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假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信仰,那么就会丧失根本文化,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以及在历史上占主流地位的儒教,加上外来的佛教,构筑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儒、佛、道三教的合流,宗教思想在各个文化层面烙下深浅不同的印记。如儒教的“敬天”“爱人”“奉祖”“孝亲”,道教的“太极”“内丹、外丹”“辟谷”,佛教的“四谛”“禅修”等,切实地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什么是儒教的敬天
昊天上帝作为宇宙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的终极创造者,是至尊至上的神。《周易·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昊天上帝或称皇天上帝、上帝、太一、天皇大帝等,无形无象,又无处不在,与宇宙同体:“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
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表达方式表达宇宙创造者。华夏民族以本民族的表达方式,将宇宙创造者表述为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是宇宙规律的制定者,也是人类社会道德法则的制定者。《诗经·大雅·荡·蒸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柄彝,好是懿德。”昊天上帝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关注着人间的善与恶。《诗·大雅·皇矣》:“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视四方,求民之莫。”昊天上帝制定了因果报应之律令,赏善罚恶。《尚书·商书·伊训》:“唯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人们必须遵循昊天上帝制定的道德法则,才能大吉大利。人们通过信仰昊天上帝,接受并践行昊天上帝创立的道德原则,从而提升现世,即阳间的生命境界,并在死后灵魂也能在另一空间,即阴间进入高级的生命境界。
如何理解儒教敬天说
《论语·季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昊天上帝,以最高诚意尊奉昊天上帝,并由此而产生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感情。
凝视蓝天,仰望夜空。有时候阴天下雨,看不到,但可以透过乌云想到蓝天之上,想到天外天。每一次放松眼神,放松意念,带着敬畏的心情去感受无边无际、空空荡荡的虚空,去感受道的空、灵、静、虚的状态。空灵静虚是“天”的状态,更应该是“人心”应有的状态。在敬畏天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心”的变化,通过敬天道,调整本心。
相信昊天上帝是宇宙创造者通过信仰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永恒的归依,并使自己的生命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卑微走向崇高。不同的生命个体通过对昊天上帝的信仰而得以贯通,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阻隔。
每个人的天然禀赋中都有良知,通过修养,将天然良知呈现出来,就与昊天上帝所创立的道德法则相应。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祈求昊天上帝赐福,祈求昊天上帝保佑。但我们应当知道,昊天上帝对人的赐福与保估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仅仅因人的祈求就可以赐福。如果自己行为不端,违背正道,就会遭到昊天上帝的厌弃。《论语·雍也》:“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儒教的“原罪”观点,旨在强调人应当经常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过失,反省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由于敬天信仰的缺失,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失去了敬天这一支点,处于飘荡无根的状态。同时,也使得儒教信徒丧失外在的拯救力量,也无法满足人们终极关怀的需要。如今要复兴儒教,就必须首先重建敬天信仰。
怎样做到敬天爱人
应该从敬、天、爱、人四个方面分别作细致的分疏,认识到敬天爱人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有悠久历史发展的概念。着力培养人们执着不放逸地去体认天地“好生之德”与人之内在心性之“仁”的合一性,从而达到亲爱亲人、关爱他人、爱护天下之物。
从儒家敬天爱人伦理精神的理念系统的树立来看,必须树立新的理念系统。比如,可以创建名之为“生命本体”的道德价值之源,以作为敬天爱人之伦理精神的基础。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万物并非一堆“死物”,而是内蕴勃勃生机、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宇宙。尤其重要的是,从敬畏“大生命”的基础上重树敬天爱人的伦理精神。
应该处理好感恩与报恩的关系,这是“爱人”精神中的重要方面。父母生我养我,我们要知恩报恩;师长教我育我,我们必须知恩报恩;朋友帮我助我,我们应该知恩图报等。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禀承这样一种无止境地追求精神,敬天爱人,充实自我,服务社会,为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达到更为和谐的境界,也为现代人获得更为幸福的生活而努力。
儒教怎样倡导敬奉祖先
儒教倡导敬奉祖先。《论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说: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里。
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周易》中有“神道设教”之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一阴一阳之谓道”。“神者,伸也”;“鬼者,归也”。“神鬼”是指祖先的在天之灵,以神设教,是敬奉祖先。
儒教是“神道设教”,它是真正的宗教,它以天地作为人类的祖宗,以父母祖先为家族与个人的祖宗,因此,“尊祖敬宗”是华夏文化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敬天亲地”是华夏文化信仰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如何理解儒教的奉祖
人类的男女由父母祖先合和而生,所以,每个人都是父母祖先的子孙,父母祖先的在天之灵则是个人的敬奉对象。所谓神道是什么?阴阳莫测的天地之道是国家民族所敬奉的对象,使家族生生不息的父母祖先的在天之灵是家族子孙所敬奉的对象。“神道设教”便是华夏民族行教化的方式。
祭祀是儒教的根本。不重视祭祀的人,根本就不是孔子真正的门徒。古代的部落、族群需要凝聚力,今天的社会也需要凝聚力。因此,敬奉祖先当是第一位,人尊敬祖先,是人之美德,家中终年敬有牌位,宗族有祠堂,尊敬坟墓,家家必敬奉。
儒教忠信笃敬内涵是什么
《论语·卫灵公》篇记载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意思是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即使到了别的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就是在本乡本土,难道行得通吗?其内容包括了言和行两个方面,也就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内容,是很全面的。
忠信笃敬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观念,数千万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它们大致具备了以下的意义内涵:忠,有忠诚、不贰、尽心、无私等意义;信,有诚实、不欺、道义、真确等意义;笃,有厚实、真诚、牢固、专一意义;敬,有恭敬、严肃、尊重、谨慎等意义。
这四个字的意义有交叉,也可以组合使用,更可以与别的字组成新的具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变化很多,富于生成能力。
怎样理解儒教的仁义
仁义的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儒教教义之一。儒教重要伦理范畴,解释为意思是性情温顺,通达事理。战国时的孟轲曾着重提出,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别名。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儒教弘毅的内涵是什么
弘毅语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朱熹对弘毅有这样的注解:“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至其远。弘而不毅,则无规则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道。”据此可把弘毅译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或“心胸宽广,意志坚强”。
曾子的这句话,杜绝了任何侥幸成功的心态,它宣告一个人如果自认为是儒者,他就要勇敢地挑起那副沉甸甸的重担,胸怀宽广,朝着漫长而充满坎坷的入世之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这一切的动力都源于儒者的仁爱之心,为了这个信念,儒者甘愿尽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儒教见贤思齐有何含义
见贤思齐语出《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怎样认识儒教的积极意义
儒教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恢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儒教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只有抓住儒教这条纲,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准确定位,并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
中国的品格,就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沉积、打造出来的一种特有品质。
甚至可以说,儒教是认识民族自身、乃至于认识个体生命的一个正确的视角。儒家讲求天时地利人和,注意自身提升,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是最根本的,正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人自身品德修养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
儒家思想包含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哲理,即,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佛教认为人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人自身造成的,从根本上讲,佛教是治心的,除去“贪嗔痴”之心,还自我以本来面貌,尊重人的心性,提倡内省、反求诸己,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向精神向契合。
道教的道有何内涵
若问道是什么,不可简言之,她的内涵极深,她的空间极广,若能达到极道,则皆为道也。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越来越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这是道的第二层含义。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三层含义。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
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其可悲的。
道是法则。这是道的第四层含义。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
老子主张“唯道是从”“贵食母”,即是要坚持道的法则,按道的法则做事。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法则。按道的法则去做,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而且有很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本原;道的普遍性,天是普遍存在的;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即“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道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它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出万物,是万物的宗主;装载着万物,永远也装不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道教的天地人鬼各指什么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
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
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
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
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
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道教的无极是什么意思
无极就是无边际,无穷尽。古代哲学范畴,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无极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所以无极的原义就是道,指道是不可穷尽的,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以后道门人士,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无极的概念,但在不同场合引伸的侧重点稍有不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意思是世界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无极便是无穷。
无极是太极的根源。修道者都追求与道合一,道门术语称与道合真,在具体机制上便是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的状态,这就叫作复归无极。
道教的太极是什么意思
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两仪。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太极图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
太极两字的含义是:天地之道,以阴阳两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子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
人生之理,以阴阳两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道教有哪些宗教活动
道教的宗教活动十分庞杂,主要分两大类,道士的自身修行,称为道术和道教仪式,内容包括道教经法、忏法、斋、醮、符咒、禁咒、隐遁、乘蹻、驱邪、伏魔、降妖、消灾、祈禳、房中术、神仙术、辟谷等。
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大多有毒,古人也有很多服食致死的。道教徒也赞同这种观点,但是认为这是由于服食的方法不对。外丹也被认为是现代化学的先驱。
道教的仪式统称为“斋醮科仪”,斋是清洁的意思,醮是指祈祷,又称为道场。道教祭祀神仙,由于认为神仙清静洁高,因此祭祀前需要沐浴更衣,不喝酒吃荤,进行斋戒。进行祭祀活动称为醮,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佛教的内容,名目繁多。道教认为通过这些仪式可以去灾求福。
什么是道教内丹
内丹亦称还丹、金丹、内金丹、大丹,为道教重要的炼养方术。
内丹是指通过行气,导引,呼吸吐纳,在身体里炼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内丹炼养之道,渊源于先秦以来的行气、守一等术,是此类方术在实践和宗教化过程中发展成熟的产物。
内丹之学,源远流长,阐发于汉末,盛行于晚唐,博采佛、儒、医诸家之长,不断趋于成熟,并逐步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多种多样的修炼途径。它宗依《道德经》《阴符经》等经典,融摄道、禅、易、儒、医等学,实践体验,形成了基于人体生命顺逆升沉的独特理论,对气功、医疗、人体科学诸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什么是道教外丹
外丹相对内丹而言,又称炼丹术、仙丹术、金丹术、烧炼法、黄白术等,指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做成长生不死的金丹。
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约产生于汉武帝时,当时方士李少君“化丹沙为黄金”以作饮食器,就是烧炼金丹。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用阴阳论述金丹,被誉为“万古丹经王”。
东晋葛洪对当时流传的外丹加以总结,著《抱朴子》一书,将外丹分为神丹、金液、黄金三种,并称金丹为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
南北朝时外丹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时臻于兴盛,出现了孙思邈、陈少微、张果等炼丹家,服食外丹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外丹术难于掌握,多含有毒性,故进入宋代后外丹渐渐衰微。
道教创立后,道士从方士手里继承了炼丹遗产,为制取“长生不死”药的需要,遂发展为秘传的实验技术。虽然“长生不死”的主观愿望未能实现,但在千余年的实践中,却积累了不少古化学知识。8世纪时,我国炼丹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的前驱。
什么是道教辟谷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即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作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
《黄庭内景经》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羙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
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必须辟谷。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辟谷有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
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具体方法多见于诸家气法书中,据《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制,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
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年。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具体药方见《太清经断谷法》及《云笈七签·方药部》。
此外,道教还有许多道术。例如内观、守静、存思、辟谷等多种。这些现代多归为气功。另外,全真道的道教徒许多都习武术。
占卜也是道术的一部分,包括卜卦、抽签、测字等。此外,道教很有特色的是使用符、箓。符是用朱砂画在黄纸上的一些符号,道教认为可以用来治病,而箓则被认为可以驱使天神。另外道教认为口念禁咒可以治病驱使鬼神,赶走野兽。这些主要都是正一道的法术。
怎样用现代科学解释辟谷
其一,通过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的衰老和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大肠里的粪便堆积和发酵,产生了有害物质,使人体慢性中毒。随着辟谷日程的增加,体内白血球数量超过正常的一倍或数位,来吞噬病原菌,治愈疑难杂症乃至绝症。
辟谷能系统地改善和调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功能,而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这是任何药物所不能及的。
其二,辟谷也是健美的好方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能量的吸收问题,不仅使胖人能瘦下来,而且还能使瘦人胖起来,皮肤光泽润洁,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其三,从气功养生、修炼的角度讲,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辟谷,可使细胞处于“缺食夺气”的状态,使人体内外气相通,产生天人合一功效,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夺取大自然的宇宙真气。
同时使人更易放松入静,大脑潜能得以开发,启智开慧,是修为层次提高的捷径。同时还可降低体温,减缓人体脉搏跳动的次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
其四,辟谷可以健脑益智、开发人体潜能。由于去掉了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体内得到了全面的清洁,肠胃得到了调节和休养,心灵因而得到澄清和升华。性情得以陶冶,视野载阔,了悟人生,明悟真理。使人产生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宇宙和自然有了全新认识。
其五,辟谷还具有更深的一层意义,它不是纯粹的挨饿,而是具备了练功而带来的特殊效果。辟谷用一套方法关闭阳性系统,开启阴性系统。在这个状态下,大脑始终处在一种全新的功能态,体能和潜力得到了充分的调节和发挥,身体方面的负荷得到减轻,元神得到最充分的运用和发挥,脑细胞的功用充分得到调动。
因此,人与自然宇宙沟通活跃,外界的多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此即“天人合一”。人在这个状态下,即使好几天不进食,也不会感到饥饿,体力和精神状态反而会加强。这些表现在肢体灵活、双目有神、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理解力增强、意志力和忍耐力也大大加强,极易启发和诱发人体种种潜能。
同时,也产生对宇宙真谛的思索和理解,以致可以产生各种特异思维,解决许多常态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惑,终将导致灵力和智慧的飞跃,灵感也随之而产生。
怎样认识道教的积极意义
道教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像其它宗教那样,仅是将自己定位于心灵的解脱,而是把人世的幸福,与人体的不朽统一,将精气神合一与君臣民混一定位于自己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打通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提出了重生积德服务人群及存思守一的实践主张,以期气化三清,实现自我。
道教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历代信众以高度的宗教热情,刻经、造像、修庙,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了它中国人才对世界人生的了解不至于单薄而显得丰富多彩。有了对道教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豪迈情怀,以及内外丹的具体实践形式,道教才为日益固定化的生活提供变革的因素和力量。
道教历代高道,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是当时最博学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是杰出的科学家、诗人、作家,为人景仰的哲人。离开了道教,我们不仅不能写出一部完整的中国化学史、物理学史、医学史、天文学史,而且也无法写出一部完整的文学史、音乐史、绘画史等。
在中国古典文明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将看到无所不在的道教的影子。否认了道教,其实是阉割了中国的文明成就,而道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其深层的原因依然在道教的在自然主义的旗帜下,长生不死、肉身成仙、气化三清的宗教向往上。
道教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对道教的精神向往进行合乎情理的把握,体现了时代的鲜明特色。它立足传统而超越传统,进而回归传统。
所谓回归传统,恰恰是道家的自然主义具有的永恒真理性,经过新的解释在内涵上更加丰富深刻,为我们继承光大,从而为世界人民的未来,提供值得珍视的价值理想,以和平消除战争,对话取代对抗。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不仅是中华文化所昭示于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道教的不朽精神。
什么是四谛说
佛教也称释教,它的基本教义称为“四谛说”,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认为一切世间生命皆苦。“四苦”即生、老、病、死苦;“六苦”:世事变化无常、心不满足、肉身一次次更换、一次次投生、贫富贵贱变化无常、生死路上无人相伴苦等。
集谛揭示了苦的根源,认为人之苦,就因为芸芸众生对佛教真理愚昧无知,产生了贪、痴、慢、疑、邪见等烦恼意识支配的善恶思想言行,也就是业。
灭谛旨在从根本上消除烦恼、苦感,以达到清净自的超脱境界。
道谛指到达永恒快乐涅槃境界的途径办法。
如何理解佛的概念
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
简单地说,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佛是一个自觉和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和觉行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
什么是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
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两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禅宗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禅宗的禅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禅宗的思想和修行是怎样的
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在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得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
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
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着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禅宗并不注重经典权威,但仍依经中背后所含之真理修行。《六祖坛经》反映出惠能思想及早期禅宗面貌,故为禅宗所推崇,《金刚经》及《维摩经》亦为禅宗所力荐。
如何理解禅宗文化内涵
禅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得以在中国蓬勃发展。它渗入到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对大乘佛学精华广为汲取,阐述了明心见性的禅理,也是熔铸了大乘经典的精华而成。佛教禅宗文化本着智慧、中道、慈悲、宽容、和合、平等、圆融的精神,宣示佛教的主张,以求得人心安宁,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类福祉。
禅宗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是融会老庄思想的道家佛学。禅宗很多名辞语句,都借用于老庄与儒家的术语,来阐发禅宗本身的精神。禅宗在人格理念上的平等意识以及哲学思维上的艺术气质,对众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并且长盛不衰。
中国佛教发展到明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教门。其中规模最大的、与禅宗最为密切的民间教派为罗教。罗教从禅宗中吸收了“心造一切”的概念,认为人的苦难是由于心欲造成,因此罗教追求无为、弃欲,以达到最高的内心状态。
随着禅宗的弘扬,除众多佛僧外,大量的文学家都有上佳的禅诗禅作,其中包括唐朝的王维、孟浩然,宋朝的苏东坡等。
禅宗中的经典绘画汗牛充栋,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宋朝的廓庵师远的十牛图。其为中国佛教禅宗修行的图示,并有许多版本。主要表达了禅宗的摒弃我执、心性妙圆的理念。
受禅宗影响,中国许多地方都有素食斋房,并形成独特的菜系风格。涉及素食、五荤、五辛及茶道等。
禅宗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安宁,更有人生的感悟。涤清凡思,在心中播下幸福祥和的种子,人生的旅途会增添无限的风景。
佛教觉悟的内涵是什么
觉悟就是领悟佛教的真理。佛教很强调觉悟。觉悟是指对世间种种现象,真理的透彻了解,不为迷惑,开启真智。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
《南本涅槃经》:“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慧远大师《大乘义章·卷十二》有云:“觉察名觉,如人觉贼。觉悟名觉,如人睡寤。”
觉悟也是佛教教义名词,梵文意译为“无上正真道”“无上正等正觉”等。
佛教般若的内涵是什么
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作《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般若这个智慧包含五种,就是所谓的五般若,第一种是实相般若,第二种是境界般若,第三种是文字般若,第四种是方便般若,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五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作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
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象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指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作无师智,也叫作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发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这就是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了。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当然,这必须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这就是文字般若。
方便般若,就是大智慧。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这就属于方便般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
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就是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辞叫行愿,用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行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
佛学讲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一个修持的人,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做到禅定的修正功夫,然后才能大彻大悟而成佛。所以在般若的前面,就有这五个相关的眷属,也就是五个行愿,称为眷属般若。
佛教的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即指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晋僧肇《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
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若离开涅槃思想,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只能称之为劝善,不能体会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奥义。
未入正信者,每以涅槃为死亡,此乃严重之误解。倘能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婴轮回之苦,乃受业力所牵,做主不得。唯有佛陀为究竟死亡,以其死即不得再生,不生则不灭,盖已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此允称为佛教是可贵之处。
凡人皆贪生畏死,因世间他事,皆有解决之道,唯独死亡,无可商量。圣者超脱物外,于现实生活中,即是不生不灭之涅槃妙心,所谓:不染六尘名护法;不生妄想名涅槃。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生死与涅槃本无距离,只在当下一念间。
涅槃是大彻大悟,愚人把人死了,就叫涅槃。其实不然,这在慧能坛经中有专门的论述。
涅槃是正得自性,得到无上佛果,但人是大活人一个。世人妄想纷飞,烦恼不断。如果保持一颗无分别的心,平等心,那么就能够经常保持一颗清净心。通过修正,能够消除一切烦恼,明白自身、宇宙万物的一切真相。这就是涅槃。
佛教的八正道是什么意思
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
正见解: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正思想: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正语言: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正行为: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正职业: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正意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正禅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解,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佛教并不反对其它的宗教,凡是能有助于个人修行的都可以融汇于佛教中。因而把正见解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何为佛教的五蕴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是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受蕴:就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识蕴:大乘的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两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它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
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指什么
西方极乐世界简称极乐世界,是佛教中西方世界佛,即阿弥陀佛依因地修行所发的48大愿所感得的庄严、清净、平等之世界。此世界人民皆是七宝池中莲花化生的阿罗汉。
释迦牟尼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其位在西方,距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其中一佛土涵盖三千大千世界。然而在念佛往生之人,佛菩萨接引之时,一弹指即达。
西方三圣分别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发愿往生的人,可得三圣的接引。
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未成佛时称:法藏比丘。立下48大愿,成就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的舍利子是什么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作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佛教认为,若持有舍利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重业轻报;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万倍恶业之过。
身体有病者,喝经水泡之舍利的加持水可治病,业力重者变轻;人临命终时若含服一颗舍利,此人可往生极乐世界,此属业力较轻者或上等根基者,业力较重者不堕三恶道,来生得闻佛法,并即生解脱。相反若发心不清净或不尊重佛舍利,舍利则会自己飞走,若具大信心者,具功德者或精进修佛法者,舍利会增生、增大。
佛教的布施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布施原为佛陀劝导优婆塞等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两者,扩大布施之意义。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
布施分为三大部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即分内财、外财。譬如布施你的体力,帮别人劳动就是内财布施;布施掉你的钱财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外财布施;法布施即讲经、印经并结缘给他人、记录讲经说法的碟片结缘给他人、劝人学佛等均是法布施;无畏布施就是让众生不再感到畏惧。最简单的,吃素就是无畏布施。放生也是无畏布施。
佛教的禅定是什么意思
禅定,又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不执着一切境界相,即外不着相;定是内不动心。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一般来说,禅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脱,但要悟道解脱却离不开禅定。但是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禅定有六法,即静,缓和身心,消除紧张;定,专注不移,一心一意;止,摆脱杂念,头脑休息;观,一心观想,坚强意志;觉,感觉敏锐,思绪空明;同,无限可能,创意无限。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解脱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等持的汉译为等持,平等持心之意,为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等至梵语为“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二无心定等。
在四大类型的禅定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所以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什么叫作佛教的精进
精进又叫作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精进同善根合起来即是不放逸,就是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对于贪嗔痴三毒不加节制,任性所为,肆无忌惮。不放逸刚好与之相反,是以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故名不放逸。
学佛的甲胄即是精进。如能忍,一切事均可成就。《金刚经》云:“一切法得成于忍。”人与人相处,人与环境相处,必须忍耐,唯一目标:若能使道业上有所成就,则任何环境都要忍耐。我们每天至少有十一二小时都在动脑筋,贪著世事,这就是业。过去生生世世都在造业;要勤劳不息地进修,不取不著,即可远离多生多劫的业障。
精进是没有条件的,有条件即不能与本性相应,有条件容易退转。例如学佛为求财富、求平安、求儿女上进,希望达不到就要退心了。必须发菩提心,发菩萨愿,没有任何要求及附带条件,只是为了饶益众生,为了度众生,求诸功德法。
怎样认识佛教的积极意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它根本上是一种世界观,是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评价,它有一整套思想理论。与哲学艺术等具有同等社会意义。
正确地理解、了解佛教的人生观,对于广泛认识人类精神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佛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它的人生观从某种程度上看对于人开启自性思维,使人获得积极人生观;对于净化社会、人心,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意义。
第一,佛教开启自性思维,倡导自主人格。佛教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阳光灿烂、万紫千红、欣欣向荣,可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的是苦涩的花,收的是苦恼的果。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要自我负责,不能归罪于天或埋怨别人,进而降服贪求的妄心,才能开启自性的思维,回到自性的源头,回到香飘十里的花园。
第二,积极人生观和其向上精神。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于使人获得对人生的积极认识。佛教把人生看成是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们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
因此,佛教倡导: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名枷利锁;人的身体是空的、假的,所以不要“处处为我”;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
因此,“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充实与否,只有修养道德,净化心灵,才能欢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第三,对净化社会、人心有一定积极作用。佛教的基本教义严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也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之苦。
第四,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家的根本观念。所以佛教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佛教的生态实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生命的保护,二是对环境的保护。前者包含不杀生、素食、放生、和平运动等行为,后者集中体现为佛化自然、生活环保等。佛教徒的环境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普遍的人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