的意义。这在实物中也有反映,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战国铜量上有"右里皈"印文,便是一例。因此,玺印也是"物勒工名"的工具。
古代书牍往来、物品传递也靠玺印封检。我国纸张的普遍使用是在汉代以后,以前人们书写多用竹简和木简,竹简是劈下来的一根根竹片,木简也是做成长条的薄片,字写在上面,然后用皮带或丝带编连起来,称为策或册,册字就是编连竹(木)简的像形。书牍传递时,将册卷成捆,加上盖板,在盖版上面绳子打结处凿一个方槽,槽内填入软泥,把印章在泥上压出印文,接收一方检视印文无损便证明书牍没有被打开过。这种方法犹如现代的火漆封印。这种按捺有印文的泥经过干燥变得十分坚硬,有些还流传至今,这就是封泥。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出土数十枚"侯家丞"封泥,安徽阜阳汉代汝阴侯墓也出土了"女(汝)阴家丞"封泥。封泥是古代玺印功用及使用方法的实物证据。
古玺印有钮有孔,孔以穿绶,系于腰间,随身佩带。其意义除作为信记外,尤其吉语印、箴言印,有着祈祥厌胆的意义,颇似民间为孩童戴长命锁。
玺印借用封泥封检公私书牍,一直沿用到魏晋时期,晋以后纸张和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玺印就直接钤印在上面,不再使用泥土了。钤盖玺印,需有印色,古代主要使用朱印、墨印和印泥。
朱印,是用朱砂调制来打印章,据载此法在南北朝时期已使用。《南齐书》说陆法和在给梁武帝的启文上用朱印印在自己的名字上。北京图书馆藏有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六朝写本佛经,有的盖有"永兴郡印"四字朱文大印,这都是用朱印的最早记载和例证。
据说唐人有用墨盖印的,敦煌佛经中也曾发现过墨印。《印典》中记载,唐代集贤院的图书印用墨,时间历久不变。
宋元明清,有一种社会习俗,父母丧期,百日内盖私印不用朱红色,而以黑色的印泥来代替。元代也有人用青色钤印。明清时期还规定,如皇帝驾崩,百日之内官印也须改用蓝色,现存清官档案,尚见实证。
至于现在用印泥的方法,约始于明代,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