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概念的说明
额尔古纳地区:字面上理解是额尔古纳河沿岸地区,本书特指额尔古纳河中游至下游一段之右岸地区,即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原额尔古纳右旗)。
俄罗斯侨民:简称“俄侨”,字面上理解就是侨居在国外而拥有俄罗斯国籍的人。1924年,中国北洋政府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后,居住在中国的一部分俄侨转为苏联侨民(简称“苏侨”),另一部分俄侨不愿加入苏联国籍而成为无国籍人,称“无国籍侨民”。中国学界在使用俄侨这个概念时是把苏侨和无国籍侨民都包括在内的。1990年苏联解体,苏侨又转为俄侨。俄侨绝大多数是纯血统的俄罗斯人。
中俄混血人:“混血人”是民间使用的族称,加上“中”“俄”二字以示与以“混血人”为族称的其他族群相区别。顾名思义,中俄混血人就是既拥有中国血统,又拥有俄罗斯血统的人,即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通婚的后代。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俄混血人除汉俄通婚的后代外,也包括俄罗斯人与中国其他民族通婚的后代。从法定族属看,中俄混血人目前大部分都是汉族,少部分是俄罗斯族。生活在新疆的中俄混血人和纯血统的俄罗斯人都是俄罗斯族。1990年,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将法定民族成分为汉族的中俄混血人称为“华俄后裔”。
鉴于中俄混血人是一个统一而独立的族群,以及法定族称为“俄罗斯族”的中俄混血人只占该族群的一少部分和“华俄后裔”这个族称的使用地域十分有限,本书决定不使用“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这两个族称,而使用“中俄混血人”这个族称。
俄裔:字面上理解就是俄罗斯人后裔。根据国际使用惯例,它应当包括纯血统的俄罗斯人和中俄混血人两部分。
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文化
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俄罗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涉及三大地区:东北、新疆和内地。这里只谈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已不可考。但至少到17世纪,俄罗斯人进入黑龙江流域时,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已经开始。比如1671年(清康熙十年)俄罗斯伊利姆斯克堡的修道院院长叶尔莫根在雅克萨(俄语名阿尔巴津)建立了东正教主复活教堂。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第一座东正教堂。不久,叶尔莫根又在离雅克萨不远的一个叫磨刀石的地方建立了仁慈救世主修道院。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边界,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暂告中断。但随后不久即有俄罗斯人越过两国边界,特别是额尔古纳河,到中国一侧放牧、开垦。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俄两国签署《恰克图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于当年在作为两国界河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设置了12座卡伦 ,以防俄罗斯人越界。 但卡伦的设置并没有真正阻止俄罗斯人的越界行为,在其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卡伦时建时废。
纵观历史,19世纪中叶以前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有如下一些特点:1.时断时续。2.文化传播的规模小。因为这一时期移民的规模普遍较小, 而俄罗斯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是移民。3.由于这一时期在中俄边界中国一侧中国居民很少(汉族移民分布到这一地区是在清咸丰年间东北“开禁”以后),因此俄罗斯文化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在俄罗斯移民内部的延续。俄罗斯文化向外,即向中国居民的传播,如果说有的话,也不过是个别、偶发的事件。4.对今天东北地区的文化不构成什么影响。这是最关键的。之所以把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主要根据就在这里。这一时期移民到中国的俄罗斯人到后来几乎都被分期分批遣送回国。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以后,两国民间贸易发展迅速,有很多俄商到中国经商。19世纪80年代以后,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上游中国一岸不断有金矿被发现,于是俄罗斯人不断越过界河进入中国淘金。特别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俄罗斯十月革命的爆发,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新一轮传播又宣告开始。
与此前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相比,新一轮传播有如下一些特点:1.从时间上说一直延续至今,即便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俄罗斯侨民大规模撤离中国后也未中断。2.规模大,特别是在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爆发以后。十月革命曾引发俄罗斯人大规模移民国外,包括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据统计,到1922年,生活在黑龙江省的俄侨已超过20万人。 4.最关键的是新一轮传播对东北地区文化影响深远,很多文化特质(culture trait)至今仍稳定地存在于当地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