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这所大学,马伯文思绪万千。
曾经这所大学带给了马伯文很多荣耀,比如说马伯文在这所大学中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打的位置是小前锋。
可以说马伯文也是风云人物,但篮球场上驰骋迷倒了不少女孩,苏梦瑶就是因为马伯文的篮球喜欢上了他。
不过现在苏梦瑶已经成了武鹤轩的合理合法妻子,而且还生下了一个孩子。
一个漂亮的女孩儿。
在这所大学马伯文认识了很多人,最重要的人,就要数何馨了。
学校基本上没有怎么变,甚至花坛的位置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整体的布局还是那么熟悉,马伯文能轻松的找到学校的食堂,图书馆,大学宿舍还有教室。
这次来马伯文还想跟大学成立一种合作关系,那就是就业。
马伯文的鸿达公司现在完全有这样的实力叶梅就是哈尔滨市另外一所大学的毕业生,现在在马伯文的公司已经拿年薪了。
蒸蒸日上的宏达公司需要很多人才,因为马伯文又成立了两个公司,这两个公司的成立,不能是空壳公司,是要有业务要有营业收入的。
商贸公司需要大量的年轻人去拓展业务。
房产开发公司也需要很多专业的人才,无论是技术上管理上都需要很多人马伯文这次来大学也想跟大学达成这种就业协议,大四的毕业生,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到马伯文的公司免费实习。
当然如果大学毕业生选择了马伯文的鸿达公司鸿达公司也对他的表现满意,那么就可以签署劳动合同聘用关系在鸿达公司工作。
马伯文也是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那就是为学校在就业的一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在鸿达公司在哈尔滨地区已经小有名气,而且注册资本已经到了3000万了。
李斌对马伯文说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的时候,您不就说要换办公室和办公桌椅,骂马伯文却笑了笑,对李斌又说什么时候注册资本能达到8000万,他再换办公室。
李斌直接当着马伯文的面,说他太过贪心。
马伯文却对李斌说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向前走,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
马伯文跟李斌说,如果鸿达公司成功融资上市,他就会停下脚步来安安静静的享受生活,不再这么每天拼命的工作。
马伯文吃,睡,基本上都是在鸿达公司,非常的辛苦。
可以说整个鸿达公司的人,基本上每个人每天工作的时间都会超负荷,最少要比正常的工作日8个小时,超出2~3个小时。
甚至有不少员工加班会更晚,其中加班最多的人就是马伯文。
虽然公司的很多马博文交给了副总李斌,不过现在大到公司的投资战略发展,中到人才招聘新型厂房生产线的购置,小到购买一批办公设施或者是办公桌椅,文件柜这种事情马伯文事无巨细全部亲自把关。
马伯文觉得鸿达现在就像是在盖楼房的地基一样,刚刚超出地平线,是非常关键的基础阶段,只要把基础打牢,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马伯文的身后跟着公司的副总李斌,还有李曼茹,以及叶梅。
李曼茹别提有多高兴了,再次回到这所大学,那种心情根本用言语无法形容,而且自己还是以鸿达公司员工的身份来到了自己的母校李曼茹觉得这一份荣耀和归属感乃至是幸福感,都是马国文给予了的。
武鹤轩咧着大嘴,略显肥胖的身躯走起路来有点儿扭扭捏捏。
“马伯文,李曼茹!”
人群中武鹤轩走了出来。
系主任跟马伯文一一介绍了这所大学的领导,包括校长,副校长,党委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工会,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科研所,这些人,这些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马伯文跟这些人,一一握了手。
回到自己的母校马伯文能以这种方式见到学校的校领导,真的是感觉非常荣幸。
“领导们好,老师好!”
马伯文微笑着:“1999年7月我离开了这所大学,这所给予我知识的母校,现在是2005年的8月,转眼的时间已经6年了!”
“真的要感谢学校,感谢各位老师!”
一名副校长说:“小黑天使品牌,不过没记错,已经被咱们黑龙江省评为了优质品牌,而且还登上了咱们哈尔滨市的报纸!鸿达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5个重点优秀民族企业之一!”
众人欢声笑语。
马伯文赶紧说道:“校长过奖了,我只不过是运气好一些!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误打误撞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大学校长,亲切地跟马伯文握手,语重心长的说:“作为我们大学的毕业生,你为我们母校赢得了荣誉,而且你还想着回馈母校,回馈社会!真的是难能可贵!”
“应该的,校长!即便是我创办的企业,最主要的还是想为社会做一些事情!”马伯文谦虚的说:“增加社会就业人员,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改善人们的生活,给国家缴税,同时我自己也能生活的好一点!这是共赢!”
系主任微笑着眼角都挂着泪花,当初他就觉得马伯文是一个很难得的人才,一心一意想把他留在学校,不过现在想着或许马伯文没留在学校,未必是一件坏事。
捐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按照马伯文的意思并不想办的,这么隆重和正式,马伯文看到哈尔滨电视台的人都来了。
马伯文觉得自己似乎成了一个公众人物。
捐款仪式在学校的礼堂举行。
叶梅,李曼如和武鹤轩三个人正在处理免费发放小黑天使牌毛巾的事情,几大车毛巾拉到了学校的后勤部门。
现在一些学生会的学生,还有其他部门的志愿着,足足有50多人都在等着这些毛巾。
按照事先统计好的学生人数表格。
首先将这些毛巾按男女比例一分为二。
之后再以院系为单位。
院系在逐层向下分配。
一大包一大包的毛巾,从货车上卸下来。
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种事情只能是为数不多见的。
而且小黑天使这个牌子很多学生都知道。
马伯文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充分的把营销学的一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赔了本儿也要赚吆喝。
这种宣传是非常有效果的。
马伯文走进了大学的礼堂,这个礼堂一般是在举行元旦晚会或者是学校的一些重大的讲座,再者就是一些学术讨论的时候才会用的。
后面满满的一排阶梯座位,都已经坐满了人。
礼堂的主席台上铺着红红的地毯。
红色的大字条幅写着,热烈欢迎鸿达公司,资助捐款仪式。
马伯文和李斌走上前台。
跟很多领导们站在了一起。
咔咔!
有很多记者开始拍照,摄像机也在录像马伯文还真的有点不习惯。
反倒是李斌表现的很自然。
“马总放轻松这种事情你越当做无所谓,表现的越真实,越是我拍出来的效果反而越好,你一紧张大家谁也不舒服!”
李斌看着马伯文有点紧张,半开玩笑似的对他说。
马伯文说道:“谁紧张了我可没紧张,只是这种事情是第1次,而且我三令五申的说别搞得这么隆重正式!”
“这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事情,不是说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李斌说道:“你现在就该酝酿一下一会儿的讲话,你作为学校的毕业生,肯定要对这些孩子们说说你的感想和心得!别到时候说的全是你那些管理的那一套!你说的那么严格,把这些大学生都吓着了!”
马伯文笑了:“我严厉吗?我对你们严格吗!?”
其实马伯文对公司员工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有一点就可以说明,就是工作效率能用10分钟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15分钟,能在今天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留到今天晚上12点之后。
这种要求还不高吗?这种要求还不严厉吗?
所以李斌说,马伯文的要求很严格。
但是马伯文自己觉得并不严格,因为他在工作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这样把工作做起来的马伯文的第1份工作,在他们哈尔滨分公司每天都早早的去公司,回到家的时候也是很晚,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思维模式和节奏,反而不觉得累,而且感觉还很充实,所以在他自己创办鸿达公司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求公司的员工。
一开始公司的员工有很多人不适应,也有人提出辞职,但是马伯文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给予公司员工的福利待遇非常的好,说到做到,做到说道。
后来鸿达公司的员工内部架构体系非常的稳定,而且配置也很合理,工资效率特别的高人员,还很少组织机构一点也不臃肿,人浮于事的事情,根本没有。
校长跟马伯文再一次亲切的握手。
事先,这张200万元的现金转账支票,已经通过广告公司做了一个小牌子。
目的就是在今天的捐款仪式上,给大家展示。
马伯文出资200万,给自己的母校建一所独立的全新图书馆。
这个业务,当然是被他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揽了。
马伯文将一张200万元转账的现金支票,放大版的小牌子,交到了一名副校长的手中。
副校长很是激动。
动人又是一阵鼓掌,欢声笑语一片,摄像机依旧在录像,照相机灯光闪烁,拍了很多照片,今天晚上的报纸报道以及最近几天的报道,马伯文肯定都是头版头条。
有一个新闻工作者,已经拟好了新闻的题目。
准备在仪式结束之后,回到报社就整理发表。
题目是:学子创业鸿达,无私回报母校。
副校长说:“同学们大学是什么大学是一个平台,大学教会了你们知识,更教会了你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回馈社会!”
副校长看了看身边的马伯文,目光环视着大礼堂的每一个角落。
“这位同学叫马伯文!是96届的学生!我们学校能培养出马伯文这样的学生,也感到很荣幸!马伯文给我们的大学带来了荣誉!”
副校长接着说道:“刚才马伯文同学已经跟学校基本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咱们学校专业相关相近的,可以到鸿达公司去实习,就业也是可以的!学校与鸿达公司已经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这样大家一毕了业就多了一条选择!”
“下面让马伯文同志,给大家说几句吧!”副校长面露笑容,将话筒递给了马伯文。
事情还真按李斌说的发展趋势一样。
马伯文原以为这个仪式不会这么隆重,简单的举行一下就完事儿了,没想到不但仪式非常隆重,还请了新闻媒体电视台的记者和工作人员,而且在大礼堂还要讲话。
马伯文面对这些学生,这些学弟学妹们真的有太多的话想说。
马伯文从主席台上慢慢的走下来,拿着话筒。
因为学校的大礼堂非常的大,如果不用话筒,在远处的同学根本听不清。
“同学们!”
“大家好!”
啪啪啪!
马伯文原本想着继续说下去,没想到坐在阶梯座位上的同学们鼓起掌来。
这掌声如雷鸣般响动,似乎能把大礼堂的房顶,都顶破。
这些同学肯定事先已经知道马伯文的来龙去脉了,最起码他们会知道马伯文是毕业了五六年的学生。
30岁不到,有了自己的企业。
而且今天给学校捐款200万,建一座图书馆。
这样的人,在这些学生的眼中,至少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眼中就是标标准准的一个榜样就是一个成功的创业人。
所以这些学生的掌声,都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
这掌声持续了大概有一分钟的时间。
马伯文从主席台上走下来。
这样他能更亲近地,接触到这些学生。
想当初马伯文大学4年是多么的辛苦,寒酸,举步维艰。
大学其实已经非常照顾马伯文了,有很多学杂费全部免除。
正是因为这样马伯文也想到了回馈和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大学这几年对马伯文的人生确实太关键了。
现在想一想,那种艰苦生活的历练,反而让马伯文在日后的工作中经历那么多磨难都能泰然处之,一笑而过。
也正是因为20岁出头的那几年在大学经历的那些事情,勤工俭学,省吃俭用,埋头苦读,用功读书,成绩优异,这些等等的事情,让马伯文的性格变得更加质朴,整个人更加的有韧性。
如果没有大学的经历和历练,如果没有之前创业和去那么多家公司成功或者失败的工作经验马伯文不可能有现在的鸿达公司。
不经历风雨的人是,见不到彩虹的。
不经历风雨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见彩虹。
掌声经久不息,雷鸣般乍耳,终于慢慢的停了下来,稀稀拉拉的掌声一点一点的没有了,整个大礼堂非常的安静。
“这所大学给了我青春!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坚强!”
马伯文说道。
坐在会议室,主席台上的李斌。
听马伯文这样说,深有感触。
在鸿达公司有的时候,李斌与马伯文加班非常的晚。
甚至晚饭都来不及吃。
李斌就会买上一只炸鸡,买上点花生米,顺便买点小菜和啤酒,跟马伯文在办公室,就算是吃了晚饭。
交谈中李斌知道马伯文非常的苦。
李斌在看守所认识马伯文的时候,两个人交流的就很多,不过那个时候两人交流的都是一些比较高端层面的东西,比如说成功学营销学怎么样做生意怎么样做产品,如何管理公司如何做风险防控,怎样做金融理财和投资?如何创造企业的价值?
那个时候的李斌就觉得马伯文知识层面非常的广,是一个很有气质也很有想法的年轻人。
马伯文成立鸿达公司的时候,李斌基本上是没有犹豫就来帮他了。
李斌把鸿达公司,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
正是因为李斌这样无私的付出,也让鸿达公司更快的健康茁壮成长起来。
李斌也知道马伯文的大学过得很苦,吃不饱饭的日子是经常的,还要去打工挣钱。
李斌觉得马伯文的女朋友何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女孩,即便是这样,也没给马伯文提出分手或者是提出其他的一些物质层面的要求。
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真正了解马伯文的人没有几个,但是李斌作为一个50岁左右的人,可以说是马伯文的忘年之交,是非常了解马伯文的。
马伯文对李斌也非常的尊重和重视,没有李斌这么有经验的人作镇,证鸿达公司不可能这么安稳。
当马伯文说这所大学,给了他坚强的时候,李斌听了深受感动。
李斌认为马伯文能拥有现在的一切完全是理所应当,因为他受过的苦,真的是比常人要,多太多了。
至少跟同龄人相比,马伯文承受的苦难,心里的折磨,家庭的不幸以及经历的困难,这些,同龄人根本没有办法跟马伯文相提并论。
赵俊磊和武鹤轩,都是顺风顺水。
早早的在哈尔滨,就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衣食无忧,工作也没有太多的波澜。
马伯文一直居无定所,租房子住,最一开始在哈尔滨的西郊,租的那出租屋简直不敢想象。
马伯文就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也无论我们到什么年龄,始终都不要忘了曾经帮助过我们的那些人!要懂得感恩!”
“鸿达公司注册资本已经3000多万了!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贸公司都已经成立,既需要大量的人才!欢迎各位同学们到我那里去!”
马伯文说道:“我能有今天的一切,其实并不是我主要的原因!是我身边的人在帮我,是我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是我的运气好一些!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
马伯文继续向主席台下走去,走到了阶梯座椅的中央那一片空白区域。
马伯文站在,礼堂的中央位置。
大声说道:“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奋斗的前提下!”
很多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
“大学毕了,业我做过很多工作!开过书店,做过水果生意,公司换了好几家!这一切都是对我的历练!”
“不要虚度青春,要对自己负责!”
马伯文说道:“其实不瞒在座的各位同学,我在就读大学的时候常常为学费发愁!学校为我免除了一部分费用,但是我依旧觉得很吃力!”
“现在我肯定不用再为学费发愁了!是吧!”马伯文开玩笑似的说道。
同学们有很多人小声的笑了起来,现在马伯文是一个创业名人。
有了自己这么大的企业,那几千的学费根本不算什么事。
“现在说起这些了,我没有感觉到任何的羞耻,学校帮助了我,鼓励我!我也自强不息,我顺利毕业了!”
马伯文说:“我知道你们在座的诸位或者是在这所大学就读的学生们,也或者是在哈尔滨这座城市,所有初中,高中,大学就读的学生们,你们或他们之中有一些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很一般!”
“但是书,你们一定要读!”
“读书不是为了有出路!”
“读书更不是为了出人头地!”
“读书是为了完善我们的品格,温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一生过得美满充实!”
马伯文的话,又迎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掌声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才逐渐的消退。
“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会将这件事情做到最好!我和我的鸿达,每年将拿出公司利润总额的5%~7%,作为助学基金无偿资助给想要读书的人!”
马伯文说道:“我希望助学基金的成立,能让更多的学生缓解压力!”
马伯文的公司势头非常猛劲,两三年的时间,盈利几千万,上亿都是有可能的。
利润总额的5%~7%已经非常多了。
成立助学基金组织,一直是马伯文心里的想法。
马伯文想让更多想读书的人,能够少一份心里的压力。
大礼堂的捐赠仪式终于结束了。
马伯文说的口干舌燥。
中午学校的领导,要留下马伯文吃饭。
马伯文谢绝了。
叶梅和李曼茹也将毛巾分发完毕。
武鹤轩正在跟学生处的人,整理毛巾的事情。
跟学校的领导一一告别之后,马伯文做成了鸿达公司,十几个座的公务接待车准备回到公司。
马伯文刚刚坐到车里。
李曼茹轻声的对马伯文说:“何馨,来哈尔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