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春醪集
6552700000048

第48章 东方诗选

(提真斯编)

欧美人总爱谈东方的事情,尤其是东方的艺术,东方的哲学和文学等。可是他们对于东方的了解常有欠缺透彻的地方;或者因为他们不能够十分明白我们这古色斑斓的东方,所以在他们心眼中,东方始终是神秘的结晶,好似星光朦胧底下的一所茅屋,刚好做这班住在大城里的疲劳心灵的安息地。世界上有哪件事看穿了,还觉得有趣味呢?所以他们对于东方文学的见解我们看起来也觉得非常有趣。他们的见解有和我们相同的地方我们觉得很愉快,即使他们的认识有出我们意外的地方我们也可以拿来作一种参考。倘若大家全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那么话也不用说了,书也不用写了,这些书评更是用不着了。假使他们是完全不了解的话,我们这里也用不着多说。我是一个玩赏这种一知半解,无关紧要的误解的人,所以我才这么高兴谈这部芝加哥女诗人所编的东方诗选。

有人说诗人总是主观性很浓厚的,所以他们不能够做个客观批评家,自然也不会编出好诗选来,他们太着重于自己的口味,选的东西恐怕不容易博得大众的同情。又有人说非有这种主观的态度不能得到生气,如此他们的选集才可以很显明地表现出他们的性格,仿佛变作一首申诉自己情绪的诗歌,我们却应当尽我们力量和它去表同情。孰是孰非,我们这部诗选或者会给我们一个证明。

提真斯在序言里声明集内不选宗教诗,所以希伯来,古代的埃及,同许多绝妙的印度诗人都没有包含以内。通常一提到东方的诗歌,欧美人便会想到希伯来的长老,恒河河畔修行的老僧,以及埃及宗教的习俗。现在她却偏重于世俗的诗歌,这倒是新鲜的办法,因为可以改正这个误解。

全书分五部:阿剌伯[① 即阿拉伯。

]①,波斯,日本,中国,印度。每部前面都有一篇概括的序论,跟着就是那一国英译的代表作品。提真斯定下一个标准:凡是译成英文后仍然是一首好诗才算有录入这部选集的资格;若使找不到还带有诗的情调的英译,那么不管原诗多么有名也就不选进去。这倒是个好办法。提真斯在各篇序言里面讨论各国诗的特色,她说阿剌伯的诗歌是自由的诗歌,淋漓痛快是他们的特色,波斯却和他们正相反,诗的形式技能非常讲究,作者是取一种超然的态度,同英诗的情调有点相似,日本的诗是短小精悍(真是跟他们的身体一样),罗马人说得不错,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精神!他们的诗最讲究的是炼句,将许多的意思用一两句轻松的话半隐半露地说出,那些不尽的余音让读者自己去体贴理会,这是俳句的妙处;印度的诗歌却是主观的诗歌,是冥想的结晶,句句全含有超乎物外的色彩,他们是不怎么感觉现实的民族,他们的诗里也没有现实的影子。提真斯所写的序言都很短,全书十分之九是名家英译的东方诗,的确是一部包罗很丰富的东方诗选。

末了要谈到她对于中国诗的见解了。她说中国诗的最大特征是“成熟”这个性质(the quality of being adult),欧洲的诗总带有稚气。中国诗是非常客观的,不像印度那样充满了“灵”的情感。中国的诗歌同中国人的人生观同样地受孔子思想的支配。中国诗歌里几乎找不出男子对于女子的恋歌,而女子思慕男子的情歌却是很多。中国人一般是非常敬重文学的,这一点提真斯是由她在中国时所用的无锡仆人敬惜字纸的习惯上推论出来的。中国念诗的调子和爱尔兰古诗人有些相像。她在说到宋元明清四朝的诗时候,只提起袁枚[① 袁枚,清代诗人,提倡“性灵说”。

]①一人的名字。这是这位美洲女诗人对于中国诗的意见。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话,不会莞尔,然而我们很感谢她的盛情同热心。不知我们的邻居们:拜火不怕烧着衣服的波斯,骑着骆驼流荡,衣服老穿不整齐的阿剌伯,脸色青白的日本,和红头阿三的同乡[① 指印度。“红头阿三”是旧上海对英租界印度裔巡捕的俗称。

]①对于提真斯的批评有什么感想。人类的互相不能了解常使我们怅惘,可是虽然不能够抓着真相,她始终是极力地想来了解;所以我们也愿意忽略她多半不妥当的地方,只去看她的高谊隆意;这样我们便觉得非常感谢她。

当人类的互相了解性还是这么柔弱时候,我以为这部《东方诗选》是本很难得的好选集。

原载1929年3月10日《新月》第2卷第1号,署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