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
6278000000012

第12章 老饕但识旧味长(1)

春饼

2月4日是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自这一天起,气温开始回暖,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

立春,过去是节日,现在是节气,各地都有在这一天吃春饼的习俗,是为“咬春”。这一习俗始于汉朝,至唐代逐渐形成了风气。《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就是对当时情景的描写。宋代则把春饼做到了登峰造极,《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这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想象的了。明清依旧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还从春饼中分化出了更美味、更方便食用的油炸品种——春卷,并忝列满汉全席128道点心之一。春饼作为一种民俗食品,也流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元初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一诗,诗中所说的粉丝、葱白、蒌蒿、韭黄等和汉族地区的并无二致。立春那天吃春饼、春卷,已经是全国性的习俗了。

春饼好吃在于它的配菜,各地物产不同,配菜因地制宜,种类繁多。北京的有酱肉、春菠菜、绿豆芽、韭黄、香椿芽、粉丝等,到了沿海就可以加进虾仁等海产品,长沙则有当地的特产腊肉,江南一带会加进新鲜的竹笋丝,四川以及潮汕地区还有甜的馅料,可谓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都是融进了当地的特产,富有地方特色。但突出不变的是要有鲜嫩的时令菜蔬,包括新鲜的野菜,紧紧扣住春天的味道。

在20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习俗作为“四旧”之一,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即使还有,也只剩下了简单和粗鄙。世俗生活的情趣,被盲目的政治口号挤压成无奈。百姓的日子本就比较清苦,一般人家平日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原本想借由某种节日打打牙祭、改善生活的想法,也不得不在革命的熔炉中化作了一缕轻烟。作为传统文化的民俗被虚妄的口号革了命,真不知这样的政治运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随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稳定,习俗慢慢地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立春这一天春饼又回到百姓的餐桌上。立春日吃春饼的习俗,说到底是人们对春天的盼望,这其中还有养生的意义。古人讲“适时而食”,“咬春”之际,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菠菜、豆芽、荠菜、芥菜、香椿芽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实为春季养生之必需!这也是生活的情趣,一种对繁复工作的调剂和冲减。

吃过春饼,春天也就来了。春饼、春卷就是人们心目中春天的象征,对于那些离家的游子,春饼或许还是一种浓浓的无法化开、无法忘记的乡情。

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午节”,俗称“粽子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于是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不可缺少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说是为了压邪;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三闾大夫屈原,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该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赛龙舟要在有水面的地方才能进行,水面少的地区,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粽子了。各地风俗不同,物产不同,粽子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溶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广式月饼

中国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多有不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已不能用来判定现在地域饮食的特点了,但这句俗语的流传,还是说明了地域不同,口味选择也不尽相同。

地方饮食习惯映射到月饼上,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简单的有乡村里自家烤制的加了甜馅的饼子,复杂的有苏州地区的鲜肉月饼、广东地区的莲蓉双黄月饼。更有甚者,有些月饼还把鲍鱼、鱼翅、海参、燕窝这类干货包了进去。月饼做到这种份儿上,面皮是否香脆、馅料是否可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大概是那盒月饼的包装和价格。

在今天,月饼已经从民间的节令吃食演变成送礼争面子的载体,好不好吃没关系,只要包装好、价格高就可以了。节令食品转身成为送礼佳品,面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月饼的实际内容。

确切地说,这一风潮的****是来自于广式月饼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让广东地区率先富裕起来。财富的力量裹挟着粤港的商业文化开始向内地辐射,到广东去发财、说粤语、吃粤菜,一时成为内地城市时髦的表征。在北京,粤菜、潮州菜一时成为高档宴请的代名词,到今天虽然风光不再,但是架子依然不小。

随着粤港商业文化的兴盛,广式月饼一时成为大陆月饼市场最得宠的娇儿。在各地各具特色的月饼中,广式月饼一时独步天下,其原因不外乎广东的富庶和饮食上的讲究。广式月饼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口感和滋味,细腻香甜的莲蓉包裹着香糯酥沙的鸭蛋黄,彻底打败了自来红硬外皮下包裹着的冰糖粒、果脯、黑芝麻的组合,加上富丽堂皇的包装,差距就在十几元和一百几十元了。

广式月饼高价格的传统大致可以追溯到晚清和民国早期。即使在当年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百货公司里,最贵的月饼也是广式的。先施公司、冠生园是广东人在上海开的买卖,民国学者徐珂在《康居笔记汇函》中曾就广式月饼的高价格慨叹广东人的财力丰厚:“先施公司之月饼,有一枚需银币400元者;冠生园亦有之,则百元。先施、冠生之资本,粤人为多,购月饼、角黍,亦大率为粤人,固足以见粤人财力之雄,丰于自奉。”

清朝自康熙年间实行海禁政策,全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只保留了广州一个,造就了十三行一大批做外贸的富人。晚清被迫开埠,又是广州等地为先,上海很多洋行买办都是广东人,这批人是那个年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富人讲究饮食,顺带把饮馔之道带到了月饼上,于是才有了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价格高的广式月饼。趋福与炫耀是人性中难以克服的弱点,既然提供了高价月饼这样一个载体,也就不怕没人跟风了。

广式月饼金贵,说起来不过百余年的事情,其间还有几十年的中断。往上追溯两百多年,乾隆年间的文献记载,广东人中秋节根本不吃月饼,吃几个芋头、煮几个田螺就算过了中秋节。《广东通志·风俗》说:“八月望夜赏月,尚剥芋、食螺。”压根儿就没月饼什么事。粤人富裕之后,把饮食上的奢侈之风带到了月饼上,为中华月饼家族提供了新鲜的口味,也为月饼价格的攀升提供了比对的基础。

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腊八粥

蛇年的小寒节气刚过,腊八就到了。俗谚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天气在这些天变得寒冷起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到了。这些年冬天没有过去那么冷了,不过还是有寒流过来应景,怎么也是三九天了,不冷点儿也太不像北京的冬天了。

日子过到腊八,这一年的日子也就快过完了,华人世界最重视的节日——春节也就要到了。小时候,进了腊月,孩子们就盼望着春节快点到来,天天数着日历算日子。老人用儿歌和孩子们打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中国人的新年大幕,从腊八这一天徐徐拉开了。

腊八作为中国新年的序曲,这一天是要喝腊八粥的。喝粥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中国人的养生观念。陆游曾有专门写粥的诗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喝粥养生的理念在陆游这首近于白话的诗中,被完整地表现出来。

陆游说的是白粥,也就是那种用白米煮成的粥,和腊八这天喝的粥不同。腊八粥是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传说是为了纪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没有成道之前,六年修持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在腊月八日夜观天象,悟道成佛。后世的佛家弟子为了记住释迦牟尼成道前的苦难,便在每年的腊月八日用各种杂粮豆果熬成粥敬奉佛祖。

这种志佛仪式随着佛教传到了中国,开始时是各大寺院在腊月八日那天凌晨用五谷杂粮熬粥供佛,还会加上多种珍贵干果表示敬意,名为“七宝五味粥”。礼佛剩下的粥还会施舍给那天来的善男信女,于此慢慢流传扩散,有了今天流行于各地的腊八日喝腊八粥的习俗。

中国的节日大多能和吃喝拉上关系,冬至的饺子、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元宵的汤圆等等,这些和吃喝有关的节日内容,源于历史上中国人因为食物短缺而来的对饥饿、贫穷的惶恐。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是以食物为取向建立起来的。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对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做过这样的描述:“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

由此想到腊八日要喝的腊八粥。粥是用多种原料混煮而成的,除了稻米之外,还有玉米、豆子、花生、高粱米、薏米仁等等杂粮。历史上这些杂粮、粗粮都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每顿饭能吃到这些食物就已经是百姓的幸福生活了。用这些杂粮混煮成粥,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深层的原因是食物的稀少与短缺,不得已要节俭过日子,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食物都利用上,然后再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流传下来。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这个季节喝碗热乎乎的杂粮粥倒是不错的。杂粮粥在过去是因为贫穷,没有那么多粳米熬粥,只能用各种可以入口的粮食来凑;现在是因为吃得太过精细,需要粗纤维的东西刮刮肠子。不同时期对杂粮态度的不同,很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在吃的方面,我们确实进步了许多、精致了许多、提高了许多,但是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我们实在是退步了许多、萎缩了许多。

染指

因吃食而引来杀身之祸,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今天说一个成语中因吃而引来杀身之祸的故事。这就是“染指于鼎”。

郑国的公子宋好美食,而且有个特异的功能,就是每次食指大动,就能吃到美食。这一天,公子宋和群臣前去见郑灵公,正巧有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郑灵公非常高兴,便令厨子烹煮作羹。公子宋食指果然大动,就对大家说:“我每次食指大动都能尝到珍奇美味,这次君王一定会把美味分与大家。”

群臣见到灵公正准备吃鼋羹,便笑了起来,暗暗觉得公子宋真是神奇。郑灵公一问,才知道公子宋说过的话。听后他很不高兴,心想:我不赐予你,无论你食指怎么动,也是没用。

灵公把鼋羹赐给了许多大臣,却没有赐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郑灵公的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郑灵公很愤怒,决心杀掉公子宋。

公子宋听说灵公要杀他,便先杀死了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恨。郑国在经历了一场混乱之后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公子宋亦因谋杀国君被诛。国君和属臣的诛杀,原因只是为了一口吃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由此可见一斑。无怪乎孔夫子大声疾呼“克己复礼”呢。

后人将此事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比喻妄图沾取非分的利益。

牛心炙与王羲之

这大概算是一个胡聊瞎扯的话题。看书得来觉得好玩,于是就写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