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世界地理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6298000000019

第19章 太平洋大面镜之谜(4)

之所以出现这种臆测,乃是由于当1958年美国核子潜艇“诺提勒斯”号在进行全球巡航时,潜艇内的科学家注意到在复活节岛附近存在着一处异常巨大且尚未经确认的海底山峰。加州大学海洋资源学院的H·W·孟纳教授发现,在复活节岛附近有一处重要断层区,此区域与马贵斯群岛断层区平行,加上一座由大量沉淀物堆积形成的山脊。另外还有一项难以用巧合来解释的事实,即复活节岛最古老的当地传说将此岛形容成曾经一度为面积更广的国家。虽然这些传说中含有不少令人不解及自相矛盾的部分,不过众人皆同意在最遥远的神话上古时代:

巨石柱前的仪式有一位名叫沃克的万能之神,来自一处叫做“希瓦”(Hi-va)的地方。他拿着一根巨大棍棒周游于太平洋上,用这根棍棒将所有的岛屿打翻人海直至其消失于海底。在经过一番大肆破坏岛屿后,最后他来到了“特彼多奥特赫那”,当时此地为一处比现今还要更大的陆地。然后他开始将这块陆地敲碎并丢入海中。可是岛上的岩石太过坚硬,反而使得他的棍棒被敲断。最后的一片陆地因此无法再被捣坏,从而遗留下来成为我们今日所知的这座岛屿。

复活节岛上的其他传说告诉了我们更多关于“希瓦”的事——这块传说中万能之神沃克出现的神秘土地。我们由当中得知那儿曾经是一座自豪于土地广大的岛屿,可是因为遭受大洪水重创而沉入海底。在此之后,有300多名生还者坐上两艘非常大型的海上木筏,靠着以神奇力量获得的先见之明预知位置,以及利用星象控制航程驶抵“特彼多奥特赫那”。

魔术与测地学

在吴哥和澎贝两地,天皇的降临登基仪式(前者如吴哥窟的CEA5E耶跋摩二世,后者则为欧罗索帕与欧罗西帕两兄弟)全都是经由名为“魔法师”的高人所负责进行。两地的人们都相信,天皇是从遥远的国度乘船而来。圣城的决定(也许称为“再发现”会更适当),乃是君王通过顺时针绕圈方式实地做测地勘察而得。

复活节岛的神秘历史,在该岛于18世纪为西方文明发现以前,同样也受到天皇王朝的统治。

此一王朝的创建人名叫赫图·马土埃,他便是在“希瓦”沉没于海底之前,带领人类驾着大型木筏逃离的领袖。我们从复活节岛的传说中得知,天皇赫图和皇后是受到一位名叫马卡的魔法师告知“希瓦”即将毁灭。他的灵魂先行逃离而来到“特彼多奥特赫那”岛:

魔法师马卡的灵魂在梦中来到这座岛上,在巡遍全岛之后,最后他在阿那克那(复活节岛的东北角)停下并且大喊:就是这儿!这儿就是赫图天皇应该前来居住之地。

在马卡神游之后,据说天皇自所在地希瓦派了七各圣贤来到复活节岛勘察。“他们都是充满智慧之人,一同搭乘木筏前来。”他们的使命是要为赫图天皇做开路先锋,让复活节岛成为可居住之地。

我们不要忘记,古老的埃及也有“七位圣贤”,他们在“艾德福文献”叙述由遥远的岛屿逃至尼罗河谷地的过程;遥远的岛屿指太古圣地,但已经被洪水摧毁。“艾德福文献”记载的文字明白指出,有时亦称为“创建者”的圣人,其主要任务是在埃及各处要地建立“圣冢”,长期的目标在于恢复原先被毁灭的世界原貌。最先抵达复活节岛的七位希瓦人首要任务也是建造“石冢”,莫非这也是巧合?

唯有在这些石冢准确就绪后,赫图·马土埃才率领两艘独木舟的希瓦人接踵而至。但独木舟在阿那克那海湾着陆之前,定居者一定要先在岛屿四周绕行一圈,好像执行祭典仪式必经的步骤:

而后两艘独木舟分道而行,赫图·马土埃朝着顺时针方向,皇后艾娃瑞普亚则朝向西边逆时针方向。他们在阿那克那海湾会合,两艘船分别驶向两座海岬,国王到达的地点称为海罗莫可,皇后登陆地点为汉加欧海罗。

如幻似真的神秘事迹

大约在南半球六月冬至左右某一天下午,我们站在阿那克那海湾两座海岬之间的白色沙滩上。阿胡奴奴就在我们后面,它是巨大石块堆成三边倾斜的金字塔,顶端则为长方形祭坛。攀上这块背向大海的祭坛,发现上面有七尊造型特殊的雕像,其中一尊只有身躯,一尊没有头,一尊保持完整却是光头,另外四尊头戴大型赭石的皇冠。

有些学者揣测这七尊“摩埃”(Moa,字面意思为“石像”),代表复活节岛的七位元老,即赫图·马土埃派遣的先驱者。但不确定这段传奇是否为真的,尤其是有第八座形状奇特的雕像蹲踞一旁,面向阿胡阿图胡奇附近海湾的一边。我们不清楚复活节岛上600多座大型雕像有何重要性或存在价值。它们代表史前的神秘事迹,过去3个世纪以来数个世代的调查员不断对这事迹提出回应与挑战,但从未获得圆满的答案。

神秘事迹牵涉到消失的远古家园,传说中的希瓦岛被海水所吞噬,以及一小撮人幸免逃离沃克的巨棒,历经漂洋过海的探险后定居在海面之上的石山,也就是他们称为“世界之脐”之处。我们应斥之为无稽之谈?或者它有可能蕴含其他特殊意义?

神秘事迹牵涉到的人物,应曾经是叱咤风云的海洋探险家,因为只有技巧高超的水手及航海家才能成功带领他们的船只到达遥远的“世界之脐”。

神秘事迹涉及的族群到达世界之脐之前,一定拥有深厚的建筑和工程学基础,因为伟大的“摩埃”(先哲)在岛上执行任务时并未留下实验性质或错误尝试的痕迹。相反的,这些独特雕刻品所透露一贯的精雕细琢,似乎是在复活节岛兴起石像雕刻的初期完成,越古老的摩埃石像通常是越好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称作“阿胡”的巨大石造祭坛——许多摩摄像矗立的地方,在在证明时代越早的建筑比后来建造者更加卓越。

考古学家相信,他们取得详载复活节岛历史的年代表:

早期所发现足以证明复活节岛有人类定居的文字,记载于芦苇上,根据碳14法测量的年代为公元318年,出土于重要的摩埃遗址阿胡泰贝的坟墓。

下一个证据是在波伊奇半岛的沟渠中发现,根据碳14法测量的年代为公元380年。

接下来发现的考古遗迹用碳14法测量的年代,为公元690年,出土于另一个重要的摩埃遗址阿胡塔哈伊,它应用的巨大石材显然在建立阿胡祭坛的时即已融为一体。

因此考古学家将阿胡塔哈伊视为目前为止同类型建筑之中最古老者。另一方面,它的巨石像存在年代不能直接由碳十四法测出,而被视为以后才附加上去的,所以复活节岛上早期发现的石像才会单独矗立在阿胡塔哈伊北边。周边的证据及碳十四法对相关材料的测量令考古学家相信,重20吨高5公尺的巨石像在公元12世纪即已存在。但他们也承认有前后矛盾之处,即在那之前石像古典的造型已臻至成熟。

约在五百年时间里,岛民继续雕刻古典时期大尺寸的摩埃石像,直到公元1650年在汉加寇伊出现四公尺高的石像。75年之后,两大部落(长耳与短耳族)为争取地盘而展开相互杀戮的战役,而后人口锐减的岛民与欧洲船只进行第一次致命的接触。可想而知,在接触后有一连串灾难接踵而至,岛民遭受任意的屠杀、绑架、蓄奴,紧接着又有天花与肺结核的流行,导致公元1870年代复活节岛居民锐减,仅剩下111人。这一小撮人当中没有一个是岛上世袭的教师及长老——当地称为“摩利克赫朗果朗果”,这类居民在1862年全数遭到秘鲁攻击俘虏,带离本岛贩卖为奴。

世人所知甚少的“摩利克赫朗果朗果”也在复活节岛神秘故事之列,土话“摩利”的意思是学者或专家。据说第一位“摩利”专家(不要与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混在一起)是跟赫图·马土埃本人一起来到复活节岛。他们是律法学者及知识分子。他们的职责是公开朗诵天皇赫图从希瓦带来的64片木板文字,以及在原版的字迹模糊不清的时候,负责将旧版文字抄写雕刻在新的木板上。

这不是神话:24片“朗果朗果象形文字”一直保留到现在。它们古老原始的名称为“考赫摩图摩朗果朗果”(KoHauMotuMoRongorongo),其字面的意思为公开朗诵的条文。这些象形文字通常刻在扁平的木板上,边缘已磨损成圆形,因长期使用与历经长远年代,使板面泛着油光,木板刻画一排一排整齐的宽度大约一公分,上面的符号有动物、小鸟、鱼和抽象的形状。语言学家指出,有很多符号代表发音的字母或音节,他们声称这些象形文先进的程度和古埃及或印度河谷地文明差不多。

朗果朗果象形文字”特别吸引人之处在于:

它具有罕见奇异的书写方式——“耕牛书法”,即第一行文字由右或上面开始,但第二行文字由左方或下面开始,像这样子左右或上下交互书写,也就是说阅读这些符号时必须时常转动木板。毋庸置疑地,这些象形文一定是由专家雕刻在板面上,它代表古代艺术的结晶。

在复活节岛搜集的口传历史明白指出,阅读与书写象形符号的知识体系,必须经过代代相传,先人特别为此目的在阿那克那湾建立了圆形的校园,正式传授这些象形文字知识,但是到了1862年岛上教师与律师都被蓄奴者俘虏后,正式传授管道就被迫从此中断。

从此以后,联系复活节岛与过去传统的文化桥梁只是粗略保存下来,阿那克那成为岛民一年一度聚会庆祝,聆听板文朗诵的重要场合。

欧洲与美国探险家在19世纪曾听过零星的板文朗诵,但这些符号并没有翻译成现代文。几位学者最近声明已将这些符号解码,最近一份声言在1997年发布,但这些声明后来都无疾而终。事实上,我们今天只能猜测这些板文的意义,而不能明白复活节岛民为何长久以来如此重视板文的符号。我们虽然试图解释如何及为何象形符号和板文来到这个不可能地点的时候,但仅止于猜测而已。萨巴斯提·英格勒特为巴伐利亚圣芳济教派的神父,也是业余的考古学家,他在复活节岛居住三十多年时间,对这些问题看得很透彻:

无论在何处所发现的书面文字,几乎都可说是大型与复杂社会的产物,这些社会有大量的讯息需要以文字记载,文字的诞生主要源自于这种需要,但一小群与世隔绝的团体能拥有这些文字,的确非常罕见。板文仅由复活节岛上的小团体所需要或发明,这现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目前为止尚未在岛屿以外的地方,发现这些板文的来源或出处。

那些古老的技工

复活节岛的神秘遗迹至少有四大特点:

传说中众神的家园——神秘的“希瓦”,应该已遭洪水吞没。

神秘的航海家带领难民乘船由“希瓦”航行到遥远的岛屿“世界之脐”。

神秘的建筑大师率先建造“阿胡”与“摩埃”石像。

神秘的律法专家了解“朗果朗果”板文的象形符号。

这些精巧的工艺技巧代表了先进的文明。在太平洋偏远的岛屿上发现这些工艺绝活齐聚一堂,蔚为特色,但我们无法以一般人类社会适用的“演化论”来解释这些现象。所以许多学者考虑到下述的可能,即复活节岛民不是在全然隔绝的环境中发展这些精巧的技艺,而是受到其他地方影响,获取技艺的传承。

我们不希望一直争论无意义的话题,例如复活节岛民的第一批定居者是来自西方或东方,是受西方还是东方影响较大,它的西方有玻里尼西亚,东方则有南美洲。但第一批定居在复活岛的族群显然是航海家和探险家,他们在全盛时期应该曾经征服过各大海域,不只是航行到玻里尼西亚各岛屿,可能还会远征到拉丁美洲或更远之处。

我们认为复活节岛在史前时代曾与西方与东文化相互交流,例如岛上的鸡只和香蕉是与玻里尼西亚往来的证据,而甜马铃薯、葫芦等植物可能是由南美洲引进。

至少在复活节岛有人类定居的初期,这些岛民应该依旧记得如何乘船在远洋探险航行,这些大宗物资可能很容易从东西方流人复活节岛,同时我们假设其他宝贵的资产也会跟着上岸,像手工艺、学术知识、艺术与宗教观念。因此,即使远在南美洲海拔四千多公尺安地斯山上的帝华纳科废墟,在玻里尼西亚的马贵斯群岛,以及在其他几处地方,发现外表酷似摩埃的巨大石像,我们也不会感到意外。同样地,有人将复活节岛的阿胡与玻里尼西亚的“摩拉伊”的祭坛相提并论,以及将阿胡塔西拉比喻为印加文化最精致的石匠业,也不会令我们感到意外。

我们确信将这些古文明相互比较,具有实质的意义,而且最后事实将证明,复活节岛、南美和玻里尼西亚的文化在史前时代曾经相互影响,即使它们交流的速率不算频繁。这并非争议的论点,因为学院派的考古学者会愿意出面支持这个观点。但我们不确定复活节岛于当时大环境之下扮演何种角色,应当不是局限于被动接受外来的刺激。岛上优秀的建筑师与雕刻师具有坚韧的毅力与卓越的技艺,他们的祖先借助精密的天文科学发现到达复活节岛的航路。在复活节岛第一次与欧洲人接触之前不久,也就是在邪恶的人性大举入侵岛屿之前,技巧卓越的岛民数百年以来,全心奉献于宗教艺术品的创作,这些杰作呈现出卓然不群的形式,令观者油然升起敬畏之情。

我们揣测岛民之所以如此奉献心力,一定是受到某种伟大情操的驱使,如果能找出这种原动力何在,则可望解开岛屿神秘事迹之谜。鲁特利基女士为英国旅行家及研究员,她曾在1914至1915年期间居住于复活节岛,以下为她的一段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