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了解环境:环境现状介绍
6319000000005

第5章 海洋环境与水资源状况(2)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通过河流剪渗坑渗入地下水;垃圾、废渣中的污染物通过降雨渗入地下水;郊区、农村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使用污水灌溉;环境地质的影响及地下水的过量开采,致使地下水遭受污染。根据《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我国西北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城市或是区域(农村、牧区)、浅层(潜)水或深层(承压)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位于排污河两侧及引污灌溉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且地下水污染呈上升趋势。水库、湖泊的污染也不容乐观,从1999年水利部门的监测结果看,主要水库水质大部分良好,但还有16%水库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大部分水库处于中营养状况。监测的湖泊中有58%的湖泊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太湖88%的断面水质超过了Ⅲ类标淮;滇池和巢湖水质为劣5类和5类;另外,这3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都很严重。从地域分布看,南方城市湖泊及东北平原湖泊的有机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西北干旱地区湖泊盐碱化(高矿化度)问题比较突出。

据考察,水污染的灾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质无论来自大气,还是来自土壤,最终将归为水污染。《北京晚报》(2000年12月30日)讯,人们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再加上管理上的问题,把江河湖泊当做不花钱的垃圾场。以长江流域为例,在废污水排放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占75%和25%,流域涉及的18个省、市和自治区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废污水排放量占流域总量的84.6%,是废污水的主要产生地。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有机物、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汞、镉、铬、铅、砷等。在21个干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废污水量占21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7%,武汉市占18.10%,南京市占15.8%,重庆市占8.8%;四大城市合占73.4%,是长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污染严重,在长江岸边形成许多污染带,在干流21个城市中,重庆、岳阳、武汉、南京、镇江、上海6城市累计污染带长度占长江干流污染带总长的73%。

10 开发新水源,解决水危机

10.1 从天上获取淡水

天津市蓟县农民修“小水窖”,牵来“天水”润果园,基本解决了缺水难题。全县已修建“小水窖”4752座,小则几十立方米,大则百余立方米,储蓄天然降水,解决了6万多亩山区果园的用水问题。蓟县修建山区“小水窖”也是被“逼”出来的,由于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农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一片果树常常有劳而无获。经过摸索,他们在山顶、山腰等处修建“小水窖”,将雨水蓄积起来,在旱季时使用。当地农民称这种“小水窖”是不用油不用电,既省钱又实用的“绿色窖”、“致富窖”。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贺慧玲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用好北京雨水”。《北京晨报》(2003年1月17日)讯,北京市科协整理了钱易、严昌远等院士、专家的意见后形成议案:建议北京市在一些新建筑上增加集雨设施,收集起来的雨水能缓解北京用水的压力。2002年北京建筑占地面积约260平方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00平方公里,按每年平均595毫米的降雨量计算,如新增加的建筑有80%建造集雨设施,每年可增加收集雨水238万立方米就地利用,按照北京目前42%的污水处理率,每年可节省污水处理设施投资3亿元,可吸引基础设施投资52.23亿元,这方面的投资可直接拉动北京经济每年增长约0.22个百分点。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收集雨水的相关法规,北京市作为一个缺水城市,更应该立即制定相关的法规。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葫芦乡地处周山群岛靠近佛教圣地普陀山。过去,岛上居民的生活用水,仅靠水井和坑道井供给,经常发生争水事端,乡政府被迫停工停渔,动用渔船外出运水。如果连续晴天20天以上,全岛水源几乎枯竭,脏水臭水也被利用。1989年,浙江省开展了“海岛屋面集水工程及水质卫生技术措施研究”课题,解决了葫芦乡生活用水。屋面集水面积29087.8平方米,建有贮水池690个,贮水总容量达5805立方米,抗旱能力持续4个月以上。淡水资源的解决促进渔业的发展,每年可调剂用于生产的淡水达5000余吨,全岛建起了5座水产品冷冻加工厂,加工水产品2954吨,产值达672万元,一些家庭还办起了水产品加工厂、棒冰厂等,全乡渔、工、副业总产值达到了1748万元。淡水资源激发了居民养花植树的积极性,发展庭园经济,种植蔬菜、瓜果等。

10.2 从雾滴里获取淡水

智利有个名叫丘冈戈的荒凉小村。因连续多年干旱,致使村里400多居民饱尝缺水之苦。但从1992年5月起,这里的居民再也不为用水而发愁。他们只要打开水龙头,就会有自来水流出。淡水来自加拿大科学家发明的集雾取水法。这种方法包括一片集雾的网阵和一个雾水处理厂。集雾网是由聚丙烯和吸水性纤维三层叠加织造的细网,每张网面积为48平方米。逢春夏浓雾季节,每天可供水13万升。比海水淡化法简便易行,且比较经济,每个集雾罩只需17美元,适于干旱地区采用。

10.3 从沙漠获取淡水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干旱少雨而文明于世。但是科学家们不久前通过考察发现,在这一广袤的沙漠下面1300米处,隐藏有巨大的淡水湖,其面积有欧洲那么大,储水量至少有700亿立方米,相当于尼罗河在过去2000年间流入地中海的水量。据专家们称,如此巨大的水源,若按每分钟供水力1000立方米计算,大约能用500年,足可以使不毛之地的撒哈拉大沙漠变成鸟语花香、芳草水茂的花果园。

10.4 从海里获取淡水

近年,我国国内海水淡化取得了突破。2001年6月16日,玉柴北方膜工业有限公司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宣布:复合反渗透膜脱盐率达到99%以上,为膜法淡化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

我国海水浇灌农业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由海南大学教授林栖风主持的“耐盐作物培育”科研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将耐盐植物分子通过花粉管道导入西红柿、茄子、豇豆、辣椒4种淡水蔬菜中,提高了耐盐性,首次成功倍育出可在海滩种植、用海水直接浇灌生长的作物,并已成功地将种子繁育到第四代。据《人民日报》(2001年6月9日)载文:我国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土地占耕地面积的20%,由于浇灌方法不当,每年造成大量次生盐渍化土地。经农业部测算,如开垦2亿亩海滩地,可养活1.5亿人口。为此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局决定向全国逐步推广种植。

人类缺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并非是因为地球缺水。地球表面的70%被水所覆盖,但其中只有3%是淡水,而人类能够享用的又只是其中的0.3%,其余2.7%的淡水难以为人类所利用。解决淡水缺乏的出路在于把极为丰富的海水变为淡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淡化海水将为全球淡水供应开辟广阔的前景。新华社2001年3月21日讯,国际海水淡化协会一位负责人说,海水淡化已在全球120个国家进行。目前全世界已有1.36万座海水淡化厂,每天生产淡化海水2600万立方米。世界上通用的两大海水淡化技术是蒸馏和反向渗透,蒸馏是将海水煮开后让其蒸发冷却;反向渗透技术是强迫海水通过细密的薄膜,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如果将蒸馏和反向渗透技术结合起来,可大大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3年后每立方米淡化海水的成本将从目前的约70美分降到50美分。这位负责人指出,只要有能源、电力和资金,人类完全可以依靠淡化海水保障自身的淡水供应。他说,目前中东一些国家淡化海水已占淡水总供应量的80%~90%。国际海水淡化协会是设在美国的非营利机构,致力于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和促进使用淡化海水。

10.5 用泥炭净化污水

新华社(2001年1月11日)讯,俄罗斯秋明国家建筑工程学院的专家开发出用泥炭净化含油污废水的新方法。泥炭是生长在沼泽湿地的苔鲜等植物,在空气不足和大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经不完全分解而形成的。由于保留了植物纤维的多孔结构,泥炭非常适合用作过滤油污的材料。据俄罗斯《科学与生活》杂志最近报道,俄罗斯专家已研制出了以泥炭为主要过滤材料的污水净化装置,并在秋明地区的几座燃油加工厂、储油库进行了测试。这个净化装置共有前后两个过滤室,当含有油污的废水进入第一个过滤室时,由陶粒、石英砂制成的过滤板可将污水中的固体微粒滞留在“板”的多孔状结构中;第二个过滤室中装的是经过洗涤、烘干的块状泥炭和少量硫酸,污水经过时,水中的油污便会被泥炭中更加狭窄的植物纤维孔截留,硫酸则负责清除水中的残留杂质;最后,经中和处理的水完全达到了台格的净化标准。泥炭彻底完成过滤使命后,还可被用作燃料块。

10.6 从国外引进“干水”

“干水”是美国近期发明的专用于干旱地区造林的专利产品,为固态凝胶形式存在的束缚水。把这种含水成分高达97%的透明胶状物埋于土壤,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缓释,可为一棵树苗持续提供三个月以上的有效水分,从而使极端干旱地区造林成为可能。据《中国水利报》2000年4月9讯,国家林业局决定2000年引进小批量“干水”产品,结合西部春季造林,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开展种植试验,视种植结果决定是否引进该项技术。有关人士认为,这项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大面积使用并取得成功的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对中国西部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7 用科技构造“土壤水库”、“微型水库”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如在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干沟万壑,在黄河下游因泥沙淤塞形成数百公里的“悬河”,带来旱、涝、沙、盐渍化等灾害;在南方山区水土流失造成大片“光石山”、“白沙岗”、“红色沙漠”,许多山区加重灾情。一位外国专家感慨地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再没有比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的事更为重要了。用科研成果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土攘水库”亟为迫切。

农业部在全国实施的“沃土计划”,也是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的重要措施。主要内容是“一增二提三改”。一增,是指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广辟农家肥源,推广秸秆和过腹还田,发展绿肥,开发利用生物肥;二提,是指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实行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三改,是指改造中低产田,改革耕作制度,改制坡耕地,通过综台治理,减少水、肥、土流失,增强士壤保肥保水能力。要通过实施“沃土计划”,全面提高地力,改善农田水肥条件,建设一个巨大的“土壤水库”,促进节水旱作农业的发展。

《华声报》(2000年12月11日)讯,国家林业局透露在西部10省(区、市)的16个荒漠化治理示范区,2000年春季栽种苗木时,由于使用了一种名叫“固体水”的高吸水树脂,苗木成活率达到98%。这种“固体水”被林业专家称之为“微型水库”。这种高吸水树脂的吸水率最高可达1500倍,将它用在植物的根部,浇足水后可持续供水3个月以上,同时还可反复吸收雨水或其他水源,使用效果可达5~8年。此外,还适用于抗旱、防洪、轻工、日化、石油开采等多方面。2000年11月底,新华社记者在生产这一产品的厂家——河北保定市科瀚树脂有限公司看到两个实验:在白纸上倒10克高吸水树脂,然后徐徐注入1升清水,母料迅速膨胀,而纸不湿;再取直径5厘米的量杯,注入2/3的水,向水面撒少量高吸水树脂,倒置量杯,滴水不漏。据悉,这种产品已向中国西部10省(区、市)提供了1000吨;北京正在进行的20公里“申奥大道”绿色长廊工程,也全部应用了这个厂的产品。这一产品已被国家林业局指定为西部荒漠化治理推广产品。目前,由河北省计划与发展委员会扶持的保定市科瀚树脂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即将竣工,年生产能力将达1.5万吨。世界银行贷款的三期工程日前也已经由国家计划与发展委员会批准立项,并已通过国家评审。

11 节水革命势在必行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一个水资源严重贫乏的国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现状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粗放利用、效率不高,管理分散,对有限的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力度不够。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一方面是开源,千方百计增加供水蓄水量;另一方面就是节流,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效益。相对于开源,节流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就农业而言,全国灌溉面积为7.6亿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不足1/3。沿着下游断流的黄河上溯,我们会看到河套、宁夏这些灌区仍在沿用历史悠久的灌溉方式,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近50%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这种情景可谓比比皆是。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我国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1千克,发达国家却是2千克。先进国家农田灌溉已实现了喷、滴灌化,可我国喷滴灌只占灌溉面积的2%。半沙漠的以色列,近30年创造了农业奇迹。1948年以后,针对其严峻的自然环境,以色列入创造了农业用水的新概念,即滴灌。现代的以色列农场,一般都有高度自动化滴灌系统,以保证给作物适时、适量的水和精确的肥料,以色列农民比喻为“用茶勺喂庄稼”。滴灌的水效率一般可达到95%,以色列已有一半的灌溉面积运用滴灌,使每公顷的灌溉用水降低了1/3。发展节水农业,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对节水同样重要。日本、美国,在通过水的再循环使用提高工业用水的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则降低了24%。1954年,美国制造业的重复用水率是1.8次,到90年代末,增至17次。我国许多工厂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8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流域。而发达国家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70%以上。我国城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近200立方米,发达国家仅为20立方米。可喜的是,我国一些先进企业对此已非常关注。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强化管理,水的重复利用率已达98%,吨钢耗水降到6.8立方米。

与工农业节水相比,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节水工作难度更大。我们居住的城市水浪费惊人。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的水数以吨计;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漏掉十几吨水。据统计,全国城市自来水管网水量损失率高达30%,这还不包括使用中的跑冒滴漏。一份资料比较了我国一些大城币的人均用水情况,北京是天津的2倍,沈阳是大连的2倍,而这些城市都互为近都。有人把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作为检验城市文明和卫生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用水少的天津、大连、青岛都是全国卫生先进城市,而用水多的广州却无缘此列。由此可见,城市自来水存在着浪费的黑洞,其大小取决于居民的节水意识和管理。专家指出,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降低7%。我国的很多地方至今仍实行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包费制。家家户户喝“大锅水”,不管几口人、用多少水,都交同样的水费,结果就是无节制地用水。国外在城市生活节水方面也有许多好经验,墨西哥政府采取严格的节水措施,要求厕所每次冲洗的水量不超过6升,同时对淋浴、自来水龙头、洗碗机以及洗衣机,都制定了用水量的限制,这一措施每年节水约2800万立方米,可供应25万多居民的家庭用水。美国的圣彼得斯堡市,是一个不向周围的流域排放污水的城市,它的废水全部实现循环利用,这个城市有两套配水系统,一套供饮用的淡水;一套偷送处理过的废水,供浇灌草坪等杂用。从世界上一些国家取得的经验可以证实,运用今天的技术和方法,农业可以减少10%~50%的需水,工业可以减少40%~90%的需水,城市减少1/3的用水量,这井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要节约用水,继续努力提高用水效率;鼓励清洁生产、节水生产,实行定额用水制度;逐步改变水价格背离其价值的情况。节约用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例如,平时我们在家中洗脸、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拖地板、清扫厕所;洗碗、洗菜、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灌溉。要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趾的新观念、新行为。节约用水不论是对人们的用水习惯,还是对我们现有的技术和产业结构,都将是一场革命。为了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一场节水革命。我们相信,只要人们更新水观念,从资源的角度、生态的角度去认识水,科学地用好水、管好水,人与水和谐相处的一天会早日到来。

12 推广使用中水技术

在生活用水中有一部分如冲洗厕所、清洁、绿化等可以用低质非饮用水,如果这部分用水用处理后的污水代替,就可以节约清水资源。据统计,我国目前有便器水箱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他卫生器具,每年马桶漏失水量就上亿立方米。实行计划用水、推广节水器具,普遍使用中水技术已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我国中水技术始于1985年,目前已建立起200多处中水设施。加快中水设施的建设,是城市节水的重要一环。此外,还有城市污水回用、海水利用、雨水利用等节水途径。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工业用水量的40%~50%用海水代替淡水。而我国许多领域该用海水而未用海水,在这方面还大有潜力。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说,中国在开发自己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国际上的支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月13日)讯,韩国开发的一项工业及生活废水处理新技术最近被引入中国,将得到推广和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韩国HANA公司近日在京联合举行发布会,介绍了这种被称之为AMT技术的高度分子分解水处理方法。韩国HANA公司开发的AMT技术可应用于焦化、染料、制药、炼油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的脱磷、脱氮以及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的处理。

关于北京的水的问题,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大事,也是每一个京城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专家们说解决北京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南水北调”,而这一工程计划要到2010年才能实现。也就是说,2010年以前,北京解决严重缺水只有靠自己。北京市水利局预测按平均降水年份估算,到2005年北京将缺水7.94亿立方米,到2010年将缺水16.15亿立方米。造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北京市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开采地下水,截至2003年,全市地下水累计超采6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已经十分有限。密云、官厅两大水库占全市地表水供水总量的2/3。由于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两大水库来水量连年减少,加之近两年华北地区持续干旱,密云水库连续两年汛期断流,全年几乎没有来水,同时,水污染加剧了缺水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迅速发展,用水不断增长和水资源紧缺一直是无法回避的矛盾。那么,北京市克服水资源危机的出路在哪里呢?1999年3月26日,******同志对解决北京市水资源问题作了批示:“解决北京市缺水的问题,必须开源与节流并重,以节流为主。”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副主任陈林涛说,北京市可开发的新鲜水源已经很少,可以开发的水源只有污水和汛期雨洪水。污水处理再利用,即中水回用。北京市每年产生13亿立方米的污水,这些污水处理后,可以成为另一种水源,用于灌溉、冲洒道路、冲洗厕所,也可以用于工业冷却水等。

北京市规划建设30多座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全市90%的污水可以得到处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北京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总设计规模为47万吨/日,近期已形成了30万吨/日的规模,补充替代河水供第一热电厂冷却用水,部分经深度处理后的中水供南郊工业区及南城地区市政使用。北京市已采取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新建社区使用中水,目前已有126家宾馆、饭店、学校开始使用中水冲洗厕所。从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就开始为节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利用价格杠杆,合理调整水价,有效地节约了用水。从2002年1月1日起,北京市节水办公室颁布了主要行业用水定额,一些高耗水行业的用水将受到限制。以服务行业为例,如超出用水定额,将被课以正常水价1~5倍的处罚。

13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别“蓝图”初步绘就

水资源是“从水源地→供水→排水→治污→中水回用”这样一个闭环的系统,需要统一管理,才能优化配置,达到最佳效益。但我国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管理处于分割状态,上游不管下游的,供水的不考虑排水的,排水的也不考虑治污的,这样的管理方式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水功能区划是指根据有关法律,综合考虑环境容量、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将水域划分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工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以及混合区、过渡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对不同的水域,有关部门将采取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管理。比如,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这些高功能水域,将依照高标淮进行保护;对景观娱乐用水区等低功能水域,则采取低标准保护。

2002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专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实施的辖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整理汇编,初步完成全国范围完整、系统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据此构建的数字化水环境管理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水环境功能区划涵盖了全国10个大流域、51个二级流域、600多个水系、5737条河流、980个湖库,是对我国水环境的全息性描绘。他将我国水域分成1.3万个水环境功能区,并相应设置了9000多个监测断面,为我国水环境的管理和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下一阶段国家环保总局将启动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修订汇总工作,对排入功能区划水域的排污口及主要污染源进行定位,加强监管。

14 全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及节约用水情况

2000年,水利部根据全国水环境监测网当年的水质检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全国九大流域片的700多条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11.4万公里河长中,Ⅰ类水占4.9%,Ⅱ类水占24%,Ⅲ类水占29.8%,Ⅳ类水占16.1%,Ⅴ类水占8.1%,劣Ⅴ类水占17.1%。全国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减少3.7个百分点。江河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溶解氧和挥发酚等。同时,重点评价湖泊24个,水质达到Ⅲ类以上的有9个,4个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水污染严重;对全国139座主要水库水质的评价结果,有118座水库水质良好,8座水污染极为严重。

我国在1998年成立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之后各地也建立起相应的机构,节水工作大见成效。1998年至2001年4年间,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高于7%的速度增长,而全国用水量并未出现大的变化,1998年全国用水量是5470亿立方米,1999年是5591亿立方米,2000年是5498亿立方米,2001年是5513亿立方米。尤其后三年是大旱之年,按常规用水量会更多,实际上没有发生大的波动,这是非常可喜的。但是,节水工作还大有潜力可挖,一方面全民节水意识有待增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节水措施。例如,继续努力提高用水效率,缩小与世界平均用水水平的差距;鼓励清洁生产、节水生产,实行定额用水制度;还有,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适时、适度地提高水价,逐步改变水价格背离其价值的情况。提高水价后,国家可以把更多资金用来提高自来水厂的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保护水资源,投资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水平,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15“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台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大会回顾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的有关条款,考虑到虽然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但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还考虑到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考虑到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需要地方、全国、地区间、国际间的公众意识的提高。

(1)根据《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议,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请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和实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建议,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出版、散发宣传品、举行会议、圆桌会议、研讨会、展览会等,以提高公众意识。

(3)请秘书长就联合国秘书处旦目前条件之可能,且在不影响现行活动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与方法帮助各国组织“世界水日”活动,提出建议,集中在一个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特定主题,做出必要的部署,并保证活动的成功。

(4)建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执行其任务时把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放在优先地位。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据新华社北京2002年3月22日电,“世界水日”到来之际,钱正英、张光斗等专家学者在举行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首发式上警告说,如果未来不解决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问题,水资源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这本水资源报告集发出了预测:我国水问题十分突出,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按照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为用水紧张的国家。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是严峻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总的方针是开源节流并举,并把坚持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并促进依法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