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奢侈态度
6812900000049

第49章 雪晒

如今在南方,下雪这回事已经很难再引发人们“浪漫”、“壮丽”的联想了。但这只是一时的状况,它不会改变雪的美丽本性,否则,让那些长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漫漫长冬,尤其是在那总有厚厚积雪的地方。在那里,雪之美其实早已渗入生活的每个场景,其丰富无穷永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东京以北的新潟县越后地方,因为靠近日本海,又是日本距俄罗斯最近之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那里独有的气候现象:它虽不是日本的最北端(其实是在中部),但却是日本冬天积雪最厚的地方,有时甚至厚达丈余。川端康成的《雪国》就是以这里为原型地写成的,这大概也是书名的来历。冬季厚雪是这里的最大特色,它形成了这儿的独特景观,也影响了这儿的生活方式,还造就了这儿的特殊物产——绉纱。

绉纱以搓捻过的纱为经线,以普通手法纺出的纱为纬线,织成布之后再下水漂洗。因为搓捻过的经线不缩水,而纬线会缩水,从而产生竖向的细小皱褶,这就是绉纱。它主要用来做夏装,可使料子与皮肤之间形成间隙,穿在身上感觉特别凉爽透气。日语把这种面料叫做“缩”。不同地区出产的“缩”通常以产地命名,此地出产的就叫“越后缩”。“越后缩”属于麻质绉纱,跟其他的产地相比,它还有个特别之处:几乎所有的工序都离不开雪,整个织造过程全在冬季进行:在雪中采麻,纺好的纱在雪中晾晒,织好的布用雪水漂洗,最后再在雪上晾干。据说,这样织出的绉纱更凉爽,也更结实,且不易褪色。

川端康成在《雪国》里也写到了这种面料,只是没有使用它的正式名称。但他却用大段篇幅描写了它跟雪的另一项关联。用这种面料做成的夏装,最好在每年冬天不穿的时候,送回原产地,拿到积雪上晾晒,称为“雪晒”。这样可以去除一夏天的暑气和浊气,令来年穿着更感凉爽清净。而且,如果坚持这样保养,可以穿50年不褪色。因此,这里逐渐形成了“晒衣店”这种新的产业,既帮织布者晒产品,也帮消费者晒穿过的旧衣服。甚至由此还产生了一条小小的晒衣生意链,东京的旧衣店在城里接活儿,再送到越后的晒衣店来“雪晒”。

每年的阴历一月和二月,就是“雪晒”的季节。茫茫白雪上,到处挂着彩色织物,在雪面反射出的强烈阳光下暴晒,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奇特的雪景了。无论是新面料的新生,还是旧成衣的重生,最初都在雪中孕育,最终都在雪中完成。难怪川端康成在书中会借古人之语感叹:“雪是绉纱的父母!”这不正反映了当地人与雪的关系和对雪的情感?何止对雪,对绉纱乃至对所有的织物,当地人乃至所有日本人,都有着特殊的情感。

20世纪的前30年,包括明治末年、大正年间和昭和初年,这段日本天皇更迭最频繁的年代,却是战前日本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年代,其主要标志就是纺织品出口量的飞速增长。日本生产的各类天然纤维织物,如丝绸、棉、麻等,都很受外国尤其是美国的欢迎,日本生丝大量地出口美国,单单美国就吸纳了日本缫丝业80%的产品。那时的纺织品出口成为日本对外贸易中的最大宗产品,创造了最多的外汇收入,成为日本工业化最大的资金来源。与今天中国主要出口成衣不同,当年日本以面料和纱线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使广大的农村直接受益。家家户户种桑养蚕,种棉采麻,纺纱织布,一片荣景,很多家庭甚至以此为全部经济来源。收入提高的农民增加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日本工业化的发展。

可惜,这良性发展的美景没有持续多久,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对纺织品的需求大幅减少,纺织厂大量倒闭,日本农民又重回贫困。虽然战后日本经济又重现荣景,但纺织业终究没能重新振兴,而纺织产业的衰落又直接导致了传统织布工艺的式微。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日本民众,都对织物抱有复杂而特殊的情感,因为那曾是他们的繁荣、希望、挫败、痛苦之所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川端康成为什么要在全书高潮即将到来的时候,突然离开一直非常紧凑的情节线,突兀地插入大段如史料记录般的绉纱描写。而这段描写又被突然地结束,直接跳入那段火灾悲剧的高潮。而发生火灾的恰恰是蚕茧仓库,岛村暗恋的叶子,她从被大火吞噬的仓库楼上飞向空中,直直摔下。这一切昭示着什么?也许川端康成把悲剧和幻灭投射到了那神奇的雪晒和绉纱之中,抑或还寄托着涅槃与重生?

“没有雪就没有绉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