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与达·芬奇齐名的艺术大师,他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家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于1475年3月6日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山城小镇卡普莱斯。他的父亲是这个小镇的行政长官。米开朗基罗自幼喜欢雕刻,父亲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将他送到佛罗伦萨美术大师基兰达约门下学画。
1489年的一天,基兰达约带领着他的两个高徒来到佛罗伦萨最高统治者罗伦索的府第。罗伦索被人们称为文化保护神,他的府第里是当时人文主义学者、诗人、艺术家和社会名流荟萃的地方。罗伦索听说基兰达约手下有两个好徒弟,便向他索取。基兰达约慑于罗伦索的势力,无奈只好把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徒弟送来了。其中一个徒弟就是米开朗琪罗。
在罗伦索府里,米开朗琪罗真是大开了眼界。这里藏有丰富的古代雕塑遗物和艺术珍品,还有大雕刻家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尔托尔多做他的老师,帮助他理解古代艺术作品的精髓,指导他研究意大利现实主义大师们的杰作。
罗伦索对米开朗琪罗的才能很器重,他发现这位天才少年日后会有不凡的业绩。在罗伦索的支持下,米开朗琪罗的技艺不断提高,视野更开阔了。
1494年秋天,法国国王率军入侵意大利,逼近佛罗伦萨。米开朗琪罗只好离开家乡,到外地去谋生。待他回到家乡时,教皇联合佛罗伦萨旧贵族排挤积极进行宗教改革的主教萨伏那洛拉,并把他处以火刑,骨灰扔到河里。
这一殉道事件深深地震动了米开朗琪罗。他感到萨伏那洛拉领导的打击富豪贵族的运动是正确的,他提倡的真诚朴素的道德也是崇高的,他是一个同情人民群众的殉道者。于是,米开朗琪罗开始创作《哀悼基督》。他要把对萨伏那洛拉的深切悼念倾注到这个作品里。这个作品是依据《圣经》故事,表现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来后,圣母玛利娅抱起儿子尸体时悲痛与哀悼的情景。
不久,作品问世了:头披长巾的圣母端坐着,裸体、遍体伤痕的基督安详地躺在她的膝上。米开朗基罗认为,作为圣母,看到自己的儿子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走完了自己的旅程,虽然她的内心是非常悲痛的,但不应捶胸顿足地痛哭,而是把悲痛埋藏在心里。于是,他把圣母雕塑得异常平静,低垂的眼帘使人感到丧子之痛正在何等残酷地折磨着一个母亲。略向后面伸开的左手,表现了玛利娅万箭穿心般的难言之苦。
这一作品完成后,立刻引起了轰动。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人们开始关注这个年轻的米开朗琪罗,关注着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轨迹。刚迷上画画时,米开朗琪罗特别喜爱画人像。当时,意大利出土了许多古希腊时的艺术雕刻人像,把人体的健美刻画得非常形象,这给米开朗琪罗以很大的启发。
《圣经》上大卫的故事吸引了米开朗琪罗,他决定创作大卫的雕像。他一反宗教上的传统,把大卫雕刻成一个全身肌肉健壮的青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克敌制胜的决心。
创作这座雕像,米开朗琪罗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大卫》雕像上完美的艺术表现力,使米开朗琪罗获得了极大荣誉。在作品完成的第二年春天,佛罗伦萨的大艺术家委员会决定把它竖立在一座宫殿的前面,作为保卫这座美丽城市的英雄象征。
艺术上的成功,更加激发了米开朗琪罗的创作热情。接着,他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和气魄,历时四年,在罗马西斯廷教堂高高的天花板上,独立完成了巨幅天顶画《创世纪》。
1516年,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出雕像《摩西》,借以反抗西班牙军队对意大利的占领。几年后,西班牙与罗马教皇相勾结,向佛罗伦萨共和国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在保卫佛罗伦萨的战役中,米开朗琪罗负责城市的保卫工作,管理和加固城防工事。结果,佛罗伦萨战败,米开朗琪罗受到种种屈辱,甚至被统治者派去雕刻坟墓。后来,他逃亡到国外。
待米开朗琪罗回国时,罗马教皇强迫他走进西斯廷教堂,要他就在天顶画《创世纪》下,再制作一幅大型壁画。米开朗琪罗被逼无奈,只好天天画。整整画了七年,画出了一幅高10米,宽9米,有二百多个人物的气势雄浑的壁画。这就是著名的《最后的审判》。
画完成后,他挥手走出了教堂。教皇信步走到这幅巨画面前一看,气得勃然大怒,立刻派人把米开朗琪罗抓了回来。
教皇对米开朗琪说:“你现在就要将这幅画给我全部涂掉。”
“不行!”米开朗琪罗不予理睬。
“要不,你对这幅作重大的修改。”
“这是为什么?”
“因为你亵渎了神明!”
教皇为什么发火呢?因为米开朗琪罗故意在画中将耶稣表现得非常狂暴,他的母亲玛利亚神情麻木,似乎铁石心肠。画中的所有人物都是全身****,一丝不挂。很明显,米开朗琪罗将教会奉若神明的耶稣和圣母化作全身一丝不挂的凶煞恶神,意在影射教皇和他那帮为非作歹的教士。他作这幅画之前,已有思想准备:可能坐牢或者被驱逐出境。
教皇见米开朗琪罗骨头太硬,只好硬着头皮另找一个画家来改画。那位画家花了近一年时间,才给众神“穿”上遮羞布。
硬汉米开朗琪罗活到了89岁。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生前参与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加必多利广场的建筑群,在他逝世后拔地而起。米开朗琪罗的精湛作品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艺术达到的高峰,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