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创新之道
63806400000009

第9章 戴淑清发明自动织袜机

戴淑清小的时候,看到古装戏里演员穿着用白布缝制的袜子,感到很奇怪,问妈妈:“他为啥不穿像我们这样的袜子?用布缝的多难看呀!”妈妈告诉她:“几百年前,做袜子的机器也没有。如果他们穿上现代袜子,那才叫笑话呢!”

四五十年前,织袜子的机器虽然有了,但是,一只能穿上脚的袜子,要经过很多工序才能织出来。单单织袜子的机器就有三部:第一部做袜口罗纹;第二部织袜身、袜头;第三部缝袜头。而后,还要经过染整或印花,整理包装才能出厂。

这时,青年戴淑清正在纺织大学读书。到工厂实习时,她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了解袜子的整个生产过程。

原来用机器织袜子,手工操作仍不少。例如织袜身、袜头,得把第一部机器织成的袜口罗纹,一个眼子一个眼子套到第二部机器上;缝袜头时,又得把第二部机器织成的仍然是开口的袜头,一个线圈一个线圈地套在第三部机器上。

戴淑清亲手在机器上学习缝袜头。那袜子越薄,线圈越小,要把一个个毫米大小的一排线圈,套到机器的一只只针钩上,一个也不能漏,否则,这只袜子就是次品。一天劳动下来,她累得头昏眼花,腰酸手痛真不好受,深深体会到工人师傅的劳动强度高。她想,如果把这三部机器并成一部,这边纱线进去,那边完整的袜子出来,有多好啊!

尽管有人说她是异想天开,但她认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1961年,戴淑清大学毕业,被分配在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工作。首先完成了领导安排的“高机号圆袜机”的科研任务。这是一种过去只能依靠进口的,编织玻璃丝长统袜的机器。通过这一实践,她基本掌握了袜机知识和科研方法。于是,她脑子里又浮现出“纱线进去,袜子出来”的憧憬,好像这种自动的织袜机在向她招手!

她再也坐不住了,当即利用下一个科研立项调研的机会,向领导汇报了她的设想,写出“全自动单程织袜机”的科研立项报告,得到了领导的批准。

当一个人得知可以实现自己多年梦想事业的时候。该会迸发出多大热情!她开始放手大干起来。

戴淑清知道,要完成一项复杂的科研任务,单凭自己一个人的热情是不够的。她积极争取有关单位领导同意,会同在袜厂工作的同学、有经验的工人师傅组成三结合攻关小组。她还一头钻进图书馆、情报所,检索世界有关最新资料,归纳整理,提供小组参考。

于是,自动织袜机的创制便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方案构思和结构设计。好像把三部机器的功能结合起来就可以了,其实没那么简单。例如缝袜头,要把一半的线圈反转到另一半,手工做起来方便,而用机器仿生就困难得多。

接着是制作。它不仅机械复杂,制造加工的工作量大,而且机件细小、形状特殊。如机器上要用细小针钩控制一只只小到一毫米左右的线圈,并将线圈与线圈缝合起来;为了加工如此小的零件和织针,戴淑清跑遍了全上海所有制针厂,均遭拒绝。当时又不可能到国外去联系。好比科研工作遇到了绝境,怎么办?戴淑清召集小组同志开会,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并一同研究解决办法。大家分析有几个厂通过努力或许能达到要求,便多次深入去做工作。他们一方面向厂领导讲明此项加工任务的重要性;一方面到车间,向工人师傅请教,和他们一起讨论。终于以苦口婆心换来了工人师傅乐意参与攻关。

普通一根织针在制针厂生产,要30多道工序,如今加工这些新型的织针工序就要复杂了。他们采用跟班研究的方式,一道一道工序克服困难。就这样凭着他们的钻劲、磨劲,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完成了全部零件加工任务。

最后是新机器的调试。这好比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大家的信心更足了。但这时出现的问题更多。织一只袜子,各部位的机件动作有几百个,在时间上、尺寸位置上都要准确,有一个动作不到位就不行。戴淑清风趣地说:“我们搞科研、做工程,与同学读书考试不一样。学生100道题做对90道,得90分,还是优。而我们不行。譬如调试一部机器,哪怕99个动作做对了,只有一个动作不到位,差之毫厘,也只能得零分。可是当你付出的艰辛劳动取得成功的时候,都是比考上十个100分还要高兴!”

当时的历史条件,还给他们的科研工作增添了特殊的困难:正当创制新机器紧张进行的时候,“文革”开始了。戴淑清他们白天搞科研,晚上还要参加运动,直到很晚才回家。戴淑清已是三岁孩子的妈妈了。起初她与爱人商量,孩子接送托儿所的事让爱人分担。以后爱人又得去“五七”干校。这时,如果不搞科研,人是轻松了,可事业中断了!戴淑清想:“我们的事业为了未来,带好孩子也为了未来,两者一个都不能放弃!一定要把科研工作坚持下去!”在这段最艰难的时候,她一早将小孩送托儿所,还未开门就放在校门口,嘱咐几声“孩子乖,听话”便含着眼泪转身赶去上班。下班时又急忙赶回来接好孩子,晚上再带着孩子去单位参加运动,结束后再赶回家。常常每天从上海的西、南、东三个角往返两个来回,疲惫不堪。就这样,硬是使科研工作坚持下来。眼看着新型袜机“这边纱线进去,那边整个袜子出来”的多年梦想一旦实现,戴淑清止不住内心的激动。

戴淑清退休前是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的院长,为我国的针织技术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她得到的荣誉称号达20多项,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就有10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