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6543000000004

第4章 宏观与微观(3)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蔓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929-1933)促使了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在那个时期,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主张推行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以克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大量失业现象。到20世纪40年代,凯恩斯主义风靡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干预,调节社会总需求,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危害,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取得了二十多年的持续增长的势头之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潜藏着平衡危机。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应用盛极而衰。

在凯恩斯主义以前,西方经济界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观点,也就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扮演着一个简单而被动的角色——“巡警”。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依靠市场去解决的更高效率的事情,都不应该让政府来做。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比如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但是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但是,历史的事实证明,自由市场导致了严重的财富分配不均衡,经济性周期巨大震荡,社会矛盾尖锐。1929年-1933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的弊病爆发的结果。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开始阐述自己的学说,他们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着“巡警”的角色,而是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去平衡和调节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跟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相比,凯恩斯主义认为:凡是政府调节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没有办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需求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进行重大产业调整。他最基本的经济理论就是主张国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遭遇到“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因为在那时期兴起的宏观经济学者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有着严重的缺陷。他们断言,宏观经济学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的基础上;他们主张,应当建立在市场始终出清和经济行为者始终实现最优化的假定基础上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代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了反击这种论断,于是80年代便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吸取了非凯恩斯主义某些观点与方法形成的理论。在80年代,美国一批中青年经济学者致力于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组成提供严密的微观经济基础。因为工资和价格黏性常常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题,因此,他们努力的目的就在于表明这些黏性的微观经济基础。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就形成了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相对立的局面。

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的阀门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是经济体的货币权威机构利用控制货币,来达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当代货币政策通常依赖于利率(借钱的价格)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来作为控制手段。某些货币政策看起来相互矛盾,紧缩政策减少货币供给或是升高利率,扩张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或者降低利率。通常,货币政策一般被描述为:激进的——利率被调节为促进经济增长,中性的——保持稳定,从紧的——降低通货膨胀却可能提高失业率。

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在2008年上半年,全国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如此众多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人士认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结构、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不能否认的。

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导致房价大幅度上涨,再加上股市的大幅飙升,因此政府认为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造成了现在的通货膨胀。为了紧缩房地产市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多次提高银行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2008年6月25日,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世界最高值——17.5%,央行采取了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手段,这导致国内消费市场前景不明朗,企业普遍贷款较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大批的中小企业倒闭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什么是货币政策呢?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根据经济形势和需求量,货币政策常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两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理。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所以,当总需求跟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较显得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采取货币政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这些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增长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减少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以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第二,用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的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以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价格不变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

第三,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的货币政策。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有助于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第四,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要点回顾

货币政策使用各种措施用以达到或维持特定的政策目标,如抑制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或调节进出口,其最终目的是辅助经济增长和保证社会安定。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是一只水龙头,通过对货币流量的控制来不断地校正着供需的平衡。

利润最大化:恰到好处就是最好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

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利润”这个词可谓无处不在。它就像海边的灯塔,闪耀着引领方向的光辉。在经济学的层面上,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利润的内涵和计算方式也纷繁复杂。但认识“利润”可以从一个简单的道理开始:

对一个从事生产或销售的商家而言,他最基本的账目应该只有两项内容:总收益与总成本,总收益大于总成本,那他就有剩余,也就是利润。

先要摒弃一个简单而直观的看法:一个企业的利润越多一定越好。原因很简单:企业的利润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里,企业的生产或者销售随时都在变化,利润又怎么可能一成不变呢?因此,应该将这个命题变为:一个企业越能准确判断自己的经营在何种状态时,能够取得利润最大值就越好。这就意味着,选择和采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时,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标准作为依据。

对这一标准,经济学家们早已界定,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每多卖出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边际成本是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生产的变化时刻牵动着边际成本。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厂商都会时刻监督,如果从某一刻起,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可以带来总利润的提高,这时厂商会选择提高产量;反之,如果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就说明增加产量将得不偿失,这时减少产量就是正确的选择。厂商的总利润要达到极大值,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在经济学里,这通常用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加以解读。MR代表边际收益,MC代表边际成本,所以,当“MR=MC”时,便说明企业实现了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举例来说,一家服装厂在一个销售周期结束后进行盘点,它的总收益是卖出服装后的全部收入,每卖出一套服装所增加的收入是它的平均收益。用经济学语汇说,就是“卖出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显而易见,每套服装的价格实际上就是平均收益。假定服装厂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也就是生产一套服装)的边际成本为l5元,增加的收益为20元(边际收益),那么这时就需要企业增加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尽量赚到更多的钱。然而,当一套服装的边际成本变为25元,边际收益却仅为20元,那么服装厂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就会赔掉5元,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增产,那就是在做赔本买卖。只要当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都为20元)时,企业就不必增加产量,也不用减少产量,这时的企业就处于实现了利润最大化的状态。

在这个例子中,服装的价格是固定的,其边际收益也就不会变动,但是生产服装的边际成本却在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这还需要我们对边际成本的变化加以更深入的理解。

拿汽车客运来说,其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益,这个收益就是乘客买票所支付的费用。假设车票10元钱,那么客运的边际收益就是10元。而汽车的磨损、维修、油耗、司机和售票员的工资基本是固定的,其边际成本并不会因为乘客的增加而增加。换句话说,汽车客运为搭载这名乘客所支付的边际成本基本不变,多拉、少拉和不拉都一样。因此,对汽车客运而言,乘客越多越好。

但日常生活中,边际成本不断变化更为常见,比如铁路货运。

铁路货运的计算单位是吨/千米,也就是说铁路货运的定价主要和载重与里程这两个因素相关。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某一铁路区段运输处于饱和状态,这时,吨/千米的成本是5分钱,也就是其边际成本为0.05元/吨/千米。要在饱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量,其收益固然会增加,但是其利润会下降,这不是有悖常理吗?其实不是。对铁路来说,运力的增加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技术设备改造,如更换大动力机车、铺设铁轨辅线等,而任何一项技术、设备、措施的施行没有高额投资是无法达成的,这都要纳入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在运输饱和的情况下增加运量,其边际成本就不会是0.05元/吨/千米,而会迅速提高。成本在运输定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迅速提高,这显然会大幅度降低利润。但凡生产型的企业和铁路运输的原理都是类似的。

产量维持在低状态时,多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如设备损耗、电力等)会呈下降趋势;但产量一旦超过生产规模,边际成本便会迅即上升(上升因素包括机器的负荷运转、人工费用等)。前面提到的服装厂生产同样符合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