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六鱼洞,位于广西南宁和百色之间,在平果县城东南1000米处。这里山石奇巧,洞幽泉涌,属于石灰岩溶洞。全洞共长70多米,与右江附近的几条小溪相通。据史料记载,没六鱼洞在300多年前被逃荒的百姓发现,那时溶洞口及通道十分狭窄,人出入要弯腰爬行,山上杂草丛生,无路可攀。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为发展旅游事业,拨专款重建和拓宽了洞口及洞内通道,铺设了上山的道路。没六鱼洞中的涌鱼属珍贵鱼种,经有关专家鉴定,此鱼为岩鲮,是鲤科研鲮属,当地人称之为“没六钱”。岩鲮是没六鱼洞里暗河的特产,它生长在清凉阴暗的地下河流中,以摄食岩石上附生物为主。每条不足3000克,鱼嘴长在头下边,下唇肥大,和常见鱼种不同。每年春夏之交,或冬至前后,鱼随着洞口喷涌的流水游出。由于终生在暗河中生存,它已不适应溶洞之外的环境,出洞几天后就会死去。当地水产研究所曾做过养殖试验,但没能成功。
鱼山洞,位于广东清远市阳山县白莲乡境内。这里四面环山,景色十分壮观。鱼山洞洞口呈弓形,约20平方米,每逢雨季,洞口会涌出很多鱼,有鲢鱼、鲩鱼和鲤鱼,附近的百姓每年都可捕捞到2000多千克。鱼山洞涌鱼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至今还没有人敢进入洞口考察,所以整个鱼山洞还是一个谜。
鱼泉洞,坐落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野三坡附近的马各庄。20世纪80年代这里被开发为旅游风景区,景色秀美壮观。鱼泉洞入口狭窄,洞内有一条地下暗河,水由何处来无人知晓。每年谷雨时节从洞中涌出黑背白肚、大小均匀的鱼,鱼的重量在0.5千克左右,鱼骨坚硬,当地人称这为“十口鱼”。
一些专家认为,洞穴涌鱼这一奇怪的现象可能和鱼类洄游产卵有关,但这一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
神秘的“喷物洞”
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东部大约70多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名叫“马洪拜”的小岛,岛上有一个神秘的深坑。它形如圆锥形的螺蛳壳,直径有300米左右,坑的内侧砌有护壁。从1795年被人发现起,这个坑里就不断地冒出一些古物和财宝。其中有古币、剪刀、金箔、线团、盔甲、短剑、宝石、耐水木料和首饰等等,人们称这个神秘的深坑为“喷物洞”。它使一个难以引人注目的小岛,成为不少科学家关注的地方。
1797年夏天,一位名叫丹尼尔·马克吉尼斯的加拿大青年,在树林中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小坑旁边有几枚古币和一把小剪刀,他好奇地用树枝向下挖了挖,又有一些物品从土中喷出来。这使他感到十分惊奇。于是,他找了一些人在这里开始挖掘。每向下挖一点,都会有所收获,虽然不是巨大财富,可是却吸引着人们继续干下去。挖到10米深处,遇到了一层木制平台,阻挡了人们继续下挖。这是一个用防腐木料制成的平台,仍然很结实。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拆除了它。他们一直再向下挖了30多米深,每隔10米,就遇到一个防腐本平台,他们一共又拆除了3层这样的平台,工程太艰巨了,可是平台的出现更诱发了人们的探宝欲望,下面很可能是人类的宝藏,或隐藏巨大秘密的地方。可他们实在已无力再往下挖了,发掘这个坑洞的工作就被搁置起来。一晃就是8年,另一位加拿大人西米昂·林德斯联合丹尼尔·马克吉尼斯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探险队,又到这里继续挖掘,他们完成了巨大的工程量。挖到90米深处,遇到了一块盖在下面坑口上的石板。上面刻有“深渊的下面埋着举世无双的珍宝”的字样,这使这些掘进者们兴奋极了,胜利在望,“喷物洞”就要揭秘了,而且很可能将会获得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们又下挖了不久,地下水湍急地喷涌而出,坑口瞬间就被水淹没了。人们只能空怀希望,望水兴叹。谜,又没能解开。
又过了近半个世纪,法国人组织力量再探此洞,他们避开原洞口,试图从周围挖掘坑道接近水下的深洞。他们从“喷物洞”东侧100多米处的砾石地带开始下挖。一干就是几十年过去了,所有的尝试都没能接近深坑,地下水仍然是他们的拦路虎。可能是被他们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所感动,地下深处传递给他们又一个重要的信息。1897年的一天,波浪将一张油纸从法国人挖的坑道中浮上水面。人们从这张纸上看到了“威廉·基德”的字样,这使水下的财宝有了线索。威廉·基德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大海盗,一生作案无数,1701年被英国政府捕获后处死。他死前曾多次求饶,愿意以巨额财富换取生命,但他的请求都被断然拒绝了。看来,“喷物洞”底就是他的藏宝之处。这使这个神秘的坑洞更加诱人,因为据权威人士估计,这里埋藏的威廉·基德的财宝总价值达数十亿美元之多,只是现在人们仍然没有好的办法挖到下面的宝藏,而科学家则更着迷于研究这个地方原来为什么会发生往上喷物的现象。探险者们仍然没有放弃这个神秘的“喷物洞”。
母猪笼洞的猪叫声
母猪笼是一个岩洞洞穴,位于四川省南部筠连县境内,在巡逻镇北3千米处。该洞穴地下水面是潮汐式起伏,常有母猪叫声,甚是神奇。
60年代初筠连县大旱,当地干部想从母猪笼洞获取水源,将人和小竹排吊入竖直的洞穴中,当下到60米深处,遇到一个地下水潭。探水者正准备将竹排在水潭中划行漂移,水潭突然发出巨响,潭水掀起大浪,水面急速上涨,竹排和人被水抬升至洞顶,将人挤入岩石裂缝中。正当面临灭顶之灾时,水潭水面却停止上涨,并徐徐减退,入洞者幸得脱险。
据介绍,这个奇特罕见的洞穴,长期流传着种种传说。我们怀着揭开洞穴潮汐奥秘的奇趣,沿着探险者开辟的道路,深入到母猪笼洞内,详细观察水潭涨退变化的规律。
洞内涨退潮周期,一般历时17~27分钟。水面升降幅度1.2~2.8米。天气久晴,潮的周期时间延长,水位升降幅度减小;降雨后,潮的周期缩短,水位升降幅度增大。涨潮时平静的潭水先荡起波纹,暨后鼓水泡,顷刻潭水沸腾上涌,约2~6分钟达到高潮,洞穴中发出鼓泡声和有节奏的轰隆声;退潮时潭水徐徐消退,延续15~21分钟,洞中发出阵阵猪吃食的哄、哄声音。
地下水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奇异的涨退呢?原来,母猪笼洞穴,埋藏在一片二迭系的石灰岩地层中,由于水的长期溶滤侵蚀,在石灰岩地层中形成许多像桂林芦笛岩那样奇形怪状的洞穴和管道。母猪笼洞是一条由西向东暗河中的一个水潭,水潭长约数十米,宽约10余米,潭高2~米,深7~15米,潭水清澈透明。潭的上游受大硐湾洼地地面水补给,潭的下游在巡司河形成小鱼洞泉,泉水时大、时小,呈周期性变化。据探查,潭水面涨退是由于暗河上游形成了一段向上弯拱的虹吸管道,由于虹吸管的真空抽吸作用,将暗河连续补给水量,转变为间断的向水潭补给,并由此引起潭水面涨退。
这类暗河虹吸作用,在四川南部石灰岩分布还发现多处,如兴文县先锋龙塘暗河、叙永县天堂暗河、古商县龙山鱼洞暗河等,其中唯独筠连县母猪笼洞潮汐和声响,最为奇特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