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6463300000010

第10章 礼仪民俗:别有风韵在民间(3)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并且有些家庭把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此时叫“春贴纸”。从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以看出当时题“桃符”的盛况。“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归功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广。因他好排场好热闹,且一度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于是在一年的除夕前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还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甚至趁兴亲笔题联,如题大官陶安:“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另题一平民屠户:“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自此后春联就在广大的农村和城镇普遍盛行起来,这样春节张贴春联,就取代了过去挂桃符的习俗。

趣味链接:门神的由来

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一棵高大的桃树下面,他们的任务便是,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用芦苇做的绳子把恶鬼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以神荼、郁垒为守护神,在仙木即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左神荼、右郁垒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求得平安。

“除夕”的来历你知道吗?

民间认为来自一个传说,其中有个版本是这样:从前有个凶恶的深山怪兽叫夕,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它每到一个时间便出来祸害百姓,很有规律。因此,各处的村民们每到这个时间都要齐心协力地使用各种方法和夕斗争。

有一次夕又要出来了,村民们早早吃了晚饭,聚集在一起,在村口点起篝火等待夕的出现,准备齐心协力与夕搏斗。到了午夜夕向村里冲来,村民们急忙拿着各种棍棒和农具迎战夕,激斗中篝火的火苗呼呼地落在了村头的竹林里,大片的竹子燃着了,一片红色的火光把天空映得通红,伴着噼里啪啦的剧烈响声,不想这一景象,竟然把夕吓跑了。

当夕又出现的时候,村民们便在村头纷纷点起竹子架起的篝火。每次夕一见此状,又仓皇地逃跑了。就这样,人们逐渐发现“夕”最惧怕红色、火光和噼啪的竹爆声。

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便称为除夕了。

趣味链接:关于“压岁钱”的来历及传说

古时候,有种小妖叫“祟”(“祟”与“岁”谐音),大年三十晚上会出来用手摸着熟睡孩子的头,孩子吓哭后,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让孩子睡觉,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到了这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逗孩子玩。孩子累得睡着了,他们只得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祈求平安,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祟”来了,阴风吹灭了灯火,它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几道闪光,“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过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我们一般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南朝梁代宗懔着《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文字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既为了煮食取暖,又可以防止野兽侵袭。但是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发现了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离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山臊”是能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为了驱赶“山臊”,放鞭炮的习俗流传至今!

趣味链接:放爆竹的民间传说

中国人过年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这是怎么来的?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民间有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有一户人家,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后来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其中就有放鞭炮,并且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古人是如何进行拜年的呢?

拜年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直至今日仍然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意与现在不同,特指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便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则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彼此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家里拜年后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于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可见,古人的拜年也是多种多样的!

趣味链接:古代的贺年卡“名刺”、“名谒”

古代文人、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甚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无须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着名刺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画家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及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你知道“走马灯”习俗吗?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民间风俗要挂花灯,走马灯为其中一种。走马灯又叫串马灯、跑马灯,由毛竹编织成马头、马尾,系在身上糊上颜色鲜艳的纸,现已换由丝绸取代。其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即可。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辐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

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代就已经有了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元代谢宗可咏“走马灯”,诗云:“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更忆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华明。”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的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趣味链接:王安石对“走马灯”联

据说王安石23岁那年进京赶考,元宵节晚上上街闲逛,一户马员外门前的走马灯上出了一句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看后,不禁拍手称“好对”,他的意思是说这上联出句妙。站在旁边的马家家人误以为王安石的意思是容易对,立即进屋禀告员外。

这上联恰巧是马家小姐为择婿而出的,因此员外急忙出来找王安石,王夸完一句后就走了,没有见着。

几日后,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考场上,他第一个交卷。主考官见此,想试试他的才艺,就指着厅前的飞虎旗出句说:“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想起前几日马员外家门前所遇,于是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来对,又快又工整,令主考官惊奇不已。回头王安石想起走马灯给他的机缘,忍不住又来到马家门前。马家家人认得是日前说“好对”的人,便请他到府中应对。有了主考官的飞虎旗上联,他自然做成妙对,马家当即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择吉日成婚。

正在举行婚礼时,报子来报“王大人高中,明日请赴琼林宴”。果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时人们将此传为美谈!

元宵节抹黑脸是怎么回事儿?

相传,有一年冬天,气候很干燥。一天,山神趁人们熟睡时偷偷把山林点着了。火越烧越大,猎神赶紧吩咐林中最美丽的乌鸦去喊人救火。乌鸦来到人们居住的地方,挨门挨户才叫来一半的人,三天三夜才扑灭了大火。灭火后,猎神看见乌鸦漂亮的羽毛被熏得漆黑,便气愤地说:“靠山吃山的人都不来救火,我一定要降灾给他们。”为了分开救火的人和没有救火的人,他让乌鸦去给救火的人戴上念珠。那些救火的人,脸都被熏黑了。村里有个俊媳妇特别爱干净,她看到丈夫、大伯和小叔救火回来时脸上熏得黑一块、紫一块的,就让他们把脸洗干净了。天黑了,救火的人们都睡下了,乌鸦叼着一串珠子落在木桩子上,俊媳妇上前问明了来意后忙说:“我家去救火的人,我已经叫他们把脸洗干净了。”乌鸦说:“这我可管不着了。”说完拍着翅膀就飞走了。

俊媳妇急忙进屋喊这些救火的亲人,可是怎么也喊不醒。于是她来到灶前,两手抹上锅底灰,按照他们回来时的样子为他们抹上了黑。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早晨醒来,男人们发现脸被抹黑了,脖子上还挂了一串珠子,很是奇怪。俊媳妇把这一切告诉了他们,大伯和小叔从心底感谢她,都说她也应该免灾去祸。这时正好有只乌鸦飞过来,他们便也给俊媳妇抹了个黑脸。这一年,俊媳妇家没有任何灾祸。乡亲们听说这事后都仿效他们,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不分辈数,相互抹黑,祝愿一年平安如意,得到神灵的保佑。

趣味链接:“乌鸦”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鲁国的公冶长能听懂鸟语,某天有乌鸦飞临他家,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大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寻到山里,将那只羊捉来吃了。后来羊的主人发现了,便诬公冶长偷羊,讼之鲁君。鲁君不信鸟语,于是将公冶长逮捕入狱,公冶长因此蒙受不白之冤。人们为他抱不平,认为正是那只乌鸦为公冶长招来了灾祸。

为何说正月不能剃头?

“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指夏历正月,任凭男孩头发生长,却不能理,否则对舅舅不利。直至夏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头的自由。为什么正月里不能剃头呢?

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来是“思旧”。正月一个月不剃头,用以缅怀传统。明末汉人不剃头这一反抗誓愿被沿袭了,不过民间采取了更容易理解的词语,于是“思旧”变成了“死舅”!

不过乡老将“剃发令”的时间记错了,不是顺治四年正月,而是顺治二年六月。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则谚语和习俗的广泛流传。

趣味链接:二月二的来历

很久以前,陕西关中遭遇连年大旱。在临潼骊山之东的马额塬上有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年轻人叫水生。他见天旱,便设法四处找水。一天,他在百里外的塬头村,听一位老伯讲了这样的话:“关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晓。曾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可这小龙到了关中却一头蹿到龙河里,把播雨大事给忘了。”水生问:“如何制伏它呢?”老伯说:“必须弄到一根降龙木才行。”水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降龙木,制伏了小龙。这天只见小龙抬头腾空而起,直冲九霄,霎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二月二人们为什么爱爆玉米花?

相传,武则天称帝后自命为“日月当空”,触怒了玉皇大帝的威严,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关中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关中百姓受灾挨饿,偷偷在夜间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