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的糊涂哲学
6816400000007

第7章 以忍为上,进退自如(1)

忍让,是一种美德。让一步,宽一分,也就自然海阔天空。人生好比一条路,争强好胜,路就变得很窄,假如能退让一步,路自然就会宽平许多。

1.受点委屈,该忍就忍

据科学家考证,有一种生长在马达加斯加的竹子一亩花期过后的种子可以高达50公斤。但开花结籽却要等100多年。竹子开花的时间因品种而不同,最短的也在15~20年,但这种品种的数量很少,大多数品种都在120~150年开花结籽一次。这种奇特的生理现象让生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但研究出来的结果却是简单而理性的:为了它的种子不被吃掉。喜欢吃竹花竹籽的动物很少有活得过100年的。竹子为了一次开花结籽要等100多年,100多年的对一切的无动于衷。这种默默的忍耐造就了生命的完美。同时启示我们忍的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意思是让我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要一味使用莽劲去碰壁,即应该分析局势,做出某些以退为进的决策。

“忍”是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古语有,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能刚能柔,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一个人如果千苦可吃,万难可赴,能忍住岁月的考验,那么即使不是英雄也会忍成英雄的。

韩信能够忍胯下之辱,最后成为诸侯。但是,能够以忍求生,图谋大业的人还应该算是越王勾践。

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忍,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勾践做越王的时候,吴王阖间来攻,勾践打败了阉间,吴王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他丝毫没有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伯的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打败越国,勾践走投无路,后来走伯的门路达成了议和。

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来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吴王夫差让勾践夫妇到自己的父亲吴王阉间的坟旁,为自己养马。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这里生活了3年。除了每天一身土,两手粪以外,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嘁嘁喳喳地讥笑:“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勾践由一国之君变成奴仆,忍了,到为人养马倍受奴役,忍了,勾践最能够忍的一点就是尝吴王的粪便。吴王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在伯的引导下,去探视吴王,正赶上吴王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这件事在吴王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或许是勾践真的懂得医道,察言观色能看出吴王的病快好了;或许是勾践有意恭维吴王;或许是上天垂青勾践,总之,吴王的病真的好了,勾践此时已彻底取得了吴王的信任,吴王见勾践真的顺从自己就把他放了。

勾践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忍辱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不排除勾践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国,就其这种行为的确让人自叹不如。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忍,是极其恭顺的忍。而他之所以会强忍着这所有的一切屈辱,为的就是日后的崛起。勾践的性格高明之处就在这里,面对一切屈辱,从容自若,因为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忍,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这似乎与中国传统的大英雄,大丈夫有些相背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誓可杀不可辱”这些都是那些宁死不屈、誓死不降的英雄们的赞语,这些固然让人赞叹。但中国还有一句教人处世的俗语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位顶天立地的西楚王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深思,乌江岸边,乌江亭长热情的招呼他:“江东虽小,足可够大王称王称霸,日后也能干一番大事业。”而项羽是个宁折不弯的汉子,哪肯过江呢?自刎身亡。也许项羽过江后楚汉相争会是另一番结果,也许他能一统天下,虽然这些都是也许,但我们不能否认项羽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可有些时候也的确需要这些英雄人物忍一忍,然后设法再重新崛起。

坚韧不拔,忍辱负重,其结果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勾践坚韧能忍是为了灭吴兴越,忍到一定程度总有爆发的一天,如果一味的忍下去,则是性格懦弱的表现,勾践终于忍到该向吴国发难的时候了。结果正如勾践所愿,一战便把吴军杀得大败,这次卑躬屈膝的不再是越王勾践了,而是吴王夫差。夫差也想像当年勾践向自己称臣为奴一样,打算投降勾践,勾践很可怜夫差,想答应夫差的请求,但被范蠡劝住了,最终吴国灭亡了,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当时中原的几个大诸侯国,都处于低潮,不少小国投降了勾践,于是勾践俨然成了最后一代春秋霸主。勾践终于一吐胸中二十多年的压抑。坚韧不屈的性格,忍辱负重的精神造就了春秋末代霸主。

从晋文公和勾践的称霸之路来看,虽然经历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坚韧,能挺住困难,晋文公流亡19年,倍受磨难,勾践为人奴仆3年,他们都忍住了,挺住了,所以也成功了,看来坚韧不屈的性格所打造的命运是辉煌的。

在一个强手如林的世界里,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糊涂的做人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凡能忍者,必定志向远大。凡志向远大者,必定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而忍就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综观历史,能成非常之事的人都懂得忍的意义。

而在生活中,忍是医治磨难的良方。因为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招惹是非。所以,糊涂学提倡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因为,忍一时之疑,一方面是脱离被动的局面,同时也是一种意志、毅力的磨炼,为日后的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事业有成奠定了正常情况下所不能获得的基础。遇事三思而后行,把忍放在心头才是上策。

糊涂哲学:

生活中,不能爆竹脾气一点就着,不能针尖儿对麦芒,你倔他更犟。如果这时候我们能有意识地让自己冷静下来,该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该忍让时就忍让,我们的人生也会由此进入一个更新的境界。

2.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意思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儿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是由于小地方搞坏的。另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非常的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

张居正是明朝名相,他在执政的十年中,大胆地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2岁那年就认得“王日”两字,被家人认为是神童。13岁参加乡试时,他年龄最小,却沉着冷静,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若非湖广巡抚顾辚爱才,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他肯定中举。终于,几年的发愤读书之后,张居正考上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这一年他才23岁。

张居正被选为蔗吉士之后,一面大量读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上的门道。他有满腔的政治抱负,但当时皇帝世宗昏庸,奸臣严嵩为非作歹。张居正只得忍耐,与严嵩周旋,一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苦苦熬了十几年,张居正内心十分痛苦。

终于,严嵩在专权15年后倒台了,徐阶成了首辅,张居正也开始得到重用。然而,张居正入阁后又遇上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政治对手高洪。张居正只得再次忍耐,他深深感到,在官场上没有阴一套阳一套的本事是无法生存发展的,所以,尽管高洪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表示更加激烈的无声对抗。

高洪下台后,张居正资格最老,被诏回当了首辅。

张居正掌权后,立即改变了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场改革活动,把国事整理得井井有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忍有两种,一种是思而不发,以忍求安;一种是忍而待发,以忍求变,求人者要特别学会后一种忍,忍是手段,所求是目的。战国七雄的赵武灵王在位时为公元前352年至299年,当时的赵国国富民强,又因地处中原,常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所以,广行富国强兵之策比其他的国家来得更急切。

赵武灵王经过多年的征伐,认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作战是值得仿效的战术,其机动性大,集散自由,对战场条件适应性很强。

于是想改变自己军队的作战战术,改革颇费了番周折。首先,当时的中原服装不适合骑马作战,就要改穿游牧民族的胡服,胡服的下身相当于今人普遍穿的裤子。

接下来,要穿胡服并不那么简单,服装式样的改变,在中国古代有一场大的改革。

决定一下,预料中的反对势力蜂拥而来,朝中的多数大臣都不支持这项改革,主要理由就是不能出卖自己祖宗去穿胡服丢丑卖脸,不能改变中国的传统式样。

面对大批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他不发王者之感,不以王者之尊强行推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战争的发展,富国强兵的要略,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拿出了最大的忍耐力推行战术,最难对付的是他的亲叔叔,借口生病,不早朝,也不听劝,武灵王特知道他病在哪儿,绝口不谈正题,天天如此,他叔叔大为感动,因为彼此都明白对方在做什么。

赵武灵王的“忍功”确实达到了目的,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目标明确的“忍”。

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咽得下这口恶气,你才办得成大事。

假如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县官而已,今后的升迁还需看上司的印象而定,要是你的才干一直超过上司,上司的地位就很危险,那时他不但不会赏识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偏见,你会随时惹祸上身而又不自知,那又如何发挥你的济世之志呢?用心与周围的人协调,适应环境,暂时委屈,实在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大的作为啊!

这是宋朝宰相杜衍教导学生的话,它穿越于百年的时空界限,对于今天的朋友一样有指导意义。古人的话有很多是对的,并不是厚古薄今。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时面对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

糊涂哲学: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韧的忍耐精神是一人个性意志坚定的表现,学会忍耐、婉转和退却,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低头做人”被一切真正的成功人士奉为圣经。

3.忍是弯曲的艺术

生活中,做人做事需要一点弹性空间,这也是糊涂学的一个道理。否则,一味地硬挺,你自己累,身边的人也累。而适当地弯曲一下,也许你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在你躬起的脊背上悄然滑落。

生活中离不开忍,英雄等待出头之日,而要忍,别人打你耳光需要忍,甚至连夫妻生活也需要忍。忍中具有道德、智能,忍中具有真善美。在忍中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所以,忍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能力,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忍,都要学会忍。

那么,怎样去忍呢?答案就是学会弯曲的做人艺术。山路十八弯,水路十八盘,人生之路也必定充满了荆棘坎坷,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人生旅途上不仅要有挑战困难的决心,更应具有一颗学会弯曲的心。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婚姻正濒于破裂的边缘。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做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回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山谷,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谷。山谷很平常,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南坡长满松、柏等树,而北坡只有雪松。

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北坡的雪总比南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雪积到一定的程度,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完好无损。可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被压断了。南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南坡除了雪松,还有柏树等树木。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这一景观,对丈夫说:“北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不会弯曲才被大雪压毁了。”

丈夫点头同意。过了片刻,两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丈夫兴奋地说:“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

大自然中的树如此,生活中的人亦如此。弯曲中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它并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顺应和忍耐。生活中,忍就是弯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