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围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引导信贷投放。进一步完善“窗口指导”正向激励机制,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武威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增长指导意见》《武威市金融服务五大攻坚战实施方案》,分解落实扩大信贷投放、“三农”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企业债券融资“五大攻坚战”的目标任务、保证措施和部门责任。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林业、旅游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请市政府批转执行。参与研究制订《武威市市长金融奖励办法》,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好自身经营发展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拓展多种融资渠道,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障。
(三)金融支持“三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年末,辖区支农再贷款限额达到9亿元,余额达8.50亿元,当年累计发放再贷款9.90亿元,实现了存量和增量的历史跨越,有效发挥了支农再贷款引导“三农”信贷投放的杠杆作用。通过“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有效释放了辖区农业银行县支行的经营活力,逐步摸索并建立了一套有别于城市业务的体制机制,“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四)借助银政企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推动金融资本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搭建政银合作平台,主动出击、多方协调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信贷政策倾斜,扩大信贷规模。武威市政府先后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获得130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二、创新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全力维护金融稳定安全
(一)加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力度。重点关注影子银行体系及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工作,在全辖集中开展了民间借贷风险防范宣传活动,宣传效果较为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进一步健全了风险监测管理制度,把加强影子银行及民间借贷风险监测工作纳入常规工作范畴。依法开展了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场评估工作。对民勤县、天祝县农村信用联社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资金运用情况进行现场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风险提示,促其稳健经营。武威银监分局着力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步推进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化解工作,房地产贷款理性增长,农村中小法人机构集中度风险大幅下降,各项监管指标明显改观,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资本充足率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累计提取拨备5.16亿元,比年初增加1.58亿元;拨备覆盖率201.63%,比上年上升91.39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329.36%,比上年上升133.45个百分点。
(二)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结合武威市实际,研究编制了《武威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由市政府批转执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金融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保障区域经济安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认真执行《金融稳定再贷款损失认定管理办法》,加强金融稳定再贷款管理,依法合规核销了认定损失的“待核销金融稳定贷款”4410.50万元,彻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三、依法履行金融管理职责,大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从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入手,努力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形成了开业管理、日常管理、综合评价、综合执法检查“四位一体”的金融管理新格局,极大地丰富了基层人民银行履职手段,有效维护了辖区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稳定,为全市金融业稳健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工作经验在全省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重点交流。当年共受理开业管理事项19项,重大事项37项,开展各类检查7次,配合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开展综合执法检查2次。对全市56家金融机构开展了综合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果实行严格的分类管理。
四、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强力助推“三农”发展。年末,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32.95亿元,受益农户13.72万户,支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余元。
(二)支付结算环境进一步改善。建立了武威市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考核通报机制,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密切警银合作,落实联合整治银行卡犯罪长效机制。推动财政管理一体化系统(IFMIS)顺利上线运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获得成功,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创新“双联惠农贷款”品种,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全年在古浪县、天祝县和凉州区共投放贷款1.04亿元,投放量占全省四分之一,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金融机构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农业发展银行与15户企业对接了贷款项目,签订贷款意向性协议15份,金额25.80亿元,贷款范围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玉米制种、面粉加工、棉花收购加工等业务领域。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与武威市政府签订了2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支持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国银行武威分行积极向上级行争取到200亿元授信,向13家大中型企业、11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意向59.35亿元。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对太西煤集团民勤实业有限公司、甘肃电投等一批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给予了信贷支持与服务。邮政储蓄银行武威市分行成立了“小企业信贷中心”,为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贷款2.88亿元。兰州银行武威分行对26户优质客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及综合授信,并积极营销银行承兑汇票及票据贴现业务,当年新发放贷款4.4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人保财险武威市分公司强化理赔管理,严格落实“5·18”客户节服务承诺,做好万元以下赔案一小时通知赔付、车险查勘“四个一”、速递理赔服务、VIP客户手机自主理赔、故障车辆免费救援服务、4S店送修和简化理赔单证等服务承诺,全年直接赔款累计支出4824.80万元,同比上升25.06%,简单赔付率39.91%。********保险公司认真履行保单责任和保险合同,全年共支付各类死亡、伤残和医疗保险理赔1737万元,给付年金及满期金4200万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徐玉鹏孔学锋)
张掖市
2012年,张掖市实现生产总值29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79亿元,增长7.10%;第二产业增加值103.68亿元,增长14.30%;第三产业增加值104.42亿元,增长14%。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9.84亿元,增长14.40%。全年粮食总产量123.55万吨,比上年增长1.40%。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60亿元,比上年增长44.30%,其中,项目投资178.50亿元,增长37.40%;房地产开发投资31.10亿元,增长102.10%。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95元,比上年增加199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04元,比上年增加1037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832.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出口总值1727万美元,下降61%;进口总值105.80万美元,增长14.10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70亿元,增长23.70%;全年财政支出93.50亿元,增长15.4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0%;各项贷款余额22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0%。实现保费收入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全年赔付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4.44%。
一、认真执行货币政策,积极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发展
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牢牢把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的信贷投入为全市特色产业、改善民生、跨越发展等提供了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一)努力提升货币政策执行绩效,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一是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促进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思路,紧扣地方经济发展重点,先后制定了2012年银行业信贷增长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对辖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出针对性的窗口指导,形成了全辖金融机构对支持转型跨越时期各环节、各层面进行有效投入的共识。二是通过银政、银企项目对接和金融形势分析、信贷评估等活动,及时纠正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中不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行为,有效促进了信贷总量的合理适度增长。三是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机构在扩大“三农”信贷投放中间歇性头寸不足的问题。
(二)认真执行有关支农金融政策,全力应对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各金融机构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时适度的信贷投入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政策性银行针对信贷需求旺盛、规模趋紧的新形势,按照保收购、保续贷、保重点项目的原则,通过及时整合信贷资源,突出了信贷支持重点,满足了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及特色农业和农产品龙头加工业的资金需求。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保增长、促发展、控风险”的信贷政策,严格把握信贷投向、节奏、重点和质量,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这一中心,通过订单、设施、专业化、集约化、创汇、观光农业等七大类现代农业信贷模式,有效解决了“三农”贷款难、抵押担保难问题。结合特色产业项目资金大额化、高速化、多样化需求,积极试点,适时开发了“金种子贷”、“金张掖红提贷”、“前进奶牛贷”等16个信贷产品,使21.12万户农户及部分企业直接或间接受益,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9.52%。三是涉农商业银行持续深化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大力实施“惠农通”工程,以新农合、新农保为依托,以电子渠道为平台,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为目标,通过科学选点布点,完善资源配置,分步实施推进等切实有效的服务模式,及时解决了农村经济中大额资金需求,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贴身、灵活、个性的金融服务,使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覆盖率分别达到100%、25%、5%和15%。
(三)结合地方发展战略,全力做好优质贷款营销。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紧密结合张掖实际,紧抓新能源、矿业、房地产等行业持续发展的有利时机,对新建、续建、在建项目及企业运行的诸环节给予了及时支持。一是围绕“两新一特”产业,适时扩大对调整结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等项目的后续支持。二是结合“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年”活动,通过服务“专营化”、产品“多样化”、流程“简约化”等措施,及时对其技改、升级、创新等环节进行了有效支持,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适时加大对旅游、文化及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妇女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工程的信贷支持,惠民效应进一步彰显。
二、严守底线强化监管,确保金融业稳健运行
(一)以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为主旨,有效促进辖区金融体系和市场的“两个稳定”。一是以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地方分管领导与各金融机构负责人签订的《张掖市金融稳定工作责任书》为契机,全面落实了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职责。二是及时在全辖建立了以开业管理、营业管理、综合执法检查、综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管理制度体系,有效实现了“两管理、两综合”,对收到的重大事项报备及时进行了跟踪检查,同时开展了对保险业、证券业的综合评价,进一步增强了金融管理的有效性。三是结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健性评估工作,适时建立了对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行为的日常监测制度,实现了金融体系内外风险的全面监测。四是及时对银行、保险、证券共26家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反洗钱案件协查,进一步提升了反洗钱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