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寒食散中的“五石”,葛洪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隋代名医巢元方则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作为一种慢性的、副作用极强的毒药,长期服石者大都因中毒而丧命,所以唐代孙思邈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趣味链接:《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症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隋代太医巢元方编着,全书不涉及方药,载“养生方”或“导引法”289条,213种具体方法,集医学气功成就之大成者,是今日“医学气功学”最早的领路人。
你了解拔火罐的起源吗?
“拔火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与针灸一样,也是医学中一种独有的物理疗法。俗称“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叫做“火罐气”,《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
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着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是关于拔火罐治疗疾病最早的文字记载。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焘着的《外台秘要》中,也曾介绍了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其文中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当目明身轻也。”
由此可见,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疗法,在我国晋、唐时代已流行了,但最初的用法只是用来排吸浓血而已。
后来,牛角筒逐渐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围也从早期的外科痈肿扩大到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哮喘、腹痛、外伤瘀血、一般风湿感冒及一切酸痛诸症。
趣味链接:火罐的种类
有竹筒罐、陶瓷罐、玻璃罐、抽气罐、角制罐、紫铜罐等。
竹筒火罐:由坚实成熟的竹筒制作,一头开口,一头留节做底,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长8~10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日久不用的竹火罐,临用前,须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才能用。南方多用竹罐。
陶瓷火罐:使用陶土做成口圆肚大的模样,再涂上黑釉或黄釉,在窑里烧制。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
玻璃火罐: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肚大口小,形似笆斗,分1、2、3三种号型,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又便于观察。因此,玻璃火罐今天被广泛地使用。
我国古代有关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录始于何时?
兔唇,又名兔缺、缺嘴等,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属基因遗传性疾病。据《晋书·魏咏之传》85卷记载:“魏咏之,生而缺唇,年十八……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魏咏之是东晋人,生辰年不详,死于405年。当他18岁时,经吏部尚书殷仲堪门下的医生给他做了缺唇修补手术,术后渐获痊愈。可见我国远在公元四五世纪已经有了兔唇修补术,这一记载是史籍中关于兔唇修补术的最早记载。
趣味链接:古代兔唇的修复法
据明代医家王肯堂(1549~1613年)在1608年所着《疡医证治准绳》卷六“舌唇口喉齿伤”条下记载:“若缺唇缺耳,先用麻药涂之,却以剪刀剪去外皮即以绢线缝合……以鸡子黄油涂,次以金毛狗脊毛薄掺些于上,次以封口药涂之,次日以茶轻洗……八日剪去线。”他是我国具体论述缺唇修补术方法及步骤的最早的医家。
至清代,外科家顾世澄撰着《疡医大全》(1760年)一书,书中对于兔唇的修复更新了记载:“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钉住两边皮,然后接上调血之药,三五日之内不可哭泣及大笑,又怕冒风打嚏,每日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即合一唇矣。”
你听说过音乐治疗法吗?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着《黄帝内经》中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人体与五行及音律、情绪的关系。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古人又认为“百病生于气”,气可以用音来调和,所以自古音乐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就现代医学讲,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这种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如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同时,音乐可以调整人的情绪,以至于影响人的五脏,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实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
趣味链接:《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作。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刮痧是怎样流传下来的?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症。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症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在刮拭过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所以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清代郭志邃着《痧胀玉衡》一书,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后来清陆乐山着《养生镜》,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技术。从此,清代论述痧病的专着日渐增多,有十多部,其他着作中记载刮痧医术的则更多,从而刮痧疗法流传于世。
趣味链接:《痧胀玉衡》记载的刮痧方法
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拭;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拭;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拭。
淬痧法——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淬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淬烧其他痧点。
放痧法——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
撮痧法——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若用于治疗痧症,则叫撮痧法。
针灸疗法起源于何时?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但针灸术的起源非常古远,大约在石器时代。古书上曾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制作出一些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成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成为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直至人们对经脉有了正确的分析认识。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表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认识理论。如人体的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作了详细的论述。其中《灵枢经》篇所记载的针灸理论丰富而系统,所以学界认为《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标志针灸学的建立。
趣味链接:针灸疗法的三次总结
《黄帝内经》中的《灵柩经》记载了丰富而系统的针灸理论,是我国历史上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在《内经》基础上,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着,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着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着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系统丰富,为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食疗有哪些渊源?
《礼含文嘉》中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于是火的发明成为人类营养饮食、养生保健的第一步。随着陶器的出现和使用,开始出现烹调方法,不再限于古老的“火匕燔肉”和“石上燔谷”。到商代,大臣伊尹进一步改革了烹饪器具,之后出现了羹和汤液等食品。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醋、酱、糖、盐等调料及食品相继出现,并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的“食医”。直至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我国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论》认为,在治疗上除了用药还需采用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并记录了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瓜蒂散、十枣汤、百合鸡子黄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等。在食疗方面不仅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强调饮食的调养及预防作用,开创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而且记载了食疗的禁忌及应注意的饮食卫生,为我国药膳食疗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唐代名医孙思邈所着《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有“食治”篇,标志食疗成为医学专门学科,其中共收载药用食物164种,分为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四大门类。其弟子孟诜集前人之大成编撰《食疗本草》。这是我国第一部集食物、中药为一体的食疗学专着,共收集食物241种,详细记载了食物的性味、功效,过食、偏食后的副作用,以及其独特的加工、烹调方法,是今人食疗学参考必备之书。
趣味链接:“堂”的由来
在古代中药店都称作“堂”,这其中有个典故,与名医张仲景有关系。
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被调任长沙太守,当时正值疫病流行,百姓病亡无数,张仲景十分着急,加上当时朝廷有“太守不得擅进民宅”的规定,一时束手无策。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公堂上挂起一幅“张仲景坐堂行医”的帘子,案毕即为百姓看病,医人无数。张仲景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并被传为千古佳话。
后来,医家为纪念这位医圣的救世情怀,就沿用这个名称,把药店称为“堂”,把应诊医生称为“坐堂医生”,意为像张仲景那样不计名利、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