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尿病与高血脂
现象描述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作用不足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
一句话点评
实际上,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我们身体内其他两大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
专家解析
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俗称“高血脂”。糖尿病人最常见的脂质代谢异常是三酰甘油的升高和高密度胆固醇的下降。所以,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控制良好外,高脂血症的治疗也是不容忽视的。
专家解析
打太极拳能改善人体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从而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提高葡萄糖的代谢水平。把药物治疗与打太极拳适当结合起来,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和免疫功能。
2 糖尿病人服药1小时后再运动
现象描述
出去运动,很多糖尿病病人喜欢拔腿就走,其实这样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运动要听从于服药时间。
一句话点评
糖尿病人不妨设计一个时间表,以服药时间为中心,再安排运动和其他生活,这样可防止出现低血糖等危险的发生。
专家解析
一般来说,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可以在餐后1小时开始活动,因为运动能够降低血糖,饭后1小时降糖药物的“威力”也已经开始减弱,从而避免了降糖作用的叠加,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几率。没有吃降糖药物、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必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调整血糖,可以选择空腹运动,运动时间自然也可以随意些。
3 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现象描述
以目前的医学技术,尚不能根治糖尿病。因此,患了糖尿病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一句话点评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全身的脏器都可以发生病变,主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轻者影响生活,重者危及生命。
专家解析
急性的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的并发症分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①大血管并发症有如脑梗,严重的会瘫痪,甚至昏迷。又如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有狭窄的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下肢闭塞,轻者发生痉挛,走路会感到疼痛,严重的话即便不走路也会感到疼痛。
②微血管并发症表现在心脏方面的有糖尿病的心肌病变、冠心病、糖尿病的植物性心肌病变。另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引起黄斑则会失明。还有肾脏的病变,轻的可以引起蛋白尿,重的会引起肾功能不全。
为人们所熟悉的糖尿病足是大血管、微血管都相关的并发症,其早期是糖尿病引起的溃疡,如果发炎以后没有很好地控制住就会发生坏疽,最坏的情况可导致截肢。
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就要控制好血糖,同时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说血压的问题、血脂的问题、体重增加的问题、抽烟的问题。如果只是单把血糖控制好了,而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没有控制好,这些并发症还是会出现,只有两者兼顾都控制好才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如果没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那么一方面就要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就要治疗并发症。
4 高温闷热天气糖尿病人须防低血糖
现象描述
入夏后闷热的高温,使一些糖尿病患者频频出现低血糖症状,让患者疑惑不已。
一句话点评
人体内血糖的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
专家解析
由于气温升高,糖尿病患者胃口差、进食减少,同时出汗多,热量消耗大,如仍按照以往方式用药治疗,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糖尿病人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往往有软弱无力、出汗、发抖、心慌、紧张、面色苍白、饥饿感、头痛、眼花、易怒、行为异常、性格改变或麻痹、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夏季糖尿病患者要防止出现低血糖,除了监测血糖应更勤一些外,还应利用夏天血糖自然降低的规律,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和加强治疗,将血糖有效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于正常的水平,切不可自行用药或者盲目减药、停药,这对进一步维持疗效,防止低血糖,加强患者治疗信心,都大有好处。
夏季中医治疗糖尿病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夏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天然降血糖的时节,糖尿病患者应抓紧治疗,这样既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出现。
5 糖尿病人服降糖药无效应改用基础胰岛素
现象描述
世界最具权威的医学组织之一――美国糖尿病(如何治疗糖尿病)学会日前首次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发布了糖尿病临床实践治疗指南,强调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应改用基础胰岛素,以控制血糖及减少并发症。
一句话点评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
专家解析
目前,全球有近2亿糖尿病患者,近一半生活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约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如视力损害、低位截肢、心脏病等,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痛苦,但大部分患者却因治疗手段落后等原因未能有效控制血糖。
作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医学组织,美国糖尿病学会定期发布糖尿病临床实践治疗指南,以帮助各国医生改善治疗手段,提高控制血糖及减少并发症的能力。如果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甚至口服降糖药,仍无法将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控制在7%以下,就必须改用基础胰岛素。
6 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现象描述
夏季气温高,人们往往会大量出汗。因此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及时喝水可以避免机体脱水,这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特别重要,脱水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重要诱因,同时可以加重高血糖的程度。
一句话点评
糖尿病病人每日要做到不渴而饮,饮水量应为超过尿量及出汗的数量,每日至少饮水约1000~1500毫升,出汗量特别大时还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专家解析
糖尿病人千万不要养成为了减少尿量而少喝水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对老年糖尿病人更应注意及时补水,因为老年人神经系统反应较迟钝,口渴感觉不敏感,更易因未及时补水而造成脱水。甚至可能会因脱水导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危及病人生命。糖尿病病人饮水时应该少量多次,并以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为宜,不能饮用各种含糖丰富的饮料如雪碧、可乐、汽水等。大量出汗时还会排出大量的钠盐和钾,因此在闷热多汗时节,糖尿病患者要比平常多补充些盐分,每日至少要摄入氯化钠5~6克。此外夏季机体代谢率升高,消耗的热量及营养含量也多,在饮食中亦要多进补一些维生素含量高、微量元素多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菠菜、青椒等蔬菜。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抵住诱惑尽量不吃冰激凌、雪糕等冷饮食品,戒除侥幸思想大量进食含糖冷饮而引起血糖波动。
7 糖尿病人“饿得慌”怎么办
现象描述
假如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而多次血糖检测又无异常,就要考虑饥饿感的产生是否与饮食控制过度有关,以及有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问题。
一句话点评
如果存在这些问题,就要做好饮食调整,原则包括以下五方面。
专家解析
1.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的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体重等具体情况,算出每日主食量。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每日则应达到500克以上。
2.少量多餐,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可避免“饿得慌”现象。
3.不要单纯吃素,而要荤素搭配。注意控制动物脂肪但不可少了植物油,瘦肉和鱼虾也可适当吃一些,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
4.进餐时多吃一些蔬菜,餐后还可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以增加“饱足感”。
5.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或者劳动强度大时,患者需要在身边备一些如糖果、饼干和含糖饮料,一旦出现饥饿感时就吃上一两块饼干,喝上几口饮料,既可以减轻饥饿感,避免“饿得慌”,又可防止诱发低血糖反应。
8 进食水果应注意计算热量
现象描述
夏季是瓜果丰收的季节,葡萄、菠萝、香瓜、西瓜、荔枝、芒果等均在这时期收获。
一句话点评
面对这些甜美诱人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这些水果吗?我们认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最好先别吃这些水果。
专家解析
对血糖控制较为满意、平稳的患者,可以吃少量水果,但一次不宜多吃,因为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等,一次大量进食可以导致血糖升高。在进食水果时还应注意计算热量,相应减少主食进食量。其中西瓜500克、草莓300克、菠萝200克、荔枝130克、苹果120克、香蕉40克约含有419焦(耳)热量,相当于25克主食所产生的热量。也就是说在进食西瓜500克应减少25克(半两)的主食。
9 猪油炒苦瓜治糖尿病
现象描述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在他的食疗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介绍了“猪油炒苦瓜”,认为具有“清热、养肝、明目、润脾、补肾功效。”
一句话点评
苦瓜中含有苦瓜素苷类、胡萝卜甾醇、抗生育活性成分和植物胰岛素等。
专家解析
药理研究表明,苦瓜中有多种降糖成分,主要为萜类、植物甾醇、甾体类和肽类等。从苦瓜中提取的植物胰岛素对动物的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该物与胰岛素抗体放免结合率平均为100微克/毫克,特别有价值的是弥补了动物和人工合成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2型)时口服给药的不足。姜氏从苦瓜中提取有效成分皂苷制成的降糖胶囊2号,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00例,多数病人在服药2周后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明显下降,有效率达82%。
在对糖尿病人应用苦瓜治疗时,曾先后用过猪油炒苦瓜(丝)、苦瓜凉茶、苦瓜汁、苦瓜粥、苦瓜瘦肉汤、苦瓜焖鸡翅、苦瓜炒山药、苦瓜蜜饯等。病人可视其饮食习惯和嗜好选用。现将猪油炒苦瓜作以介绍:
原料:苦瓜250克,猪油、葱、姜、盐各适量。制法:苦瓜洗净,剖成两片,去内瓤,切成丝。烧热锅,放猪油,烧至油九成热时,将苦瓜倒入,加葱、姜、盐,爆炒至熟即成。有苦瓜的季节最好天天吃。无苦瓜的季节,可以将储备苦瓜片来食用。即将新鲜的苦瓜切成小片,晒干,放在器皿中保存好,要用时取出加水泡发即可炒食。
苦瓜烹调时必须急火快炒,不应长时间炖煮,并要现炒现吃,以免维生素损失。
10 糖尿病人为何需要高纤维饮食
现象描述
高纤维饮食是指含纤维较多的饮食,因其被机体消化后易留有较多残渣,故又称为多渣饮食。
一句话点评
富含纤维的食品,如粗粮中的玉米、小米、麦麸及各种干豆类,它们含膳食纤维3%~5%,高粱米、玉米含7%~8%,燕麦、荞麦含10%~11%;蔬菜中的蒜苗、胡萝卜、茄子含1%~2%;菌藻类中木耳、蘑菇、紫菜等含有食物纤维高达20%以上。
专家解析
糖尿病人非常需要高纤维素饮食,这是因为高纤维饮食有着许多不同于糖、蛋白质、脂肪这三大营养物质的特点。其具体作用为:
1.降糖作用高纤维素食品在胃肠道内吸水膨胀而体积增大,可延缓食糜中葡萄糖的吸收,减轻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减轻β细胞负担,从而维持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低水平。
2.降脂作用高纤维素食品能形成凝胶体,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还能使粪便胆汁酸排泄增加,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3.润肠作用高纤维饮食使大便软化、体积增大,促使肠蠕动加快,缩短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低纤维饮食后需28小时甚至48~72小时才能排空,而高纤维饮食后,肠内容物12~14小时就能排空,降低了结肠内的压力,对于习惯性便秘者更有好处。
4.解毒及提高免疫功能作用高纤维素饮食在肠道中可起高渗透压作用,能稀释胃内容物中食品添加剂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减少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结合与吸收,以利排出体外。另外,高纤维素饮食中的木质素还可以提高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因血糖升高而发生感染及致癌的机会。
可见,高纤维素饮食能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糖尿病病人在饮食中应该多进食一些高纤维素,这也是现代饮食治疗所提倡的。
11老年糖尿病须防肾损害
现象描述
2型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和患者年龄的增加,容易并发肾损害即糖尿病肾病。
一句话点评
据资料表明,糖尿病肾病在老年糖尿病中的发生率可达30%~40%,特别在有6年以上病史的患者中发病率更高。
专家解析
糖尿病肾病常与心血管病相伴,据称,其心血管病死亡率为正常人群的37倍。由此可见,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将预防及减缓肾损害放在重要位置上,可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干预。
1.控制血糖――控制血糖是防治所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石。因此,糖尿病患者从一开始就要将饮食、运动和药物疗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升高的血糖降下来并保持在理想水平。
2.控制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为老年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特别是高血压的存在可促进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及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以,对并发高血压的患者早期降压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把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内,可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进展。
3.低蛋白饮食――在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上,不仅要重视总热量的限制,还要关注蛋白质的摄入量,强调以低蛋白饮食为主。无肾损害的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宜在60~80克内;若已并发肾损害,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超过40克为好。
4.监测尿蛋白――大多数学者认为凡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都应重视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可能。由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微量蛋白在尿液中的浓度超过正常值,因此,凡病史在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查两次尿蛋白。除控制蛋白食物摄入外,还需应用能减少尿蛋白产生的药物,主要药物为ACEI制剂如卡托普利,也可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均能改善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防止病情进展。
12 糖尿病患者锻炼宜与忌
现象描述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切不可忽视运动的持续合理性。
一句话点评
为什么运动对糖尿病的防治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专家解析
首先,长期规律运动可促进糖代谢的良性改变。在超过1小时的运动中,为满足运动的需要,肌糖原和肝糖原先后分解,以补充血糖的消耗。当运动到一定时限,肝糖原分解降低,不能代偿糖的消耗时,血糖水平即下降,显示出运动降低血糖的效果。运动还通过肌肉血流量的增加和刺激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多,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其次,运动锻炼可改善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还能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代谢,有利于预防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利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使人精神振奋,对糖尿病的康复极为有利。
在肯定运动给糖尿病的防治带来益处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对运动禁忌证的强调,一般来说,下列几种患者暂不宜进行运动锻炼:
1.严重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
3.一运动就出现血压上升过高或运动后即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患者;
4.血糖波动大,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的脆性糖尿病患者。
对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要注意避开胰岛素分泌的高峰期或降糖药作用的高峰期,以免发生低血糖。具体来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应餐后1小时才开始轻微运动,这有利于降低血糖。研究表明,延长运动时间比提高运动强度对血糖的控制更有益。但延长运动时间,要注意避开药物作用的高峰期,注射普通胰岛素2小时后为药效最高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上午11点是机体胰岛素作用最强的时候,要避免运动,一般建议锻炼选择在早饭后1小时进行。
13 老年女性外阴瘙痒应谨防糖尿病
现象描述
外阴瘙痒是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的常见病症,其病因相当复杂。然而,临床上发现,由糖尿病所致的女性外阴瘙痒相当多见。
一句话点评
老年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常不明显,典型症状仅占发病的1/3,多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皮肤或外阴瘙痒便是其中之一。
专家解析
1.老年糖尿病所致外阴瘙痒的机制:
①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处于酸性环境。患糖尿病时,由于阴道内的酸度比常人更高,这种高酸度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罹患霉菌性阴道炎。由于霉菌的生长、繁殖,使阴道黏膜受损、发炎,并有大量的分泌物(白带)刺激阴道和外阴,从而引起瘙痒。
②糖尿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失水以及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的缺乏,造成瘙痒。
③糖尿病还会引起神经性皮炎,从而导致外阴瘙痒。
因此,老年女性出现外阴瘙痒,尤其是久治不愈者,应警惕糖尿病,要及早检测血糖、尿糖,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糖尿病性外阴瘙痒的治疗:
①降糖治疗。糖尿病人应根据血糖的高低和有无并发症,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坚持用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内,同时佐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E。
②局部治疗。
a。用4%苏打液,每天2~3次冲洗阴道。阴道内放置制霉菌素片,每晚1次。
b。局部选用中药熏洗:采用百部、蛇床子、龙胆、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防风等中药水煎,坐盆熏洗,每日1~2次。
14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
现象描述
临床和研究证实,只有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糖,才能及时发现2型糖尿病。
一句话点评
高危人群包括:年龄超过50岁;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肥胖者;以往有妊娠糖代谢异常或巨大胎儿史,出生婴儿体重超过4千克,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尤其是舒张压异常;高脂血症,尤其是三酰甘油异常;早发性冠心病(50岁以下);患高酸血症及痛风。
专家解析
对上述高危人群应该每年检查1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人为干预和早期防治方法如下:
1.加强教育。了解有关防治知识,如运动、营养及烹调方法,糖尿病知识,努力减轻胰岛素抵抗,保护和改善胰岛功能。
2.避免高脂肪饮食。饮食提供热量以保证合理体重和工作、生活能量需要。食物组成要合理,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5%~65%,以非精纤维素为好,脂肪与蛋白质分别占20%~30%与10%~12%。
3.注意饮食宜忌。尽量不吃油炸食品,多吃蔬菜,不要饮酒,坚持低盐饮食(每天不超过60克)。多进食富含铜、铬、锌、硒、锗等微量元素的食物,这些微量元素缺乏可能与糖代谢有关。
4.增加体力活动。运动可使血糖降低,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运动还是减肥的有效方法,可纠正血脂异常,降低血压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放松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5.防止和纠正肥胖。研究证实,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体重的人大得多。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或男性肥胖)特别易产生2型糖尿病,肥胖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
6.避免和减少使用对糖、脂代谢不利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利尿剂等可影响糖代谢与脂代谢。
15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治疗
现象描述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三大治疗原则(饮食、运动、药物)之一。
一句话点评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如果体内保存有一定水平的胰岛素,就可以维持运动中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不致于过度升高,有时还会略有降低。
专家解析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就是2型糖尿病,由于相对胰岛素缺乏,很多患者多为中年以上,平时缺乏运动或少运动,身体多肥胖且伴有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经过运动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可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于缺乏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适于运动,但对血糖控制良好而无明显并发症患者,进行运动是有益的,但应与胰岛素和饮食治疗相结合。
运动内容可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喜好与体质情况,参加适宜的运动,如散步、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打太极拳、游泳、滑雪、划船、球类活动等。运动量宜中等强度,不仅安全,还有一定的即时效益。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2小时进行,不宜空腹或饥饿时运动,以防出现低血糖反应。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餐后90分钟运动较餐后30分钟及60分钟运动降糖作用较好。
糖尿病人坚持长期运动,不但有益于糖尿病的治疗,还可降低体重,增强体力,心功能指数上升,肺活量增大,摄氧量增加,可使患者精力充沛,有良好的自我感受,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16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保健
现象描述
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除请医生治疗外,患者平时做好自我保健,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都十分有益。
一句话点评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一环,主要应控制米、面及其他淀粉类食品,忌食糖和甜糕点。
专家解析
主食不足有饥饿感时,每餐可适当吃一些副食,如豆制品、蛋、乳、肉类及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保持情绪的欢愉和充足的睡眠。如精神紧张或压抑,均可影响脑垂体、肾上腺及胰腺等,产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糖代谢紊乱,使血糖升高。同时,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一大法宝。运动可使人精神愉快,消除紧张心理,加快全身新陈代谢,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运动还可减肥,减肥后许多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使血糖下降。
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皮肤有破溃、疖肿及疮疡等应及早治疗,以防感染扩散。病程较长,出现皮肤感觉障碍、麻木、微血管病变时,鞋袜要穿得大一些,否则会影响血液循坏,导致脚趾溃烂、坏疽等。治疗方面不可随意停用或改变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用量,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若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应立即吃块点心或喝点糖水。平时学会自测血糖,并随时把用药剂量、用药时间、自我感觉和测尿糖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以供医生参考。
17 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选什么药
现象描述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有的为一侧手足发麻,手指、足趾凉冷、烧灼样、针刺样或电击样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一句话点评
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取改善神经病变的措施,主要常用药如下:
专家解析
1.甲钴胺(弥可保)此为维生素B12衍生物――甲基B12,它不同于一般B12,可渗入神经细胞内,能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细胞组织。最好先行注射,症状缓解后改口服,能明显改善神经病变的症状。
2.钙离子拮抗剂它能增加神经血流量,改善神经缺血缺氧,对神经有保护作用,如尼莫地平对神经病变有预防作用,并且能使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得到改善。
3.神经生长因子本品能改善末梢神经病变所引起的肢体疼痛,如目前所采用的重组人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4.654-2可使平滑肌松弛,解除微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微循环,可每次口服5~10毫克,一日3次,但有口干、面发红等不良反应。
5.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由于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常使醛糖还原酶增高,醛糖还原酶可造成神经细胞肿胀变性,使神经功能受到损害。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托瑞司他,对醛糖还原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而能保护神经功能,改善疼痛,早期应用,疗效较好。
6.蝮蛇抗栓酶有抗凝、降低血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且其中含有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增强神经传导功能,因而能改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所引起的顽固性肢体疼痛,但有出血倾向、活动性结核病、严重高血压、肝功能不全、女性月经期禁用。
7.前列腺素E1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明显减轻疼痛,起效较速。
8.高压氧舱提高血氧分压,使有氧代谢旺盛,提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使血糖下降,还能促使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改善临床症状。
9.其他γ-亚麻酸、肌醇,激光,中药川芎、丹参等可改善微循环;神经节脂酶能促进神经病变的恢复,改善神经病变的症状。
此外,若疼痛明显,可选用丙咪嗪、阿米替林、卡马西平等,以利减轻疼痛。
18 老年糖尿病足如何预防
现象描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生活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句话点评
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逐渐增多,糖尿病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专家解析
患糖尿病足主要是肢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多种诱发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积极采取饮食疗法和降糖药治疗以控制血糖,主动对足部进行护理,防止足部损伤及感染。具体措施包括:
1.每晚用温水洗脚,水温勿过高,泡脚时先用手或肘部试水温,以免患者感觉障碍而发生烫伤。泡足后要将趾间缝隙处轻柔擦干。
2.皮肤干燥可涂羊毛脂,每周2~3次。
3.避免足部损伤,穿鞋应宽大、柔软,以布鞋为宜,不宜赤足行走。
4.如视力不好,不要自己剪趾甲。
5.治疗鸡眼应找有经验的外科医生。
6.冬季要注意保暖,提倡穿羊毛袜,为缓解夜间足凉可穿袜套,但不宜用热水袋或贮热式电暖器暖脚。
7.勿长时间双腿交叉,以免压迫血管和神经。
对已有足部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治疗。采用全身用药与局部清洗、引流、外敷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可避免截肢。
19 老年糖尿病的中医调理
现象描述
老年糖尿病患者鉴于其生理功能衰退、脏腑功能减弱、精血耗损,则以阴阳失调、脏腑精气衰退为特点,并且有肺燥、胃热、肾亏虚同时存在,故多饮、多食、多尿相互并见。
一句话点评
老年人常因丧偶或失去亲人、或退休、或子女不孝顺等易产生抑郁、孤独,以致感到自己对社会已无所作为,加上经济等因素而减弱自我保健意识,常不能坚持有规则地治病,而使血糖不能满意控制,因此易致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解析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症状较轻、较缓且精神、心理不稳定的特点,采取中医自我调理的方法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具体方法如下:
1.肺胃燥热型[辨证]六淫之邪犯肺化热生燥,燥邪耗伤肺阴,肺燥阴伤,胃热津枯,患者以多饮、咽干、口烦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特征。自我调理的重点是重视食疗,清热润燥,平时多饮水,保持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可选用清淡润燥,不伤阴的食物如豌豆、茭白、苦瓜、洋葱、黄鳝等。忌食糖果、酒、辛辣、咸及肥甘厚味之品。口渴甚者,可用鲜芦根、天花粉、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注意观察自己的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变化,尤其要注意观察出入水量,防止水中毒及脱水的发生。如发生因摄入不足引起的低血糖、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2.胃热脾虚型[辨证]精神抑郁或大怒伤肝,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木火克脾土;或辛辣厚味、甘腻香燥之品损伤脾土,脾土受制,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受阻;或肝郁化火伤阴,上损肺津,中伤胃液,下耗肾水,加重糖尿病。此型老年患者常伴气滞血瘀之症,往往多食善饥、形体肥胖、大便秘结、舌红苔腻、脉弦滑,并发高血压及肢体末梢神经、血管病变。自我调理的重点是饮食有节,清胃泻火,调整心态,防止过劳,限制热量摄入,注意营养及饮食调配,适当增加蛋白质、多吃蔬菜。如按规定饮食,患者仍觉饥饿难忍,可添加蔬菜以充饥。平时注意生活起居,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干燥,可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或麻仁丸、蜂蜜,排便困难时可用开塞露射肛。
3.肾阴阳两虚型[辨证]久病肝肾阴虚。肾失固摄,阴虚及阳,久则发展为阴阳两虚。患者出现多尿(且尿混浊如脂膏)、口干舌燥、耳鸣、腰膝酸软、阳痿。自我调理的重点是温阳补肾、摄精固肾,此型患者多为久病或素体阴虚者,多并发心、脑血管以及肾功能损害。因此,宜卧床休息,重症者应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刺激。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出汗多时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卧床者应定时翻身,以防止褥疮的发生。每日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变化,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正常生活,延长生命。
20 糖尿病患者怎样合理吃水果
现象描述
由于大多数的水果中含有多量的果糖,糖尿病患者常常对它心存戒惧,敬而远之,许多患者有“家人吃瓜我吃皮”的经历。难道糖尿病患者真的与水果无缘吗?其实不然。
一句话点评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当吃一些水果的,不过应当了解下面一些知识。
专家解析
1.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低不同,如西瓜、苹果、梨、橘子等水果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香蕉、红枣、荔枝等水果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吃水果时应区别对待,糖尿病患者每天吃1~2个水果是可以的,但应当多选择含碳水化合物较低的水果。
2.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的成分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而并非全是果糖或葡萄糖,其余成分大多为水分。水果中的果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还被验证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血糖的作用。
3.水果毕竟含有葡萄糖、果糖和热能,吃后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必须掌握一定的时机。一般将水果作为加餐用,也就是说在两次正餐中间或睡前吃。如此可避免因一次性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而加重胰腺的负担,导致血糖升高。
4.当血糖控制并不理想时,建议暂时不吃水果,而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病情好转后再酌情选用水果。
21 糖尿病患者如何补充蛋白质
现象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为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在各种食物中,瘦肉、鱼、鸡蛋、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中含蛋白质较多,正常人每天进食50克蛋白质即可,而糖尿病患者因代谢紊乱,蛋白质合成受阻,易出现负氮平衡,使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
一句话点评
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应摄入蛋白质1克,病情控制不好或消瘦者,可增至1.2~1.5克,按60千克体重计算每日需蛋白质60克或70~90克,其中1/3应补充乳、蛋、瘦肉、大豆等优质蛋白质。
专家解析
糖尿病并发肾病但肾功能未衰竭时,可选用优质蛋白质,每日80~100克,最好为动物蛋白。如有肾功能不全者,补充蛋白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全部选用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
如并发胃肠消化吸收不良、结核病等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供应量应适当提高。尿毒症、肝昏迷等并发症患者,则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有些糖尿病患者每日控制主食很严,而随便食用鸡、鱼、肉、蛋、豆制品,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结果控制血糖还很不理想,这是因为蛋白质可异生为葡萄糖。因而日常膳食应荤素混食,粗细搭配,粮菜混食,多种食物搭配,可以充分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