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年近六旬了,母亲的早逝让他的晚年生涯多了些许遗憾。我们兄妹俩平日里忙生活、跑支离破碎的婚姻爱情,只是繁忙之余才例行公事般地一个电话过去,刻意地嘘寒问暖。
父亲年轻时候帅地一塌糊涂的,口才好,晚年由于孤独,一个人躲到乡下躲清静,主要是躲避媒体的纠缠,父亲年轻时候是一位资深的媒体人氏,他收徒万千,却总是让手机处于关闭状态。
不知有某个时刻起,突然间发现父亲语拙起来,电话打多了,并不特意地在意这样的事实,只是与妹妹通电话时,心细如丝的她在那头哽咽道:爸是不是老了?
爸没有老,老龄化社会趋势才刚刚开始,六十岁的人,怎么能老呢?自己的身后事未料理好,不能为儿女们增加过多的负担,怎么能老呢?这是父亲以前电话中的铮铮誓言。
不知从何时起,他的话语谨慎起来,是腼腆回归?还是羞涩降临,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糟糕的心情,不开玩笑了,玩笑让风吹走了,不说笑话了,努力琢磨着每一个字眼,却总是认真地吞吐出来。
没有子女会在意父亲这样的变化?但一经发现后,便后悔不迭。
父亲确实有病了,时光却拖泥带水了半年后才发现,语拙、笨腮,冷漠无助,医生告诉我们这种病症,最后下了通牒:典型的“阿尔梅茨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
幸好是前期,但病毒一旦迈开了腿与脚,便会肆无忌惮地侵略,不管你有多么地爱对方,更不会顾忌你如海般如月般的款款深情。
父亲如年轻时候一样坚强,从未叫过痛,每天努力地配合着医生,念自己喜欢的字,不让自己的思维停滞下来,他想活下来,因为他说过,他的事情尚未处理结束。
上天佑人。父亲挺了过来,但仍然有后遗症,不放心,便雇了个年迈的大妈过来伺候他的起居,大妈平易近人,老伴早亡,喜欢做父亲爱吃的面条。
三天两头地往家里跑,几百公里折腾,晚上需要加班整理白天没有做完的工作,城市人平时又缺少锻炼,一周时间,我便病倒了,妹妹那边也因为官司缠身,回家的打算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每天只能勉强支撑起自己憔悴的身体打电话给父亲。
电话总是大妈先接,无可无不可的,告诉我们父亲的变化,能站起来了,吐字如何清楚,能念报纸了,也可以说“我爱你了”。
最后一句话信誓旦旦的,让我的心中挺不是滋味,父亲一辈子没有给母亲说过这几个字,到老了,竟然随便在一个女人面前吐露了心扉。
不能不在意父亲的诡秘举动了,有病也得回家观察端倪。家中有家的感觉了,温暖,不潮湿,有女人味的家庭才叫家庭。我与妹妹对视着,心中一种说不出来的痛楚。
父亲的确进步了,与时俱进地那种感觉,说起话来恢复了功力,念报纸时,谈笑风生。我却喜不起来,因为他的眼神,看大妈的眼神,一会儿交待着这事,一会儿说着购置墓地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妹妹撅起嘴,问我:“爸好起来了,我却一点儿也不高兴,难不成爸想招个后妈进门?”
我宽慰她:“爸有自己的自由权,老年人再婚不是不可以,只是,我也觉得别扭。”
母亲从小教我们传统,不变化无常,母亲临走时,父亲也说过会孤独后半生,以换取对母亲的愧疚,怎么说变就变了。
顺其自然吧。
父亲却电话过来,咨询我们买房子的事情,一买还两套,我的天呀,老头子有多少存折?
又问我们城里的墓地价格,买两个,还让我们带这带那的回家。
我郁闷地与妹妹电话,妹妹说道:“与爸谈谈吧,看他什么态度?”
家里布置地花枝招盏的,挺有喜气的那种,院子里到处是花,仿佛有人将春天从天宫一下挪进了人间。
见大妈不在,我们郑重其事:“爸,您与大妈关系发展怎样了?”
我开门见山,年轻时候谈恋爱也是如此,不想拖沓冗长。
“挺好呀,说什么呢?我们在准备各自的后事呢?你看,两个墓地,省得我们操心,两套房的首付,已经交好了,我答应过你妹妹一套房子的,你已经有了,另外一套,是你大妈给她儿子准备的,她儿子至今仍然住在80平方的蜗居中。
这些花,这些枝叶,先晒上,等到我们走了,有用处。”
我的眼前有些酸痛,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大妈走了进来,见我们在,想退避三舍,父亲却拦住了她:
“解释解释吧,我们的境遇一样,你看,你儿子以为我们俩相好了,我的儿女也认为如此,太逗了。”
大妈的脸通红:“两娃子别笑话我们,我在照顾他病中间,与他觉得说得来,是友谊,我们互相帮忙准备好身后的事情,都六十多岁了,只是想走后,不想让儿女们为我们再操心。”
所有的自私与虚伪瞬间凋零成河成海成泪,我与妹妹轰然跪在父亲面前。误会、弯曲,是天下儿女对父母的逻辑,父母的风吹草动总会幻化成一种人为的力量,让你的神经麻木不仁。
我的病虽然好了,随时都有可能走?高血压、心脏不好;你大妈与我一样,我们兄妹相称,没有什么不好的。父亲最后一句话说地有些笨拙,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及力掩饰内心的恐慌,及力解释恐怕剪不断、理还乱。
回城的路上,妹妹一直在哭,捶自己的腿说太自私,我的眼眶也是****一片。
父母的爱无止无境,无停无滞,不仅延伸到生前,更扩展至身后事,而天下所有的儿女们,都是平心静气、额手相庆般地享受着这种人间天伦,毫无知觉,毫发无损。
趁父母健在,好好地爱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