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人人都爱看的通俗心理学合集(套装共18册)
64909700000045

第45章 人格力量:通往自由成长的康庄大道

人类有一种最伟大的力量,称为人格力量,人格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和意志等机能的主体。人格和性格、个性比较类似,因此,人格力量也可以翻译为性格力量或者意识力量。人格力量的作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自由成长,值得注意的是,生存环境不会赋予我们智能或潜能,是人类自身的结构和意志让我们具有了这些潜能。

所以,人格对于潜能的开发相当重要,为什么动物在远古时期是地球上的王者,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被人类取代呢?就是因为动物不具备潜能,有所缺乏的意识在进化的同时难以完全适应环境,而人类却可以做到,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格力量还承担起了塑造健康心灵的作用,有了人格力量,人们可以控制和约束自己,使之符合社会中的规章制度。可以脱离恐惧的束缚,更好地融入大自然,更重要的是,人格力量还是实现身心成长的力量源泉,使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1.人格——自由成长的“灯塔”

很多心理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畏惧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力、记忆和潜能等引起的。而且,人在畏惧这些内部问题的同时也在畏惧外部世界。如果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我们的自尊心,那这种畏惧机制就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我们对任何一种可以引起自己自卑、羞愧,使自己感觉到不如别人的心理状态都会感到恐惧。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保护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我们称之为“阻抗”。一般情况下,阻抗会阻碍心理学家揭示被试者的实际心理状况,这时候,就需要被试者与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使其可以完全坦率地对待自己的现状。

除了畏惧,我们还善于自我否定,总是回避自己优秀的方面,在不自信的基础上否定自己的巨大潜力、良性冲动以及身为天才的事实等。

这个原因要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压迫之下必有反抗,毫无疑问,公然反抗既定制度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神话中,亚当和夏娃敢于偷尝禁果,被逐出了伊甸园;普罗米修斯因为大胆地盗取火种,被罚承受内脏被啄食的痛苦……总之,只要是企图鹤立鸡群,敢于与权威力量比肩,都会受到惩罚,这个道理作为历史经验被传承了下来。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能力也许真的超出了普通人的水平,甚至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卓越者,但长期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这也许就是一个危险的开端,对于这样的智慧与能力,我们既向往又畏惧,既想得到它又想排斥它。这时候,如果我们不具备必要的勇气,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矛盾之中,对于这种情况,一时的恐惧完全正常,这可以归结为在经验影响下的本能反应,但是,如果要进行自由成长,就要尽可能地突破恐惧。就像我们突然间发现了自己超乎常人的能力,这确实值得欣喜,但是,这同样也带来了对成为领袖就要承担巨大责任与未知风险的恐惧。

敬畏感和恐惧感是人的天性,但是如果对其不加遏制,就很容易因承受不了压力而做出反常的举动。很多人胆子小,但他们却有着强大的好奇心,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探索事物真相,就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气质,这种方法的确可行,但很容易招致周围人的谴责。因为好奇的人是最有可能改变既定规矩和制度的人,在生活中,成人往往会对儿童的探索精神表示反感,甚至有时候会认为是这一种对自己的威胁和挑战。

人们意识到人生的路途与人格有着重大的关系,于是,一些人企图给良好的人格定义一个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套用到儿童身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看似合理,实际上却极大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就如同给一个建到一半的大楼提前加盖了屋顶。

其实,健康人格与不健康人格根本不需要定义,他们的根本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健康人格是以善良、诚实、正义、公平等因素为基础的,把烦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思想剥离了。所以,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健康的时候,没有必要选择异常优秀,看起来状态非常好的人,那些人格健全的普通人并不一定可以排除所有的不良因素,甚至还会出现焦虑和恐惧,但他们对焦虑同样有着一定的抗拒能力,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了解健全人格之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塑造人格了,但我们要了解一点,一名教授或者一种文化都不能塑造一个人,正如同概念和实际情况有着巨大的差别一样,爱心、创造力、好奇心、正义感并不会轻易地被灌输到一个人的心中,我们要用鼓励、促进、帮助等方法加以辅助。文化就像阳光、食物和水,不管多么充足,都不能在没有种子的情况下孕育出花草树木。所以,在没有了解一个人的人格倾向时,就不可能知道他的弱点,也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地实施救助。

有些时候,很多人对自身的人格并不了解,甚至会出现混淆,这点和动物有很大不同,对于动物来说,它不会存在选择意识,其行为只会跟随本能与感觉行事。但人不同,人受经验和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人的本能也可以被习惯、社会价值观、童年阴影、创伤事件以及各种教育所影响,可以往良性方向发展,也可以往恶性方向发展。当然,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是人为设定好的,有时,为了维护所谓的良性,还要进行来自外界或自身的抑制和镇压。

以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学基础是很多价值理论存在的重大缺陷,因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可惜的是,人们依然被愤怒、狂躁、嗜杀、嫉妒等恶性因素所影响。殊不知,造成这些恶性行为的原因其实就是人们的愚昧无知。在讨论价值观的时候,很多哲学家与教育家完全无视事实,只是拿一些虚妄的理论生搬硬套,治表不治里,很多情况下只会适得其反。

自知在很多情况下是自由成长的途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要做到自知并不容易,这不光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改变的决心,还需要与心理进行长期的斗争,倘若有专业的心理学家从旁指导,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果我们要想通过自知来实现自由成长,就必须要了解良性状态与不良状态,这又回到了经验和认知的范畴。

2.安全还是成长:我应该怎样选择?

我们对“成长”的理解大都停留在身体这一生理因素上,其实,成长还有一个心理因素,人们也许知道它,但对它的内容却知之甚少,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要想理解它,就必须结合实际,利用好既有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进行深刻的剖析。

自由成长属于一个长远目标,这注定了婴儿永远不会理解,因为他们并不为此而活,他们的行为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快乐,可以说,他们只是活在当下,并不准备生活,更不会努力成长。但是,他们可以一直按照生理的规律成长,直到他们知道如何进行自由成长。

传统的心理学往往喜欢研究静态的事物,从不观察成长、运动的真相,这种行为非常糟糕,确切地说是以偏概全。传统心理学家们认为,自由成长肯定会存在一个完美状态,只要达到了,就可以停止。就像一个勇士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为神之后就圆满结束了一样。其实,在目前的认知领域当中,完美状态根本不可能到达,我们只有不停地进步。只要我们在主观上感觉现在的自己比过去的自己更快乐、更欣慰,就可以证明我们成长了。

如果我们想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最适合我们,只要通过实践,然后主观地感受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来源于实践和探索,而不是被某个外界的绝对权威所批准。例如,当我们在用餐时,对于桌子上琳琅满目的美食的选择,大多不是因为某个长者的建议或者某个权威的命令,更多的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即哪一种食物能使我们产生愉悦,我们就选哪一种。这类似于很多女人的择偶标准——凭感觉。更进一步地说,因为吻第一个人比吻第二个人有感觉,所以她们选择第一个。

我们做一件事为什么会出现愉快或不愉快,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呢,真正令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谁也无法作出回答,因为针对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我是谁”或者“我是怎样的人”。

那么怎样了解自己呢?很多人选择书本上的知识,不可否认,这是办法之一,但却不是最有效的办法,主要原因在于它脱离了实践,违背了天性。其实,在婴儿到儿童这段时期,最好的方法就是探索,我们要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示鼓励,而不是阻挠。对于一个儿童来说,只有对一种事物探索到厌倦,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更高级”的事物中。而不是由大人们把看似“更高级”的事物强行摆在他们面前。

每个人的身体内部都有两套相互矛盾的机制,一套机制是心理防御机制,它出于畏惧而倾向于回到过去,畏惧的内容有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失去父母的宠爱,害怕承受风险,害怕独立生存等。与此同时,另一种机制也会发挥作用,这股力量正好相反,它推动着人们不断向前,逐渐完善自我,树立其在外部世界独立生活的决心,这个互相矛盾的机制可以表示为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由成长属于一个无休止的选择过程,因为在安全与成长两条路上,人只能选择一种,而且,这个矛盾贯穿人的一生。可以使人产生快乐和焦虑两方面的情绪或情感,快乐是因为我们已经步入了安全的境地,内心很可能会因为摆脱危险而感到愉悦。但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安全意味着失去了挑战和动力,意味着我们无法再进步,这时候,我们又会产生深深的恐惧。成长也一样,当我们成长的快乐大于成长的焦虑,安全的快乐小于安全的焦虑时,我们就会逐渐成长。反之则会停滞不前。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选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甚至有时候并不一定对自己有益。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很多动物实验,最简单的就是将小白鼠放置在一个只有一盘纯水和一盘糖精水的笼子里,观察它如何选择。经过数次实验的观察,心理学家发现小白鼠总是会选择糖精水,而不是纯水。很明显,糖精水更能使它产生愉悦感。这种选择机制的适用群体非常广,从婴儿到成人,从小白鼠到大象,其行为都符合这个规律。

我们可以把这个发现当成一个动力理论,还可以与弗洛伊德的思想结合起来研究,不过,我并不认同弗洛伊德把一切东西都当作病理来看的思路,因为他看不到人们走向健康的可能,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都是有问题的。而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学派也走入了极端的境地,他们认为自由成长的道路无比平坦和光明,并且总是回避病理问题。因此,上述两种思想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一个只研究罪恶,而另一个只研究善良。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有健康的,也有病理性的。而安全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例如,对一个刚刚学会走路,准备脱离母亲的怀抱到处探索的孩子来说,他首先观察的是自己的母亲,当确认母亲在他身边时,他就会敢于探索屋子的其他事物,甚至会慢慢地走到门口,对走出屋外的活动跃跃欲试。这其实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母亲突然离开,孩子就会即刻陷入恐惧和焦虑,然后终止对周围的探索,这时候的他不再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而是希望妈妈回到他的身边,如果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他极有可能失去行走能力,“退化”为爬行。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面对安全和成长,且只能二选一时,孩子往往会选择安全。那么,怎样才能让他得到充分的安全感呢?首先要做的就是遵从他自己的选择,切忌强行替他做出选择,因为这样会打击他的自信和兴趣,从而导致他的判断力发生混乱。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他自身的主观体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提供帮助,使他产生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渴望受到别人的爱、关心、赞美、帮助和欣赏,特别是对于婴儿来说,周围人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孩子担心失去他们,因为他们是食物、帮助以及各种爱的提供者。因此,当孩子在面对在自己的快乐体验和别人的帮助之间做选择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后者,所以,当母亲离去时,孩子会停止对周围的一切探索,转而寻找自己的母亲,并因为失去母亲而惊慌失措。

如果在放弃自我还是抛弃别人之间做选择,成人可能会选择抛弃别人,但对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他一定会选择放弃自我。所以,安全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如果成人强迫儿童在安全和成长之间做出选择,儿童一定会选择安全。但是,成人最好不要迫使儿童做出这样的选择,遗憾的是,很多大人因为自私和无知,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很多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为了所谓的安全,拒绝他去和同龄人交往。为了使孩子顺从自己,他们会选择谴责,甚至以拒绝给予孩子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相威胁。这时候,孩子往往会选择听从父母的话,这是基于安全的需要。但是,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出现成长停滞,甚至丧失追求自我快乐的能力。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舒适,安全的环境非常有必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很可能会出现暴力、敌意、依赖性等负面的情绪或习惯,但是,一旦这些得到充分的发泄,他们很快就会寻求更高层次的快乐。例如,爱心、创造性或寻求自我超越等。当然,寻求高层次的快乐需要成人加以引导,使他做好自我调节,从而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3.人格培养:“有帮助的顺其自然”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他们的很多行为都不合常理,但是这些糟糕的选择可能对他们是有帮助的,可以理解成是他自身所需要的。很多心灵导师在发现某个人的心理问题后,采用强迫的方式加以改变,或者让患者直接面对自己的病情,这种方法有时候效果显著,却相当于下了一剂猛药,稍有不慎,就会使患者心理崩溃,造成严重后果。

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在对待病人时,常常采用柔和、尊重的态度,当患者表现出畏惧,并呈现防御状态时,他们也不急于打破,而是循循善诱,想方设法把患者引入一个安全的境地,只有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患者才能心无旁骛地改变和成长。而要完成这些,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对于防御和成长来说,两者没有好坏之分,事实上,选择哪一种都是合理的,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防御所带来的安全感能够大于他所承受的痛苦,那么选择防御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防御状态,那毫无疑问会阻碍他的成长,进而影响他享受快乐的权利。例如,有个男孩,他长期自闭,从来不和女孩子说话,即便他内心非常渴望。长此以往,他就会丧失这种能力,也很难体会到爱情的甜蜜。所以,在给予他安全感的同时,也要让他体会到成长的乐趣,就像母亲教婴儿走路时会拖着他的双臂一样。

我们不可能强迫一个人成长,只能引导他成长,因为选择权永远在他自己身上,没有人可以代替他做出选择。当他强烈拒绝成长时,我们要尊重他的选择。这点在儿童教育方面最为有用,面对问题儿童时,我们要像对待健康儿童那样尊重,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恐惧淡化,并逐渐被勇气所替代。

这种成长方案比较复杂,一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对于他是最合适的,什么才能使他感到快乐或有利于成长。另一方面,只有他自己选择的那种成长方案才是最优的,我们只能进行帮助或提议,不能代替他做出选择。所以,我们不仅要鼓励他成长,还要随时为他提供安全的环境,甚至适时引导他“回滚”到低级的需求上去,以使他获得继续成长的勇气。

在帮助儿童成长的时候,一定要在顺其自然的同时对他进行帮助,可以理解为“有帮助的顺其自然”,这种观点既认可正确的成长机制,又容许成长过程中的缓慢和病态行为。这是一种哲学观,也是一种整体论原则,巧妙利用了人们的需要规律,即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就会转而寻求更高的需求。

例如,我们让学生记住几个单词,一开始,他们可能会排斥和不耐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当他们记住这些单词并理解之后,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冲动,并渴望学会更多、更复杂的单词。如果我们拒绝为他们提供新的单词,他们很可能又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因为他们需要成长和进步,这一点是自动自发的。但是,如果我们开始给他提供超高难度的单词,并超出他目前的记忆水平时,他就会受到挫折、失败或者嘲笑。而此时,他也会表现出厌烦、逃避等行为。

再如,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能掌握的惟一技能只有吸吮,刚开始并不熟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吸吮的熟练度增加,他开始感觉到快乐。产生快乐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可以喝到鲜美的乳汁,二是因为他能够在这项行为中获得自尊,获得一种对自我的肯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除了可以熟练地吸吮外,还学会了其他技巧,这时候,他开始对吸吮产生厌倦,进而对乳汁产生厌倦,转而将兴趣放到更复杂的口味上。所以,我们不必强迫婴儿放弃吸吮,到了一定时期,他就会自由成长,他会对旧有的快乐产生厌倦,而寻求新的快乐。但是,当他受到外力的阻挠,感受到失败、挫折和压抑的时候,他就很可能会放弃这种成长,转而将自己封闭起来,以寻求安全。长此以往,他就会丧失成长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让他度过畏惧的时期,并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激发他的探索欲望。即便不小心遇到挫折,致使他畏惧了,停滞不前了,我们也可以让他品味一下原先低级的快乐,等到他对此再次产生厌烦,我们便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引导他继续挑战。例如,在婴儿刚刚学会走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那么他就有可能畏惧行走,继续回到爬的状态。这时候,不要急于让他重新行走,而是让他在爬的阶段再次停留一段时间,等到爬带给他的快乐降低到零时,他会产生走的欲望,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帮助和引导,其效果会更加地明显。

所以,儿童教育率先要满足他对安全、从属、尊重和爱的基本要求,只有明确自己身在安全的环境,他才会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勇气,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会变得更强大、更成熟、更富有智慧,以及对自己更加了解,这就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另外,人们在很多情况下也会极力确信自己未满足的欲望已经得到满足,进而强行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这叫做虚假的自由成长,这种情况并非特例,而是非常普遍。例如,具有某种信仰的人会忘掉饥饿,病痛等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反而去完成捍卫信仰的任务。这就是文化和经验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错误的信仰会令人误入歧途,而正确的信仰则会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4.合理化活动的“不合理”思维

我们在感知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合理化的倾向,常见表现为,我们在之前已经对某一事物或事件下了某种固定结论,但为了证明这一结论,我们还会进行各种复杂的思维或行为来证明我们的理论。即便我们找到的证据并不客观,我们也会强迫它变得客观。我们为之所付出的各种努力,搜集证据,进行辩论等行为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并没有实际的价值。

很多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在他生命最初的10年间学习到的,这套习惯甚至可以伴随他的一生,而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改变。一些高智商与高情商的人通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考察和论证,选取有利于他们自身世界观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确无误。但是,这仅仅是合理化的活动,并非创造性的产物。

合理化的活动常常使人们对真实的世界熟视无睹,对于有悖于自己习惯的证据无动于衷,甚至是对已经存在的某些记忆强行扭曲,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思维叫做标签化思维,它与整体思维相对。前者依靠主观性,后者可以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很多心理学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运用整体思维。尤其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他们会尽量把每一个问题视为独立存在,抛弃以前的知识与经验,以求客观地解决难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有些麻烦,但并不意味着优柔寡断,它能避免盲目决定的产生,也能帮助人们规避以偏概全的行为。当然,在运用整体思维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利用过去的经验,在遇到某件事或某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以前发生过的类似事件,但是,我们要明确孰轻孰重。即明白过去的经验只能当成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惟一标尺。

整体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旧有的习惯和经验,使我们真正实现突破,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标签化思维与整体思维就像两个孩子,一个胆怯,一个勇敢。胆怯的孩子对母亲的依赖特别大,他必须时时刻刻待在母亲身边;而勇敢的孩子可以脱离母亲的庇佑,独自走向远方,即便已经感觉不到母亲的存在。标签化思维过分依赖于习惯,而整体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有所突破。

遗憾的是,传统教育并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思维,它们过分关心通用的真理,却并不关心事实的惟一性,这是一种迂腐的观念,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按照常理,学校教育应该满足学生们对具体事情的热情,增强他们对具体事件的接受能力。但是,绝大多数教育体制总是追逐表象,却不注重分析实际作用。例如,学生想知道什么是鸟,正确的做法是带学生们实际出去看一看天空中飞翔的鸟类,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却是在书本上画一个不伦不类的鸟,然后告诉学生哪里是翅膀,哪里是爪子。结果,学生们只知道画中的鸟,却并不知道实际的鸟。

在钻研各种理论的时候,我们希望某种理论可以弄清楚世界的某些方面,而不用涉及另一些方面。这些理论突出了某些事物的特性,因此很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对于一瓶酒来说,它就是一瓶酒,并不是什么武器,也不能用来灭火或做其他的事情。但是很多研究者总是用抽象的概念去研究事物,却从来不考虑去看一看抽象之外的现实世界。

但是,不管是抽象概念还是现实中的事物,我们都要研究,因为这样才能组成一个整体,现实中的事物也不是相互分离、彼此孤立的,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集合。一个人必须充分地认识整体和部分、共性和特性的区别,由此才能在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5.如何选择正确的成长方式

任何一种经验或知识都会因为哲学的变化而变化,不仅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会发生变化,教育和心理学也会做出或多或少地改变。但是,在这种变化中,环境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而是我们身体内部存在的天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天性类似于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并且带有明显的遗传特征,它们非常顽固,很难做出变化。不过,在决定一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中,还要加上出生伊始所遭受的创伤,以及童年阴影。总之,一切在生命刚开始的几年时间里发生的事情都要包括在内。

不管是天性还是后来的创伤、阴影,都不是最终的产物,它们是一些潜能,在一些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如文化、环境、家庭的作用下成型的,这些无目的的冲动和倾向在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以另一种形式隐藏起来,使我们不易察觉。

虽然它们属于本能,几乎不可能被抹杀,但它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软弱无力的,很容易被战胜和控制,甚至被永久压抑。因为我们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我们很容易被文化所影响,而每个人的情况又都不一样,因此表现出了巨大的个体差异。

在人的内部天性中,有许多是人类共有的,例如对爱的需求,又有很多是独特的,例如音乐、艺术等天赋。可惜的是,很多文化被压抑了,在生命的早期,这些都被压抑了下来。根据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在幼儿或青少年身上更能主观表现出文化和经验被压抑的痕迹。例如,儿童意识到了自己存有某些原始的冲动,于是他非常害怕自己被这种冲动所影响,以致面临精神崩溃。所以,他会自发的对这种冲动产生一种拒绝的态度。

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天性很容易被压制,甚至完全意识不到,但成年之后,这种天性虽然并不强硬,却很难消失,尽管它们是被压抑的,并且一直以被扭曲的形式出现,但它们依然如影随形。即便如此,个体仍旧存在主动选择性,他们完全可以依靠创造力来实现自由成长。

自由成长过程的停滞或心理疾病的产生一般都是因为受挫,其中包括天性的受挫、存在的受挫和价值的受挫等。受挫可以导致自卑和退缩,但也能产生一些看似不良的行为。例如,亲兄弟之间的仇视和敌对,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每个子女都希望独自占有父母的爱,当他发现父母的爱好像给自己的兄弟多一些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受挫感,进而产生一系列报复行为。但等他成熟后,就会意识到父母对于兄弟的爱和对自己的爱是和谐并存的,至此,他的受挫感便会减轻或消失。但不管怎样,这些情感都是正常现象。从更普遍的范围来说,那些在文化中被认为是邪恶的东西,在实际中也未必如此,如果每个人都受到承认和尊重,许多民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个人的人格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承认,就很可能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样就打破了健康成长的模式。我们不应过分地压抑自己的天性,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和促进,在承认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其能量。对自身天性或思维的恐惧和抑制是非常不利的行为,我们没有必要对心灵的产物心存戒心,也没有必要对天性进行过多抵触。

虽然我并不赞成过于畏惧心灵和强制进行控制,但这并非一概而论,有时候,控制并非出于畏惧,而是有意为之,有心让天性与性格、行为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这种情况表并不罕见。例如,很多艺术家和运动员拥有健康的心理,但他们仍旧会通过强化心理素质,促使自己发挥出超越一般人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心灵的控制和自发性是共存的,两者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如果给他们充分的选择自由,那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会选择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事情,从中他获得一种良好的体验,收获一种愉悦感,也就是说,他比外界的任何人都了解什么事情对他是有益的。

一个好的社会制度并不意味着能够直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让人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不加干涉。因此,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在“有帮助的顺其自然”的环境中成长。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甚至会被各种扭曲,对于尊重儿童的选择,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绝对的容忍和溺爱,过度的保护其实是一种没有尊重的爱。

要想自我超越,需要的是本质需要的满足而非本质需要的受挫,因为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是完全得到满足而不会受到任何挫折的。禁欲主义、自我克制和各种人身限制,都会造成机体的残缺不全,在这样的环境中想完成自我超越就会难上加难。

把人体的本质需要看成是对财产、金钱的满足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本质需要永远都是最本质的安全感,是在一个家族、团队,以及社会大家庭中的爱与尊重,只有这个基本条件满足了,我们才能实现后续的发展。当然,这需要以最基本的维持生存的物质需求为前提。

在我们探索外部世界的时候,要尽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这样可以使我们受到鼓舞和自重,自重不仅包括受到别人的赞许,也包括实际获得的成功和成就。

为什么说溺爱阻碍了自由成长呢?因为在溺爱的环境里往往不通过努力就能获得需求的满足,这不但无法获得成就感和自重感,还会致使孩子只会利用别人而不是尊重别人。而且,溺爱还包含了对孩子自我选择的不信任和不尊重,这在本质上是一种蔑视行为,很容易使儿童产生自卑的不良性格。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不相符的人,所谓的“不成熟”便由此产生。其实,不成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对某一层需求的缺失,而成熟则是补全了这部分缺失,达到了相对完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知觉达到了最真实的程度,我们暂时达到了一种无欲望和无畏惧的状态。

人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联系,自我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其他人带给我们的爱与友谊。社会上有很多团体,例如残疾人协会、嗜酒者互戒会以及各种兴趣爱好团体,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团体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或许可以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成为独当一面的卓越者,但我们所依靠的力量依然来源于团体。

除了快乐,成长也会伴随着很多痛苦,每向前一步,都有可能踏进危险的领域,成长也意味着放弃某些轻松的和令人愉快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恐惧和孤独。所以,成长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通过勇气、意志和力量战胜这些恐惧,这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身体里有两种力量,即促进成长的力量和阻碍成长的力量,前者给了我们勇气,而后者带给我们畏惧,理想的自我超越之路就是强化前进的力量,削减阻碍的力量。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人基本是因为人格被否定,是一种被掩盖住的心理防御和逃避,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他们对无法实现这一事实不能接受。在这种强大的心理矛盾下,一种反常的举动开始出现、精神问题也由此而产生。

自我超越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成人的价值观相当模糊,这使得许多青少年不屑于关注成人的价值观,而是选择任性而为,这种不成熟和愚昧的行为危害非常大。

儿童为了寻求成人的帮助,往往会使用一些小技巧,例如撒娇、哭闹等。但要想实现自由成长,就必须抛弃这些技巧,在接下来的时光里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事情,特别是要抛弃独占父母爱的想法,学会爱其他人,也要知道如何满足自己,凭借自己的意愿做事,而不是仅仅满足父母的期望。如果一个成人做不到这些,依旧遵循儿童时期的做法,只能说明他不成熟。

一旦我们把心灵世界和外部世界混淆起来,就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身心健康的人可以将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不会抛弃任何一方面。人必须要适应外部的世界,因为人们所需要的满足大多数来自于外部世界。所以,学会区分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了解社会和人性,学会延迟满足,知道我们满足哪些层次的要求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总之,我们既要知道自己缺失的是什么,也要知道如何正确地满足自己。

在人成长的初级阶段,很多身心活动都和外部世界没有直接联系,那只是纯粹本性的流露,没有经过任何的努力,只注重于享受和满足。这些特性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逐渐意识到理想、希望、任务、使命等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