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生命的历程也在顷刻间覆地翻天。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时移必须事易,面对莫测人事,应对之法唯有顺应时势,以变应变,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因袭守旧,在变化中找到出路。
以变应变,寻找出路
吴国的大将吕蒙,十几岁就从军打仗,由于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三十多岁就升为中郎将。但他不好读书,常常闹出“张冠李戴”式的笑话。每逢给孙权上书,只能口述,让别人代笔。这样,有时难免词不达意,弄得孙权哭笑不得。所以,吴主孙权劝吕蒙抓紧时间读书,并用自己和别人的体会予以开导,批评他不应强调军务繁忙而不求进步。
吕蒙接受了孙权的教诲,开始发愤读书,而且进步很快。
后来,吴国军事统帅周瑜病死,鲁肃为吴国都督。鲁肃最初瞧不起吕蒙,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看望吕蒙,故意为难他,提出了许多战略上的问题。他原以为吕蒙一问三不知。但出乎意料的是,吕蒙有问必答,且对答如流,特别是如何对付蜀国大将关羽,吕蒙讲了五条应敌之策,讲得很有见地,令鲁肃折服。
鲁肃大为惊喜,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原来认为你只有武略,是个粗莽武夫,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是一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你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回答说:“士别三日,即应刮目相看。”
【悟在当下】
《庄子·齐物论》中说:“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意思是说:你今天靠在茶几上休息的这个状况,跟从前的情形完全两样。也就是说,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我们也必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状,而且要看到事物的过去和将来,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的情况。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也能做到随机应变、顺势而动,无疑会对我们适应生活,适应现实变化有很大的帮助。
在变化的时代,应当紧跟时代节拍,以变应变,寻找出路,不然你会处于被动地位。要成大事者必须能顺应时势,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不因袭守旧,这是成大事者适应现实的一种方法。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吸取类似的教训: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须知这样下去,会由进步变为落后;也不要因为遇到挫折和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绝望,须知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吸取教训,挫折会变顺利,失败会变成功。认识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才不会偏离生活的轨道。
时移势易,做法不拘泥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臣,他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评价他说,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形成于他在京做官时。他用程朱理学这块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同时曾国藩又得益于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帝国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修身养性。这种修身养性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唐鉴曾对他说,经济,即经世致用包括在义理之中,曾国藩完全赞成并大大地加以发挥。而且曾国藩还非常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考察,重视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不少改革措施。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究,是他这个时期重要的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了他的一生。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回到湖南组建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纳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战争与治军上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在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消除清政府的疑忌,这不失为明哲保身的高招。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从诸子百家中汲取养分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曾国藩的以变应变,造就了他的功业。
【悟在当下】
在社会中寻求发展,要想做到积极应变,除了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之外,还应当根据对手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敌变我变”。
“敌变我变”是人们适应形势发展、不断调整自己思想与行为的基本策略。所谓“敌”不一定就是敌人,而是泛指对手、环境等,比如对于个人所存在的环境,对于生意人的行情,对于企业、厂家的同行等。因为大家都在求生存、求发展,都在想新招、出新点子。因此,时移则势易,势易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顺理成章。
生活中的你,如果还没有走向成功,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是否经常省察时代和自身呢?学会随时随地变化,将对你的人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时无刻不思考
有个环境美化设计师喜好对称。他想在一个公园中种植四棵树,要求每一棵树离其他三棵树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这个设计方案该怎么做呢?
通常,有人马上找到线索:让三棵树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而另外一棵树处在这个三角形的中央。其实仔细想一想,就知道这个答案并不符合题意,因为四棵树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均等。
那么,到底该怎样安排这四棵树的布局呢?
或许可以将它们排成一个正方形,但是这也无法满足题目中的要求:四棵树相互间的距离必须是相等的。那么将它们排成一排也不行。至此,在一个平面上栽种四棵树,无论怎样排列,都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思维的突破方向就是要打破平面这个自设的障碍。
新线索找到了,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让其中三棵树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另外一棵树则种植在中间隆起的小山坡上。
这就是创新,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发生。
【悟在当下】
创新是存在于世间的一种美丽的奇迹,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荒漠为绿洲,变沧海为桑田。创新是人类特有的素质,是人生的境界得以提升的一大要素。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就会美丽如天神,他的思维就会焕发出灿烂的光辉。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一切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此——在于创造的刺激”。
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观念,形成一种又一种新的理论,做出一次又一次新的发明和创造,都将不断地提高一个人成就大业的能力。
成功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思维。一个成大事的人只有通过有所创新,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真正幸福,并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去继续从事创新性实践活动,实现人生的更大价值。
这就是《庄子》,它其中很多精华的内容并不是由外表的文字反映出来的,因此,阅读《庄子》,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思考得越深入,得到的越多。
忠臣也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
岳飞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母亲在其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时,岳飞居老将宗泽帐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制旗赐之。后破李成,平刘豫,斩杨幺,立下赫赫战功,收复辽阔失地,却因“莫须有”的罪名,受秦桧所害,死于狱中。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忠诚之士,在那个昏乱的朝代,在奸诈之人眼中又是如何的呢?南宋初年,面对着金人的大举入侵,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张浚等人,只会一味地避敌逃跑,而不敢奋起反击。这一方面因为他们天生患有软骨病,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官已高、位已尊,以为即使立了大功,也不可能得到更大的升迁。他们便安于现状,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他们心目中根本不占什么地位,当时岳飞入伍不久,虽然已崭露头角,毕竟还没有太大的名望和地位。只有他在和金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当时有个叫郡缉的人,上书朝廷,推荐岳飞,推荐书颇值得思量:“如今这些大将,都是富贵荣华到了头,不肯再为朝廷出力了,有的人甚至手握强兵威胁控制朝廷,很是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再重用呢?……驾驭这些人,就好像饲养猎鹰一样,饿着它,它便为你博取猎物;喂饱了,它就飞掉了。如今的这些大将,都是还未出猎就已被鲜汤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他们都掉头不顾……至于岳飞,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拥有数万兵众,但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对他也未有什么特别的恩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这正像饥饿的雄鹰准备振翅高飞的时候。如果让他去立某一功,然后赏他某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给他某一等荣誉,就好像猎鹰那样,抓住一只兔子,便喂一只老鼠,抓住一只狐狸,就喂它一只家禽。以这种手段去驾驭他,使他不会满足,总有贪功求战之意,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乱世出忠臣,在那个是非颠倒、生灵涂炭的年代,即使忠臣也不过是被利用的工具。
【悟在当下】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儒家的观念,乃至一般社会人生的态度,另成一格,大异其趣。老子提出天道自然,道衰微了,后世之人便开始提倡仁义道德,不料结果却适得其反。随着知识的发达、教育学问的普及,社会中阴谋诡诈、作奸犯科的人也越来越多,故老子“绝利弃智”的思想不无道理。
“六亲不和有孝慈”,如果家庭是个美满的家庭,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那么个个看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标榜谁孝谁不孝。如果家中出了个孝子,相对之下,便有不被认同的不孝之子,因此,六亲不和,才有所谓的“父慈子孝”。同理,“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不希望历史上出现太多的忠臣义士,因为历史上所谓的忠臣无不生于生灵涂炭的乱世,忠臣的形成,往往反映了一代百姓的苦难。如果国家风调雨顺,处于太平盛世,人人自重自爱,没有杀盗淫掠之事,那么也就无所谓忠奸之分了。
老子的话不无道理,与其历史上多出些孝子贤臣,还不如家家和谐,无孝与不孝之分,国家安定,无忠奸之辨。
与其期盼孝子贤臣,不如致力于建设一个和谐的大同世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恶的出现,也没有善的彰显,失去相对而言的比较,留下的却是绝对的美好。这或许是古圣先贤们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吧。
智慧与奸诈只有一线之隔
《三国志·魏书》中说,曹操“外虽宽容”,其实“内不能平”。外表看起来很有道德修养的样子,其实内心并不平和。《三国演义》正是基于这种基调,刻画了一个“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奸雄形象,虽然有失偏颇,但从人物刻画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成功的。曹操善于利用道德,邀买人心,将道德作为一种可利用的形式,伪装自己,控制别人,脱离了道德的本意。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将其道德之下隐藏的奸诈拽了出来。刘备同样也是以“仁义道德”为旗号,招揽天下之士,比之曹操,他多出的是一分真诚,与民秋毫无犯,重情重义,体恤下属,没有在智慧与奸诈间迷失,自然能得到天下人心。
【悟在当下】
刘备与曹操的比较说明了:智慧与奸诈只有一线之隔。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智慧与奸诈仅一线之隔,聪明与狡猾是息息相关的孪生兄弟。老子并非反对仁义道德,只是利用变通原理,对仁义道德的运用做出了新的解读,每一件事,皆有其正反两面,仁义道德亦如此,融会贯通,方能洞烛先机,随时知变、适变、应变。
祸之所倚,福之所伏
有一个富翁,在一次大生意中亏光了所有的钱,并且欠下了债,他卖掉房子、汽车,还清债务。
此刻,他孤独一人,无儿无女,穷困潦倒,唯有一只心爱的猎狗和一本书与他相依为命,相依相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来到一座荒僻的村庄,找到一个避风的茅棚。他看到里面有一盏油灯,于是用身上仅存的一根火柴点燃了油灯,拿出书来准备读书。但是一阵风忽然把灯吹熄了,四周立刻漆黑一片。这位孤独的老人陷入了黑暗之中,对人生感到痛彻的绝望,他甚至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立在身边的猎狗给了他一丝慰藉,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他忽然发现心爱的猎狗被人杀死在门外。抚摸着这只相依为命的猎狗,他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世间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于是,他最后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一切。
这时,他发现整个村庄都沉寂在一片可怕的寂静之中。他不由急步向前,啊,太可怕了,尸体,到处是尸体,一片狼藉。显然,这个村庄昨夜遭到了匪徒的洗劫,整个村庄一个活口也没留下来。
看到这可怕的场面,老人不由心念急转,啊!我是这里唯一幸存的人,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此时,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得四周一片光亮,老人欣慰地想,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幸存者,我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虽然我失去了心爱的猎狗,但是,我得到了生命,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
【悟在当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拥有的,也会有相应的失去。在慨叹不幸时,多想想自己所拥有的,每一样都是最宝贵的。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说: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如果人一生都要求幸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幸福就像轻飘飘的羽毛一样难以把握,而艰难痛苦就像脚下的大地一样始终不离左右,所以人一生都是身在祸福之中。明白了这点,你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身边的得失。
量力而行
有一头野猪,从一出生就被关在一个山洞里喂养。它的妈妈十分宠爱它,平常舍不得放它出去锻炼锻炼,直到野猪长大了,牙齿长得又长又尖,它妈妈才放它出山洞,让它去自谋生路。因而这头野猪直到出山洞时,还不知道别的动物是什么长相,又都有些什么本事。
这只刚出道的野猪,刚开始碰到的恰好都是些力气比它小的动物,理所当然的,这些小动物也就成了野猪的“阶下囚”,野猪为此扬扬得意,它错误地认为这世上所有的动物都不如它。
隔了几天,这只野猪碰见了一只狼,它扑上去就把狼咬死了,这一下,野猪更加得意、更加自信,行为也就更加放肆。随后它看见鹿,又扑上去乱咬一气,鹿挣扎了几下,就死于野猪的“钢牙”下。野猪的自信心上升到了极点,它决定要凭着自己的本领“雄霸天下”。
一天,这只野猪正在森林里“散步”,一头大象走了过来,野猪自言自语地说:“这家伙个头儿真大,但看样子并不灵活,我要在它面前显示一下我的力量,征服它,让它以后听从我的指挥。”野猪带着必胜的信心,毫不犹豫地朝大象冲了过去。
大象毫不惊慌,它伸出长长的鼻子把野猪卷了起来,高高举起,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几脚就把这只狂妄自大的野猪踩死了。
这头野猪最后之所以惨死,就因为它对世路的难行认识得不够,最终栽倒在半途之中。
【悟在当下】
一个人若想在这个世间走得更顺畅、更完美,必须学会“端虚勉一”“内直外曲”“成而上比”,更应该学会“心斋”,这样不但能保全自己,更能达到游世的境界。
正如《庄子·生主》中所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明哲保身之妙法,尽在其中矣!
庄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人世生存的可能的途径而已,无论如何,一个人必须开自己的慧眼学会怎样做人,认清那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在这个艰难的丛林世间立于不败之地。
庖丁解牛,由浅入深
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庖丁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庖丁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
【悟在当下】
在《庄子·内篇·养生主》中,庄子借庖丁之口,讲述了自己修养的造诣境界和处世的方法、原则。当庖丁到一般的杀牛匠那里去看时,看到杀牛匠的小心紧张与严谨的准备,自己便“怵然为戒”,顿生警觉,仿佛看到自己的榜样。庖丁的技术那么高明,可是在看技术差的人杀牛时,并没有看不起别人。
他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做人的标杆。学问到了最高境界,就是以最平凡、最肤浅的人做自己的老师,做自己的榜样。
不必四处宣扬,以身作则即可
《新唐书》中有一个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故事:
武则天称帝后,任命狄仁杰为宰相。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你以前任职于汝南,有极佳的表现,也深受百姓欢迎。但却有一些人总是诽谤诬陷你,你想知道详情吗?”狄仁杰立即告罪道:“陛下如认为那些诽谤诬陷是我的过失,我当恭听改之;若陛下认为并非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是谁在诽谤诬陷,如何诽谤,我都不想知道。”武则天闻之大喜,说狄仁杰是仁师长者。
【悟在当下】
《庄子·内篇·齐物论》中有:“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称颂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
这其中的道理便是,真正有德行的人,不必四处宣扬,以身作则,就能够将自己的美德传达给别人。所以说,有时候高声标榜自己,未必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反而是沉默寡言,即便遭受了毁谤也不反驳,更能显现自己的信心。这正是“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