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6266500000012

第12章 易理术数

本章以比较浅显的语言,通过对生命循环的阐释,来概括阐述易理术数的概念内涵以及主要的核心内容。

易经是以阴阳符号为基本元素,以阴阳组合为基本框架,以阴阳框架的形态代表万事万物,以阴阳框架的变化代表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

易理就是建立在易经基础上,以易经为思维公式,在包括易经本身所包含的道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广泛的实用性延伸。

术数是指在中华文化中用以推算未来、趋吉避凶的各种方术系统。它运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方法,揭示了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

它以卜筮、风水、命理、占梦等各种形态的预知方法,推算对象由人、事物、家居、先人墓地,以至地运、国运不等。术数的原理基本是易经的八卦与阴阳五行。

什么是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

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工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如果50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宋欧阳修作《易童子问》,提出许多疑问,认为“十翼”“皆非圣人之作”,“亦非一人之言”。以后,对《易经》和《易传》的写作年代和作者的问题,成为学术界持久争论的问题。许多人否定孔子与《易传》的关系,进而否定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一般学者认为《易经》作于殷末周初,而《易传》则成于战国时代。《十翼》虽非孔子一人手笔,《易经》《易传》与孔子的密切关系却难以否定。

《左传》《国语》记载,春秋时期的人引《易》占卜论事,就有二十余条,通《易》学的人分布于周鲁卫郑晋齐秦各国,说明当时流行《易》学,学习者甚多,可能还是一种时髦。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作为周游列国的大学者孔子怎么会不学《易》、不谈《易》呢?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残卷附录《易传》六篇,分别是《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据廖名春考证,这些应为战国中、后期的作品,不会晚于《吕氏春秋》和《韩非子》。

在《二三子问》中,记载孔子与子贡等学生讨论《周易》的对话。从以上资料可见,孔子晚年确实喜读《周易》,而认真钻研《周易》,以致韦编三绝。还向学生传授过《周易》。

传统说法,孔子作《十翼》,后人对《十翼》进行研究,发现与传统说法不一致之处,例如《十翼》中常有“子曰”,孔子自己著书,不可能写“子曰”。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开始,孔子口讲,经几代传授,到战国中期,传《易》者写于竹帛,才真正成书。

传《易》者采纳了孔子以来历代传《易》者的说法,整理成系统的《易传》,称孔子所传,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中包含历代传《易》者的研究成果,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有的提法、思想不是孔子所写,就认为《易传》孔子无关,是不妥当的;相反,如果认为它是孔子所传,其中每一句话必定是孔子所写,也未必妥当。

什么叫作干支

干支是指“十个天干”与“十二个地支”。其中支比较容易让人了解。因为支有可代替的动物的名字:子为鼠;午与马;丑为牛等。

十天干、十二地支两者都可以说明季节的变动。

子就是孽,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

丑就是纽,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或螟,指万物开始伸长的意思。

卯就是茂,为万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伸或震,也就是万物震动伸长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万物己成的意思。

午就是仵,指万物巳过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

未就是味,是万物巳成有滋味。

申就是身,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

酉就是老或鲍,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

戌就是灭,指万物消灭归土的意思。

亥就是核,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

以上为12地支的由来,下面介绍10天干的起源。

甲就是铠甲,指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

乙就是轧,指万物伸长的意思。

丙为炳字,指万物茂盛的意思。

丁为壮,指到达壮丁的时候。

戊为茂字,也是万物繁茂的意思。

己为起字,指万物奋然而起。

庚为更字,万物更新的意思

辛为新字,为万物一新的意思。

壬为任或妊字,为万物被养育的意思。

癸为揆字,万物萌芽的意思。

以上就天干、地支分别以文字学上的音韵加以说明。

十天干怎样所属五行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甲乙同属本,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同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甲木为纯阳之木,名为大林之木,有参天之势,其性坚质硬,栋梁之材,故为阳木。

乙木为纯阴之木,名为花卉之木,有娆艳大地之美,其性柔质软,情满人间,故为阴木。

丙火为纯阳之火,名为太阳之火,有光明天地之功,其性猛烈,欺霜侮雪,普照万物,故为阳火。

丁火为纯阴之火,名为灯烛之火,有照千家万户之功,其性柔质弱,为人不为己,故为阴火。

戊为纯阳之土,名为城垣之土,为万物之司命,其性高亢质硬而向阳,生育万物,故为阳土。

己为纯阴之土,名为田园之土,有培木止水之能。其性湿质软,低洼向阴,造福人间,故为阴土。

庚金为纯阳之金,名为剑戟之金,有刚健肃杀之力,其性刚质硬,肃杀万物,故为阳金。

辛金为纯阴之金,名为珠玉,有镶嵌珠宝之用,其性柔弱,质温清润,装饰人间,故为阴金。

壬水为纯阳之水,名为江河湖海之水,通天河而川流不息,其性猛质硬,灌溉万物,故为阳水。

癸水为纯阴之水,名为雨露之水,有气化之神,其性至静至弱,滋生万物,故为阴水。

十天干怎样配四时方位

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甲乙属木,其时春,触地而生产万物,其位东方,故甲乙为东方木。

丙丁属火,其时夏,火炎其上,使成物生长,其位南方,故丙丁南方水。

戊己属土,其时季夏,得皇极之正气,含黄中之德,能苞万物,其位内通,故戊己中央土。

庚辛属金,其时秋,阴气始起万物禁止,其位西方,故庚辛西方金。

壬癸属水,其时冬,阴化淖濡流施潜行,万物至此终藏,其位北方,故壬癸北方水。

十天干怎样配人体

十干配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胚,癸为足。

十干配脏腑: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癸为肾。

十二地支怎样所属五行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温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则其内含水之故。

十二地支怎样配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其中辰戌丑未在每个季的最后一个月,皆因土旺于四季,故为四季土。其四时方位之理,与十干四时方位同。

十二地支怎样配人体

十二支配身体:子为耳,丑为胞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喉,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为足,亥为头。

什么叫作阴阳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

阴阳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有点类似于现在说的矛盾双方,这是从空间意义上对事物的概括。

阳代表事物的刚性、外在、向上、运动、简明、积极的一面,阴象征事物的阴柔、内在、低下、静止、细腻、消极的一面。

阴阳两方可以表现在同一系统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上,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事物上。

而且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也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比如换个视角,阴则转化为阳,阳又转化为阴。

任何事物都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因素。一片树叶也有正面与反面。以人为例:男人为阳、女人为阴;一个人身上,前为阳后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形为阳内部为阴。

表现在一件事上,则所谓凡事有利必有弊。而且利弊之间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即指此意。

从上述观点上可以看出,阴阳论类似于现在的矛盾论,但远比矛盾论的内涵广。矛盾是对敌的,而阴阳既可是对敌状态也可以是相容或互补状态。阴阳是事实整体性的描述,是空间意义上的概括。阴阳五行归纳起来,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公式。

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

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阴阳五行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如何理解阴阳一体

阴阳互藏交感,交感即交互感应,是指阴阳两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两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的化生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哲学思想始自先秦诸家,如《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从而指出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故又可以说天地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乃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肇始。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亦确是如此。

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两气交感,化生出万物,并形成雨雾,雷电,雨露,阳光,空气,和谁相互交感,生命体方得以产生。

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生物得以发育成长。在人类,男女构精,新的生命个体得以诞生,代代相传,人类得以繁衍。所以,如果没有阴阳两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生命。可见,阴阳交感又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件。

如何理解阴阳互根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如何理解消长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如何理解阴阳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什么是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怎样配方位

金:位置在西,白色。木:位置在东,青色。水:位置在北,黑色。火:位置在南,红色。土:位置在中,黄色。

五行属性及归类方法是什么

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

在医学方面则借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

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发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

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用以阐释或推演事物及其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五行与人体有何联系

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一是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如木性生发条达,肝性喜条达而主疏泄;水性滋润下行,肾藏精而主水。因此,肝属木、肾主水,其它脏腑亦是如此。

二是形成了以五脏为主体,外应五方、五季、五气等,内联五脏、五官、形体、情志等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三是此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说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联系,如春属木,肝气旺于春,春天多风等。在内则肝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主筋,主怒,在病理上易于化风等。

应当指出上述是该表横的联系,若从纵的方面来看,则表示此五类事物或现象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和制化胜复的关系。

如何理解五行相乘相侮

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

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

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

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如何理解五行制化胜复

五行系统结构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主要在于其本身客观存在着两种自行调节机制和途径。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制化调节;一种则是在反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

制,即制约。化,是生化。所谓制化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调节作用,又称为五行制化。

首先,从五行的整体作用可以明显看出,任何两行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关系,所以才能保证“制化”关系的正常。

即是说,木能克土,土能生金,金又能克木,从而使木不亢不衰,故能滋养火,而使火能正常生化。

火能克金,金能生水,水又能克火,从而使火不亢不衰,故能滋养土,而使土能正常生化。

土能克水,水能生木,木又能克土,从而使土不亢不衰,故能滋养金,而使金能正常生化。

金能克木,木能生火,火又能克金,从而使金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水,而使水能正常生化。

水能克火,火能生土,土又能克水,从而使水不亢不衰,故能滋养木,而使木能正常生化。

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调节并保持了事物结构的相对协调和平衡。

因为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平衡的消长情况,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这样就会重复出现再一次的协调平衡。

而正是这种在不平衡之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的循环运动,推动着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所谓胜复调节,主要是指五行系统结构在反常情况下,即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通过相克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大循环的调节作用。胜复调节可使一时性偏盛偏衰的五行系统结构,经过调节,由不平衡而再次恢复平衡。

所谓胜,即指胜气,是指因为某行之气太过所引起的对“己所胜”之行的过度克制。而胜气的一旦出现,则势必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即所谓复气。故《素问》又说:“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而且胜气重,复气亦重。胜气轻,复气亦轻。

例如火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分克金,而使金气偏衰,金衰不能制木,则木气偏胜而加剧制土,土气受制则减弱制水之力,于是水便旺盛起来,而把太过的火气克伐下去,使其恢复正常。

若火气不足,则将受到水的过分克制,但火衰不能制金,引发金气偏盛,金气盛则加强制木,使木衰而无以制土,则必将引起土气盛以制水,水衰则制火力减弱,从而使火气相应得到逐渐恢复,以维持其正常。

如果单纯有胜而无复,也就是说当五行之中的作何一行出现有余而没有另一行的相应制约时,则五行系统结构的协调关系就被破坏,则会出现紊乱的反常状态,从而产生严重疾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五行关系看作是阴阳关系的逻辑展开和补充。受作用者,通过某些中间环节,反作用于作用者,产生反馈调节效应,从而使系统结构保持相对平衡。

五行与季节有何关系

五行是指气体的五种运动方式。

春天属木,代表气体向四周扩散的运动方式。春天,花草树木生长茂盛,树木的枝条向四周伸展,养料往枝头输送,所以春属木。

夏天属火,代表气体向上的运动方式。火的特点就是向上,夏天各种植物向上生长,长势迅猛,所以夏属火。

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的运动方式。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

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所以冬属水。

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间要有过渡段,因此便有了土,土代表气的平稳运动。

五行与时辰有何关系

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24小时共分为12个时辰,从晚上23时开始,与12属相相对应: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五行来说:寅、卯、辰属木,主宰春季,代表东方;

巳、午、未属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申、酉、戌属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亥、子、丑属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单个而言都属土,主宰四季最后一个月,代表四方。

五行之间有何生克关系

一是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金销熔生水;水生木:水润泽生木;木生火:木干暖生火;火生土:火焚木生土;土生金:土矿藏生金。

二是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稳住崩土;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三是五行辩证生克。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斫折。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缓其势;强木得火,方泄其英;强火得土,方敛其焰;强土得金,方化其顽。

易的含义是什么

易的含义一是上古筮书的泛称。如《周易》。易的含义一说为简易,认为筮法是一种较龟卜简易的占卜方法;一说为变易,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

第二个是专指《周易》《易经》,不但经文可称《易》,传文也可称。

第三是筮官名。《礼记·祭义》:“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郑注:“易抱龟,易官名。”

三易指的是什么

据《周礼·春官·太卜篇》载,易有三种:“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为夏代之易,据传,夏易以艮卦为首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故称《连山》;

《归藏》为商代之易,据传以坤为首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即万物都以大地为根源,始发端于大地,终又归藏于大地。因其坤为首卦,第二卦为乾卦,故又称《坤乾》;

周代之易叫《周易》,夏、商之易今已失传,仅周易传承至今,即今天所见的《易经》。

三易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如何理解太极

系《易经·系辞传》首先提出的哲学概念,又称太一、大一。大即太,太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即整体或绝对唯一的意思。极的本义是房屋的最高处,这里引伸为至高的东西。

《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系辞传》对《易》的宇宙生成图式及《易》的制作过程的描述,即说明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天地阴阳,天地阴阳产生四象即四时,四时又产生出天、地、雷、风、火、水、山、泽八种自然物。

太极是一种阴阳未分的原始混沌状态。《王注》:“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以太极为无,体现了王弼“贵无”的哲学思想。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认为阴阳五行均自太极而来,并制定了“太极-二气-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后世对太极的解释众说不一,但一般用来作本体论探讨。

两仪是什么意思

两仪的第一个含义是在《易经》中用以指天地。《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认为在《周易》成书之前,先有混元未分的太极,太极产生天地两仪。《集解》:“虞翻曰: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即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

两仪的第二个含义是综合历代易学家理论,有七种说法,即指阴阳、天地、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多数指阴阳。

四象的含义是什么

语见《周易·系辞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系辞传》对《周易》宇宙生成图式及成书过程的描述。两仪,天地,四象,四时。天地两仪产生春夏秋冬四象,四象产生八卦。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从卦形上来看,即两仪的一极阳爻上分别再生一阳或一阴,形成“—”即老阳,“——”即少阴;另一极阴爻上再分别生出一阳一阴,形成“—”少阳,“——”老阴。按同样的原理,四象生八卦。

所谓四象,或象征春夏秋冬,或金木水火,或东西南北,或阴阳刚柔,实际上是在阴阳的基础上生出新的阴阳,象征阴阳的进一步变化。

三才是什么概念

一个是以八纯卦之初画、中画、上画分别象征地人天,谓之三才。《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

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再一个是重卦六爻位序两两并列,以初爻、两爻象征地,三爻、四爻象征人,五爻、上爻象征天,合天地人,谓之三才。

《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相处的高智慧,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

什么是八卦

八卦亦称经卦、单卦或八纯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符号。由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阳爻和“——”阴爻组成卦形,每一卦各有卦名,即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又每一卦各由三爻组成,故又称“三画卦”。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每卦又可象征多种事物。

关于八卦的起源,有种种传说和猜测,如伏羲作八卦说、男根女阴说、原始文字说、龟卜说、结绳说、竹筹蓍草说、天地说、土圭测影说、日月星象说、宫室建筑说、筮数说等。

八卦的由下往上排列出于《说卦》。以乾坤为父母卦,各统率三男三女,前四卦为阳卦,后四卦为阴卦。每一卦又叫一宫,每一宫又统帅七卦,各卦中所属之卦,各有自己所处的地位,前五个卦分别称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第六卦称为“游魂”,第七卦为“归魂”。

八卦象征八类事物,《说卦》云:“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太极八卦图有什么含义

八卦图衍生自中华古代的《河图》与《洛书》,传为伏羲所作。其中《河图》演化为先天八卦,《洛书》演化为后天八卦。八卦各有三爻,“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性质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分类方法如同五行,世间万物皆可分类归至八卦之中,亦是二进制与电子计算机的古老始祖。

《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图。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古代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

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八卦图有伏羲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立体八卦图。几千年以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

人们对于《周易》和八卦图的解释和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说明文字。从古至今八卦图的成因始终是一个谜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六十四卦包括那些

《事物纪原·经籍艺文部》:“《帝王世纪》曰:‘炎帝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史记·周本纪》曰:‘西伯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由八卦排列组合而成,分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上经的名称依次为: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很、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

下经的名称依次为: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尖、姬、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什么是周易的爻

爻是《易》卦的基本构成单位,阳爻又称刚爻,用九表示。爻题中阴爻又称柔爻,爻题中用六表示。八卦、六十四卦均由这两种爻组合而成。三爻合成一卦,是为八卦,八卦两两相重,即以六爻为一组,可以排列组合六十四种不同的图像。

八卦传为伏羲所画,六十四卦传为文王所作。爻还有交错变化之义。《说文解字》:“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后人注曰:“交者,交错之义,六爻为重体,故作重爻象之。”

爻的另一个意思是爻辞的省称。《周易·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正义》:“谓爻下之辞。”

《周易》六十四卦均由八卦两两相重合成,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均含有两个八卦即两个三画卦,则有六画,故称为“六爻”。《周易乾凿度》:“易气从下生。”谓六爻位次的排列顺序象征事物生长变化的规律,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六爻所居位次自下而上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

同时,六爻位次还有阴阳、奇偶之分,即初、三、五爻为奇,二、四、上爻为偶,奇居阳位,偶居阴位。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凡阳爻居阳位,凡阴爻居阴位,则称当位或得位、得正;凡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则称不当位或失位、失正。

六爻所居位次,第二爻居下卦之中,第五爻居上卦之中,《易》例称中。凡阳爻居中谓之刚中,阴爻居中谓之柔中;凡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是即中且正,称为中正。

由于六爻在卦中所处等次不同,所以其象征意义也各不相同,一般是:初爻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二爻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适当进取;三爻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四爻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警惧审时;五爻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处盛戒盈;上爻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穷极必反。

还有二多誉、四多惧的说法。《易经·系辞传》:“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

主要是由于二爻是阴位,居于下卦之中,中而位正,故多誉;四爻位是阴位,但居上卦之下,位正而不中,故多惧;三爻位是阳位,又居下卦之极,阳刚而不处中,所以多凶,五爻位是阳位,又居上卦之中,中而位正,所以多功。此处还有以六爻之位分贵贱等。

什么是爻辞

爻辞是说明《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各爻要义的文辞。六十四卦每卦六爻,每爻有爻题和爻辞。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皆为爻辞。

什么是爻象

爻象亦称爻位之象,是指每卦的六个爻画分别代表某种具体事物。卦由爻组成,每爻为卦的一部分。卦有卦象,爻有爻象。

爻象包括爻的阴阳和位次所体现的具体事物的意义。阳爻象征阳刚之物,雄性之物,高亢之物,动态之物;阴爻象征阴柔之物,雌性之物,低弱之物,静态之物。

如以初爻为庶民,以二爻为士人,以三爻为大夫,以四爻为公侯,以五爻为天子,以上爻为太庙。六个爻位中,以第五爻为最重要。封建社会中称天子为“九五之尊”即源于此。但要知道,这套“爻位之象”多用于占筮,对解释《易经》经文并汉有什么特殊意义。

爻变是怎么回事

占筮时由于所筮的卦某一爻或几爻发生性质的变化,或由阴之阳、或由阳之阴,卦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一卦而变成了另一卦,其过程称为爻变。

《周易》筮数有六,即老阴、七,即少阳、八,即少阴、九,即老阳四种,七八为不变之数,六九为可变之数。筮数为九六的爻,便需变化,爻变便是九由阳变阴,六由阴变阳。爻变思想是占易的核心内容。唐明邦《汉代(周易)象数学的思维模式剖析》:“占筮就是通过偶然的爻变,求得爻辞,因以指导言行。”

什么是卦象

卦象也叫卦体。《易经》古经的内容分符号和文字两部分,其符号部分即六十四卦卦象,文字部分即卦爻辞。构成卦象的基本要素是爻象“—”与“——”,这两种符号的不同排列而组合成的卦画,就叫卦象。如三阳卦的卦象:震、坎、艮;三阴卦的卦象:巽、离、兑。

从卦象可知,三阳卦均为一阳两阴,故有“阳卦多阴”之说,而三阴卦则为一阴二阳,故称“阴卦多阳”。

什么是卦辞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义,用来说明卦义的文字叫卦辞。

每卦卦形下皆有卦名和卦辞。如旅卦卦形下有“旅小亨,旅贞吉”之语,即是卦辞。大过卦卦形下云:“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晋卦卦形下云:“晋:康侯用锡马藩庶,昼日三接。”这里的“晋”即卦名,余为卦辞。

什么是本卦

筮时所得的卦称为本卦或正卦,所变的卦称为之卦或变卦。本卦又称为贞,变卦又称为悔。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观卦为本卦或正卦,周史本是筮得观卦,其第四爻发生爻变,由阴之阳,变成了否卦,否卦为之卦、变卦。又《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大有卦为奉卦或正卦。其第三爻发生爻变,由阳而阴,变成睽卦,睽卦为之卦或变卦。

怎样进行断卦

依据卦推断吉凶祸福。其法大体是:根据占问对象的易卦归属,取对象所属之卦的卦象、卦辞进行占断;根据占问对象的爻性、爻位归属,分析此爻与他爻之间的乘、承、比、应、据等关系,是否得位,是否得中,并进而依据相应的爻辞进行占断;根据占问对象所属易数推断相关数据进行占断;根据占问对象的五行归属,分析对象所属五行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等关系进行占断。

总之,要寻找卦中与所占对象有联系的各种因素,如卦象、卦辞、爻象、爻辞、易数等,联系越多,对诸因素间的关系分析越透彻,推断出的结论就愈具有准确性和可信性。

然而实际断卦时,并无不变的法则,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应遵循两个原则:综合性和灵活性。如运用卦辞断卦:秦穆公接纳了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并表示愿意帮助他重返晋国。

后董因迎接重耳返晋做国君,并占一卦,预测能否成功,遇到《泰》卦,未变。董因先释泰卦卦象,说是天地相配,上坤下乾,天在下而欲升于上,地在下而将降于下,为天地交通之象;然后又根据《泰》卦卦辞“亨,小往大来”,说明重耳将失去小的,得到大的。董因遂据此断定重耳要走亨通之运,必定反得晋国。

常用的还有用爻象断卦、爻辞断卦等。

乾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周易》八卦之一,卦形为。《说卦传》:“乾,天也。”“乾,健也。”乾象为天,阳性,有刚健义。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乾下乾上,卦形为。乾卦与坤卦同为六十四卦之首,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离,但首乾次坤的卦序又明确表明乾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是作用的主要方面。这也是今本《周易》和《归藏易》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谓盛大无极的乾阳元始之气,开创万物,统领自然。《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谓乾卦下体上体都是天,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观此卦象则不断激励自己,发奋图强。

含义三是,《说卦传》:“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谓乾卦是象征西北的卦,宜于阴阳交配结合。《正义》:“以乾是西北方之卦,西北是阴地,乾是纯阳而居之,是阴阳交薄之象也。”《说卦传》又以乾象征多种事物和属性,如君、马、首、父、玉、金、寒、冰等。

坤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周易》八卦之一,卦形为。《说卦传》:“坤,地也。”“坤,顺也。”坤象为地,阴性,有顺承义。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三,与乾卦同为六十四卦之首,两者互相作用,不可分离,但坤处于次要地位。《彖传》:“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谓大地生养万物,其德美善至极,并顺承天的法则运行。

《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谓坤卦下体上体都是地,其气势厚实和顺,君子观此卦象则增厚自己的美德,容载万物。

含义三是,《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日致役乎坤。”《正义》:“以坤是象地之卦,地能生养万物,是有其劳役,故云‘致役乎坤’。郑云:‘坤不言方者,所言地之养物不专一也。’”《说卦传》又以坤象征多种事物和属性,如藏、腹、地、母、布、吝啬、均、子母牛、大舆、文、众、柄等。

巽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八卦之一,卦形为,为阴卦。《易传》以巽代表顺服、谦逊,象征风,象征长女。《易·说卦》:“巽,人也。”“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申八卦之巽重叠而成,卦形为三。《易·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则志行。”《易·序卦》:“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旅客无所容身,另入于一处,故《旅》卦后为《巽》卦。

坎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八卦之一。卦形为,阳卦。《易传》以坎代表陷坑,象征水,象征中男。《易·说卦》:“坎,陷也。”“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糅。”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由八卦之坎重叠而成,卦形为三。《易·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易·序卦》:“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人不可以终有过行,有过行,则将遇坎坷,遭险难,所以《大过》卦后为《坎》卦。

艮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八卦之一。卦形为,阳卦。《易传》以艮代表静止,象征山,象征少男。《易·说卦》:“艮,止也。”“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由八卦之艮重叠而成,卦形为“三”;《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易·序卦》:“《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事物有运动,也有静止,所以在《震》卦后即为《艮》卦。

震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八卦之一。卦形为,阳卦。《易传》以震代表运动,象征雷,象征长子。《易·说卦》:“震,动也。”“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軎,为大涂,为长子。”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由八卦之震重叠而成,卦形为主,《易·震》:“亨,震来虢虢,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象》曰:“游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易·序卦》:“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鼎为宝器,为国、邑权力的象征,一般由长子继承,所以《鼎》卦后为《震》卦。

离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八卦之一。卦形为,为阴卦。《易传》以离代表附丽,象征火,象征中女。《易·说卦》:“离,丽也。”“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由八卦之离重叠而成。卦形为三。《易·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易·序卦》:“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人遇坎坷,遭险难,必附丽他人以为援,所以《坎》卦之后为《离》卦。

兑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八卦之一。卦形为,为阴卦。《易传》以兑代表喜悦,象征沼泽,象征少女。《易·说卦》:“兑,说也。”“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

含义二是,六十四卦之一。由八卦之兑重叠而成,卦形为三。《易·兑》:“亨,利贞。”《彖》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序卦》:“人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旅客人于一处,所得栖宿,则喜悦之,故《巽》卦之后继之以《兑》卦。

十二月卦是什么意思

又称月卦,即以十二辟卦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其顺序如下:《复》卦,十一月中,冬;《临》卦,十二月中,冬;《泰》卦,正月中,春;《大壮》卦,二月中,春;《卦》,三月中,春;《乾》卦,四月中,夏;《垢》卦,五月中,夏;《遯》卦,六月中,夏;《否》卦,七月中,秋;《观》卦,八月中,秋;《剥》卦,九月中,秋;《坤》卦,十月中,冬。此十二卦代表一年节气中的中气。

十二卦共七十二爻,代表七十二候。所以选此十二卦代表十二月,因为其中刚柔二爻的变化,体现了阴阳二气的消长过程。前六卦,从复到乾,表示阳爻逐渐增加,以下往上增长。

复卦一阳生,临卦二阳生,泰卦三阳生,大壮卦四阳生,为五阳生,乾为六阳生,表示阳气极盛,此为阳息的过程,也为阴消的过程;后六卦,由媚而坤,表示阴爻逐渐增加,阴气逐渐增长,姤卦一阴生,避卦二阴生,否卦为三阴生,观卦为四阴生,剥卦为五阴生,坤卦为六阴生,表示阴气极盛,此即为阴息,亦为阴消的过程。

这十二辟卦又象征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变化,因而又被称为十二消息卦。复卦初九爻表示阳气始动,为十一月冬至次候;到乾卦六爻皆阳,表示阳气盛极,为四月不满次候;姤卦初六爻表示阴气始动,为五月夏至次候;到坤卦六爻皆阴,表示阴气极盛,为十月小雪次候。有《十二消息图》表示。

文王后天方位图有何含义

文王后天方位图是北宋邵雍后天易学的图式之一。《说卦传》第五章:“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合万物之结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兑,正秋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

因此,方位图起震终艮,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坤西南,乾西北,巽东南艮东北,以坎离兑震为四正卦,以乾坤巽艮为四维卦,实际上是汉易中的八卦卦气图。

伏羲八卦方位图有何含义

伏羲八卦方位图又叫《小圆图》。北宋邵雍所提出的《先天图》之一。见于朱熹《周易本义》。

此图所含内容是:乾坤始交为震,震为阳生,表示阴消而阳生。巽为阴生,表示阳消而阴生。兑为二阳生,表示阳长,艮为二阴,表示阴长。左半圈表示天始生万物,有交泰之义,所以震兑两卦象,皆阴爻在上,阳爻在下。

右半圈表示地成万物,所以巽艮两卦象,皆阴爻在下,意味着阳尊而阴卑。乾上坤下,离左坎右,即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乾为天,左半圈自下而上,表示阳气生长,辟户而施万物;坤为地,右半圈由上而下,表示阴气增长,阖户而收藏万物。离为日,日起于东方;坎为月,月生于西方。天地辟阖,形成四时运行,日月出入形成昼夜长短与晦朔玄望。

此图将八卦方位与四时变化相联系,主要是以此说明天时与节气变化的规律性,即其理论意义在于说明一年四季变化是阴阳二气互为消长的过程。如图所示。

数有什么含义

数是卜筮常用语,筮数、数理。《周易》的数把自然之数和天地人时空体系结合在一起考察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易经数理哲学。大衍之数为五十,是用来演绎起卦的蓍草数目。

先取一根在旁不用表示太极。任取左右两份象征两仪。取一策悬左手小指间象征天地人三才,每束四策地揲算以象征四季,把右边揲算剩下的策夹在左手无名指间象征闰月,五年出现两个闰月,所以再把左边算剩的夹在左手无名指间,而后别起一卦反复揲算。

天的数字象征有一三五七九,五个奇数,地的象征有二四六八十,五个偶数。天数之和二十五,地数之和三十,天地之数为五十五。故又有人以五十五为大衍之数。

象有什么含义

象是卜筮用语,有现象、意象、法象、象征等含义。《系辞上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系辞下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这就是说,易的产生是从对宇宙间万事万物形象的观察提炼人手,而通过抽象性的卦爻象,概括为宇宙图式,以表达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而卦爻辞正是根据爻象来写的。

“设卦观象”“进退之象”等则是指人通过自然社会现象而进行的由此及彼的意会、想象等思维活动,称意象;通过现象、意象而进行的取象比类抽象思维活动,即法象。

几者之间的关系可理解为:通过观察各种现象,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概括出用以分析事物的一个类概念,它借卦爻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进行取象比类的思维。每一卦象一经产生,即不再是具体物象,而是用以象征各种思维,是进行抽象思维的象征。

贞的含义是什么

贞的含义一是占问之意,即以筮卦形式占问吉凶。利贞即利于占卜。《周易·乾文言》:“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周易口诀义》:“贞者正也,于时配冬,冬以物之终,纳干正之道。”《周易古经今注》:“贞皆贞卜之贞。”

含义二是,指内卦或下卦。《尚书·洪范》:“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孔安国传:“内卦曰贞。”《左传怯公十五年》:“蛊之贞风,其悔山也。”按《蛊》卦上艮下巽,巽为风,故知贞为下卦。

含义三是,指本卦。《国语·晋语》:“公子亲筮之,曰:‘尚得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得贞屯悔豫,犹云遇屯之豫,本卦为屯,贞即本卦。

亨的含义是什么

亨是通达顺畅的意思,卜筮常用术语。《周易·乾文言》:“亨者,嘉之会也。”唐史徵《周易口诀义》:“亨,通也,于时配夏,夏以通畅合其嘉美之道。”近人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亨皆享祀之享。”

《易经》中共出现三十余处,如“小过,亨”“既济,亨”“旅,小亨”等。个别地方爻辞中亨字用作享,是通假,并非占语。元亨,大为通达之意。

利的含义是什么

利的含义是利益,卜筮常用术语。《周易·乾文言》:“利者义之和也。”《正义》:“利,和也。”《周易口诀义》:“利者义也,于时配秋,秋以成实得其利物之宜。”《周易古经今注》:“利皆利益之利。”

《易经》中出现四十多处,如“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豫,利建侯行师”“贲,亨,小利有攸往”。

吉的含义是什么

吉祥,福祉,卜筮常用语。《说文》:“吉,善也。”《广雅·释诂》:“吉,善也。”事有善果为吉,故吉训善。善果者,福祥也,故吉可称吉祥。

《周易》中吉字共有七十五处,其用法有吉、中吉、终吉、贞吉、大吉、吉、引吉等。

悔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一是,悔恨,《周易》中常用占休咎之语《广雅·释诂》:“悔,恨也。”悔恨之情较悲痛为轻,悔恨之事不如咎、凶之重。《系辞上传》:“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吝者,盲乎其小也。”

《周易》中悔字的用处有悔、有悔、悔有悔、无悔、悔亡等。

含义二是,指外卦或上卦。孔安国《尚书·洪范传》:“外卦曰悔。”《左传·僖公十五年》:“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按《蛊》卦上艮下巽,艮,为山,故知悔为上卦。

含义三是,指之卦或变卦。《国语·晋语》:“公子亲筮之,得贞屯,悔豫,皆八也。”按得贞屯悔豫,犹云遇屯之豫,之卦为悔。

什么是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是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也是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号称帝王之学,又为夺天地造化之学,也是论天体、人和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而地球的磁场就隐藏在奇门遁甲之中,进而使其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也最为深奥,最为精确实用。

奇门遁甲的含义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奇就是乙、太极八卦图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即隐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

六仪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

奇门遁甲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选择吉时吉方。

因为奇门遁甲是一种时空交替的磁场表现,以前封建时代皇室用以来遣兵调将出奇制胜。现在我们则用以推算出某个时间的吉方。当然,奇门遁甲产生于自然,因此,其理论功能不可能超出自然。人们如果想借用奇门达到自我欲望中超自然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作为对自然的认识工具,存在一定的价值。

另外,奇门遁甲用时盘来占卜推算事情更是出神入化,快速又准确。如果研究的人能够掌握其中奥秘,使用起来那是神奇非凡。当然,除了以上叙述之外奇门遁甲还有很多其它用途,全看使用者巧妙不同。但这其中也带有一定的迷信成分。

什么是九宫

九宫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九宫包括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其中,乾、坎、艮、震属四阳宫,巽、离、坤、兑属四阴宫,加上中宫共为九宫。

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是不动的,奇门遁甲分为天地人神四盘,四盘之中唯有地盘是不动,为坐山。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什么是五色

五色即五种颜色:青白赤黑黄。

五行学说术语。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按照五行学说,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但以此来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实际,与病史和脉证合参,不能机械地硬套。

青赤黄白黑五种病色所主的病证。以五色配五脏。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但必须结合病理实际,不宜机械套用。参见五色命脏条以五色辨疾病性质。青主风、主惊、主寒、主痛;赤主热;黄主湿;白主血虚、主寒;黑主痛、主血瘀、主劳伤。

四柱的含义是什么

四柱即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之干支组合,共八个字,俗称八字。四柱是我们的祖先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的,被现在医学称为人体遗传基因的研究,只不过其研究方法不同罢了。

我们的祖先当时由于受科技条件的限制,用宏观的方法,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发现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密不可分的生存关系,总结出了人生老病死的一些基本自然规律。

那时候也没有人体遗传基因这个词,我们的祖先称之为“人的命运”。易医同源,《黄帝内经》一书,就是全面论述人体生老病死规律以及人体养生、疾病预测、疾病防治的百科全书。

周易的太极八卦原理,以及以历几个朝代总结完善至北宋初年徐子平著的《四柱命理学》一书,则是一部更加全方位预测人体生命节律的著作。它不仅能预测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规律,还能预测人的智商、能力的高低、人的品质、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并能预测人的荣禄兴衰、贫富贵贱、婚姻家庭状况以及与本人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基本情况。

四柱中储存着人的一生命运的信息,因此根据四柱干支组合情况来分析它与自然界的信息的生、克、刑、冲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便可推断出人在某个时期的吉凶祸福,从而预测其一生的命运。四柱预测能提供人的命运的先天信息。

怎样正确理解周易

易经是万经之首,自古以来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科学中的科学,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

易经的三大原则,即简易,万事万物都是非常简单的;变易,万事万物都是随时变化的;不易,万事万物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世上只有一件事物是不变的,那就是能变出万物的那个东西,或称为上帝,或称为耶稣,或称为阿拉,或称为如来,或称为玉皇大帝,或称为本体,或称为太极。

第一个原则是全息对应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对应的,没有单独存在的道理,一件事情的发生,往往预示着另一件事情也会发生,事情变化往往是内部先变,然后才导致外部变化,如果要改变一个人,必须先要改变他的思想,透过一个思想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第二个原则是五行生克制化论: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类到五类元素:既:金木水火土,一物生一物,一物克一物,没有最强者,也没有最弱者。身体进补要在冬至与小寒之间,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

第三个原则是阴阳论:万事万物都分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纯阳纯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阳久必阴,阴久必阳,阴阳是互相转化的,万事不能做得太绝,太绝对了容易出问题,要穷寇莫追,要网开一面。做人做事要走曲线,不能太直了。

第四个原则是时空论:万事万物的旺衰都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或空间变了,事物的旺衰也会随着变化,做事情不可冒进,也不可畏缩不前,不仅要逢时,还要逢位。

第五个原则是因果报应论:今世的果由前世做的因来决定,今世做的因决定了来生得到的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