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他人不仅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润滑剂,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包容他人的度量从根本上说来自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一个有远大生活理想和目标的人,其心胸必然是宽广的。因此,只有从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中解脱出来才能进入更广阔的空间,才会具备宽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境界,进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朋友要关心,可也别过分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人交往时,若是表现出冷漠,就一定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朋友就好像一面镜子,你对他怎么样,他会看得清清楚楚。而你要想获得对方的友谊,必须先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要去关心、体贴对方。人与人之间最能引起共鸣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人情味,它是交流的金钥匙。
如果你想得到稳固的友谊,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要经常对对方表示诚挚的关切。朋友之间的关心必不可少,没有关心、体贴,就没有真诚,彼此之间的关系则必定不能融洽。而如果你能够时时关心朋友,把朋友放在心上,对方才会更加看重你,因为你重视他,重视彼此间的情意。
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灵;一次不经意的关心,可以让你获得深厚、真挚的友情。关心是人心的渴求,是友情的催化剂。
有一个人生病了,卧病在床很久都没有人来看望他,尽管平时他有很多朋友。正在他非常郁闷的时刻,有一个朋友来了。那个朋友平常与他并没有过多的交往,只是偶尔在一起聊聊天而已。然而,当他看到朋友时却非常高兴,一时间竟忘记了病痛,精神也好了很多。他非常感激地对朋友说:“这次我生病,只有你一个人来看我,别看我这个人平常朋友挺多,没事时好像关系都不错,可是当我有事时,却没人来看我,我算是看透了,真正的朋友没几个。”
自那以后,他对那个朋友非常热情,平时常给他打电话问候,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
要真正地赢得他人的心,就要时常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样对方才会感激你,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关心你,你的付出一定会换来他人的友谊。当你与朋友见面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便可沁人心脾,化解隔阂。俗话说,“人心换人心”,若想交到真正的朋友,首先就要关心别人,这样对方才会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当然,关心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诗人纪伯伦曾说过: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如果关心对方一定要为了什么的话,那么就是为了彼此间的深厚感情。
对朋友表示关心是必须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关心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过度关心会产生副作用。不要过分介入朋友的私生活,人际交往不仅需要真心,还需要注意技巧,关心也是这样。
无论彼此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都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分享。有些人与自己的挚友形影不离,让人羡慕,殊不知这样最容易损害彼此的关系。人总是需要有个人空间的,如果你过分介入朋友的生活,对方就会产生反感,即便开始两个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矛盾。
每个人都需要秘密,总有些事情不希望被人知道,即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如果你总是不把自己当外人,那么必定会为人所不喜,由此造成对方的戒备心理,使得双方之间产生隔阂。关系太好的朋友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就必定是大问题,轻者彼此会产生意见分歧,严重者会导致朋友关系的破裂。
过分关心朋友不仅对彼此间的关系有损害,还会对本人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赵先生是个热情的人,他与很多同事、朋友的关系都不错。然而他却天天烦恼。原来由于赵先生富有同情心,对朋友们总是关怀备至。他常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只要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他也会心情不好。对朋友们的困难,他会竭尽全力去帮忙,若帮不了,他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
事实上,赵先生的情况就是过度关心所致。由于过分的关心,因此极易受他人的影响,造成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造成这种心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主体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
总而言之,关心朋友不要过分,关心也不是越俎代庖。其实,关心朋友就在于信任他,相信他能为自己的事负责,并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真正的朋友不会去担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
记得给对方留面子
“面子”俗称“脸皮”,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外在尊严和地位。如果哪一天别人说你脸皮厚,那就说明你已经没有多少面子可言了。
“给别人面子”已成为“江湖人”出门在外必须遵守的“江湖规矩”之一。身为社会中的“江湖人”,你应该明白给别人留面子的重要性。在为自己争面子的同时,你也要学会给别人留面子。
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没有人愿意被驳面子,因为这意味着被驳者一段时间内抬不起头,意味着被驳者以后被别人戳脊梁骨说:“看那人,太丢人现眼了。”如果你不想就此和他人结仇,最好保全别人的面子。
面子问题讲到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性命。“士可杀,不可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面子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撕。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直来直去伤了别人的面子还不以为意,明里暗里你都可能会吃亏。
你一时大意伤了别人的面子,别人可能明里不会怎么样,暗里则会记在心里,仇恨你,诅咒你,甚至暗中堵你的门路。
夏平刚进公司不久,一次一个同事让他帮忙打印报表。夏平想这正是个学习的好机会,于是仔细研究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其中有一个数据算错了,不由得大声喊道:“快过来,你犯了个大错!”当时,办公室所有人都朝这边看过来。接着,那个同事便板着脸从夏平手里夺回报表,若有所指地说:“新来的小伙子就是聪明能干啊!一眼就能瞧见错误,真了不得啊!”说得夏平的脸一阵儿红一阵儿白。
夏平原以为给同事指出了错误,同事会对他感激不尽,没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但如此,夏平往后的日子也没有好过,那位同事总是紧紧盯住夏平工作中的差错,稍有错误就让夏平拿回来返工,夏平为那次得罪同事的事很后悔。
虽然事情过去了很久,那位同事还是心存芥蒂,夏平没想到一句话为自己惹来那么大的麻烦。夏平现在算是明白了:“要不是当初当着众人的面出同事的丑,要不是当时大惊小怪,如果能私底下心平气和地和同事交流,就不至于弄成这个样子了。”
在职场里,给同事留足面子是职场新人保护自己的最佳法宝。即使你能力再强,也不要锋芒毕露、恃才傲物,要知道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人尤其招人讨厌。有的新人刚进公司,就极度渴望表现自己,逮到同事的小辫就不罢手,非得把同事说得一无是处才觉得方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看着吧,别人的面子在哪儿丢了,还得从哪儿找回来。
不要当众出别人丑,不要当众揭露别人短。赢了,不要赢得太多,因为一次的输赢不是你的最终目的;论功行赏的时候,不是你的功劳不要抢,还要记住不要遮住了别人的镜头。
总之,得意的时候不要忘形,不管面对的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如果有朝一日,你抓住了别人把柄准备予以痛击,这时候你最好暂时打住,仔细想一想,你即将采取的行动划不划算。牺牲你的人缘,换来一个小小的胜利,是否真的值得?做人应该明白一点,有时候,保住别人的面子相对于分清小对小错可能更为重要。
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知识、有见解,一旦看到别人的短就马上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一番,其实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闯了祸。
不要自以为剥掉别人的面子会显得很强,其实,伤别人的自尊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面子”哲学的潜在含义是,除非迫不得已,绝不首先动手。伤人面子,等于触动了人最敏感的地带。某个人在公开场合丢了面子,这说明别人对他个人的能力乃至人格都产生了怀疑。因此,无论是谁身处此境,最先的反应肯定是怒火中烧,而不是去分析面子丢得应不应该、合不合理,因为你无法要求一个已经情绪化的人理智。
一个不屑的眼神、一种难听的腔调、一个不怀好意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要以为你的看法别人会赞同,他真正会记住的是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自尊心,伤害了他的感情,你对他充满了敌意。即便他很得体地将这件事掩饰过去,但感情上的愤怒依然是存在的,他一定会找机会扳回来的。
男人一定要懂得“面子”的重要性,否则处理失当会对你的人际关系和事业造成很大的困扰。胸怀大度的人,甚至会给敌人留面子,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时候给敌人留点面子,其实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也就是很多老于世故的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缘故。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有时候其实只要说几句恰当的话就可以了。只要你不头脑发热、三思而后行,处理面子的事就会好多了。
有时只需多一点理解
在交往中,人人都渴望找到理解自己的朋友。每个人深入交际场,无不想寻觅到一个知己,同时每个人也都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中国古代就有俞伯牙“高山流水,琴酬知音”,而钟子期堪称知己的代名词,朋友之间的情感与理解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词汇,是友情最为闪光的珍珠。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坎坷,连糊口的职业也找不到。一次,舒伯特带上自己的一册作品前去拜访当时已有相当名气的贝多芬。很不巧,贝多芬外出了。舒伯特只好留下自己的作品怅然而回。
贝多芬回家后,不经意地翻阅到那些作品,惊呼:“这里有神手的闪光!”当他知道是舒伯特的作品时,立刻要去见舒伯特,但是由于贝多芬当时已经患病,没有找到舒伯特。舒伯特听说了贝多芬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后,再次赶去拜访贝多芬。
两位音乐人相见后,贝多芬深情地握着舒伯特的手喊道:“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然而不久,贝多芬逝世了。舒伯特听到消息之后哀痛欲绝,并亲自举着火炬为贝多芬送葬。第二年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临终时,他告诉自己的亲友:“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最终两位音乐家结伴长眠。
最为真挚的友情莫过于知己之情,它需要以理解为基础,没有理解,就不会有友情的绵长与稳固。唯有理解朋友,才能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深厚。
真正理解他人的人具有宽广的胸怀以及独到的眼光,他们能够识人、知人,结交不一般的朋友。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只有善于理解的人才能具备这种“罕见、珍奇而优美的东西”。
鲍叔牙和管仲是很好的朋友,开始两个人一起合伙做生意。由于管仲家里贫穷,所以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了大部分的资金,他们的生意很红火。但是有一次人们发现管仲私自拿合伙的钱还自己的债务,大家都觉得管仲不牢靠。然而让人不理解的是,年底的时候,鲍叔牙不仅没有责怪管仲,反而分了一半红利给他,而管仲也毫不客气地接受了。
这下可气坏了鲍叔牙手下的人,他们对鲍叔牙说:“管仲出资少,平时又私自花钱,您和他平分利益,他竟然还毫无廉耻地接受了,这样贪财的人是靠不住的。”
鲍叔牙笑着说:“你们不知道管仲的家里有多困难,他比我更需要钱,此事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提了。”鲍叔牙不仅不计较管仲的自私,最后还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让管仲成就了一番千秋伟业。
没有人是不需要理解的,事实上,很多人交朋友就是为了得到理解。试想一下,如果连朋友都不能理解自己,那么交朋友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与人交往一定要学会理解对方。
当你的朋友有了失误或者某种缺陷时,你一定要在理解的前提下接受与包容他。著名作家罗兰说:“不要希望人类是完美无缺的,不要希望每一个人都像圣人一样是完全舍己为人的,不要这样希望!我认为我们这样承认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唯有这样承认了之后,我们才可以对人间多存几分原谅,少受一点失望的打击。”如果你不能理解你的朋友,那么你们的友情必定难以长久。美国政治家赫尔利也说过:“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隔膜与怀疑,唯有理解是化解隔膜、解释怀疑的桥梁。”
事实上,不仅与朋友相处需要理解,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而不同的见解会使人与人之间的言行举止有异,这些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多些理解,就不会因他人与己之见不同而生出隔阂,进而产生矛盾了。
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唯有推己度人,换位思考,才能得到更多的生活启示。
有位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点儿,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
“唉!”妻子终于不耐烦了,“我懂得怎么炒菜,不用你指手画脚!”
“你当然懂得炒菜,太太。”丈夫平静地说,“我只是要让你知道在我开车时旁边有人喋喋不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