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3期:玩转余额宝
6655400000007

第7章 一位银行人士对余额宝的剖析

曹勇,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投行部总经理,发布于2014/3/3,原帖地址:http://xueqiu.com/3455118719/27966118

最近国内各大媒体都在热议余额宝,有全力支持的也有坚决反对的,争论非常激烈。

老百姓作为余额宝的受益者,一边倒支持余额宝;而对于银行界来说,由于余额宝的搅局,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失,于是就有银行业人士站出来,呼吁要加强对余额宝的监管,甚至提出要取缔余额宝;经济界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鲜有监管层的官员出来明确表态,显然管理层的态度还不是很明朗。

为什么余额宝短时间内会受到如此多的社会关注和追捧呢?关键还是收益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余额宝和银行现金管理产品的报价,2014年2月27日招行的现金管理产品“日日金”收益率3.3%,平安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日添利”收益率3.65%,而当日余额宝收益率达到了6.062%,显然余额宝的收益大幅超越了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

余额宝为什么比银行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高出一大截,我们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流动性管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监管方面的原因。

一、两者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余额宝和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属于同一类型的理财产品,主要投资方向都是银行间市场,包括银行协议存款和国债回购,都支持随时申购和赎回,但两者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体现在投资策略上,就是两者在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和资产久期的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

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由于每天面临大量的申购和赎回,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在资产配置时考虑流动性资产占比较高,期限要长短搭配,要兼顾1个月和3个月的存款,6个月以上的银行协议存款占比不会超过50%,而且占总规模10%~15%的资金只能配置隔夜拆借,以应对第二天的赎回压力。

而余额宝是通过天弘货币基金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天弘基金的主要投资策略是大量配置长期的银行协议存款和少量的国债回购,募集的资金基本上全部投出去做协议存款,并且主要是投6个月期限的协议存款。

那为什么余额宝不用考虑赎回的流动性风险呢?主要是因为余额宝产品成立以来一直是净申购,短期没有赎回压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基金存放银行的协议存款是有提前支取特权的,也就是说一旦需要,基金公司就能零成本地将协议存款提前支取。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余额宝主要通过天弘基金来运作,按照《基金法》的规定,基金公司的基金份额必须每天进行估值,每天公布净值,也就是说基金公司将长期的协议存款利息每天计提到基金份额收益中去了,为了不构成对投资人的欺诈或不给投资人造成损失,基金公司要求银行接受提前支取必须支付协议存款利息的不平等条款,基金公司和银行达成了私下的默契,一旦流动性紧张时,基金公司就能将协议存款提前支取,没有任何损失。

为什么银行要接受如此屈辱的不平等条款呢?在余额宝出来之前,除非万不得已,基金公司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提前支取的。

但后来就有些基金公司利用潜规则钻银行的空子,特别是在季末或年末货币市场利率走高时,就强行要求提前赎回,再转到另一家银行续做高利率存款,通过存款的利率置换就可以把基金净值做上去。

这种情况以前时有发生,但毕竟是少数,银行咬咬牙也就忍了,但没想到天弘基金将以往的潜规则直接变成了现今的行业标准。

如今余额宝已经大到银行不敢惹的地步,一部分银行也就只有忍气吞声接受了。一般情况下6个月的存款收益要比3个月的存款收益高出100个BP左右,既然有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天弘基金索性将资金80%~90%做成银行6个月以上的中长期协议存款,想要用时就像活期存款一样随时提前支取,利息还是按协议存款利率计算,因为不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余额宝当然也就比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少了一块流动性成本,获取到高额回报。

但是余额宝真的没有流动性风险吗?余额宝产品成立初期,正值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资金价格一路攀升,产品收益非常高,自然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申购。

但市场的发展方向是存在变化可能的,不可能永远向上,一旦市场资金价格掉头向下,投资者的钱会快速抽走,那时候赎回将远大于申购,但大量的资产配置在6个月的存款上没有到期,产品赎回的压力大,就必须要将银行存款提前支取。按商业银行的传统做法,一旦长期存款要提前支取时,只能给活期利息。

如银行给基金公司仍按协议存款固定利率计算利息的话,即便天弘基金在这种情况下自身是避免了流动性风险,但风险已然向传统银行传递过去,必将引起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就像去年6月的钱荒一样,大的银行还勉强可以支撑,小的银行可能就难以承受,继而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监管成本的差异造成收益上的巨大差别

余额宝(天弘货币基金)和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面对的监管政策是不一样的。银行现金管理产品作为保本理财产品,被划定为银行一般存款,可以计入贷存比。

但既然算作存款,按监管要求就必须向央行缴存20%的存款准备金(不同银行比例不同,但行业平均水平在20%),而这部分央行给到的利率只有1.62%,相对银行现金管理产品给到投资人的收益3%~4%,银行这部分是贴钱的,银行只有将另外80%部分的收益摊平下来补贴给上缴的20%部分,这样即使银行产品实际投资收益达到5%,但算上20%存款准备金部分,最终收益也只有4%多一点,这样就把产品整体收益水平拉低了。

反观余额宝(天弘货币基金),它却没有这样的监管要求,募集资金可以100%投到市场里去赚钱,收益自然超出银行一大截。

因此,我们只要从以上流动性成本和监管成本这两方面来算算账,就知道为什么银行现金管理产品收益赶不上余额宝了。

只要现行的银行协议存款潜规则和现行的监管制度差异一天不改变,银行现金管理产品的收益就不可能和余额宝公平竞争,从银行到余额宝的存款搬家就一天不会停止。资本是逐利的,在风险大致相当的条件下只要有利差,资金将从低收益产品流向高收益产品,这是一定的。

既然存在这些问题,那如何改善才好呢?

对于协议存款潜规则问题,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银行业自身,只要银行业公会组织订立行业自律公约,银行协议存款的潜规则是完全有可能得到遏制的,进而逐步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对于产品监管问题,银行现金管理产品作为保本理财产品是否等同一般存款,对银行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现金管理产品不算存款,银行没法扩大贷款规模;如果算作存款,按监管要求20%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收益将永远也赶不上余额宝,存款一样会流失。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银行现金管理产品和余额宝的定位和发展策略就完全不一样。银行发展现金管理产品目的是为了多吸收存款、多放贷款以应对利率市场化,而余额宝是为了网聚电商人气,提供增值服务。两者的收益结构和商业模式都不一样。

这着实给我们监管层提出了一个难题,余额宝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生事物,一方面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值得鼓励和保护;另一方面因为现有的行业自律和监管不够完善导致了银行存款的大搬家,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余额宝的不断发展壮大,流动性的风险其实是在不断积聚,如果行业规则不清晰界定,将来就算不是余额宝出问题,银行也会出问题,对整个金融环境都是潜在的危险。

所以我们说,余额宝必须将流动性成本考虑进去,要留出一定的收益做流动性成本对价。

当然行业的既得利益集团是不会主动去调整的,只能依赖于监管部门来引导行业自律和完善现有的监管规定,建立和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既要维护传统金融稳定,又要呵护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毕竟创新发展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