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司交往总免不了遇到上司误解的时候,假如上司错怪了你,你一定要沉住气。
对上司的理解是正确处理上司错怪的第一步
要知道,错怪下属是管理和领导行为中很容易出现的现象。由于精力和视野的限制,你的上司不可能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了如指掌。但是,他承担着对许多人和事物作出判断和决策的责任。因此,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上司对某些人和事的判定出现失准,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都是吃五谷长大的,都有七情六欲,你的上司绝对不例外。就像你有时也会错怪同事、下属和上司一样,你的上司当然有可能在一些情况下犯认识性和判断性错误。通常,担任高层管理的人员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比一般家庭更多的矛盾。心理学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人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更容易犯错误,包括犯低级错误。
面对上司错怪时的三种“下策”
(1)对上司的错怪立即作出反应,企图用竭力争辩来为自己作出澄清,这是所有面对上司错怪的下策中的“下下策”。作为下属,值得你永远遵守的一条“戒规”是,不当众同上司发生冲突。不管你如何拥有真理,如果你当众抵抗上司的批评,你便会失去拥有真理和实践真理的机会。这是一条存在于任何阶层组织内部的真理。也许你在同上司争辩时,主观上追求的是个人形象的维护,甚至是对“事实”和“真理”的维护;客观上,更大的是对上司形象的破坏,对组织管理“规则”的破坏。也许你可以在一时一地通过抗争来纠正上司的错怪,维护自己的形象,但你十有八九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失去更多本不该失去的东西。
(2)当场不对上司的错怪作出反应,但随后便在上司背后向其他上司、向同事、向自己的下属反复说明,力图给人以清白的形象,这是面对上司错怪的下策中的中下策。你以为,上司个人对你有错误印象事小,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形象事大。你担心上司对你的错怪会在组织内部蔓延。其实,当你在组织内众人面前竭力为自己“澄清”的时候,恰恰给了众人以不合适的形象。“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后果有很多,其中最坏的两种是:上司通过传播获得你的“澄清”和“抗辩”,极易“火上加油”,你的不满情绪和语言被某些同上司关系不佳的小人利用,而最后的牺牲者只能是你。
(3)不对上司的错怪作任何反应,而是期望哪一天上司自己发现错误,并帮助自己澄清问题,这虽不能说是一种最坏的选择,但也可能说是一种下策,至多是“上下策”。如果你明知上司得到的信息是错误的,对你是误解了,而你不作任何说明,这无疑是对上司判定的默认。虽说某一天上司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判定是错误的,但多数上司对此的反应不会是对自己错误的检讨,而是对你受到错怪时态度选择的责怪。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是上策呢?
面对上司错怪时作出反应的一个基本原则便是“保全上司的面子,保全自己的机会”。在这个原则条件下,你可以选择以下若干对策中的一种或几种。
认真恭敬地倾听
这是对任何上司批评、责怪应有的第一反应。要让上司把话说完,如果急于在上司错怪“程序”完毕之前就打断、结束上司的发话,你会失去获得某些重要信息的机会。上司对你的错怪,可能由于一时的冲动,可能源于长期的偏见,也可能出于小人的谗言,如果你没有耐心,你便无法正确辨别上司错怪的缘由。弄清楚上司错怪你的缘由,对于能否正确处理这类问题至关重要。对上司必须“先礼后兵”、“重礼轻兵”,即使在上司错怪你、或对你有偏见的时候。
寻找恰当机会向上司提供事实真相
一般而言,应当在比较宽松的环境氛围中向上司说明情况。首先,应当在非公众场合向上司反应情况。其次,提供信息应当逐步推进。如果上司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则没有必要这样做。
提供过于详细的说明
上司可能会由于信息的繁杂而导致对正确信息的吸纳。通过自我批评让上司明白他的责怪是错误的。你可以表示,某事是自己没有能够及时向上司汇报,以至上司未能掌握更多的信息。在交谈中应避免使用“错怪”、“误会”、“你不知道”和“你不清楚”等词句。
明确地让上司体会到,你不在意他的错怪
保持你原来对待上司的距离和态度是最好的表达方法。有的上司在发现自己错怪下属之后,会表示出不安和歉意。但是,并不排斥有的上司在错怪自己的下属之后,还要求被错怪的下属不能有情绪。你越放得轻松,越做得自然,就越能让你的上司恢复原来同你的关系。
不强求上司认错
让上司认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硬要求上司表态、承认错误,是作为下属极不明智的做法。上司自有作为上司的特殊自尊需求。对不少上司而言,有时他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愿意在属下面前作出承认。除了个性原因,作为上司不轻易认错,常常是维护管理秩序的需要。从道理上讲,“有错认错”、“有错纠错”是应当的。但是,“认错”,和“纠错”都是有代价的,而且这种代价最后往往是由组织承担的。因此,不强求上司认错,也是出于对组织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