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绿色生活手册
6319700000285

第285章 走进自然保护区

1.中国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野生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据《自然保护区类型级别划分原则》,自然保护区按其主要保护对象可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自然生态系统类(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5个类型),野生生物类(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自然遗迹类(包括地质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国家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开始规划和建设,同年,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1963年中国第一个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蛇岛自然保护区建立。1995年******批准由林业部颁布《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它是中国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管理方面的第一部法规。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于1995年第四季度开始试点,1996年全面实施,主要在9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云南西双版纳、江西鄱阳湖、福建武夷山、陕西秦岭的佛坪、周至、朱脊梁、太白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中国政府相继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组织。

在自然保护区中,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贵州梵净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博格达峰、锡林郭勒、云南西双版纳、鼎湖山、盐城、茂兰、天目山12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青海1鸟岛、海南东寨港6处保护区被列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国际重要水禽湿地。

1996年8月2日,东亚及南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有效管理研讨会在四川九寨沟召开,会议总结和推广了九寨沟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经验。九寨沟集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效益并存的管理经验受到世界环保界的广泛关注,九寨沟成为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典范。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达79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18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19%,自然保护区专职管理人员1.5万人。

2.关注“生态环境脆弱带”

我国整个地势以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为核心,自东向西逐级下降,宽广的大陆架与太平洋的大洋盆地相衔接。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不仅有雄伟广袤的高原,纵横绵延的高山,茫茫无垠的沙漠,更有极目千里的盆地、平原、草原,以及岗峦起伏的低山和丘陵,各种地形既相互交错,又井然有序。

我国的地理位置处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南北纵跨纬度60多度,总的热量趋势是自南而北递减,湿度则由西北至东南渐增。从北到南有5个不同的热量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由东南向西北则出现湿润一半湿润一半干旱一干旱4个不同的水分生态区。

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里,不仅具有气候方面的差异,同时在土壤类型和动植物组成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别。这些过渡地区和水分生态区交叉点在人为的干预下最易演变成为“生态环境脆弱带”。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空间范围和脆弱程度,在全球都有明显的增长。生态环境脆弱带可定义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或能量体系、或结构体系、或功能体系)之间所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两边延伸的“过渡带”。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带的脆弱程度以及发生的频度,是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带主要有:

(1)森林边缘带。由于森林边缘所承受的环境应力及社会经济应力不同于森林内部,亦不同于非林地的自然环境,因此该边缘带的形态及演化,常常是生态环境质量评定的敏感点。

(2)水陆交界带。由于液相物质与固相物质的互相交接,出现了一个既不同于水体,也不同于土体的特殊过渡地带,其受力方式及强度,以及频繁的侵蚀与堆积等使得这一交界带呈现不稳定的特征。

(3)干湿交替带。从比较湿润向比较干燥变化的过渡地带。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热量、水分平衡的状况及其组合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与此相应的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地表景观等,均具有脆弱程度较高的特点。

(4)沙漠边缘带。沙漠内部与非沙漠农牧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它的移动和变换,反映了各种综合作用的共同结果。

(5)城乡交接带。从城市向农村的过渡带。由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供需关系、物质能量交换水平、生活水准、社会心理等因素,使得这一过渡带的时空变化,总是表现着十分迅速和不稳定的特征。

(6)农牧交错带。由于生产条件、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目标的不同,在农业地区和牧业地区的衔接处,形成了一个过渡的交叉带。在这个过渡带中,由于人类对牧草地力的过度开发,形成了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前提。

(7)梯度联结带。主要由于重力梯度(高度)、浓度梯度、硬度梯度(抗侵蚀能力)等的明显存在,产生了在侵蚀速率、坡面形态变化等的过渡区,它们在生态环境的系统稳定性上,显得十分脆弱。

3.值得推广的“草海”环保路

当珍稀野生植物禁采、国家划出保护区后,以其赖以为生的贫困山民问道国家保护植物,那么谁来保护我们?一个对自己能不能生活下去都没有信心的人,去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这究竟有多大可能?在这种条件下,为养家糊口而导致的毁林开荒、乱捕滥猎又怎能禁止得住呢?

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中,始终存在着自然保护与农民生活之间的矛盾。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最大障碍。

几年前,面对在保护区内居住的近两万贫困农民,贵州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把扶贫引进自然保护之中,强调村寨经济与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通过帮助农民转产脱贫,明显减轻了人为经济活动对整个草海生态环境的压力。得到扶持的农民从此变对立为合作,如今已成为保护草海的重要力量。草海是贵州高原最大的淡水湖,光能资源丰富,水中浮游动植物和水生高等植物繁多,为鱼类、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是我国特产黑颈鹤等数十种珍稀鸟类越冬的重要栖息地,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随着保护区的发展,乡民与禽鸟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日渐尖锐。

1985年,草海自然保护区成立。管理处的20多名工作人员;旋即投入繁重的宣传教育、保护管理等多项工作。几年辛劳下:来,滥杀鸟类之风大为收敛,但制止不了农民毁林开荒、开垦沼泽、滥捕鱼类的行为。尤其是每年的禁渔期,恰是农民青黄不接饥荒之时,面对捕鱼的禁令,农民们甚至组织起来反抗。很长一段时间,保护区的20多名工作人员和两万多农民,就一直处于管理与反管理、保护与破坏的拉锯状态之中,这令草海的管理者不得不深思:要唤起这些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村民的环保意识,管理者到底还应该做些什么?

如何化解人与鸟的矛盾?1993年在贵州省环保局、草海保护区管理处、国际渐进组织和国际鹤类基金组织的共同磋商下,“村寨发展计划”开始实施。“村寨发展计划”一方面利用小额赠款有条件地帮助最贫困的农户;另一方面利用有限的资金,通过有效的管理,方便村民借贷,扶持村民生产自救。

其执行方式为:选择贫困村民3~5人组成一个渐进小组;

渐进小组成员进行项目选择,通过培训后填写事业计划书,即可得到无偿赠款50美元;然后从事生产经营达到1000个工作小时以上,产生利润并按时填写事业报告书者视为成功小组,再赠50美元,其中25美元用作发展小组事业,25美元作为村寨发展信用基金。按照有关协定,每成功发展一个渐进小组,国际鹤类基金会和国家分别配套给100美元、33美元赠款作村寨发展信用基金。4年来草海周边已组成400个渐进小组,成功率达99%,累计获村寨发展信用基金62568美元,折合人民币50.68万元。这些基金不仅解决了农民在转产中的燃眉之急,而且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催化剂,使不少人家走上富裕之路。

在扶持村民的同时,“村寨发展计划”要求农民对草海恪尽保护义务。村民必须接受以下培训: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什么要保护鹤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大家在保护区内不应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村民必须履行每人每年种树10棵或栽活芦春花100棵以及阻止和举报破坏草海资源的行为等义务。科学监测表明:这几年草海的水生植物、浮游植物逐渐增多,每年到此越冬的候鸟多达10余万只,其中近30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世界上仅存的1000只黑颈鹤,有半数每年来到草海,草海成为世界最佳湖泊观赏鸟区。

草海在保护中引进扶贫,走出了一条适合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突出了自然保护与村寨经济的协调,强调了农民在保护中的地位。

4.加强湿地保护

湿地系指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通过蒸发水分一降雨一贮藏降水这一良性循环,对气候具有极大的调节作用。湿地像一个巨大的过滤器,对污水具有极好的过滤、解毒作用,因此人们将其称为“地球的肾”。

我国湿地总面积超过6000万公顷,内陆湿地有高等植物1540余种,高等动物约1500种,其中水禽约300种,并有许多为中国特有种和世界性的珍稀濒危种。1992年7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152处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中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青海鸟岛、海南枣寨港、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香港米埔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效地保护了中国湿地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

5.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8%,但分布地区却占全国面积的50%~60%。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大部分处于热带和水分生态区的交叉点,极易成为“生态环境脆弱带”。

从东北地区到大西南的爱珲一腾冲线两侧,是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呈带状分布的过渡区。也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突出,形成了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蚀沙化严重区。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草场退化、沙化面积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发展,西部阿拉善地区的沙生暴日益严重并逐年向南推移。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区,包括内蒙、宁夏、陇东及河西部分地区,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近年来,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植被破坏日趋严重。晋陕蒙接壤地区历史上曾是林木茂密、水草丰美的地区。经过历代大规模的开垦和长期战争的破坏,到20世纪初这里植被破坏已相当严重,导致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特别是近些年在能源开发建设中忽视了环境保护,使生态破坏非常严重。广西、云南等省区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高原,山多地少,土层瘠薄,土壤极易流失。这里居住着2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为生存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使植被受到破坏,沙化速度加快。

生活在川滇两省横断山脉的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耕地不足,不得不在坡度20度以上的陡坡地段垦种。雨季降水量大,岩石疏松,造成滑坡、泥石流灾害。在川西北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高山峡谷区25度以上的坡地占耕地的47%。由于坡耕地多,坡度大,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