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不是故意装疯卖傻,不是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
1.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古语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拥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表现很愚钝,身手很灵敏的人往往都表现的很笨拙。其实,这是一种境界。人生中适当的“傻”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
真正的聪明人往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给人的印象是表面混沌无知、糊里糊涂,实则冰雪聪明,心里透亮。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燃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他因楚王施恩于他,而发誓毕生效忠于楚王。
楚王具备豁达大度、宽容大度的素质。当时有人调戏自己的妃子时,却做出了令那位调戏者也没有想到的决定。之所以楚王当时能够顺利地平定内乱,夺取霸业,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与他的宽容大度、小事糊涂、善于笼络部属是紧密相连的。
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
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曹操焚烧他的下属私通袁绍书信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就是非常有名的一个“糊涂事”。公元200年,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袁绍被打得大败。曹操在收缴袁绍往来书信中,得到自己军中有些将领写给袁绍的信。在别人看来,这正是一个查明内部有什么人是不稳定因素的最佳时机。但是如果查出了这一点,对曹操的事业来说又没有任何的好处。袁绍被击败了,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也已经断掉了想法和希望。而此时的曹操正处于开始阶段,很是需要人手。
如果要查的话,肯定会引起这些人的惊慌和恐惧,内部会更加的不稳定。所以,曹操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的“糊涂”,他把收缴来的信全部都付之一炬,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对不稳定的人,表示理解。事实证明,不知道不需要知道的事,下属会因此而受到信任,原本摇摆不定的人很可能因受到信任而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事业服务。
在现实生活中,装傻也是需要的,并不是说你要对所有的事情视而不见,而是那些你难以预料后果的事情如果没有能力解决,该糊涂的时候还是要糊涂的。装糊涂甚至是一种需要,不光你需要装糊涂,就是别人也希望你装糊涂,在一些与你干系不大的事情上住嘴。这样你自己平安无事,别人也开心,因为毕竟没有几个人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当然,装糊涂也是有个界限的,在大是大非上,我们当然要站稳立场,所谓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才是糊涂的境界。
装傻是一种人生境界,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当你具备了相当的品性,有了一定的修养,才能达到那种境界。装傻不等于真傻,有很多外表看上去聪明得很,做事也很精明的人实际上是真傻,因为他已把自己的优劣长短暴露得一览无余。装傻的人实际上很多是极聪明的,尽管他们也许比那些公认的聪明者不知要高明多少,但他们深知不必要的锋芒毕露有害无益,因此才装起糊涂来。
糊涂哲学:
常言说“聪明难,糊涂更难”,是说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难,但要在适当的时候糊涂也更加难。因此,装傻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真正的人生大智慧,是真正的聪明。
2.小事愚,大事明
人生在世,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是就糊涂,该明白时就明白,小事糊涂不耍小聪明,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慧。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漏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大智若愚,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
大智若愚,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吕端是宋太宗年间的宰相,此人学士出身,肚子里有不少墨水。虽然经历了五代末期的天下战乱,人情艰苦历练不少,但仍是满身读书人的呆气,似乎是个十足的糊涂宰相。有人为此说吕端糊涂,可宋太宗赵匡胤却偏偏认为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任命他为宰相。后来赵光义病重,宣政使王继恩害怕太子赵恒英明,做了皇帝以后会对他们这一党不利,于是串通了参知政事李昌龄、都指挥使李继熏等,密谋废掉太子,改立楚王为太子。此时,吕端到宫中看望赵光义,太宗快不行了,吕端发现太子却不在旁边,就怀疑事情有变,其中很可能有鬼,便在手板上写了“大渐”二字,让心腹拿着赶快去催太子尽快到赵光义身边来,这个“渐”字的意思就是告诉太子皇帝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侍候。等到赵光义死后,皇后让王继恩宣召吕端,商议立谁为皇帝。吕端听后知道事情不妙,他就让王继恩到书房去拿太宗临终前赐给他的亲笔遗诏,王继恩不知是计,一进书房便被吕端锁在房中。这时,吕端便飞快来到宫中。
皇后说:“皇上去世,长子继位才合情理,现在该怎么办?”意思很明显,想立长子赵元祜。吕端立即反驳道:“先帝既立太子,就是不想让元柘继承王位,现在先帝刚刚驾崩,我们怎么就可以立即更改圣命呢?”皇后听了无话可说,心里只有认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吕端仍不放心,他要眼见为实,太子即位时,吕端在殿下站着不拜,请求把帘子挂起来,自己上殿看清楚,认出是原先的太子,然后才走下台阶,率领大臣们高呼万岁。
吕端事先能明察阴谋,有所防范;事中能果断决策,出奇策击破奸主;事后又能眼见为实,不被现象迷惑,不仅明智,实在是功夫老到。在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吕端的“小事糊涂,大事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激浊扬清,容可容之事。小事愚,大事明,愚,不是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而是容可容之事,进而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才会有一个智慧的人生;明,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绝不姑息养奸,这就是大智若愚。这也是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人生的大谋略。
糊涂哲学: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3.外乱内整,内精外钝
在中国,“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其实“糊涂”是一种表面现象,一种伪装,使别人无法“看破”的伪装,才显现出为人处世的高明之处。而正是这些“伪装”让别人忽略了你的力量,便不会与你为敌,你就会少了些麻烦,要知道这类麻烦往往会毁掉一个人的。那些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从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这种人懂得藏巧,自会让人看不破。“外乱内整,内精外钝”是兵法的韬略,又是人生的大谋略。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让人“看不破”,这正是聪明的表现。
装糊涂,让人觉得你无能,让人忽略你的存在,在必要时不动声色,先发制人,让人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是兵家的计谋,也是处世的方略。但是,要让人“看不破”,说起来容易,要付诸实践却并非易事,因为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因此,如何收好自己的“尾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处事不惊,必凌于事情之上;达观权变,当安守于糊涂之中。”一时让人看不破需要藏巧于拙,让人永远看不破,就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破绽。
魏明帝曹睿死时,太子年幼,大将军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执政,曹爽是皇室宗族,自从掌握大权后,野心勃勃,要独揽大权。但司马懿是三朝元老,功劳高,有威望,而且谋略过人,在朝廷中有相当大的势力,因此,曹爽还不敢公开与司马懿斗。而司马懿也想夺权,他早把曹爽的举动看在眼里,但表面上仍然装糊涂,后来,干脆称病不上朝。
曹爽虽然一人独揽朝廷大权,可他对司马懿仍然不放心。司马懿虽然自称年老多病,不问朝政,可他老奸巨猾,处事谨慎,谁知他是真有病还是假有病?当初武帝曹操创业的时候,听说司马懿胸怀韬略,多次派人请他出来为官,可司马懿出身士族,自视高贵,瞧不起出身寒门的司马懿,不愿在曹操手下做官,就装病在家。后来见曹操的势力强大了,才出来跟随曹操,为曹操出力。这一次有病,谁知他是不是故伎重演呢?因此,曹爽对司马懿不敢掉以轻心,他经常派人打听司马懿的情况,可就是摸不到实情。
河南尹李胜讨好曹爽,得到曹爽的信任,曹爽就把李胜召到京城,任命他为荆州刺史。李胜临去上任时,曹爽安排李胜以探望为名,到司马懿府中去探听虚实。
李胜在客厅坐了很久,才见司马懿衣冠不整,不断地喘息着,由两个侍女一左一右地架着,从内室慢慢走出。
李胜连忙站起身来,向司马懿行礼问安。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对李胜说:“李大人免礼罢,家父身体难支,还要更衣。”
旁边走过一个侍女,用盘子端着一套衣袍来到司马懿面前,请司马懿更衣。司马懿颤颤抖抖地伸手去拿衣服,刚拿起衣服,他的手无力地往下一垂,衣服掉在了地上。侍女赶忙拾起衣服,帮司马懿穿上,两个侍女搀扶着,小心地让司马懿躺着坐在躺椅里。
司马懿喘息了一会儿,慢慢地抬起右手,用手指指自己的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喝——粥——”
一个侍女连忙出去,端着一碗粥来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抖着手去接,可他的手抖动得太厉害,最终还是拿不住碗。侍女只好端碗送到司马懿的唇边,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把粥送进司马懿口中。司马懿的嘴慢慢地蠕动着,粥不断地从嘴角流出来,流到下巴的胡须上,又顺着胡须滴落在他的衣襟上。
喝着喝着,司马懿突然咳嗽起来,嘴里的粥喷了出来。不仅喷到他自己身上,还喷了喂粥的侍女一身。侍女放下手中的碗,拿过毛巾给司马懿擦身上的粥。司马懿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
李胜看见司马懿这副样子,就走上前去,对司马懿说:“太傅,大家都说您的中风病复发了,没想到您的身体竟这样糟,我们真替您担心!”
司马懿慢慢地睁开眼睛,气喘吁吁地说:“我老了,又患病在身,活不多久了。我不放心的是我的两个儿子,你今天来,我很高兴。我以后就把两个儿子托付给你了。”说着说着,眼中流下泪来。
李胜连忙解释说:“太傅不必伤心,我们都盼着您早日康复呢。我马上要到荆州赴任,今天特意来拜望您,向您辞行的。”
司马懿故意装糊涂,说:“什么?你要去并州上任,并州靠近胡人,你去了要很好地加强戒备,防止胡人人侵。”
李胜见司马懿年老耳聋,连话都听不清了,就重复说:“太傅,我不是去并州,是去荆州。”
司马懿听了,故意对李胜说:“你刚去过并州?”司马昭凑上前去,大声对司马懿说:“父亲,李大人不是去并州,而是去荆州。”
“哦,是去荆州,那更好了。唉,我人老了,耳聋眼花,不中用了!”司马懿对李胜说。
李胜认为司马懿确实老病无用了,就站起身来,对司马懿告辞说:“太傅多保重,您的身体会好起来的,以后有机会进京,我会再来拜望您的。”说完就离开了太傅府。
李胜刚出府门,司马懿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捋胡须,看着司马昭,父子两人相视而笑。
李胜出了太傅府,直奔曹爽的府中,见到曹爽,高兴地说:“司马懿人虽活着,却只有一息尚存,已经老病衰竭,离死不远了,不值得您忧虑了。”
曹爽听了,心中大喜,当即把李胜留在府中,饮酒庆祝。从此以后,曹爽根本就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了,更加独断专行。
春天到了,按照惯例,曹魏皇帝宗族要去祭扫高平陵。曹芳起驾,曹爽,曹羲等兄弟全部随驾同行,一行人耀武扬威,浩浩荡荡开出了洛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