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6874100000019

第19章 文化个性化:形神兼备,动感高雅(4)

(三)典型个案

行走在爱中的天使

——学校成立慈善类社团的探索和实践

镇海中学“爱的”慈善工作站是学校的一个慈善类社团,也是区慈善总会在我区学校中建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于2007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

这是宁波市第一家挂牌的慈善总会校园工作站,在全省也是首家。

在中学校园里成立慈善类学生社团,这个想法缘于学校陈潜等六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因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奥黛丽·赫本的一句话“其实每年只需要8美分就能使一个孩子不至于失明,8美分只是两片维生素A的价格”让陈潜萌发了想要从事为爱而奔波忙碌的慈善事业的想法。于是有着相同志向的六名同学选择了题为《天使在校园——关于如何在本校开展慈善活动及开展此活动意义的研究》的慈善意识调查研究,在近四个月的查找资料、调查访谈中,他们感受到中学生慈善意识和行为多集中在“慈善一日捐”等有限的活动中,而且此类活动往往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慈善意识,营造慈善的氛围。而且余姚人严瑾女士成立的民间慈善组织“爱心之家”的成功运作,使得他们对如何从中学时代就着手提升“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意识和建立学生乐于接受并自我管理的校园慈善机构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基于此,由陈潜等六人组成的课题组主动寻求政教处、团委的支持和引导,成立了隶属于镇海慈善总会的学生社团。这就是镇海中学“爱的”慈善工作站诞生的故事。

2011年是慈善工作站成立的第四个年头。从刚建社团时的不足10人,短短三年,已成为拥有注册会员50余名的镇中明星社团之一。截至2011年3月,工作站共募得善款近26万元,帮助各类人群达2000人次以上。而且慈善工作站在校内外开展的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动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浙江日报》、《宁波日报》、《东南商报》、《教育信息报》、《德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报道。2011年7月,工作站被授予第二届“宁波慈善奖”,是25个获奖机构中唯一一个学生慈善同体。三年来的风雨兼程,见证的不仅是壮大,还有工作站成熟的轨迹。

一、社团组织建设:强化管理,激发活力

1.明晰职能,机构设置更加科学。

2010年10月,工作站进行了第三次的换届选举和成员招新。新一届工作站成员本着务实高效的工作原则大胆地对过去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革,采取了“社长总负责+部门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度”的工作模式,将原来站长、副站长、财务人员和普通社员的机构组成,改成了由站长(总体规划)、副站长(协助站长工作)、秘书处(例会和活动记录)、财务部(账目整理、核对,资金统计)、宣传部(稿件撰写、刊物编写;海报创作、刊物设计)、策划部(活动策划、方案构思)、后勤部(活动场地布置)等构成的组织机构,根据社员特点将他们分配到各个部门。各部门工作任务明确,各社员职责明晰,提高了办事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

2.加强管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为更加有效地对社团进行宏观层面的指导和管理,引导社团良性发展,修订完善了《镇海中学“爱的”慈善工作站章程》;严格实施每月例会制度,工作站每月召开一次全社大会,传达学校学生会社团会议精神,总结工作站该月工作情况和收支情况,布置下月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了会议签到制度、请假制度以及社团年度评优细则,这既加强了成员的组织纪律意识,也便于工作站内部的年度考核和评选;完善了工作站档案收集整理制度,对例会会议记录、每次活动的策划书和总结等所有文字资料都进行存档,为社团以后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继续实施财物公开制度,财务部每季度公示工作站收支情况,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二、社团文化建设:精心设计,凝聚合力

1.明确定位,着力打造工作站核心文化

第四届工作站成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站的宗旨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精神,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成果,立足于社会道德自律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团结动员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力量,宣传慈善观念,呼唤公益爱心,募集慈善资金,帮助他人、提升自我、服务社会。深化工作站的口号“只要我们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可能”和工作站站标的内涵,并出现在每次活动当中,提高社团成员对工作站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提升工作站在全校师生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挖掘内涵,切实提升工作站人文文化

通过社团内部交流、和浙大红十字会交流等活动,逐步形成工作站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它包括有共同的信念、信仰、信心,共同的责任意识,行为方式以及在此指导下形成社团风貌、行为规范、社团精神等。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增强社团成员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管理意识、效益意识、信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提高成员认同感和对工作站的归属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社团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本社团的管理文化。

三、社团活动建设:开拓创新,打造品牌

1.宣传:增强慈善的感染力,营造校园慈善氛围,提高师生慈善意识慈善本身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根基的高尚行为,是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参与者也通过帮助他人得到心灵的升华。慈善事业的广泛开展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然而,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整个社会的物化风气对在校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校园内加强慈善宣传力度,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也是慈善工作站的首要使命。慈善工作站通过在校园内外开展慈善海报展、举行校园慈善论坛、学习高校慈善组织运行模式、向兄弟学校推广经验成果等传播和呼唤爱心,营造人人关注、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2.募资: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扩充募资渠道

开展慈善活动,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募资工作是慈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没有大量的募集资金,慈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募集资金的多少直接取决于募资渠道和募资方式。慈善工作站募资的主体主要是在校师生(也包括部分市民)。只有把在校师生调动起来,继而影响周边群众,慈善工作站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走多元化的募资道路。

一方面,在发生重大灾难或是为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时,由慈善工作站自上而下发动募捐活动。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旱情发生之后,慈善工作站迅速行动起来,向全校师生以及周边居民募集善款;另一方面,利用各种契机,通过在校内外开展吸引力强,师生、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来募集资金。比如2010年,慈善工作站开展了爱心义卖、义演活动5次,募得资金5000多元;此外,动员校友、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赞助慈善工作站活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

由于慈善工作站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学校慈善工作站在2010年10月收到一名爱心人士捐赠的50000元善款,成为慈善工作站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匿名捐款。

3.救助:主动寻找救助对象,突发性救助和长期结对帮扶相结合慈善工作站募集到善款后,如何更好地分配和使用善款也是慈善工作站长期以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首先,对遭受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的集体和个人,及时通过区慈善总会把善款送到救助对象手中。如在玉树地震、西南旱情等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中,通过区慈善总会对受灾群众进行帮扶救助。其次,开展和夏金生福利院、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低收入农户青少年、青川瓦砾乡6名受灾儿童、校内贫困生等弱势群体长期结对帮扶活动。

三、建设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也是学校教育的前沿阵地,更是学生的精神家园。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个性特质,也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质的“空气和水分”。班级特色文化流露着班主任的教育追求、展示着班级学生独特的生活品味。镇中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承载镇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汲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代气息,逐渐形成“班班有特色、班班有文化”的良好局面。

(一)绚丽多姿的镇中班级特色文化

1.班级特色文化内涵

班级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指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文化长廊、科普长廊、“生日祝福”、挂在教室前面的个性化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精神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班级特色文化,是指具有独特性和优异性的班级文化,是“因班而宜”、“因师而宜”、“因生而宜”的班级文化。它或者是针对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或者是充分发挥班主任、课任老师的优势、特长的,或者是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特长而建立起来的。它是学校、班级不可或缺的德育前沿阵地。

2.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自豪的集体能够做到的一切。”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道德“场”,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它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熏陶感染效应。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表象的变化,而是质的提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更是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变,其意义在于用文化建设的理念统领班级工作,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从制度约束向文化影响、文化育人的教育行为转变。

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探索、解决在教育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科素养的最终手段。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使教育回到文化育人这个原点上来,让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浸润学生的一言一行。

3.镇中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班级特色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往往拘泥于“整体划一”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课程文化的建设,更滞后于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

因此,以这种乏味的班级文化为载体的学校德育、班级德育就缺少了针对性、主体性、特色性和可持续性。即使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也是过分强调全校各班“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形式”,很少考虑班主任、班级学生的差异,所以“千篇一律”、“一哄而上”、“只有要求没有体验”、“只有操作没有文化”、“只有活动没有特色没有实效”的弊病随处可见。

可见,发挥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作用的同时,调动各班主任、课任老师和学生参与德育的积极性,有必要打造出镇中班级特色文化。只有班级特色文化才能发挥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互补和谐的共振作用同时,使班级文化百花齐放、张扬德育个性,大面积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案例4-1】镇海中学校长对建设班级特色文化的思考

在2008年一次教育考察中我有幸接触到山西大同二中的班级文化建设,该校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班级风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班班建文化、班班有特色”的做法也给了我很大启发。回到学校后,我与有关领导和老师商议,大家都觉得在学校原有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班级文化建设很有必要,并达成了初步的工作规划。此后两年,我们分两批组织全校班主任老师赴大同二中实地考察学习,政教处等部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研究和创新,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比赛、班级风采大赛、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先进评比等一系列活动,班级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已初步形成了与学校发展定位相符又各具特色的目标、内容、策略、路径,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高中新课程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在我看来,班级是学生在校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身体和精神栖居地,班级整体的外观风貌、制度规范、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对班级每一个体的素质能力增强、人格个性完善、学业成绩提高都会产生长久深远的影响,班级文化既是一门隐性课程,更是一种显性的教育力量。在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班主任老师应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经营意识、文化意识,以课程的标准、经营的策略、文化的高度来设计、规划、建设班级文化,把班级打造成学生的学习乐园、心灵憩园、幸福家园,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富含教育意义和人文力量的优质空间,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这一高中新课程核心追求,凸显“尊重学生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差异发展”这一镇中办学特色。

从各班递交的文化建设方案来看,过去两年大家通过班牌、班训、班规、班风、教室绿化、墙面布置、班级口号、教室标语、班级活动等文化载体将班级文化的物质、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本班级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色,如高一(7)班的名校文化、高二(8)班的团队文化、高三(2)班的“和而不同”理念,等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容回避的是,相当数量班级在推进文化建设使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物质和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班级文化建设显得信心不足、方法不多、无法深入,同时,班级文化建设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雷同化、模式化、表面化、形式主义的倾向,部分学生、部分任课教师的参与度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深化实践,在下一轮班级文化建设中加以改进完善,更上新台阶。

摘自《镇海中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专辑》序言(2010年1月)