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花间呢喃
6843700000048

第48章 可悲和伟大的中国的父母

总觉得在我们国家,做父母的是最不容易的。

中国的父母是可悲的,也是伟大的。在他们的身上,多少含有一些悲剧的色彩。

中国的父母最累。对于孩子牵挂和负担的太多。不要说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开始,孩子就成了父母的唯一的关注的重点,只要父母健在,孩子就永远是父母牵挂的中心。活到老,牵挂一生,这是多么沉重的羁绊啊。成长,成家,成人,孩子永远走不出父母的心。

我们学校来了三名外教,其中的一名外教,她的母亲是意大利人,父亲是法国人,她的国籍是加拿大。她刚刚从南非来到我们这所学校,因为她的男朋友在那里——我们不知道是南非人,还是在南非工作。外教的自立意识很强,虽说不过是刚刚二十出头,但是事事自己处理,很少叫人帮忙。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无论是她的身世,还是她的闯劲——因为,从孩子到成人,我们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父母的爱。

我们把这样的爱当成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甚至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做的不好,即使有人提出了疑问,也仅仅是限于理论探讨的范畴,能够自觉的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的人,于是就成了凤毛麟角,成为新闻。我记得以前在中央电视台上《实话实说》栏目上,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件事情,一对父母跟自己的孩子签定协议,要求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自己负责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要偿还父母给他在成长过程中的费用。记得当时孩子说:“当初,一见到父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就感到父母好像突然变得陌生了,已经不是自己的父母了。”当然,后来在父母的解释下,孩子还是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而且还是接受了父母的想法。

我们很早就接受了这样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很少想到其实真正可以依靠的其实只有我们自己。其实,父母是靠不住的,父母总有一天会红颜变白发,朋友也是靠不住的,因为朋友还会拥有他们自己的家,我们所能够依靠的,仅仅我们自己。而我们中国人好像是不很在意这个现实。从做孩子的那天开始,我们就习惯于在父母的羽翼下,过一种没有风雨的日子。而一旦脱离开自己的父母,就会觉得茫然无助。就会觉得很不适应,所以,在我们中国,最多的是看见未成年的孩子不懂事,不做事,不能够处理事情。孩子的好多的锻炼的机会被父母剥夺了,好多事情都有父母代办了。

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这是一种充满爱的甜蜜而温柔的伤害。

这种伤害,有时叫人感激涕零。

我的父母都是将近七十岁的人了。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回家看望他们。当然,想念还是想念的。父亲就打电话来,说是想我们了,清晨从乡下赶来看我。带来了头天夜里做的锅饼,还说:“烙了四个锅饼,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半。”听了以后,我鼻子就发酸了。

中国的父母是最讲究人情味的,外国人的父母也是讲究人情味的。只不过他们所讲究的对孩子的爱的策略和我们国家的父母所选择的对孩子的策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育孩子尽早的自立这个问题上,他们采取的措施更加坚决和彻底,孩子成熟的也就更快一些。而我们的父母因为受得苦更多一些,所以想处处给孩子处理好一些事情,因而也就把自己牢牢栓在了亲情的柱子上,一生如牛马一样拉着那承重的磨盘。

感念父母,真想叫他们可以早早放心,放手,叫孩子可以更早一些的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他们的生活可以更加没有牵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