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江
要用一句话介绍赵越是件很困难的事。他是江南人,却以歌唱黄河黄土著称;他是诗人,却获得政府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的词作奖;他给名满天下的黄河歌舞三部曲(《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写词撰稿,但下工夫最大的却是总体策划;他不是搞电视的,但他参与主创的作品却八次获得国家电视文艺“星光奖”;他不唱歌作曲,却当选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四面出击,八方获胜;深居简出,声誉鹊起,他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展纸落笔却气势如虹。
一
赵越,祖籍湖南桃源。四岁启蒙,就在沅江之畔的乡村小镇辗转求学。伴随他的是湘西奇险的山水,质朴强悍的民风,炉火旁的谣曲,沅江上的号子,武侠小说,绿林传奇,也有唐诗宋词和冰心、巴金、沈从文的美文。十岁时他离开湘西,随学校出沅江过洞庭,沿长江西下,回到出生地南京。继而,又去了济南、长沙、北京……他先后当过中学教师,话剧演员,报社记者。1958年他来到山西,从此再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离开过高原。高原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把他的生命托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
在中国北部,山西就像一个高高的城堡。吕梁山太行山横亘东西,汾河蜿蜒,黄河奔涌,那气势和风貌便在浑厚中生发出了撼人的力量。年轻的赵越天性中的乐观和诗的激情,便为这片广袤雄浑的土地唤醒,于是人们便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了他的处女作《黄河夜渡》。这首诗初露了赵越的锋芒,并且宿命般地把赵越与黄河与黄河人连在了一起。
作为一家群众文化刊物的编辑,赵越的足迹曾印刻在山西的许多农村,他结交了许多农民朋友和业余作者(其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扬名全省的作家诗人),后来作为一名插队干部,他在滹沱河畔又组织了山西的第一个农民诗社,办起了名扬全国的“宏道诗画”,出版了《宏道诗选》。正是多年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使他在二十多年之后,成为山西文艺史上一次歌舞高峰状态的主唱者之一。
1987年至1990年,是山西文艺史上极为辉煌的三年。一向寂寞的山西省歌舞剧院一下子拿出了两台大型歌舞晚会《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征服了山西,征服了全国,征服了东南亚。人们在惊喜地发现山西黄河歌舞的同时,也发现了那让人心花怒放扼腕击节的歌词和歌词作者——赵越。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亲不过我这水来爱不过我这山;
厚不过这黄土高不过我这塬,
美不过我这羊肚子毛巾三道道蓝。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赵越为《黄河儿女情》和《黄河一方土》写了19首歌词,首首质朴清新,优美率真。1992年中央文化部把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授予赵越。
功成名就之后,赵越和他的合作者们锲而不舍,几经艰辛,又在《黄河儿女情》创作演出十周年之际,推出了又一部大作——舞蹈诗剧《黄河水长流》。其场面的恢弘、形式的壮美,思想的厚重,令许多京城专家赞叹不已。《山西日报》以空前的版面,刊登消息、座谈会纪要、剧照和评论员文章,盛赞此剧为“黄钟大吕”“震撼人心”。人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赵越——《黄河水长流》的总策划与总撰稿,又一次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这条河的激情与热爱,感受着他对土地、生命的热切赞美与回报——
黄河里有水黄河里流,
长长的流水不断头。
阳婆婆升起月婆婆落,
一辈人留下一辈人的歌。
——《黄河里有水黄河里流》
30多年间,吹打高原人的风沙吹打着赵越,温暖高原人的土窑温暖着赵越,伴随高原人的民歌伴随着赵越。他已经属于北方了。这里的高原深沟,大河巨浪,朔风劲草和男人头上的羊肚子毛巾,女子辫梢的野花红绳都是赵越生命和艺术中最浓烈的血汁。没有了他们就没有今天的赵越;没有赵越,他们也就失去了一位张扬灵性的卓越的歌者。
三
赵越属于山西,也属于全国。近几年他的才华情思飞扬南北。去北京,为亚运会的《北京之夏》撰稿,去东海,为舰艇战士讴歌《海魂衫》;去大连,为国际服装节文艺晚会策划与作词;去南国,为蛇口特区盛典策划撰稿作词;去西北,为中国艺术节重点节目《西出阳关》策划撰稿……几年来由他参与主创的各种文艺晚会不下几十台。1979年至今,他发表的各种题材的歌词400余首,其中引人注目的佳品甚多。但我仍固执地认为,他最有光彩的作品,仍是关于黄河和黄土地的。那些像黄河一样激越火爆,像黄土一样质朴厚重的词句,让人感到的不仅是智慧、才气,而是来自生命并与生命共振的一种和谐、深厚、阔大与强健。
《黄河水长流》演出成功后,赵越又销声匿迹了——原来他去了晋北的一个小村,为中央电视台旋转舞台的黄河系列山西集《一方水土一方人》潜心创作。他参与了这台节目的策划,并担任撰稿和全部歌词的写作。
于是,我们又读到了这样深情又这样大气的歌词:《大槐树》
走千里走万里我回头望,
大槐树下站着我的故乡。
三百年五百年一辈辈人唱,
唱不尽的思念比路更长。
啁,故乡的大槐树,
大槐树的故乡!
树连着血脉根连着筋,
真魂魂总绕在你的身旁……
黄河是流不完的,黄河黄土地的歌也是写不尽的——赵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