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吃眼前亏,应把握好以下行为界限:其一,目的应该是为了渡过难关,克服别人给你制造的麻烦,以免影响你的正事;其二,这种信念所针对的麻烦应是对抗性的矛盾和冲突,而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三,着眼于远大目标,致力于成就大事,而不能采取卑鄙的报复行为;第四,这种信念的价值就在于以暂时之吃亏换取长久的利益。
汉初名将韩信年轻时家境贫穷,他本人既不会溜须拍马,做官从政,又不会投机取巧,买卖经商。整天只顾研读兵书,最后,连一天两顿饭也没有着落,他只好背上祖传宝剑,沿街讨饭。
有个财大气粗的屠夫看不起韩信这副寒酸迂腐的书生相,故意当众奚落他说:“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又好佩刀带剑,但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是不怕死,就一剑捅了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罢双腿叉开,摆好姿势。
众人一哄围上,想看韩信的笑话。
韩信认真地打量着屠夫,竟然弯腰趴在地上,从屠夫裤裆下面钻了过去。街上的人顿时哄然大笑,都说韩信是个胆小鬼。
韩信忍气吞声,闭门苦读。几年后,各地爆发反抗秦王朝统治的大起义,韩信闻风而起,仗剑从军。
韩信忍胯下之辱而图盖世功业,成为千秋佳话。假如,他当初为争一时之气,一剑刺死羞辱他的屠夫,按法律处置,则无异于以盖世将才之命抵偿无知狂徒之身。韩信深明此理,宁愿忍辱负重,也不愿争一时之短长而毁弃自己的长远前程。
这样的忍耐,不是屈服,而是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小屈求大全。一旦时机到了,他就能如同水底潜龙冲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
所以说,吃“眼前亏”是为了不吃更大的亏,是为了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和更高的目标。“忍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看似英勇、心气冲天的人其实是莽夫一个;而为了长远利益忍气吞声、宁吃眼前亏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屈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交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对瓜事很少过问,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人死要面子,在一个无月之夜,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听了以后,对梁亭的人说:“楚亭的人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后,感到非常惭愧又非常敬佩,于是把这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表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邻。
要做到忍让,就必须具有豁达的胸怀,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不能对他人要求过于苛刻。应学会宽容、谅解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气量,不能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度。特别是在小事上,如果宽大为怀,尽量表现得”糊涂“一些,便容易使人感到你通达世事人情。
糊涂哲学: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所以曾国藩说:“敬以持躬,让以待”。敬就要小心翼翼,事情不分大小,都不敢忽视。让,就什么事都留有余地,有功不独居,有错不推诿。念念不忘这两句话,就能长期履行大任,福禄无量。
10.忍贪戒逸,积极进取
人生能有多久,不到百年时光;天地是暂居的旅店,光阴是永远的过客。如果不自警觉,一味纵情取乐,就会乐极生悲,像秋风过后的草木零落一般。
人生是有限的,短短几十年的光阴,如果放纵自己去享受,而不奋斗,则会一事无成。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贪图安逸,等于自毁长城。一旦人处于安稳快乐的环境中,就会忘记忧患的存在,消磨了自己的意志,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发愤图强?所以古人把贪图安逸享乐比喻为是在饮用毒酒,味道虽然甘美,喝下去却是要致人于死地的。
忍安逸,首先要知道珍惜时光,在有限的人生之中做更多的事情。曹操戎马一生,他在《短歌行》中写道:“对着酒应当高歌,人生又能有多长。它就像早晨的露水,只可惜逝去的日子太多。”又有古诗写道:“人生不到一百年,人却常常怀有千年的忧愁。”也是告诉我们人生苦短。只顾贪图享乐,就什么事业也无法造就。
其次,忍安逸就是要积极进取,否则就会像《论语》中孔子说的那样,“吃饱穿暖,安逸地住着却没有受到教育,就与禽兽相差无几了”。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自然会意志消沉,退一步也可能蜕化成社会的害虫,为人们所厌恶。谁都知道,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人也一样,唐朝孙思邈《养性启蒙》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运动的缘故。欲望不能放纵,放纵就要造成灾祸。”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工作,才能不停地奋斗,永不止息地前进。
三国时刘备曾经和刘表坐在一块,当他去厕所回来时,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刘表感到奇怪,问他原因。刘备说:“以往身体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肥肉都消下去了;现在不再骑马,肥肉又长出来了。光阴如流水,老年就要来临了!可是功业还没有建立,我因此感到悲伤。”
刘备因为大腿上长了肥肉,而警惕自己大功未成,大事未立,却先图安乐。即使是刘备这样一个相当自觉地克制自己贪图享乐心理的人,有时候也不免成为安逸的俘虏。但刘备毕竟是胸有大志的人,最终从安逸之中摆脱出来了。
晋朝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阳人,后搬到庐江的浔阳。陶侃早年孤单贫困,范逵向庐江太守推荐他,做了主簿,后来升为广州刺史。他每天早晨把100个坛子搬到屋外,傍晚再搬人屋内。人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要为收复中原出力,过于悠闲安逸,恐怕担当不了此任,所以要经常劳动。”后来陶侃统领8个州,名声显赫。
刘备和陶侃都认识到了忍安逸才能成大事的道理,所以他们才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古人认识到了贪图安逸,人就会没有雄心大志。害怕艰苦的生活,惧怕磨难,养成娇骄二气,面对挫折则放弃自己的志向,那又怎么能立身立国呢?整天沉迷于安稳的生活,陶醉于快乐的享受,根本不可能磨炼出顽强的意志,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贪图享乐而招致灾祸。所以要忍安逸,艰苦奋斗,才能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业。
糊涂哲学: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快乐之忍是让自己时时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不要为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而不去预防未来的灾难。苦之忍就是不怕苦,敢于吃苦,能够战胜艰难困苦,不向困难低头,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去追求事业成功的真正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