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
6278000000005

第5章 天将美味慰多情(4)

岐山臊子面

早年间出差,经常是吃不饱肚子。在京城长大的我,很多的地方饮食不习惯,如果当地没有类似于北京饮食的东西,就会饿肚皮了。陕西是我喜欢的地方,饮食上面食为主,于是在陕西我可以吃饱,甚至要发胖。北方人,还是喜爱面食的,陕西的面食是我的大爱。

陕西那地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陕西因文化古远,历史悠久,传说也就很多。就是那些吃食上,也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西北的汉子厚重质朴、诚实善良,西北的食品也反映了西北人的特点,我喜欢的陕西名吃——岐山臊子面就是这样。

岐山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为古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周平王东迁之前,岐山一直是西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西周青铜器出土最多的地方,其中大盂鼎、毛公鼎,与其他地方出土的虢季子白盘、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建于唐初的周公庙是陕西西部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也是全国最大、最能代表周文化的纪念祠,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三国古战场五丈原上的诸葛武侯祠,是全国四大武侯祠之一,至今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岐山的面食品种很多,我都喜欢。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风味小吃有臊子面、锅盔、挂面、面皮等。用料考究、花样繁多、制作精细、工艺精湛,是岐山面食的基本特点。

岐山臊子面闻名遐迩,有“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的特点,俗称“神来之食”。所谓“煎”“汪”是面条要热得烫嘴,汤里油要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岐山臊子面的特点。当地民谚说岐山臊子面是“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更好看”。由于其制法独特、味道鲜美,饮誉当地并在关中大地和甘肃陇东地区广为流传。在西安、宝鸡,无论是夜市小吃还是门面店堂,随处可见岐山臊子面的招牌,可见其影响。这种面的特点是汤多煎、稀、汪,面少薄、筋、光,口感酸、辣、香。

臊子面原本是叫嫂子面。相传在很久以前,岐山县城的一户人家的媳妇,做得一手好面食。一天她做了一顿面条,擀得薄,切得细,并用蛋、肉、黄花、木耳、豆腐、蒜苗和葱、姜、醋、辣面、香料等,做成卤汁浇在面条上,全家人吃得很高兴,称赞不已。家里的小叔子非常爱吃,每当吃饭时就嚷着要吃嫂子做的面。后来这个小叔子在外面当官,宴客时就用嫂子面待客,食客也都赞不绝口。当人们问起这种面条的名称时,小叔子就说是“嫂子面”。人们争相效仿,从此“嫂子面”流传开来。

嫂、臊同音,后人传来传去,“嫂子面”就成了今天的“臊子面”。其实臊子面早在周代就有了,而且是一种礼面,是重要场合吃的东西。附会于嫂子的巧手,不过是关中的男人对女性的赞美。

20世纪初,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慈禧太后名为西狩实为逃跑到了西安。一次她吃了当地名厨做的岐山臊子面,连连称赞,并赐予岐山面食馆“龙凤旗”一面,由此岐山臊子面的名声就更大了。如今,随着交通和资讯的发达,人口流动的增加,岐山臊子面这一关中美食已经在四面八方落地开花了。

在陕西,随便一个面食摊子做的岐山臊子面都不错,只要卫生条件许可,均可大快朵颐。有机会到那里逗留的朋友不妨试试,在香浓味美的西北美食中,体会一下嫂子的温情和西北的风情。

肉骨茶

最早知道肉骨茶是在北京东三环的亚洲之星餐厅,餐厅主打东南亚的新、马、泰、印等国的风味,其中就有肉骨茶;幸福三村路口的老巴刹,是一家新加坡风味餐馆,也有这道菜。后来陆陆续续在一些茶餐厅中见到、吃到肉骨茶,虽然这是南洋地区有名的吃食,但是那股浓浓淡淡的草药味让我很难喜欢。那个时候,我对食物的认识还在满足温饱的层面上,一个北方长大的汉子,吃纯粹的肉就好了,怎么会喜欢那股药味呢?这一点倒是与我对所谓“药膳”的看法一样,吃饭就是吃饭,干吗把药拿来当饭吃呢?

有一次到新加坡待了两天,吹了海风,吃了海鲜,看了街景。消夜的时候,当地的朋友带我们去了一家有名的肉骨茶专营店。朋友说,这家肉骨茶点在新加坡很有名,来了朋友都会带到这里来消夜,体会一下南洋风情。

店面很简单,临街的那面连窗户都没有,任由夜风慢慢地吹进来。因为店堂是敞开的,因此也没有空调,只有几台老式的电风扇在头顶慢慢地转着。我们去的时候已是深夜,餐厅显得空荡荡的,员工们正在吃夜饭,桌上摆着肉骨茶、油条还有水饺。

选个靠近街道的位子坐下,要了几份肉骨茶和猪腰汤,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连同米饭和油条。吃肉骨茶,多是配油条,还会有一碟黑黑稠稠的酱油,觉得滋味不够的话,就蘸点酱油。本以为自己不会喜欢这种吃食,没想到喝了几口之后,发现在新加坡吃的肉骨茶和北京吃的不是一个滋味,在这里能喝到汤水的鲜美甘甜,蘸了酱油,肉骨肉香浓浓的,极为适口。大概是水土和气候的关系吧,吃肉骨茶还是要在发源地来吃,离开马来、新加坡,肉骨茶也会变滋味的。其实这样的事情随时都在发生,川菜只有在四川吃才能体会到真滋味,出了四川,哪怕是做得再认真,滋味也难以和当地的相比。想必发源于马来的肉骨茶也是同样的道理。

肉骨茶发祥于马来,其实也是华人的口味、华人的食物。当年,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地许多人下南洋讨生活,也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带到了当地。肉骨茶是福建语,是一道以猪肉和猪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菜,有补充体能、祛风湿的功效。这是因为当年下南洋的华人多是做出力气的劳工,南洋天气炎热、湿度也大,为了让自己能够有充沛的体力适应艰苦的工作,还不能花费太多的钱财,因此便把闽南和潮汕地区饮茶的习惯加以改变,使用胡椒和当归、川芎、肉桂、甘草等材料配料包,炖煮排骨或者肉块,这种既有汤水又有肉块的汤菜,配上米饭或者油饭就是一顿可口的餐食了。

这样的食物既能迅速补充体能,又能防病治病,很快就在当地华人中间流行开,后来几经改良,形成了今天风靡马来、新加坡等地的肉骨茶。新加坡是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的,因此可以说马来西亚是肉骨茶的发源地。但是两个国家虽然紧紧相连,肉骨茶的风格也是有区别的,马来西亚的属福建风格,药味较重;新加坡的是海南风格,胡椒味道突出。

肉骨茶虽然有“茶”之名,其实和现在意义上的茶没有什么关系,说是药汤还差不多。不过,从茶的本源来说,茶一开始就是作为药出现的。《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是作为药物进入人们的生活的,和神农发现茶的解毒功能的初衷一样。从这个角度看,肉骨茶里虽然没有茶叶,但还是可以叫作“茶”的。

肉骨茶的料包最早是中医师配置的,起初人们也更看重它的药用功效。只是华人尤其是闽南潮汕人在吃食上有些忌讳,不愿意说到“药”字,因而有了“肉骨茶”这个名称。

在我看来,这道吃食是否也有受英国饮食的影响呢?前几天在中国大饭店阿丽雅餐厅吃到一道叫“黄狮鱼汤”的菜,其英文名称就叫作茶:“Kingfish Tea黄狮鱼清汤”。新加坡是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这两个国家都是英联邦国家,早年间都是英属殖民地,英国人在此经营多年,其饮食风格对当地饮食肯定会有影响。(新加坡饮食呈现的是多元化混搭风格,与其历史、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肉骨茶虽然是华人发明的,但是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物产风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无论是从茶之起源来看,还是从英国饮食风俗来看,没有茶叶的肉骨茶都是可以叫作茶的。

韩国烤肉

1990年的9月,亚洲运动会第一次走进中国,那一年,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对于一个喜欢韩国料理的北京吃货来讲,之所以能记住这个日子,是因为从这一年起,北京的韩式餐馆多了起来,直到今天,发展成北京城市生活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此之前,北京人对韩国料理的认识大致就是冷面和烤肉。冷面这东西早年间北京就有,不过那时叫朝鲜冷面,北京最著名的冷面馆叫作延吉餐厅,里面有冷面和烤肉。只是那时烤肉属于奢侈吃食,多数人去了那里还是吃碗冷面,喝一扎散装啤酒,算是领略了一下不同于北京传统饮食的民族风情。

1990年北京亚运会,当时的韩国总统在中韩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来到北京,预示着中韩将从敌对国家变成邦交国家了。这以后韩国人越来越多地来到中国,北京城里的韩国餐馆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韩国餐馆不再以冷面为主打,更多地经营烤肉生意了。因为这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行了十多年,人们的口袋有了一些厚度,可以在外面的餐馆消费了。

韩国烤肉在北京的兴起,让北京人知道了韩国烤肉的妙处,也知道了冷面的不同品种,而当时最明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把北京传统烤肉打压得很惨,一时间老字号的烤肉季、烤肉宛几乎没有了生意。多年以后,韩国料理已遍布京城不再新鲜,老字号图谋变革,放下了老国营的架子,推出了一些新菜;加上人们起初的新鲜劲儿过去以后,开始了对传统的再认识,老字号烤肉馆的生意才慢慢好起来。当然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烤肉的种类很多,北京市面常见的有中式、韩式、日式、巴西式、土耳其式等,中式的又有北京、新疆、内蒙古等,但多数还是韩式烤肉。早年韩式烤肉的特点是肉基本是腌制过再烤,这几年韩式烤肉的内容丰富了许多,比如直接将新鲜的食材放到网状的炉子上烤制而食的“干烤”,这种烤肉对烤制的技巧要求比较高,但可以品尝到食材本身的鲜美滋味,逐渐被北京的食客接受。腌与不腌,看起来是借味与原味的差别,实际上是韩式烤肉的两种传统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北京都有不少自己的拥趸,喜欢哪一种就看自己的口味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