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道:“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此话说得是何等精辟!当我们发觉被人家欺骗时不要立刻说出来,当我们遭受人家欺侮时也不要立刻怒容满面。因为一个人能够有不动声色,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途中自然会觉得有无穷意义和妙处,而且对自己的前途事业也会大有裨益,一生受用不尽。
虞舜是一位难得的孝子,可惜他的独眼老子不是个慈父。他和小儿子象几次想害死舜,可机智聪慧的舜都化险为夷。对于父亲和弟弟,他内心的孝敬和悌爱使他不忍撕破脸皮闹翻,因为那样,怎么能是孝悌呢?所以他只好不动声色,假装糊涂,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一如既往,只是内心多了些警惕性。
有一次他们让舜去挖井,等舜进去后便把井口堵死。象以为这次舜必死无疑,便迫不及待地到舜的屋里想打舜的两位妻子的主意。不料舜大难不死,从井的另一出口早已脱身回到家里。象一进屋门,舜正在床上弹琴。
象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记着你呢!”
舜顺水推舟说:“多谢你的美意,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今后管理臣民的事,请你协助我一起办吧。”那时舜已是尧的法定接班人了,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了舜。舜可以说是靠装糊涂齐家治国的第一人。
孟子在与他的学生谈及此事的时候,有学生提问说舜的喜欢是不是有点作伪呢?孟子答:“不是的。当年有人给郑国的子产送了一些活鱼,子产吩咐侍者放到池里养起来,而侍者却私自煮了吃了,回去向子产汇报说:‘刚刚放进去的时候,微微的动,过了一会儿,就似乎很自在的样子,慢慢地不见了。’子产说:‘它们得了好去处啊,它们得了好去处啊!’侍者出来时别人说:‘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煮熟吃了,他还说它们得了好去处!’”
孟子最后总结道,与人交往,不必明察秋毫,喜怒形于言色,只要心里明白,表面假装相信对方合乎情理的借口,也未尝不可。何必非要表现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给别人一个台阶下呢!否则,搞得对方很尴尬,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奇章公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喜欢喝酒,而且每饮必醉。曾经有一次喝醉了,射死了给牛弘驾车的牛。牛弘回家的时候,他的妻子迎上去给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杀死了。”牛弘连想也没有想一口答道:“正好可以做成牛肉干。”
冷眼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将来多少唇舌。想与父母兄弟和睦相处的人,值得效法。
有一个村里有一位男人,妻子身体不好,几乎没有干过什么体力活,只是在家做饭洗衣带孩子,这在农村算是有福的女人了。可这女人生性多事,又好护短,谁家的孩子欺负她的孩子啦,谁说了一句她家的坏话啦,她借谁家的东西人家不让用了,都要寻死觅活、添油加醋地向丈夫数落,并说嫁给你总是受人家的气,咱咋恁好欺负啊!这男人血气方刚,本是麦秸火性子,一点就着,总要找人家打骂一通,在表面上占了不少便宜,可是把村里的人几乎得罪完了。以至于几个孩子对他们也很反感,公然叫骂:“摊上这样的父母,真******倒了八辈子的霉!”几个孩子至今也找不到媳妇。媒人来说合的本来就少,有说成的,人家一打听村人,立马就不愿意了。假若妻子或丈夫有一个人有教养些,忍耐些,装装糊涂,哪里还有这么多闲气和流血事件呢!不动声色,顺水推舟,得过且过,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
遇事沉着冷静,被认为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修养。有一个词语叫“临变不惊”,古人也是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汉成帝建始年间,关内大雨连下了40多天。京城里的民众无故地惊慌起来,都说大水来了。百姓们到处奔走,相互践踏,老弱呼号,长安城中大乱。大将军王凰以为皇太后和皇帝以及后宫里的人可以乘船,并要官吏和民众上城墙去避水。这时群臣都听从王凰的意见,只有右将军王商说:“自古以来,无道的国家,大水尚且不会冲进城郭,今天是何原因会有大水在一日之内就暴涨进城呢?这必定是谣言。不应当令官吏百姓上城,那样会使百姓遭到更严重的惊扰。”因此,汉成帝没有下令。过了一会儿,秩序稍微稳定下来,派人查问,果然是谣言。于是汉成帝十分赞赏王商的冷静沉着,遇事有主见。
唐开元初年,在民间流传谣言,说皇上要来挑选女子去当嫔妃。皇上听说之后,就命令选出后宫中多余的嫔妃,送她们还家,于是谣言也就平息了。要制止诽谤,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拿出修身的实际行动来。
有很多古典戏剧说的是同一故事,其实历史上真有其事:明熹宗天启初年,吴中一带流传谣言,说皇后要来挑选绣女。民间像发了狂一样,都害怕被选作绣女。一时间,差不多所有的姑娘都嫁出去了。这是那些恶少无妻的人所干的。而政府主管部门又不加禁止和追查法办。因此,在男女之间造成婚姻悲剧和不幸的人多得很。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聪明人知道在谣言、变故面前应不动声色,于是谣言不攻自破,变故得到消弭和处理,这难道不是大智大勇吗?
不懂得不动声色的人太多了。他们或者想表现自己的聪明,结果证明了自己的愚蠢;或者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不愿意收敛锋芒,结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或者忍受不了羞辱,口出狂言,弄得对方很尴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所以古往今来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不形于色,不形于言,善于克制自己,隐藏自己的目的和动机。形于色,形于言者,只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罢了。
糊涂哲学:
为人处世,最忌得意忘形,喜怒溢于言表;最贵不动声色,成败掩于心中。有道是:得意忘形失天下,不动声色定乾坤。古今兴衰多少事,露与隐时见真因。
8.韬光养晦,一鸣惊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忍”绝不是闲等着,别人看不起你的时侯,正是你“蓄积”实力的好时侯,时机一到,马上脱隐显扬。
欲求显扬先韬晦是一种极为高明的手段。作为一种做人方法,它能有效地避免自己成为出头椽子;而作为做事手段,又能出人意料地获得成功。因为从人的内心讲,没有人不乐意台前幕后全面掌控。
楚庄王即位时很年轻,即位之始,他并未像其他新君上任那样雷厉风行地干一些事情,而是不问国政,只顾纵情享乐。他有时带着卫士姬妾去云梦等大泽游猎,有时在宫中饮酒观舞,浑浑噩噩,无日无夜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大臣们进宫汇报国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任凭大夫们自己办理。他根本不像个国君,朝野上下也都拿他当昏君看待。看到这种情况,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着急,许多人都进宫去劝谏,可楚庄王不仅不听劝告,反觉得妨碍了他的兴趣,对这些不着边际的劝告十分反感。后来干脆发了一道命令:谁再来进谏,杀无赦。
三年过去了,朝中的政事乱成一团,但楚庄王仍无悔改之意。在这期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攫取了很大的权力,斗克因为在秦、楚结盟中有功,庄成王没给他足够的报偿,就心怀怨愤,公子燮要当令尹未能实现,也怀不忿,二人因此串通作乱。他俩派子孔、潘崇二人去征讨舒人,又把二人的家财分掉,并派人刺杀二人。刺杀未成功,潘崇和子孔就回师讨伐,斗克和公子燮竟挟持庄王逃跑。在到庐地时,当地守将戢黎杀掉了他们,庄王才得以回郢都亲政。就是经历了这样的混乱,楚庄王仍不见有甚起色。
大夫伍参忧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晋见庄王。来到宫殿一看,只见纸醉金迷,钟鼓齐鸣,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姬妾,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案前陈列美酒珍馐,面前是轻歌曼舞。庄王看到伍参进来,当头问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吗?是不是来找死呢?”
伍参抑制住慌张,连忙陪笑说:“我哪是敢来进谏,只是有一个谜语,猜了许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聪慧,想请大王猜一猜,也好给大王助兴。”楚庄王这才放下脸,说道:“那你就说说看。”伍参说:“高高山上有只奇怪的鸟,身披鲜艳的五彩,美丽而又荣耀,只是一停二年.三年不飞也不叫,人人猜不透,实在不知是只什么鸟!”
当时的人喜欢说各种各样的谜语,称作“隐语”,这些“隐语”往律有一定的寓意,不像今天的谜语这样单纯,因此,人们多用这些“隐语”来讽谏或劝谏。楚庄王听完了这段话,思考了一会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
伍参听后,知道庄王心中有数,非常高兴,就又趁机进言道:“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鸟不飞不鸣,恐怕猎人会射暗箭哪!”楚庄子听后身子一震,随即就命他下去了。
伍参回去后就跟大夫苏从商量,认为庄王不久即可觉悟,没想到几个月过去后,楚庄王仍一如既往,不仅没有改过,还越发不成体统了,苏从见状不能忍耐,就闯进宫去对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不问朝政,如此下去,恐怕会像桀、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啊!”庄王一听,立刻竖起浓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出长剑指着苏从的心窝说:“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竟敢辱骂我,是不是想死?”苏从沉着从容地说:“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却落个暴君之名。如果我死能使大王振作起来,能使楚国强盛,我甘愿就死!”说完,面不改色,请求庄王处死他。
楚庄王等待多年,竟无一个冒死诤谏之臣,他的心都快凉了。这时,他凝视了几分钟,突然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哇,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找的社稷栋梁之臣!”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起来。两人竟是越谈越投机,竟至废寝忘食。
苏从惊异地发现,庄王虽三年不理朝政,但对国内外事无巨细都非常关心,对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一发现使苏从不禁激动万分。
原来,这是庄王的韬光养晦之策。他即位时十分年轻,不明世事,朝中诸事尚不明白,也不知如何处置,况且人心复杂,尤其是若敖氏专权,不明所以,他更不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想出了这么一个自掩人耳目的方法,静观其变。在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贤愚,也测试了人心。他颁布劝谏者死的命令,也是为了鉴别哪些是甘冒杀身之险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会阿谀奉承,只图升官发财的小人。如今,三年过去,他年龄已长,经历已丰,才干已成,人心已明,他也就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了。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开会,任命了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鸣”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
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固然能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从而取得胜利。但韬光养晦,暂时隐藏实力,削弱对方对自己的提防与控制,特别是在自己处于劣势时,借以隐蔽和保护自己,讨好蒙骗敌手,发展壮大力量,伺机待发,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北齐的高洋,其未鸣时沉默寡言,显得愚钝憨厚,没有人把他放在眼里。连他的哥哥高澄有时都说:“我这个弟弟如得富贵,那么预言吉凶的相面书就无法解释了。”言外之意,高洋实在不具备当帝王的野心与实力。
恰恰就是这个高洋,成了北齐的开国皇帝。这主要得益于高洋的韬晦之功。
高洋未登基前,少言少语。退朝回家常常是闭门静坐,对妻妾也说不上几句话,最激烈的举动也不过是有时脱了鞋,光着脊梁在院子里奔跳不停(其实也正借以掩盖心中的不平静),而这一切都与他的哥哥高澄形成了鲜明对比。高澄凶横暴烈,狂傲不羁,锋芒毕露,总揽朝纲。甚至还调戏高洋的美妾,总之根本不把弟弟放在眼里。
殊不料事有突变。一次,高澄对皇帝元善不满,与几个心腹密谋废立之事,被家奴兰京聚众刺杀身亡。高洋得报后,神色不变,率兵赶至,将兰京等凶手一一捕杀。对外则宣布大丞相只是在家奴造反时受了点伤。又向皇帝元善请求护送高澄回晋阳养伤。元善心中暗喜,立即准行,认为高澄既伤,而高洋难成大器,威权当复归帝室了。高洋回晋阳后,当即召集群臣布置政事,推行新法,革除弊政。不到一年,晋阳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百官惊叹不已。高洋见内外安定,这才宣布高澄去世,为其兄发丧。元善认为他毫无野心,便晋封他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袭封齐王。
数月后,高洋率兵抵达国都,逼元善皇帝禅位。元善闻知后,惊得目瞪口呆,只好交出王位。高洋登台南面,改国号齐。
高澄曾经说:“我这弟弟(指高洋)如得富贵,那么预言吉凶的相面书就无法解释了。”回头来看,高洋却比高澄高明得多。他正是借用韬晦,不仅瞒过了疑心满腹的元善皇帝,瞒过了文武百官,连亲哥哥也瞒了过去。如果高澄有幸当立,自然不屑加害于高洋。这只是最后的一步,而高洋最后竟成就了帝王的大业,虽然是缘于机遇,却也是韬晦的成功。
糊涂哲学:
欲求显扬先韬晦的策略不仅能麻痹对手,也可以因此增加自己的人气和实力。由于在幕后的策划常常不为人所知,在前台洋洋自得的对手也就无法知道你的真实意图和具体打算。以暗处攻击明处的目标,可以说,几乎是百发百中,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