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6655400000004

第4章 美国版余额宝是如何垮掉的?

蔡凯龙,特许金融分析师,发布于2014/1/6,原帖地址:http://xueqiu.com/1175857472/26960896

中美两国在金融体制、互联网技术上有诸多差别,但互联网本身是无国界的,而金融的本质与服务人的金融需求也是一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通过分析介绍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几个具体形式,期望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大名鼎鼎的第三方支付先驱Paypal在1999年创立第一支MMF(Money Market Fund,货币市场基金),到2007年规模达到10亿美元。不仅仅Paypal,美国市场上MMF规模蓬勃发展,在8年内从政策开放时的一片空白达到2008年3.75万亿美元的规模。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撑起MMF快速成长的两大基石──现金级别流动性和保本纷纷垮掉。由于MMF为了提供给客户比市场无风险基准利率更高的回报,不可避免投资在短期的政府债券、企业短期商业票据等高质量短期资产。

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以往被认为安全的资产全部陷入困境,大量MMF 破天荒第一次Break thebuck(1元MMF不值票面价)不再保本了。投资者习惯假定MMF是保本的,哪怕损失一点都会产生极大恐慌。

在当时金融危机环境下,Only Cash is the King(只有手里持有现金才是王道)。不开玩笑地说,那时候投资人晚上搂着老公老婆还不够,还得搂着现金才睡得着觉。大量投资者的蜂拥赎回让另一块基石──流动性也垮了。

最后美国财政和美联储不得不联手对其中一小部分MMF提供暂时担保,保住72个MMF的命运。当时MMF市场也被毁得差不多了。后来再加上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把短期利率压到接近0%,Paypal和其他在金融风暴后幸存的MMF都大幅亏本,先后都无奈地退出这个市场。

最近国内MMF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7%甚至10%的MMF铺天盖地而来。但是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谨记金融界(6.51%,0.98%,17.72%)最重要一条金科玉律:No Risk No Return(任何高回报都伴随着高风险)。

由于新事物没有严格的监管,国内的业者为了抢夺MMF这个大蛋糕,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出较高的回报率:协议存款,用回购方式加大杠杆,买卖上时间差,收益和成本的不同计价方法,甚至自己倒贴钱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以投资者承担较大隐形风险换来的,这种方式在美国的监管体系里是不可能被允许的。

业者为了让投资者放心,有的MMF还提供企业担保。但是这些担保在真正危机和风险来临的时候,企业还能独善其身吗?它的担保有多少可信度呢?Lehman〔雷曼兄弟(0,0.00,0.00%)〕在倒掉以前够大牌,它担保的企业债券最后还不是惨不忍睹!只有央行和美联储动用国家信用的担保才是唯一可以靠得住的。

不过,国内MMF倒是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国内利率水平整体偏高(一年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都可以在5%),这给老百姓摆脱低存款利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虽然目前短期看不到市场下跌的趋势,但是利率本身也会上下波动也是一种风险。美国的经历对国内MMF从业者的启示在于:注意市场和信用风险的防范,加大教育大众其产品风险意识并彻底公开其操作方式,同时注意监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