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全鉴
6846700000037

第37章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原典】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①,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②,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③,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④;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注释】

①木诎(qū):性淳朴,但不善言辞。

②张坐:陈设布置坐席。

③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

④顜(jiǎng):明确。

这是一篇关于曹参的传记。文中主要记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静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

曹参是西汉王朝开国功臣,沛(今江苏沛县)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为中涓。后在推翻秦王朝、楚汉战争以及汉初平定异姓王侯的战役中屡建战功。刘邦即皇帝位后,迁齐相国;次年赐爵列侯,号曰平阳侯。惠帝即位后,为齐丞相。相齐九年,齐国政治安定,大受百姓称赞。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继萧何为相国后,举事无所变更,按照萧何制订的成法行事。他委任属官,总是选择郡国官吏中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还经常宴请卿大夫和部下、宾客。他任相国仅三年,就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汉初的安定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经曹参的提倡,道家的“无为之说”遂成为汉初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其后出现的文景之治,与此不无关系。

曹参的成功之处,其一在于识时务。西汉初年,经过长期的战乱,老百姓颠沛流离,很需要休养生息。曹参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扰民,不穷折腾,给老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才是最好的。其二,在于曹参有自知之明。长期的共事,他知道自己的才干远不如萧何,萧何在相国的位置上已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计民生的政策,自己既然没有什么高招,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那就只有老老实实执行了。

联想到时下的一些官员,每每新到一个地方或单位非要放几把火,好像不如此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一样。或者否认前任,标新立异,朝令夕改,使地方百姓、属下无所适从;或者不顾实际,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害人害己,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