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的持续走高已经超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承受的极限,高房价并不是贫富分化造成的,但是高房价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也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可以说高房价是整个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缩影。解决好高房价问题,不仅仅需要对房地产市场动手术,还需要配合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处理好这个问题很关键,但也很难。关键在于:未来,政府如何保证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有个电视剧大家都看过,叫《蜗居》,文艺作品比较夸张,但房子的确是当今很多社会症结的集中反映,正因如此,“房市”才最为关键。连温总理都知道这个电视剧,可是某些开发商却不知道,被扔了鞋才去看,不扔你,你说扔谁?中国有句古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朝杜甫写的。当时是公元761年,今天是公元2010年,过了1 249年,杜大爷的理想还没实现,他估计一定很郁闷。究竟是什么让房价涨得这么快?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最直接的因素,那就是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膨胀?不是说CPI上涨、菜价上涨、绿豆价格上涨才叫通货膨胀。
只要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CPI,那只是一个指标,但是实际上房价的迅猛上涨、资源价格的迅猛上涨,都是通货膨胀的反映。中国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中国的“热钱”太多了。因为热钱不好定义,也不好审查,央行、外管局基本没有数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关于热钱是这样定义的: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热钱(游资)。有一位社科院的专家曾经作过这样的统计: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累计热钱流入8 211亿美元,约占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54%。现在中国的热钱究竟有多少?保守估计,应该不下于1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热钱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呢?按说中国本来资本账户并不开放,热钱不是很容易流入中国,但是既然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热钱自然就会想尽各种方法进来。当年的马其顿防线何其坚固,德国根本就没当回事。第一个渠道是通过正常机构投资。
比如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FDI(国际直接投资)这种形式,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个渠道是个很“明”的渠道,很多时候越“明”却越不易受到重视。这些投资渠道大概分为5小类:A独资投资。比如:据资料显示,2003年,摩根士丹利开始对中国房地产投资,以后不断加大,2004年正式成立摩根士丹利资产服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到2006年摩根已在中国房地产业投资30亿美元。2003年到2006年,摩根房地产基金在中国投入股本资金呈现每年三倍的增长。B收购中国房地产公司。外资除依靠自有资本投资房地产外,还借用境外金融机构和股东贷款的方式,用于开发我国房地产项目。其中最典型的是控股开发,即外资通过收购境内房地产企业股份(多是项目公司)的方式,直接参股房地产公司。一般情况下,在合作开发方式中,海外房地产基金一般是与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合资成立项目公司,通常海外房地产基金投资75%~95%的资金,国内开发商以各种方式出资5%~25%。另外,外资还涉足我国二手房市场。如顺驰(中国)不动产、21世纪中国不动产、上房销售集团都有外资参与。
这种涉足在交易量颇高的二手房市场,也斩获颇多。C直接购买房屋。2006年,有美国资金背景的基金“协和建设”收购位于上海卢湾区的盛捷服务公寓住宅,大粮商嘉吉集团在南汇区买了24栋别墅,美国高盛以7 000万美元买下虹汇桥花苑酒店式公寓,来自中东的神秘资金通过美资背景的基汇资本,以6亿元总价,整体收购了上海卢湾区的高档住宅“翠湖天地御苑”18号楼共103个单元,麦格力物业投资银行收购卢湾区的城市公寓,摩根士丹利以7亿元总价分两次收购浦东陆家嘴4幢公寓,新加坡浩国集团在上海开发淮海晶华苑,60%的购房者是美籍华人。D除此之外,还有债务投资和股权投资,以这两种“暗度陈仓”式进入中国房地产的海外资金,规模更为庞大。中国房地产公司在香港上市,或者发行可转债,外商借道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公司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而且这种方式变现能力更高。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的大股东名单里,都有外资的身影。
同时,外资还通过参股中资银行、参股中资证券公司、参股中资保险公司、参股中资信托公司、参股中资央企等各种渠道,间接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这些渠道都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实现较为快速的变现能力。比如银行资本金的扩大,就无疑增加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银行储备金额度的提高,变相就增加了更多的贷款投放,而这些贷款很大一部分将流入房地产市场。另外,一些不能上市或不愿上市的房企,还在努力寻求其他融资渠道。例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长足发展,2004年筹集资金110亿元,比2003年增长近一倍,2005年上半年融资64亿元,2005年底更有人预言,今后几年将有1 600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上市;私募基金也暗流涌动,首创、万通、华远等都在积极运作;万科于2005年中与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签约组建了合资公司;中海地产于2005年向境外发行了3亿美元债券(7年期)。E除去上述房地产投资之外,中国境内的QFII额度也在增加,可以直接进入股市炒作,在每一次股市下跌时,都会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扩大资金额度。
2007年,QFII额度就达到300亿美元,到2010年5月,中国共批准QFII共计96家,总额也有很大增加。第二个渠道就是贸易作假。中国的对外贸易企业都有买卖外汇的配额,但是配额这东西很难管得住,低报进口、高报出口就是一个热钱流入的很简单的方法;另外,通过预收货款和延迟付款等方式也可以将资金截留在国内。海关总署发布的2010年1至5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显示,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 439.9亿美元,增长48.4%。其中出口1 317.6亿美元,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进口1 122.3亿美元,增长48.3%,其中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1 774.9亿美元,增长37.4%。在经济遭到如此巨大打击之下,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依然保持了这么迅猛的增速,不能不令人佩服。佩服之余却也有另一种担心:在欧债危机暴露之后,资金撤出欧元市场,除了进入美元市场之外,也有一部分热钱涌入了东南亚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国家就是中国,对此应该提高警惕。想当初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欧元贬值,资本被逼逃离欧洲,进入东南亚,炒作股市、楼市造成的。
第三个渠道就是借道某些慈善捐助基金。这也是热钱流入的一个渠道,这种无偿捐助进来之后,真正用于老少边穷地区建设的没多少,只是个幌子,其中很大一块都流入了房地产之中。第四个渠道就是地下钱庄。通过地下钱庄的货币交易,流入中国。这种渠道具体有多少,几乎无法获得详细的资料,如果这些资金不存入政府控制的银行,其数据都无法知晓。第五个渠道就是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以学习为名,进行私人投资。所以,中国的资本项目管制漏洞太多了。资本像水一样,无孔不入,这么多漏洞,自然防不胜防。投机获利向来是低买高卖,这是最根本的原则。热钱看好了人民币要升值,就要进入中国,缓慢升值带来的利润才多少,根本不值得一提,热钱进来就是要投机赚钱。热钱会不会进入生产流域呢?打死也不会,热钱就是买空卖空,投机取利,谁会跟你搞实业?热钱进入中国之后,一定会像当年在日本干的一样,推高股市和房市,爆炒之后再离开。2006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8,而2006~2007年,正经历了中国股市自建立之日起最大的牛市。2007年1月,股市见顶之后,在2008~2009年,又经历了房地产最大的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